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507971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docx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为了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本人特对浦江县飞轮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调研,在下着眼于飞轮村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新农村政策与税费改革政策,新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基础教育与农业科技文化,城镇化建设,农村医疗卫生等内容。

  一、飞轮村自然状况与经济发展现状

  飞轮村位于浙江中部,是由原来的新岭脚村和牛歪村合并而来。

现有人口2000人左右,劳动力12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300人左右,预备党员15名,党员42名。

全村国土面积平方公里。

人均收入达6000元左右。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飞轮村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村子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

主要的农副产品有:

水稻、小麦、玉米、,在养殖方面,鸡鸭成为近年的主要牲畜。

自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葡萄生产,葡萄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

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

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

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为农民娱乐的文化广场已成雏型。

飞轮村已经有近二十多年的磨珠历史。

凭借着自己的手艺,最近几年,村民们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而我们村也由原来的一个不起眼的村子一跃成为镇里的生活富裕村。

并且被确立为岩头镇的示范村。

据村民反映,我们村生产的各类珠子享誉全省,仅此一项每年也可为村民增加许多收入。

可以说正是村民的勤劳与智慧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村民也对他们有如此不菲的收入而感到高兴,但是在高兴的时他们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忧。

因为村中的生产主要是以小作坊式的生产为主,并没有形成规模性生产,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村的经济发展。

而这也是一些经济强村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面对这一难题他们希望政府可以为他们的发展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另外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现在诸如运输、能源和其他的物价上涨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他们的经济效益,这一切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坚实的经济基础。

我们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初始阶段,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飞轮村基本情况和民主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乡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飞轮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当地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情况

  飞轮村现有耕地2680亩,人均耕地面积亩,全村主要是以苹果、蔬菜产业为主,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2004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3100元。

产业结构情况:

飞轮村一、二组以苹果、粮食种植为主;三、四组以蔬菜种植为主;五组以林木、干杂果,烟草和粮食种植为主。

  

(二)、有关农村政策的落实情况

  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全村的社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发展。

全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通电、通水、通电视、通电讯。

现xx村建设有一所卫生室,解决了村民看病难的问题;村上建有1个科技文化活动室;全村享受农村低保户120人,65周岁以上老党员生活补贴6人,困难户基本上得到救助,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人数1424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人,参合率90%。

  (三)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村两委班子共5人,其中:

村党支部委员4人,村民委员会委员3人;全村共有党员42人,其中:

男性党员39人,女性党员4人;每年召开党员大会2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努力调动村民的参与政务、事务的积极性。

  三.飞轮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及意义

  

(一)新农村建设目的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

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

  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

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

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

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

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

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飞轮村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新农村建设。

  

(二)新农村建设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四、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物质基础较为薄弱

  简单的农业生产、常规的农业生产占据农村的主导地位,小农意识较为深厚,农业产业化滞后,特色农业规模农业形成不了优势,产业缺乏,市场信息落后。

造成农民收入低,经济建设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缺乏其它副业的发展。

我们村座落在浙中盆地上,本村村民是一个以农业为发展主业的村庄。

就土地总数与人口总数相比,可以算作地多人少的村落。

然而几十年来,本村村民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没有任何突破、创新。

种植作物单一,无怪乎小麦、玉米、棉花。

村中没有什么农特产品,更谈不上农特产品的加工。

在蔬菜种植上、林果业发展、畜牧业等方面的发展落后,国家出台的农村政策中鼓励提倡的农村要发展多种经营模式的要求至今未在本村实现。

  

(二)农村基础教育不够全面

  农村的教育现状是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甚至有些地区人们根本不重视教育。

忙于修建,急住新房,读书人渐变少。

村中这几年的住房修建规模发展很大,使得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但却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趋势:

读书上大学的人少了,有很大一部分村民只盯住眼前利益,将家庭绝大部分收入投到了住房修建上,而相对减少了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投入。

村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打工挣钱,这种看轻知识、缺乏知识的现象,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

村名脑中墨水还是少,种田缺乏科学知识。

在村中广泛存在着村民种田不懂科学、不用科学、不信科学的现象,有的人想科学种田还受到周围人的嘲笑,认为那是瞎折腾。

科学知识的缺乏严重制约着村庄的发展,制约着村民的钱袋子。

最近几年,有科学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听者不是很多,听了的人大部分也没有按照做。

  (三)水源问题亟待解决

  村中至今为安上自来水。

水是农业发展的命脉,像我们村这种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庄,水源问题更是处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因村庄所处地理位置远离河流,农田灌溉要通过好几级调水,村民吃够了浇地的苦,75%以上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水源,但对此却无可奈何。

