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08957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高宽比:

b0不大于600mm,高不受限制。

长度l0=0.15~0.30d0,d0为当量直径,

l0=200~350mm,不超过500mm。

1扩张管

出气管

u0为18~22m/s。

第17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1.捕集效率

2.文丘里洗涤器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四节过滤式除尘器1.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2.压力损失

教学要求:

1、了解并掌握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和特点;

2、了解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重点:

1.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

2.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难点:

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袋式除尘器除尘机理

2.压力损失

讲课时间:

2学时

课后作业

P2296.236.24

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第四节袋式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是古老而广泛采用的除尘方法,它是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进行除尘,是干式高效除尘器。

适用于粒径小于1μm的颗粒。

特点(优点):

随着纤维布厚度的加厚,除尘效率是增加的。

1.除尘效率高,可达99%以上,回收一部分干料,净化气体可循环使用,节省能源;

2.适应性强,能处理不同类型的颗粒污染物(包括电除尘器不易处理的高比电阻粉尘),袋滤器可大可小;

3.操作弹性大,入口气体含尘浓度变化较大时,对除尘效率影响不大;

4.结构简单,使用灵活,便于回收干料。

缺点:

1.不易处理湿度大,粘度大的气流,投资较高;

2.压力损失大,造成处理风量小,能耗大,压力降过大,粉尘造成局部穿孔,并造成滤布损失大;

3.其应用受到滤布耐温、耐腐等操作性能的限制,

4.一般滤布的使用温度应小于300℃,烟气温度不能低于露点温度。

布袋除尘器所用的滤布多为圆柱形(d=125-500mm),也有扁形的,滤袋长一般为几米,现在此法已在冶金、水泥、化工、陶瓷、食品等不同的部门得到广泛的应用。

教学内容

一、袋式除尘器的原理

(一)除尘机理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棉毛、人造纤维等织物进行过滤的一种除尘装置,滤料本身的网孔较大,约20~50μm,绒布约5~10μm,却能除去粒径1μm以下的颗粒,除尘效率很高。

新滤料除尘效率不高。

其机理涉及筛滤、惯性碰撞、滞留、扩散、降电、重力沉降。

1.筛过作用:

当粉尘粒径大于滤布孔隙或沉积在滤布上的尘粒间孔隙时,粉尘即被截留下来。

由于新滤布孔隙远大于粉尘粒径,所以阻留作用很小,但当滤布表面积沉积大量粉尘后,阻留作用就显著增大。

2.惯性碰撞:

当含尘气流接近过滤纤维时,气流将绕过纤维,而尘粒由于惯性作用继续直线前进,撞击到纤维上即会被捕集,这种惯性碰撞作用,随粉尘粒径及流速的增大而增强。

a.惯性碰撞除尘机理

3.扩散和静电作用

小于1μm的尘粒,在气流速度很低时,其除尘机理主要是扩散和静电作用,

如图b所示:

扩散:

布朗运动引起,它随气速的降低,纤维和粉尘的直径的减小而增强。

电力:

带电荷相反时

3.重力沉降:

当缓慢运动的含尘气流进入除尘器内,粒径和密度大的尘粒可能因重力作用自然沉降下来。

(二)除尘过程

概括:

含尘气滤料形成粉尘初层过滤、清灰(保持初层)

滤布的除尘过程:

含尘气体通过滤袋,过一段时间后,表面积聚了一层粉尘层(称为粉尘初层),在以后的运行中,粉尘除层成了主要过滤层,滤布只起着形成粉尘初层和支撑它的骨架作用,由于粉尘初层的影响,网孔较大的滤料也能获得较高的除尘效率,随着滤料上粉尘的积聚,除尘效率和压力损失都相应增加,当滤料两侧压差很大时会把已附着在滤料上的细尘挤压过去,使效率降低。

另外,阻力过高,处理风量显著下降,影响排放效果,故除尘器应控制一定的阻力,及时清灰,但不能破坏粉尘初层。

 

教学内容

二、压力损失

压力损失决定着装置的能耗大小、除尘效率、清灰时间间隔。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ΔP包括清洁滤料的压力损失

