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9077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docx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字

关于环境污染的论文2021字

篇一:

环境论文2021字

我国北方的土地利用与沙漠化

学院:

理学院姓名:

刘加平学号:

101103112

1引言………………………………………12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1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34结论………………………………………4

提要:

沙漠化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一个重大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

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程度是沙漠化发展或逆转的主导因素。

人类经济活动强度的增加和范围的扩大,造成北方地区农牧交错带的逐渐北移,大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地表植被覆盖的减少,使得以风沙活动为主导外营力的沙漠化过程得以发展。

我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的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展,已达近35万km2,其蔓延的速率呈加快的趋势。

关键词:

北方地区;土地利用;沙漠化

1引言

荒漠化是当今全球最严重的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我国北方的沙漠化(沙质荒漠化)以其面积广大和发展迅速而引人关注。

我国北方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历史,而且尤以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速度为最快。

沙漠化过程使土壤的风蚀—风积作用加剧,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乃至丧失了土地生产潜力,并使自然环境趋于恶化,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也严重影响广大农牧区人民生活水平和生存环境。

为此,深入开展人为作用,特别是土地利用在沙漠化过程中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沙漠化形成机制,丰富沙漠化研究的理论和制定防治沙漠化的政策及措施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土地利用与沙漠化的发展

中国北方地区历史上由于气候干旱、自然资源贫乏,利用困难等原因而成为古代经济落后的地区,是许多游牧部族先后活动的场所。

他们利用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来适应由于气候波动、降水变化的自然过程。

如牧民利用天然牧场,逐水草而居;农民则实行农田轮作制等。

在人类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段内,牧民通过游牧,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多样性和季节性的临时积水,使牲畜及时获得食物,这样也避免了草场的过度放牧。

而农田轮作制或曰游耕制,则充分利用了天然草场的再生能力和土壤物理化学特性的恢复能力,协调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

境自然恢复之间的关系,达到了一种原始的可持续发展。

其实质就是人类活动尚未超越自然资源的负荷限度,在天然植被自我恢复能力的调节下,生态系统保持着动态的平衡,环境相对稳定。

但自18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北方地区的人口随着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拓荒而迅速增长。

50年代以来,又经历了合作化、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几次拓荒高潮,使人口的年增长率达

2.5%~3.0%。

人口的增长和社会需求的扩大,加大了土地资源利用的压力,也破坏了传统土地利用的合理性。

草原被进一步开垦,也使草场面积锐减,许多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从以放牧为主转变成以农耕为主。

土地利用的强度也逐渐加大,轮作制由往常的十几年间隔减为几年或隔年,甚至连年耕作;倍增的牧畜又集中在逐渐减少的草场,加大了放牧的负载;日常生活所需燃料的增加也使樵采活动加强,这些都构成了导致沙漠化发生发展的主导人为因素——过度开垦、放牧和樵采。

沙漠化的过程就是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导致地表植被的衰退或消失之后,风作用于地表而产生的风蚀、搬运、堆积的风沙运动过程,主要包括:

①风力作用下沙质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②固定沙丘的活化过程;③沙漠边缘风力作用下的沙丘前移过程。

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就是在人类活动的干扰和上述风沙运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土地利用与沙漠化防治

根据我国北方沙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特点,土地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沙漠化治理的典型经验,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必须本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目标,建立既可防止土地沙漠化,又可促进生产发展的资源节约型、适度开发型和环境保护型的经济体系。

在沙漠化土地治理的具体措施上,在农牧交错地区可针对沙区中居民点、耕地、草场相对分散分布的特点,可以生态户为基础,采取天然封育,调整以旱作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扩大林草用地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并和营造防风沙林带、林网及沙丘表面栽植固沙植物、丘间地营造片林或封育相结合的措施;在草原牧区,除了合理确定草场载畜量,轮牧和建立人工草地及饲料基地外,还应与合理配置水井,确定放牧点密度,修建牧道等结合起来;在干旱地带,要以内陆河流域为生态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合理确定用水计划,以绿洲为中心,建立绿洲内部护田林网、绿洲边缘乔灌结合的防沙林带和绿洲外围沙丘固定等措施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治体系。

