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10402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新疆兵团农二师华山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

150分)

一、语文基础题(3*7共21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

A. 尘埃(ái)    山坳(ào)   坳(āo)堂    衡阳之浦(pǔ)

B. 晦朔(shuò)   东隅(yú) 数(shù)落期(qī)功强近之亲

C. 背(bèi)若泰山  沮(jǔ)丧   蓬蒿(hāo)    一宿(xiǔ)

D. 陨(yǔn)首  夙(sù)遭闵凶   棹(diào)孤舟   载(zǎi)欣载奔

2.下列字形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倾泻 劲健 逋慢  莽苍  B.斟酌 悲愤 徘徊 阑干

C.优渥 精练 蟪蛄迤逦D.慷概 歌谣 城阕卓约

3.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怜光彩生门户  可怜:

可爱

B.悦亲戚之情话情话:

动情的话

C.举杯断绝歌路难断绝:

停止

D.识盈虚之有数数:

定数

4.与“或棹孤舟”中的“棹”活用类型一致的是A.悦亲戚之情话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屈贾谊于长沙D.襟三江而带五湖

5、与“而刘夙婴疾病”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

A.州司临门,急于星火B.今臣亡国贱俘

C.既自以心为形役D.奚以知其然也

6.对《拟行路难(其四)》解说不正确的是(  )

A.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有作品集《鲍参军集》十卷传世。

B.“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这是个有名的比喻,水的流向各不相同,带有偶然性,但四面流散却是必然的。

C.“心非木石岂无感?

吞声踯躅不敢言。

”这是本诗的名句,写出了底层人士及千千万万不得志者的内心痛苦。

D.通过“酌酒”“吞声”“踯躅”“不敢”等词,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

7、对《堂吉诃德》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

B、堂吉诃德本来是一个破落贵族,他酷爱骑士小说,决心去做一个游侠骑士。

C、堂吉诃德的仆人名叫桑丘,桑丘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他尽管私心不小,对堂吉诃德却是忠心耿耿。

D、堂吉诃德再次出征,遇到了白月骑士,其实白月骑士是参孙卡拉斯科学士。

后来他遇到了镜子骑士,却被打败,被迫回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西伯利亚的温暖

冯有才

①卡尔是一名政治犯,被发配到西伯利亚的时候,正值十二月,天寒地冻。

而后,卡尔被分配到了林场,成为一名伐木工人。

监工托可可夫斯基很严厉,工人们都非常恨他。

②第二年二月的一天,一名伐木工人生病了,整个班组没有完成定额任务,托可可夫斯基让整个班组的人饿了一整天,而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被托可可夫斯基喊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大家都猜测:

那名可怜的正在生病的工人,一定是被可恶的监工托可可夫斯基遗弃了或者处决了。

③然而,不幸的事仍不断发生。

还有一次,卡尔把木材抬上火车的时候,不小心滑了下来,木材从车厢里滚落,砸到了一名沙皇士兵。

托可可夫斯基顿时火了,他拿起了皮鞭,使劲地抽打着卡尔,还随手拿了一根木棒,朝卡尔的腿上砸去。

卡尔能清楚地听到骨头碎裂的声音。

随后,几名工友把受伤昏迷的卡尔抬回了小木屋。

没有医生,又加上天气恶劣,卡尔的腿恢复得很慢,三个月后才能下地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会对托可可夫斯基的仇恨加深一分。

④战争即将结束的消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了。

大家都在心底高兴着,希望早点结束这样的日子。

托可可夫斯基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对大家的态度也开始收敛起来。

但是,大家对他的仇恨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⑤一天早上,卡尔被一阵哭声惊醒,那是从托可可夫斯基暖和的小屋传来的。

卡尔赶忙跑过去,只见满头是血的托可可夫斯基躺在床上,看样子是受了很重的伤。

托可可夫斯基努力睁开眼,看见卡尔后,从枕头底下摸出了一个日记本放到卡尔的手上,对卡尔说,你会懂得的。

卡尔接过日记本,托可可夫斯基便闭上了眼睛。

卡尔迅速把日记本放进了衣服里,闻声而来的工友也走进了木屋。

托可可夫斯基的妻子哭诉:

凌晨,托可可夫斯基出门小便。

天快亮的时候,她发现丈夫还没有回来,于是马上去找,结果刚出门,就看见了躺在门口的血迹斑斑的丈夫。

她知道,丈夫是因为仇恨被人打伤的,凶手一定是这一千多名工人中的某一个。

⑥卡尔和工友们埋葬了托可可夫斯基,小心地翻开日记本,卡尔的心一阵阵刺痛。

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那名生病的伐木工人一定会死了,因为是托可可夫斯基知道他患了肺炎后,让装运木材的火车把他送到了城里医治。

⑦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卡尔的性命一定没了。

因为托可可夫斯基在那一刻,看见了好几名子弹已经推上枪膛准备枪杀卡尔的士兵。

⑧如果不是托可可夫斯基,这一千多名伐木工人的性命一定没了,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冬宫在几天前就下了命令要处决他们。

⑨如果托可可夫斯基不死,这里就不会混乱,工人们也就没有办法趁乱逃走。

⑩除了卡尔,没有人知道托可可夫斯基是自杀的。

卡尔把战争结束的消息告诉了大家,工人们一阵沸腾,欢呼雀跃,瞬间便冲破了伐木场看守士兵的警戒,跑进了丛林深处。

⑪卡尔并没有跑,而是走进了托可可夫斯基的小屋。

他知道,从他得到日记本的那一刻起,他就应该为这对可怜的母子承担起责任。

⑫后来,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卡尔把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给他们传阅。

他们都选择了留下,在林场新建了许多小屋,建筑小屋所用的木材,都是托可可夫斯基提前囤积的。

这一切,似乎都在托可可夫斯基的预料之中。

⑬冬天的西伯利亚,仍有一个温暖的小村落,村子的名字叫做托可可夫斯基村。

村民们是那些伐木工人的后代,村子中还有一本族谱——那是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

⑭日记本的扉页,是卡尔临终前一年写的一句话:

只要有爱,再冷的地方,也会有温暖的时刻!

(摘自《微型小说选刊》)

8、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它告诉我们:

爱是人世间温暖的源泉,能够抵御所有的寒冷与伤害。

B.主人公托可可夫斯基在得知战争结束后,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所以对待工人们的态度也有所收敛。

C.卡尔开始对托可可夫斯基充满仇恨,当了解真相后,不但留下来照顾其遗孀和孩子,而且找回逃走的工人,建立以“托可可夫斯基”为名的村庄来纪念他。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情节跌宕,前半部分写托可可夫斯基虐待工人遭仇恨,后半部分用日记本揭开真相,构思巧妙,欲扬先抑。

9、小说中托可可夫斯基的日记本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

10、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

3、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19分)

谢绛,字希深,其先阳夏人。

祖懿文,为杭州盐官县令,葬富阳,遂为富阳人。

父涛,以文行称,进士起家,为梓州榷盐院判官。

李顺反成都,攻陷州县,涛尝画守御之计。

贼平,以功迁观察推官,权知华阳县,累官至太子宾客。

绛以父任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中甲科,授太常寺奉礼郎、知汝阴县。

善议论,喜谈时事,尝论四民失业,累数千言。

天禧中,上疏谓宋当以土德王天下。

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用天为统,以金为德。

诏两制议,皆言:

“用土德,则当越唐上承于隋;用金德,则当越五代绍唐。

而太祖实受终周室,岂可弗遵传继之序?

