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石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9300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石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课题《石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课题《石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课题《石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课题《石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石榴》.docx

《课题《石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石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石榴》.docx

课题《石榴》

课题《石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能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理解新词在文中的意思。

(重点)

3、精读第二段,第三段中的重点句,了解课文中比喻、拟人的用法及写作顺序,感受石榴花的生机和可爱,美美地朗读课文。

(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次和三1班的小朋友上课,老师想着得带点什么礼物?

正好今天上课的内容叫《石榴》。

(写课题)(师一边写一边说,榴:

左边木字旁,右边是留下的留。

谁来读课题。

很准确,榴,单个儿读第二声,当他和石组成词语的时候就要读轻声。

一起读课题,生齐读。

那就石榴吧。

昨天在水果店买石榴时啊,服务员极力向我推荐了山东枣庄的大石榴。

这是为什么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样的,都预习过了吗?

一、预习交流,导入新课(3分钟)(落实目标一)

1.服务员递给我一张报纸,原来枣庄的石榴都登上报纸啦!

个大,皮薄,籽粒饱满,味道好。

枣庄石榴园有石榴树530多万株,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大的石榴园,名气都传到了国外,被称为是“冠世榴园”!

这是石榴园的大门,真气派!

课文中也有一个词说名气大的,你找到了吗?

2.驰名中外还可以换什么词出示

3.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4.拓展:

我的家乡在丹阳,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眼镜市场。

读出自豪的语气。

 

二、自学导教,合作交流(15分钟)(落实目标二)

学习任务一:

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预习检查。

读好了吗?

老师要提高检查预习的难度了。

我把这课带有生字词的句子都藏到了石榴果的背后,石榴果越大,题目越难。

自己选择来挑战!

1.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这句话只有一个生字,你一定能读好。

2.走近看,它们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这句话中有个多音字,和一个儿化音

3.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1)咧开嘴

(2)露

(3)长句子,要注意停顿

4.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

(1)生字词很多,小老师领着读

(2)多音字剥举例子

(3)多音字间看图片

学习任务二:

自由默读课文,想一想:

课文具体介绍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当我们要带着问题读书的时候,老师建议你要默读,只有默读能把读和想完美地结合起来。

1、学生自由默读,可以用铅笔做做标记。

2、交流

春天抽枝长叶

夏天开花

秋天结果

你很会抓住关键词,进行概括。

3、那句话讲抽枝长叶的?

抽嫩叶指导读好这句

4、写开花的句子呢?

学习任务三:

小声读第二自然段中写石榴花的句子,想一想:

你觉得石榴花开得怎么样?

可以把关键词语圈出来。

交流

1、颜色红打比方像火一样红

2、数量多密占满

3、形态美打比方小喇叭

4、指导朗读读出红多趣

总结:

作者写石榴花时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花的颜色红,数量多,形态美写得特别有趣,还有哪句话也运用了这些方法,写得特别有趣的句子吗?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你觉得哪里有趣?

1、把石榴当娃娃来写了。

有的有的(看图)

2、甚至为什么先写咧开嘴的,再写笑破肚皮的?

表示程度加深,造句。

3、动作表示,指导朗读

4、为什么要扒开绿黄色的叶子?

报告喜讯

5、指导朗读

总结:

这节课我们看到了

 

写字甚至

 

三、方法总结,揭示规律(15分钟)(落实目标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生字词读准了,这篇课文中最难读的两句话也读好了,小朋友学得真用心,看来读好课文已经不在话下。

现在请你们再一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石榴的哪些方面。

生读课文边读边想。

(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

课文写了石榴的花。

师:

哪一段告诉我们的。

(板书:

花朵)再看看第二自然段,只写了石榴花吗?

生:

还写了石榴树的枝叶(板书:

枝叶)

师:

第三段呢?

生:

第三段写了石榴的果实(如果说是皮,子。

其实就是石榴的果实呀!

)板书:

果实

生:

第四段写了石榴的味道

师:

其实这还是写了石榴的果实,果实的味道!

总结:

小朋友们真聪明,课文就是从枝叶、花朵、果实这三方面来写石榴的。

我们小朋友以后在写一种水果时,也可以从这三方面来写!

下面我们就先来学习描写石榴枝叶和花朵的第二段。

三、精读第二段

出示第二段。

老师请一个小朋友读第二段。

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哪些句子是写石榴枝叶的,哪些句子是写石榴花朵的。

生:

第一句是写枝叶的。

二三四句是写花的。

师:

就请你来读读第一句。

(1)生: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好:

老师注意到,你在读嫩绿时,是轻轻地读的。

很好听,再请你读一遍!

多嫩啊!

你来读,请你,请你!

是的,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叶子就像个新生的娃娃,你看(出示图)嫩生生的。

我们一起读!

叶子是嫩绿的,枝条呢!