4结论

土地沙漠化的发生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程度是导致我国北方沙漠化土地蔓延的主导因素,这不仅使环境恶化并造成大面积的土地退化,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合理的土地利用在沙漠化防治中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全国不同地带的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样板。

篇二:

关于水污染论文

浅谈水污染问题

摘要:

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

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并对其做出解决方案。

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水污染水污染事件水污染危害水污染与经济发展水污染防治

一.了解水污染

所谓水污染就是由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

水的污染有两类:

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

而后者是主要的。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化学性污染物又可分为:

无机污染物、无机有毒物、有机有毒物、需氧污染物、植物营养物、油类物质等;物理性污染又可分为:

悬浮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主要指造成疾病的病原体对水体的污染。

二.水污染的成因

水污染物源于很多的人类活动。

工业污染物可从工厂中的排泄管流出,或者可从管道和地下储存罐中外泄。

受污染的水也可能是从矿山流出,而流经矿山的水通过含矿物的岩石的沥滤,或已受到加工矿石的化学制品的污染。

城市和其他居民区的水污染大多源自下水道中混有的微量家庭化学制品。

有时工厂将污染物排泄到城市的污水系统中,使城区各种污染物质增多。

来自于像农田。

牧草场、饲育场和大农场等农业源头的污染物有动物粪便、农业化学制品以及腐蚀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

海洋虽然辽阔,但也不是不会受到污染的侵害。

污染物从附近的海岸线、轮船以及近海石油平台流入大海。

在公海航行的船只所排放的污水和废弃食物造成的危

害不大,但是由甲板上丢弃的塑料制品却会缠住鸟类或者海洋动物使之丧生。

如果被吞食,还会使这些动物窒息、消化道阻塞,以至死亡。

水污染还可能是源于其他类型的污染。

例如,来自发电站的二氧化硫先污染了空气,受污染的空气与大气中的湿气混合产生硫磺酸悬浮物,降到地表成为酸雨。

接下来,酸雨可被汇入溪流或湖泊中,成为一种威胁甚至毁灭野生生物的水污染。

同样,如果滤过垃圾的雨水在渗入土壤前吸收了毒素并污染地下水源的话,那么垃圾埋填地也可能造成水污染。

三.著名水污染事件

1.水俣病事件

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

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

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

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

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

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

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2.骨痛病事件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

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

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

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3.剧毒物质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

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

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4.淮河水污染事件

1994年7月,淮河上游的河南境内突降暴雨,颍上水库水位急骤上涨超过防洪警戒线,因此开闸泄洪将积蓄于上游一个冬春的2亿立方米水放了下来。

水经之处

河水泛浊,河面上泡沫密布,顿时鱼虾丧失。

下游一些地方居民饮用了虽经自来水厂处理,但未能达到饮用标准的河水后,出现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经取样检验证实上游来水水质恶化,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不少地方花高价远途取水饮用,有些地方出现居民抢购矿泉水的场面,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淮河水污染事件。

5.金矿事件

202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境内一处金矿污水沉淀池,因积水暴涨发生温漫坝,10多万升含有大量氰化物、铜和铅等重金属的污水冲泄到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并顺流南下,迅速汇入多瑙河向下游扩散,造成河鱼大量死亡,河水不能饮用。

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都遭受一定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多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并引发了国际诉讼。

四.水污染危害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水污染中有一部分污染物如汞等易溶于脂肪之中,具有很强的生物富集能力。

这些污染物能直接从水中和沿着食物链的途径进入人生物体内,并逐渐积累和放大。

逐步地,到一定的程度,人体会出现不适状况,重者则会出现中毒或者死亡。

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食用含汞鱼类的缘故。

时常会出现“铅中毒”事件和“汞中毒”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

另外,氰化物、有毒有机物等污染物质对人体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危害。

所谓病从口入,水污染的严重使得人们产生疾病,造成国家无法估量的损失,同时也制约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2.对鱼类资源的危害