另外,村民吃水也很困难,所引用的水要到很远的井上打,尤其是冬天因天气缘故吃水更是难上加难,绝大多数村民强烈要求村中安上自来水,解决吃水不便。

  (四)对农民的思想教育薄弱

  党在农村的思想凝聚力下降。

由于一些基层组织忽视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引导,缺乏有效的措施来管理和组织农民。

又由于村干部的个人工作繁重等原因,不能对农民进行经常的教育。

  (五)新农村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广播、电视、会议等大力宣传新农村的优越性,但由于受财力、物力、人力等原因影响,这项工作还没有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还没有调动群众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让全体群众动员起来。

  (六)精神文明和乡村文化建设有待于提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农村的社会治安还存在诸多问题,偷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还不同程度存在。

文化生活很单调,赌博之风日盛。

虽然家家户户都安上了电视,但村民了解外界的途径也仅限于此。

调查村民中通过电视了解国家政策的占到%,而通过报刊、村委会了解国家政策的只占有%、%。

我明显感受到现在农村文化生活的单调、乏味,有很多村民为了解闷,农闲时节就聚在一起打麻将,顶牛等,这些具有赌博色彩的活动日益受到村民的亲睐

  (七)农村医疗事业建设优待于加强

  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群众还存在看病贵的问题,交通不便的山区农民甚至存在看病难的问题。

  (八)对新农村建设欠缺理解

  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五、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调研方法及收获

  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的策略。

通过查阅《村志》了解历史,通过走访群众得知他们所之所想。

在调查访问过程中,村民就对制约我村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针对本村所存在的诸多问题,结合乡亲父老发表的对于改变本村发展现状,尽快脱贫致富的想法、看法,我也思考良多。

  农村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府的支持。

很多村民表示最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发展的好政策,像小麦,棉花等作物的补贴,生猪养殖补贴,农村医疗保险,新宅基法等。

这与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在我个人看来,国家政府应继续关注农村,关注居民,将现已出台的关于农村的政策不断加以修养,同时根据时势出台新的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

  

(一)发展农特产品,扩大农特产品的生产规模,进行农特产品的深加工

  村中有些村民表示:

不是不想发展农特产品的生产,只是因为生产规模较少,这种单户单干的规模易造成农特产品的出售困难。

村民们说:

种植太少了,成不了规模,人家不愿来收,还往下压价。

村中领导干部应号召发展农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形成生产规模,将本村打造成一个以某种农特产品为主的生产基地,吸引购买商前来收购,并在此基础上号召有能力的村民进行农特产品深加工,过大生产链,取得经济效益。

  

(二)开展农贸集会,扩大村民收入,消费渠道

  像我们临近村盐厂村就是一个农村发展的典型。

村中带头人本着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在村中投资盖起楼房,建起工厂、学校。

为取得经济效益,开展了九月九农贸会元宵大型农贸会,这些或大或小的农贸集会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其村的经济发展。

像这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模式很值得借鉴,开展本村的农贸招商活动,促进村民多方面、多途径收入。

另外若赶上好机遇,还可以吸收外商投资。

  (三)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河流的范围

  我村远离河流、湖泊,水源缺乏,这是客观原因所致。

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发挥人力资源,不断完善水里灌溉系统,扩大人工水流影向范围。

随着村庄经济的不断发展,村民为了增收、创收,开凿了地下井。

村中也曾组织两次开凿人工河流的活动,让村民受益颇多。

我们村领导干部还应继续发挥作用,解决摆在村民面前的用水、吃水难的问题。

  (四)丰富农民头脑,增加农民科学种田知识

  在调查访问的村民中有%的村民认为制约本村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科学知识。

这个数据表明一部分村民是认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的。

像现在科技员下乡讲述科学种田的活动就应继续下去。

要在村中进行实打实的实验,让村民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从而达到运用科学知识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地。

  (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增强农民乡村生活情趣

  自从电视普及以来,农民的文化生活越来越单调了。

有些村民表示:

现在生活很乏味,电视节目也不好看,闲来逛去也无趣。

我想在村中农闲时节,大家满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像元宵前夕的闹秧歌。

由本村一些好事人士组织,还可以联合邻近几个村庄一起,到时还可以比赛,自娱自乐,增添村民生活乐趣。

  六、新农村建设主要思路

  

(一)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在全乡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抓住关键,凝聚力量,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形成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区域化的生产方式。