”绛、行父议皆黜不用。

杨亿荐绛文章,召试,擢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

丁母忧,服除,仁宗即位,迁太常博士。

用郑氏《经》、唐故事议宣祖非受命祖,不宜配享感生帝,请以真宗配之。

翰林学士承旨李维以为不可。

寻出通判常州。

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徙三司度支判官,再迁兵部员外郎。

上言:

“迩来用物滋侈,赐予过制,禁中须索,去年计为缗钱四十五万。

自今春至四月,已及二十余万。

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簿书不存,则无所措置。

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使契丹,还,请知邓州。

距州百二十里,有美阳堰,引湍水溉公田。

水来远而少,利不及民;滨堰筑新土为防,俗谓之墩者,大小又十数,岁数坏,辄调民增筑。

奸人蓄薪茭,以时其急,往往盗决堰墩,百姓苦之。

绛按召信臣六门堰故迹,距城三里,壅水注钳庐陂,溉田至三万顷。

请复修之,可罢州人岁役,以水与民,未就而卒,年四十六。

(选自《宋史·谢绛传》,有删节)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B.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C.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废

/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D.天圣中/天下水旱蝗起/河决滑州/绛上疏/仁宗嘉/纳之会郭皇后/

废绛陈《诗·白华》/引申后事以讽/辞甚切至/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家,即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又如陆游“起家来牧民,窃语笑

丞掾”中的“起家”

B.土,是五行之一,“土德”是五德之一;古以五行相生相克附会王朝命运,

谓土胜者为得土德。

C.擢,文中是提拔、提升的意思。

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说法还有“迁”“超迁”“进”

等。

D.丁母忧,即遭遇母亲丧事。

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内不做

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谢绛出身官宦,善写文章。

他父亲不仅品行好,而且文章写得好,他也

曾因为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提拔。

B.谢绛关心时局,积极谏言。

他为官任上,所到之处常能就实情表达自己

的看法,并将看法呈报皇上。

C.谢绛实事求是,敢于革新。

他发现宫廷越来越奢侈,赏赐过度,有司无

措,他主张根据现实采取正确态度。

D.谢绛兴修水利,仁政惠民。

任邓州知州,他正视“远水不解近渴”之现

实,建成了六门堰,惠及广大百姓。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比诏裁节费用,而有司移文,但求咸平、景德簿书。

(2)臣以谓不若推近及远,递考岁用而裁节之,不必咸平、景德为准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

一年佳节过西厢。

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 ①吴见山:

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

 ②吴文英:

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1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浪淘沙”是词牌名。

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

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

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诗歌中的“一年佳节“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一般有登高、赏秋、饮菊花茶、佩戴茱萸等习俗。

它与除夕、清明节、中秋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C.西厢,就是指西厢房。

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

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D.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E.“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16.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

(5分)

17、

(1)白居易《长恨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以鸟、木喻人,表达了天下有情人要生生死死相恋相依,永不分离的共同心声。

(2)《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蜀相》中简洁地概括诸葛亮忠贞不渝、尽心辅佐蜀国两代君主的事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共20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②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③从高铁、核电到“一带一路”,中国的国家战略已从韬光养晦转变为“走出去”的负责任大国战略,中国正在为疲弱的世界经济贡献力量。

④西晋时期,诗歌和现实的关系渐渐疏远,文人诗创作走入低谷。

只有左思能自出机杼,独立不群。

⑤往年,国庆节的“挪假”“补班”就能把人绕晕,节后连上9天班的极端情形也曾被疯狂吐槽。

2015年中秋假之所以不补休,就是为了避免前车之鉴。

⑥随着出版业的市场化和多元化,类型多样、题材丰富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也有一些作品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读。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⑤⑥D.①③⑥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B.7月24日8时,已经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空降兵顶着高温酷暑赶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继续执行筑坝拦水,稳定野北闸口险情。

C.在里约奥运村阳台上,不同代表队挂上了不同的国旗和地区旗帜,原本看起来一样的公寓楼,立刻变得各具特色,容易辨识。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

A.王教授是唐诗研究行家,他对李白诗风的论述非常透彻,真是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大开眼界。

B.志愿者为留守儿童们送礼物,小萌领到礼物非常髙兴,她说:

“谢谢叔叔阿姨,礼物我笑纳了。

C.本报衷心呼吁大家踊跃投稿,不管名流大家还是文坛新人,我们都一视同仁,唯以质量为准。

D.令爱出身书香门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此大家闺秀,博通之人,当是小女学习的楷模。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

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①。

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②。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