和泥料上粉尘层的压力损失

R为粉尘层的平均比阻力,Kg/m2,为μ=1Pa·s,m=1Kg/m2时的粉尘阻力。

μ——气体粘度,Pa·s;

ξ——总阻力系数,1/m;

ξ0——清洁滤料的阻力系数,1/m;

Vf——过滤速度,m/s;

m——滤料上的粉尘负荷,Kg/m2;

R——粉尘层平均比阻力,Kg/m2。

上式说明:

ΔP与过滤速度、气体粘度系数成正比。

该特性与其它种类型的除尘器完全不同。

dp——尘粒比表面平均粒径,m;

ξs——粉尘层平均孔隙率,%;

ρs——粉尘层平均密度,Kg/m3。

或粉尘层平均阻力系数

,c0为入口含尘浓度,t为过滤时间。

清洁滤料的阻力ΔP0很小,一般可忽略。

其阻力系数在107-108(1/m),见书表5-4。

粉尘层平均比阻力随粉尘负荷和滤料特性不同而变化。

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一般控制在800-1500Pa,当阻力达到预定值时,需对滤袋清灰(清灰时间间隔),入口含尘浓度大,清灰时间变短,清灰次数增加,滤料寿命缩短。

秒(s)

 

第18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1.袋式除尘器的除尘原理

2.压力损失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六章除尘装置

第四节过滤式除尘器3.滤料

4.清灰

5.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第五节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教学要求:

1、了解袋式除尘器的滤料结构;

2、了解并掌握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

3、掌握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重点:

1.袋式除尘器的清灰方法

2.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难点:

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方法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滤料

2.清灰

3.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4.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讲课时间:

2学时

课后作业

P2296.256.26

参考资料

教学内容

三、滤料

滤料性能对袋式除尘器的工作影响很大。

性能良好的滤布应具备耐温、耐腐蚀、耐磨、效率高、阻力低、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

另外与表面结构有关:

表面光滑:

容尘小,清灰方便,适于低浓度粉尘,风速不易过大。

起绒毛:

容尘量大,风速可较高,但必须及时清灰。

近年来出现了许多耐高温的新型滤料,如聚四氟乙烯、芳香族聚酰胺等。

各自特点见书,表7-5。

P311,7-2,P156。

四、清灰方式

清灰方式有两种:

机械清灰和气流清灰。

1.机械清灰

利用机械传动使滤袋振动,迫使沉积在滤袋上的粉尘层落入灰斗。

由三种方式:

摆动(水平),又分上部摆和腰部摆两种;振动(垂直);扭动(机械转动)。

清灰风速一般在1-2m/s,压力损失在800-1200Pa。

2.气流清灰

利用反吹空气从反方向通过滤袋和粉尘层,借气流力使滤袋上的粉尘脱落。

采用气流清灰,滤袋必须有支撑结构,如撑架或网架等以免压扁滤袋。

气流清灰有两种:

逆气流清灰(Vf=2-3m/s)和脉冲喷吹清灰(Vf=2-4m/s)。

五、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1.选择设计

(1)选定型式、滤料和清灰方式;

(2)求过滤面积A,

Q——处理气量,m3/h;

Vf——过滤风速,m/min。

(3)除尘器设计:

确定滤袋尺寸直径d和高度L,求单只滤袋面积,求滤袋只数,滤袋布置。

滤袋面积

,滤袋个数

例:

某县硅石矿系统总流量为5000Nm3/h,气体组成近似于空气,温度50℃,粉尘主要成分硅石粉浓度6g/m3,要求设计一袋式除尘器。

解:

设计方案步骤:

1)确定滤袋尺寸

滤袋采用DD—9#涤纶,滤袋形式:

圆形。

清灰方式:

机械清灰,过滤风速为Vf=2m/min。

2)过滤面积A

 