水中有毒物质超过一定的浓度,可引起鱼类等水生生物急性中毒死亡;或者由于溶解氧的严重不足导致鱼、贝类窒息死亡,造成死鱼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

据1985年全国9省市的调查,污染造成淡水天然鱼类资源年损失8万吨,淡水养殖鱼类损失1.7万吨。

洞庭湖水产资源日趋衰竭,据调查,原有的114种鱼类中已经灭绝了8种,另有15种已成稀有种类。

武汉东湖共有鱼类67种,近年仅发现38种鱼类,暗色东方魨等20多种鱼类已基本绝迹。

3.对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危害

水受到污染后,不能继续维持良好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而导致敏感物种消失,耐污种类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改变或破坏,致使群落功能失调,环境质量恶化。

耗氧有机体进入水中后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溶解氧不足,一般的水生生物不能生存,少数的耐污种类如水蚯蚓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数量得到大量的发展,水域景观遭到破坏。

污染严重时,溶解氧将会下降到零点。

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分解活动旺盛,产生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使水体发臭,失去利用价值。

氮、磷是水生植物和藻类必须的营养物质。

氮浓度过高,可引起湖泊、水库发生富营养化。

敏感藻类不能生存,蓝、绿藻大量发展,形成“水华”。

大量藻类死亡腐败,厌氧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

安徽巢湖铜绿微囊藻水华曾达到1cm厚,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

2021年的太湖蓝藻事件,使水厂停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五.水污染与经济发展

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当一个国家的资源丰富,那么就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很好,就算不好,也差不了多少。

而水资源又是四大资源之一,所以说水污染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也可以说是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水污染。

例如:

印度。

印度自建国以来,就实行了强力政策促进轻工业的发展。

轻工业急需大量的劳动力,不但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对于分散其它行业发展压力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工厂管理的弹性化可以很快适应多变的需求。

不过这些工厂里广泛采用西方的技术体系,所以产生大量的气,液和固态污染也就在所难免了。

然而在西方国家采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对于这些小企业来说并不是经济可行。

这些小企业的数量繁多,污染大多来自于此。

它们占有了整个印度工业废水排放的40%。

轻工业企业的印度主要的经济参与者,这些企业目前提供了整个工业产品的40%,出口商品的35%,320万工业劳动力中的大约100万人为它们效力。

它们的生产领域涉及食品加工,针织服装,皮革以及皮革制品等。

所有的这些领域在全球都具有竞争性,是巨额出口外汇收入的来源。

据估算,这些小企业直接或间接占据了整个印度成品出口的60%份额。

这些企业都在被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所困扰。

排放污水的总量已达到每天3900m公升或每年1.2G立方米。

水污染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

而在位于拉贾斯坦邦的巴利,巴洛德拉,焦特布尔,古吉拉特邦的杰德布尔,泰米尔纳德邦的蒂鲁布尔等一些小流域的城镇上,纺织染色业的集中化发展到来了严重的问题。

工厂生产的染色色料和介质已经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雨季来临时,比希瑞村庄村民已经发现该村所有的井水变成了黑色。

这不仅仅是影响着经济,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

同时控制污染难度极大,在人口少于100万的城市中,建立一家轻工业企业根本不需要向中央政府申请办理营业执照。

在规模大的一些城市中,有污染的工厂必须建立在指定的区域。

尽管如此,政策也非常难以被遵照和执行。

例如在新德里地区,几千家产生污染的工厂(没有人知道确切数字)位于政策禁令建厂的地区。

今年最高法院发布的搬迁命令还引起了骚乱。

主要政治党派间互相指责是对方使形势一团糟,并且抗议命令以拉取选票。

就这样,搬迁命令几乎没有得到认真执行,不了了之了。

正因为要经济发展才使得本地的水污染严重,也又因为水污染的严重制约着它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经济发展与水污染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它们是交叉进行的。

所以,要使经济发展,就应该保护资源,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防治水污染。

六.水污染的治理和防治

这样严重的水污染,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我们人类自身生命之源的破坏。

我们在分析它的同时,更应该实际的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改变现状。

1.建全相关法律法规

增强法制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让有些违规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让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到提升。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了,破坏环境的也就少了。