③,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

22.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手机是今天人类常使用的现代发明,可以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改变了人、社会,甚至世界。

作为工具的手机,几乎进化成人类身体的一部分,手机里的信息,就是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部。

没有手机的日子,会让人陷入恐惧的深渊。

①手机不一定能够满足生活中的所有需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

——列夫·托尔斯泰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

2、D解析:

 D.概—慨.阕—阙,卓—绰

3.B“情话”意思是知心话。

4.B解析:

(棹:

名作动,用桨划;南:

名作动,向南飞;悦:

意动,以------为喜悦;屈:

使动,使-----受委屈;襟:

意动,以-------为衣襟)

5、C都是被动句 A是状语后置句B是判断句D是宾语前置句

6、答案:

 D“足见作者所忧的是些情感琐事”错误

7、答案:

D堂吉诃德再次出征,遇到了镜子骑士,其实镜子骑士是参孙卡拉斯科学士。

后来他遇到了白月骑士,却被打败,被迫回乡。

8.(3分)【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曲解文意,“害怕不明真相的工人报复自己”理解有误;C.无中生有,“找回逃走的工人”理解有误,原文是说“陆陆续续地又回来了几十个工人”;D.“语言妙趣横生”理解有误,本文语言平实。

9、(5分)【答案】①从情节上看,日记本揭开了以往事件的真相,使卡尔和工人们消除了对托可可夫斯基的误解和仇恨,也推动了后文情节的发展;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上看,日记本塑造了托可可夫斯基忍辱负重,充满人性光辉的形象;

③从表现主题上看,日记本成为了村子的族谱,卡尔在日记本扉页上写的话,都揭示了人间有爱就有温暖的主题。

(答对一点得2分,三点得5分)

10、(6分)【答案】托可可夫斯基是一个有头脑,有爱心,敢于牺牲的监工形象。

①外在冷漠残忍,内心善良。

保护素不相识的工人们不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他表面上好像遗弃了生病的伐木工人,其实已寻找机会把他送到城里医治。

②充满智慧。

当卡尔砸到沙皇士兵时,他用皮鞭、木棒抽打他直至伤残,实际上是救卡尔于沙皇士兵的枪口之下。

③忍辱负重。

在伐木工人的仇恨与误解里,他依然坚守心中的信念,默默地保护着工人们。

④他舍己为人,有牺牲精神。

他为了让工人能够逃出虎口,不惜自杀以创造机会。

(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得满分)

11(3分)C(观察选项差异处,如针对“绛上疏”,仁宗是“嘉”还是“嘉纳之”,从表意的完整性看,应该是后者,故排除A、D两项。

第二处差异在“会郭皇后废绛”和“会郭皇后废”,要是前者,其后动词“陈”和“引申”的陈述对象都是郭皇后,这显然不合乎语境(引申后事以讽)。

故排除B项。

通读C项,文从字顺,故选C项。

12.(3分)C(“迁”指官职变动。

13.(3分)D(“建成了六门堰”错误。

14.(10分)

(1)近来下诏裁减节省费用,但官吏传达文书,只是去寻找咸平、景德时期的账簿。

(译出大意给2分;“比”“移文”“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我以为不如推近及远,逐年考察每年的费用来进行裁减,不一定要以咸平、景德年间的数字做标准。

(译出大意给2分;“以谓”“递考”“为准”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

谢绛,字希深,他的祖先是阳夏人。

到他的祖父谢懿文,做杭州盐官县令,葬在富阳,于是后裔成为富阳人。

他的父亲谢涛,以文学、品行著称,从进士起家,做梓州榷盐院判官。

李顺在成都造反,攻陷州县,谢涛曾筹划守御的计策。

叛军被平息后,他因功升观察推官,代理华阳知县,屡次升迁做到太子宾客。

谢绛因父亲的庇荫任秘书省校书郎,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甲科,授任太常寺奉礼郎、汝阴知县。

善于议论,喜谈时事,曾上疏论说四民失业的事,累计数千言。

天禧中,上疏说宋朝应当以五行中的土德来统治天下。

当时大理寺丞董行父,请求以天为统,以金作为宋朝的品德象征。

皇上下诏两院讨论,两制院都说:

“用土德,则我朝应越过唐朝继承隋朝;用金德,则应越过五代继承唐朝。

而太祖实际上是承受后周的政权,怎么可以不遵循传继的顺序呢?