教学内容

3)滤袋尺寸

取直径d=120mm,长度L=4m

4)求单只滤袋面积

5)袋子只数

取33只

6)计算压力损失

Vf=2m/min=0.033m/s取m(粉尘负荷)=0.1Kg/m2

平均比阻力R=1.5×1010m/Kgμ=1.96×10-5Kg/m·sξ0=4.8×1071/m

7)估算清灰周期T

取ΔP≈1100Pa≈

取10分钟

8)其它设计内容

1滤袋布置,袋子吊挂方式

2壳体设计、箱体、进出气管、灰斗、入孔、操作平台等

3清灰机构的设计

4粉尘输送

5管道、阀门、风机等

2.应用

袋式除尘器不宜处理含有油雾、凝结水、粘性大的粉尘气流,不耐高温,此设备效率高,广泛用于各工业生产的除尘器中,尤其对细小干燥的粉尘更适宜。

六、除尘效率

丹尼斯(Dennis—klemm)提出效率公式:

 

教学内容

cR——脱除浓度,g/m3,取0.5mg/m3;

m——粉尘负荷,g/m2;Pn——无因次参数。

由上式可见,粉尘层越厚,m越大,效率越高。

颗粒层除尘器

颗粒层除尘器是利用颗粒状物料(如硅石、矸石等)作填料层的一种内部过滤式除尘装置。

滤沉机制与袋式除尘器相似。

五、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净化装置的选择关键是净化效率、处理能力和动力消耗间的平衡问题。

净化效率高的装置往往动力消耗大,或设备费较高,所以应在全面衡量装置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的基础上进行选择。

一般考虑的因素:

风量、效率、粒径分布、压力损失、能否达排放标准、气体性质(T、P、ρ等)、粉尘性质(ci、成分、d、ρp、回收价值等)、初投资、运转费用、维护费用。

全面比较装置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选定合适的净化装置,确定出装置的型号规格和运行参数。

第19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1.滤料结构

2.清灰方法

3.除尘器的选择与设计

4.除尘器的发展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气体吸收

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

重点:

1.气体吸收原理及吸收计算

难点:

吸收原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

讲课时间:

2学时

课后作业

P3017.37.47.5

参考资料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气体吸收

一、吸收机理

1.双膜模型(应用最广)

假定:

(1)界面两侧存在气膜和液膜,膜内为层流,传质阻力只在膜内

(2)气膜和液膜外湍流流动,无浓度梯度,即无扩散阻力

(3)气液界面上,气液达溶解平衡即:

CAi=HPAi

(4)膜内无物质积累,即达稳态.

2.渗透模型

假定:

(1)气液界面上的液体微元不断被液相主体中浓度为CAL的微元置换

(2)每个微表面元与气体接触时间都为

(3)界面上微表面元在暴露时间内的吸收速率是变化的

3.表面更新模型

假定:

(1)各表面微元具有不同的暴露时间,t=0-

(2)各表面元的暴露时间(龄期)符合正态分布

4.其它模型

如:

表面更新模型的修正;基于流体力学的传质模型;界面效应模型。

5.双膜理论

(1)双膜模型

气相分传质速率

NA=ky(yA-yAi)

NA=ky(pA-pAj)

液相分传质速率

NA=kx(xAi-xA)

NA=ky(cAj-cA)

总传质速率方程

NA=Ky(yA-y*A)NA=Kx(xA*-xA)

NA=Kai(pA-pA*)

(2)气液平衡

常见气体平衡溶解度

亨利定律:

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成正比

(3)吸收系数

吸收系数的不同形式见下图:

(4)传质阻力

传质阻力-吸收系数的倒数

传质阻力=气相传质阻力+液相传质阻力

(5)传质过程

吸收质与吸收剂;设备、填料类型;流动状况、操作条件

二、物理吸收

吸收过程如图所示:

操作线、平衡线吸收推动力见图。

吸收塔的最小液气比见图

三、化学吸收

1.化学吸收的优点:

(1)溶质进入溶剂后因化学反应消耗掉,溶剂容纳的溶质量增多

(2)液膜扩散阻力降低

(3)填料表面的停滞层仍为有效湿表面

两分子反应中相界面附近液相内A与B的浓度分布图

 

第20次课2学时

上次课复习:

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

第七章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二节气体吸附

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气体吸收原理及计算;

重点:

气体吸附原理及吸收计算

难点:

吸收原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

多媒体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气体吸附

讲课时间:

2学时

课后作业

P3027.97.107.11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