2.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

有关部门要划定水源区,在区内设置告示牌并加强取水口的绿化工作。

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检查。

从根本杜绝污染,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3.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

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

篇三:

写保护环境的作文2021字

写保护环境的作文2021字在那无法安身的地方我是一粒种子,上帝赋予我一双

翅膀,给予我一个选择自己安身之地的权利。

我展开双翅,高兴自在地飞向天空。

飞呀飞,很快我飞到了一个大城市,看着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流光溢彩的雄伟建筑,心想: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通道,在此安家一定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活逍遥自在,快活赛神仙。

但为了自己的前途光明,我决定还是先探访一下我的同伴,再安置我的新家。

但探访情况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树叶儿、花儿们、小草等都是满脸憔悴,它们低着头、弓着腰,不停地呻吟着,根本顾不上招呼我。

那颗五星花的种子,刚刚把头探出来,又马上缩了回去,它惊恐万分,因为机动车辆不断排出的尾气,把它们折磨得死去活来,更不用说正常生长了。

这样污浊的空气,我怎能在此安家呢?

我怏快不乐地调转头,转身飞出城,来到了一望无际的郊外,心想:

这里的空气总该比城里新鲜吧!

果然,郊外没有城里长龙阵似的车辆。

可飞近一看,地表根本看不到一丝泥土,更不用说有能让我栖身的肥沃土壤了。

一堆又一堆的垃圾堆积如山,覆盖了整个地表,成千上万的苍蝇嗡嗡地到处乱窜,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又馊又臭的气味,哪里还有我的落脚之地啊!

我只得又无奈地飞走了。

我漫无目地地飞翔在空中,俯瞰着大地,不知何时我已身在一个乡村的上空。

心想:

乡村山清水秀,环境一定优美,正好适合我生根发芽。

突然,一股股黑乎乎的浓烟逼近了我,呛得我边咳嗽边流泪。

我好不容易睁开了眼睛,飞近前一看,原来这里有一家工厂,几个炮筒似的大烟囱伸长了脖子,向空中吐着大股大股的黑娴。

我飞到工厂附近的小河边,正准备找一块纯净的土地“着陆”,却突然听见小河哥哥在向我大叫:

“种子妹妹,你千万不要下来,你没见我容颜尽毁,面目全非吗?

”原来,工厂不但任意向天空排放废气,还肆意往小河里排入了大量的工业污水,使小河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当我停在没有废气和污水的田野里,准备与庄稼们为伴时,愁眉苦脸的庄稼们异口同声地说:

“人类滥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硬化,这里不适合你生存。

”我摇摇头再一次离开了。

“去森林吧,那里应该会好些的!

”带着企盼的心情,我来到了森林,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腈:

森林秃了,偌大一个森林,只有零零星星的几棵小树孤零零地呆立着,其余都是让人触.目惊心的树墩,它们像一只只圆睁的怒目。

不远处还有几个人正在砍伐那仅存的几棵可怜的小树。

“假如我在这里播撒下自己,说不定还没等我发芽,那可恶的伐木者就把我扼杀在‘摇篮’里了。

”我心有余悸地想着。

我失望地再次起飞。

最后,我停在了一片渺无人烟、寸草未生、沙土飞扬的沙漠上空。

这里没有什么废气污染之类,有的却是铺天盖地的风沙。

这沙漠不就是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见证吗?

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却让我心力交瘁。

自然界中没有清新的空气,没有洁净的水源,没有肥沃的土壤?

?

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你说我这粒小小的种子该到哪儿去安身呢?

【点评】“绿色梦想,文明生活”,小作者紧扣这次大赛作文主题选材,以一粒小小的种子旅行经历,严肃而明白地告诫人们:

环境污染已无处不在,触目惊心?

?

结构上,习作以“种子”的高兴自在开头,以忧虑哀叹结尾,喜、哀对照,首尾一致,行文既完整又工整。

写法上,以童话的形式构篇,笔触细腻传神,可读性很强。

当然,用童话这种体裁写作,既不新鲜,也不困难,但要把它写好,不下一番功夫也是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