是——新的,读出这种新生的感觉!

多好听啊!

把这两个词语带进句子中,你一定能读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谁来读!

再请你!

我们一起读!

不好:

你把句子读正确了,但没读出词语的意思。

比如,嫩绿我是这样读的!

嫩——绿。

你来试试。

你读出了词语的意思,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是啊,一边读,一边还想像画面了!

就能读好词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叶子就像个新生的娃娃,你看(出示图)嫩生生的。

我们一起读!

叶子是嫩绿的,枝条呢!

是——新的,读出这种新生的感觉!

多好听啊!

把这两个词语带进句子中,你一定能读出这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谁来读!

再请你!

我们一起读!

(2)读得真好听,我也想读,你仔细听!

师:

都读成“长成”

生辨析。

枝叶和花朵都是长出来的啊!

一是重复了。

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在句子中就不重复,显得生动多了。

二是。

“抽出”做个动作试试!

明白了吗?

抽出,抽出,速度怎么样?

很快。

从枝干里面快速地长出,就是抽出。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石榴的枝条长得尤其快,不经意间就长得很长了,就好像一下子抽出来一样!

而长出呢?

相对来说,就没有那种快得感觉了,你看,作者用词多准确啊!

加上你的动作,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感觉!

过渡:

石榴的叶子长得那么绿,那石榴花开的怎么样呢?

3、出示三句话用心读读这三句话,你能用这花开得怎么样来说说你的感受吗?

.

A我觉得这石榴花开得火红。

(1火红的颜色让你喜欢!

你感受到了它的颜色美!

像火一样红啊!

多么的热烈!

读好这个词,让我感觉到这种热情!

你来读!

很红!

多红呀!

像火一样,似乎还在跳跃呢!

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感觉!

(2)很多古代的诗人也被这火红的石榴花吸引住了,他们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似火山榴映小山——杜牧

(唐代大诗人杜牧看到漫山遍野的石榴花,都映红了小山了,不禁写到——)

游蜂错认枝头火——张弘范

(诗人张弘范看到连蜜蜂都错别石榴花当成了火了,他写到——)

火齐满枝烧夜月——皮日休

(人皮日休的想象更是奇特,他觉得那石榴花开得旺啊!

就像要烧到月亮上了,他写到_)

读了诗句,当我们再读到这句话,特别是这个词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火焰在熊熊燃烧。

师:

看到石榴花就联想到了熊熊燃烧的大火,多么丰富的联想啊!

让我们一起读第一句话!

(3)红花还得绿叶衬,看(一朵花)。

再看(一大片叶子)你觉得单独的一朵花美,还是绿叶配红花的画面美?

真有眼光!

有了叶的绿,更衬托了花的红,这叶长得怎么样啊?

再读读第一句话!

你发现了——

郁郁葱葱是个生词。

郁,不难记,左右结构耳朵旁,左边是个有。

葱有点难,你怎样记住它。

上下结构草字头,中间是匆忙的匆,下面是个心字底。

郁郁葱葱指的是叶子长得——苍翠茂密!

谁来再这个词。

读出叶的绿!

再绿一点!

多茂盛啊!

叶绿花红,让我们美美地读出这种感觉。

(整句话)

(4)从这句话中我们读出了花火红,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能读出这花开得怎么样?

“一朵朵”多。

从哪个词中读出来的。

一朵朵(你读,你读,更多了)连起来,我们再把石榴花颜色的火红,数量的多读出来!

评价:

读书不再声高。

有的时候,轻读也是一种强调!

过渡:

小朋友读得真好。

再读读这段话,你还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石榴花数量的多?

B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挂满了枝头!

(1)哪个词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你来读出多的感觉。

盛是个生字,上下结构,上面是个成,下面是个皿字底。

盛不仅仅是花开得多,更是指花开得旺盛!

你能读出这种旺盛的感觉吗?

(2)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开呀开呀!

把枝头都挂满了。

(挂满变红色)

你来读!

挂满(两三个)挂也是个生字(提手旁表示动作,右边是两个土,土上堆着土,就是数量多呀!

而且这花还挂满了枝头。

你来读这个词!

你来,这里挂满了,那里也挂满,多不多啊!

这么多石榴花挂满枝头,可能会引来——蜜蜂、蝴蝶,围着它翩翩起舞,还有我们小朋友也来参观呢!

这种场面多——热闹啊!

你能读出这份热闹吗?

像他这样,我们一起读。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可爱的小喇叭。

C过渡:

这段话中你还从哪里读出了花的多。

从“一个个”一个两个不是,是一个个。

再读读这句话,你还读出了什么?

花的可爱。

这里的一个个是单单指小喇叭吗?

指石榴花像小喇叭!

(1)(图)对比

的确,它的样子非常像一个小喇叭!