”谢绛、董行父的建议都被废黜不采用。

杨亿推荐谢绛的文章,谢绛被召去接受考核,随后升任秘阁校理、同判太常礼院。

遇上母亲去世离职,服丧完毕,宋仁宗即位,升他为太常博士。

他根据郑玄注的《礼经》和唐代旧例认为宣祖皇帝不是受命正式做过皇帝的祖先,不适宜与感生帝一起受祭祀,请求用真宗皇帝来配它。

翰林学士承旨李维认为他的建议是错的。

不久他就被调出朝廷,降为常州通判。

天圣年间,全国水灾、旱灾、蝗灾不断发生,黄河在滑州决口,谢绛上疏,宋仁宗赞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这时正好郭皇后被废,谢绛陈说《诗经·白华》,引申后的故事来讽谏,言辞非常恳切。

调任三司度支判官,再升兵部员外郎。

上奏说:

“近来用东西越来越奢侈,赏赐别人的东西超过制度,宫中需要的费用,去年共计是四十五万缗钱。

自今春到四月,则已达到二十余万。

近来下诏裁减节省费用,但官吏传达文书,只是去寻找咸平、景德时期的账簿。

账簿没有保存下来,就不知怎么办。

我以为不如推近及远,逐年考察每年的费用来进行裁减,不一定要以咸平、景德年间的数字做标准。

”出使契丹,回朝后,请求任邓州知州。

离州城一百二十里,有个美阳堰,引湍水灌溉官田。

水来得远,水量又小,百姓沾不到利;在堰边筑新土做防堤,俗称为墩,大小墩又有几十个,一年坏多次,每次墩坏总要调百姓筑。

奸人储蓄筑墩用的柴草,为了制造急用柴草的时机,往往偷决河堰堤墩,百姓深受其苦。

谢绛考察出历史上召信臣所建六门堰的遗迹,在距城三里的地方,曾堵蓄河水注入钳庐陂,灌溉粮田多达三万顷。

谢绛请求重新修复此工程,说它可以免除州内人民每年的徭役,将水给予百姓,但未修成他就去世了,年仅四十六岁。

15(5分)【答案】AB

【解析】A项,通常以58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

本词54个字,属于小令,可见《浪淘沙》多是小令。

B项,“中秋节”表述错误,改为“中元节”。

16、(6分)【答案】

①比喻。

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

②拟人。

“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

③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

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

④触景生情(以景结情)。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得满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1分)

【鉴赏】

“山远”两句,叙景随情移。

“翠眉”,青翠的山气。

此言秋日重阳本是登高揽胜的好时节,但因为词人心情抑郁,即使远望寒山虽是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在他心目中也是感到凄凄凉凉,使他不忍细睹。

“菊花”一句,以菊拟人。

“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

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

“净洗”两句,房中插菊,点重阳(九日)景色。

词人说:

我将绿玉杯洗涤得干干净净,并打来清冽的井水放进杯中,插上我为您专门(指吴见山)摘来的菊花,拿来您这儿,让它散发出阵阵清香吧。

“乌帽”两句,写自己已老。

言自己虽然用黑色的帽子遮盖住白头发,以免显露出自己的老态来,但是秋风狂劲,仍旧不时地要从头上的“乌帽”中,吹飘出白发来。

“一年”一句,直叙去吴见山家饮酒。

词人说:

我在这一年中的重阳佳节,就在老朋友家的西厢房中醉酒度过去算了。

“秋色”两句,写自己心中抑郁,愁闷的原因。

“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也。

17、名句默写

(1)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两朝开济老臣心

18 选A。

①独树一帜:

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

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

②捉襟见肘:

形容衣服破烂。

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不合语境。

③韬光养晦: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用在此处合适。

④独立不群:

指人的仪表或思想出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