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基础上,大力发展高效和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形成村有品牌,有特色的农业示范基地。

  (三)要加快发展农村农育事业,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切实抓紧抓好普九工作,大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统筹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城乡学校对口帮扶制度,组织城市学校选派校长、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助力度,避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

  (四)加强理论教育,提高思想素质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等内容作为对农民教育的主要内容,努力使农民从思想上提高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将农村中的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中考和高考落榜生,另一部分是农村中那些思想素质较好、头脑灵活的人发动起来,作为农村思想教育推广工作的骨干和带头人。

还需要积极开展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是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村委会要加强农村科普宣传教育,策划一系列参与度大、通俗易懂的科普活动,提高思想素质。

  (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播的覆盖区域

  通过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实用方便的方式宣传。

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不走过场、富有实效。

创新思路,丰富宣传手段。

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主要任务、基本要求,印在日历上,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每户村民手中,贴到农户墙上。

向全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村民看得见,记得住。

力争做到先进性教育活动户户知晓,深入民心。

  (六)加强风尚引导,提高文明素质

  搞红文化广场,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加强农村生活风尚的引导,帮助农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文明素质。

大力推行农村政治生活的公开化与民主化,使信息畅通。

在农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抵制各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提高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引导农民树立新风,破除陋习,远离迷信,自觉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七)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卫生支农和扶贫机制,加快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全面完成社区医疗卫生站建设工作,引导、扶持农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在定点上要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远近,人口多少而科学确定乡村医疗机构。

各定点医疗机构要保证合理用药和价格合理性,增加可报销支出。

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患者档案,方便参合农民的报销结算。

加强基层乡村医疗人员的培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健全合作医疗各项监督机制,增加财政透明度,确保取信于民。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发展和老有所养问题。

切实为农民健康生活奠定基础。

  (八)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九)扎实抓好三个工程

  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七、新农村建设成功原因

  

(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飞轮村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三级联创、无职党员设岗定职、党支部和农户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一步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搞好村务、财务和党务三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培养一支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强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应当选择年龄轻、有文化、社会责任感强的村级后备干部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意识地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执政意识、执政能力以及带头创业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着力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飞轮村地处浦江县北部,原来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偏僻小村。

2002年以后,随着通村而过的四海大道建成通车,该村的交通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目前,该村到城区和镇区只要几分钟的时间。

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为该村的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极其有利的发展机遇。

城乡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飞轮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证明,要使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决策落到实处,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要包括:

加强农村道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社会安全体系建设。

同时,各级政府还应通过制定发展规划,确定产业政策,运用经济杠杆等多种手段来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实现城乡一体的新格局。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切实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

  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飞轮村在新农村建设以前,其他农村一样,祖祖辈辈以农业为主。

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村里出现了几个经商办厂的先富一族,但农村绝大部分农民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朝黄土背着天的典型农民生活。

新农村建设后,随着交通环境和村容村貌的不断改善,吸收了一批经商办厂能人回村投资兴办产业。

村两委借助政府平台,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劳务技能。

目前,该村共有工厂3家,不仅解决了村里所有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解决了周边农村的就业困难。

现在该村的外来人口已超过本村人口的2倍,2008年村人均纯收入达6000元。

  飞轮村的经验证明,发展农村经济并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要发挥优势,加快培植新的优势产业,不断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环境,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困扰,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

  (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珍惜山水自然环境,力求保持地方原有特色。

  飞轮村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了村庄地势、民居的布局、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公共设施的配套等因素,因地制宜,进行了以小五化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工程,有效地保护了村庄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使人与环境得到和谐共存。

  我国农村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差异也颇大,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渊源,都有自己的历史遗产,都有自己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都蕴含着许多科学的、艺术的和历史的信息,是祖先留下的不可估量的财富、不可再生的资源。

新农村建设姓农,不姓城。

如果一味贪大求洋,实施整拆整建,不仅耗资巨大,也给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增加了巨大的包袱,而且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农村中形成了新的水泥森林。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突出乡村建设、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只有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在有效保护地方特色基础上建设新农村,才能称得上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建中发展。

  (五)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量力而行,防止盲目投入。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只有资金投入,没有或很少有经济回报的工程,而且投入资金的数额较大。

一个村要完成小五化、污水和用电线修标准化改造,投入少则百万元,多则达千万元。

尽管我市财政对新农村建设扶持的力度较大,但还不足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各项支出。

  有的村为了尽早完成新农村建设,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不惜向银行贷款;有的村两委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