这句话就是抓住花的外形来写的。

(板书:

外形可爱)多有意思啊!

谁来读。

(2)喇叭一吹,气氛是多么地——热闹啊!

作者观察地多么仔细,又是多么地会想象啊!

让我们读出这份可爱,这份热闹!

D总结三句话:

你们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夏天的石榴园。

(ppt播放幻灯片,师配乐描述)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挂满了枝头。

漫山遍野,一片火红,焕发出无穷的力量。

老师给你配上音乐,我们一起读出这种热闹的气氛,盛大的场面!

多美啊!

读书不再声高,有时候轻读也是一种强调!

抑扬顿挫的朗读,更能让我们读出石榴的叶绿花红!

更能读出石榴花的热闹!

现在让我们把第二段连起来,把这生动的文字美美地读到心里去!

过渡:

今天我们欣赏了热闹的石榴花,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石榴果的呢?

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当堂练习,巩固运用(7分钟)(落实目标三)

1、在课文后面书写四个生字郁郁葱葱挂盛

2、美美地背诵课文的第二段。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赏石榴果的“可爱”

2. 初步体会拟人手法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的作用;仿照课文第四段写一种水果。

(重点)

3.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难点)

教学过程:

课前演讲:

()

学生姓名:

演讲内容

成绩评价: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5分钟)

1、默写字词

2、上节课我们精读了课文的第二段,感受了石榴花的“热闹”。

谁来说说你眼中的石榴花呢?

二、自学导教,合作交流(25分钟)(落实目标一、三)

1. 交流第三自然段,赏石榴果之“可爱”。

(1)石榴果像一个魔术师,不断变化着自己的服装的颜色。

出示句子:

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教师点拨:

(看图)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能不能换个位置?

哪些词语写出了石榴颜色变化的先后顺序?

(先是-逐渐-最后)可见作者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呀!

我们在习作前也应该细致地观察。

(2)熟透了的石榴果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①出示句子:

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成熟的喜讯。

②教师点拨:

这段话写了石榴果的哪些形态?

作者为什么能把石榴果写得那么具体、生动?

(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③石榴娃娃会怎么向报告人们成熟的喜讯?

它们会说些什么?

④朗读练习。

在作者的眼里,一个个可爱的石榴变成了活泼的娃娃,它们高兴地笑着,向四处张望着、报告着。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石榴图啊!

让我们一起走进石榴果,分享它们成熟的喜悦。

⑤说话练习:

这段话写了石榴果的三种形态,作者是用哪些词把他们连在一起的?

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吗?

要下雨了,小蚂蚁们忙着搬家呢。

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忙得不可开交。

大扫除开始了,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

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有的              ,有的           ,有的            。

2. 交流第四自然段,品石榴果之“酸甜”。

(1)看到这么可爱的石榴果,大家想尝一尝吗?

不久前,老师的朋友从枣庄带回几个石榴。

今天,我们就来尝一尝。

剥开外皮,你看到了什么?

(结合理解文中的“玛瑙”、“红白相间”)尝到了什么味道?

感觉怎样?

(2)朗读练习。

把自己看到的、尝到的滋味带进课文里读一读。

三、方法总结,揭示规律(5分钟)(落实目标二)

1. 总结:

跟你们读着、谈着,老师也觉得这三段话写得特别生动、特别有趣。

不过,有一点,相信你们跟老师一样会感到意外,这篇文章的原作者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孩子!

同学们,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水果,一个看似简简单单的生长过程,咱们的小作者怎么就能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呢?

(仔细观察、动脑想象)

2. 看,老师仿照第四自然段写了一段品尝香蕉的话,大家读一读。

出示:

我拿出一个弯弯的金黄色的香蕉,掰开薄薄的外皮,就露出米白色的果肉。

我闻了闻,啊,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不由深深地吸了口气。

我轻轻咬了一口,软绵绵、甜滋滋的,真是越吃越想吃。

3.老师除了按照作者的写法,写了香蕉的形状和颜色,再品尝它的味道,最后写自己的感觉,还多加了一项--闻气味。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带来的水果,先看一看、摸一摸,再闻一闻、尝一尝,试着把水果的颜色、形态、味道写具体,记得要仔细观察、动脑想象哦!

4. 请一两个学生说一说,师生按照写法评议。

5.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四、当堂练习,巩固运用(10分钟)(落实目标二)

1. 出示本课生字,分类重点指导。

左右结构:

抽、仿、佛、肚、扒、讯、甜,大部分左窄右宽。

2. 打开《习字册》,学生描红、仿影、临帖。

3、我们家乡丹阳也有许多有名的水果:

草莓、葡萄、火龙果……观察一种家乡的水果,注意它生长成熟的变化,写一写它的颜色、形状和味道。

板书设计:

石 榴

(生长顺序)

抽枝-长叶-开花-结果

(观察、想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