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96645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docx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城市道路与交通UrbanRoadTraffic 

【课程性质】

【学时】【实验/上机学时】0学时

【考核方式】【开课单位】

【授课对象】

一、课程简介

《城市道路与交通》是一门培养学生城市交通规划与道路设计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

它以交通为基础,结合我国城市用地布局、交通运输的特点和环境保护要求,着重阐述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的相互关系、理论基础,对自行车交通、“静态交通”和道路线型设计有所加强。

至于路基路面结构、城市桥梁、隧道规划只作简单介绍。

二、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城市道路与交通》是城市规划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结合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进行城市规划专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基本训练,为日后从事城市规划工作打下基础,因此本课程在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课程讲授,使学生掌握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城市道路横纵断面、平面交叉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道路总宽度、交通量预测、交通组织管理、立体交叉和城市道路公用设施布置的原则。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掌握城市道路的分类及规划指标;

•理解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主要内容

简要阐述了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2)国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发展概况

第二节城市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主要内容

介绍的道路的功能与分类。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道路的功能

•道路的分类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道路的组成

领会:

城市道路的性质及作用

掌握:

城市道路的分类

第三节城市交通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1.主要内容

介绍了城市交通的概念及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

(2)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①道路运输经济

②交通流畅、安全与迅速

③注意环境保护

④注意造型协调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

领会:

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

1.主要内容

明确了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及原则,介绍了城市道路规划的相关指标。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指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掌握: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指标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1)城市道路的分类及特点是什么

(2)城市交通对道路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内容包括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第二章城市道路交通基础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行人静态空间及行人活动圈的特点;

2.了解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3.掌握机动车的基本尺寸及其动力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行人的基本知识

1.主要内容

分析了行人静态空间和行人活动圈的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行人静态空间

(2)行人活动圈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行人静态空间的概念

领会:

行人活动圈的大小对行人活动的影响

第二节车辆的基本知识

1.主要内容

分析了车辆的基本尺寸和车辆的动力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车辆的基本尺寸

①机动车设计车辆

②非机动车的基本尺寸

(2)车辆的动力特征

①机动车的动力特征

②自行车的动力特征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车辆的基本尺寸

掌握:

车辆的动力特征

第三节城市道路的交通特性

1.主要内容

分析了交通量的基本特征、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交通量的基本特征

①交通量的定义

②交通量的时空分布及构成特性

③设计小时交通量

(2)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①交通流参数关系

②速度与密度的关系

③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④流量与速度的关系

(3)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

①通行能力

②道路的服务水平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交通量、通行能力的概念

领会:

车辆的基本尺寸

掌握:

车辆的动力特征;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观察:

道路上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类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实地调查为主,理论讲解为辅。

第三章城市道路横断面规划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其组成;

2.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3.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4.掌握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及横断面图的绘制。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概述

1.主要内容

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组成;分析了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2)对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概念及组成;

领会:

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的要求

第二节机动车车行道设计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道路交通量的估算;分析了一个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及一个车道宽度的确定;介绍了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方法;指出设计机动车道时应注意的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车道宽度

①车身宽度

②横向安全距离

③每条车道宽度

(2)道路交通量的估算

(3)机动车道一个方向的通行能力

(4)一个车道宽度的确定

(5)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6)设计机动车道时应注意的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的概念及区别

掌握:

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道路交通量的估算

第三节非机动车道设计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非机动车道的宽度及其布置方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非机动车道宽度

(2)非机动车道的通行能力

(3)非机动车道的布置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

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方法及其布置方式

第四节人行道设计及绿化布置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人行道的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分析了道路绿化设置的主要内容及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人行道宽度

(2)人行道的布置

(3)道路绿化的作用及布置

①城市道路绿化的作用

②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内容

③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道路绿化布置应注意的问题

掌握:

人行道宽度的确定及其布置方式;城市道路绿化布置的内容

第五节道路横坡与路拱

1.主要内容

分别介绍了道路横坡、路缘石、分车带和路拱的概念;分析了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及车行道路拱的基本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道路横坡

(2)路缘石

(3)分车带

(4)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

(5)路拱及其基本形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道路横坡、路缘石、分车带及路拱的概念

掌握:

车行道横断面流水方向的一般形式;车行道路拱的基本形式

第六节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1.主要内容

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分析了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其选择;介绍了我国城市干路的一些横断面形式实例和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的方法及主要事项;介绍了城市道路横断面图的绘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3)结合地形的道路横断面

(4)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5)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绘制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原则

掌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形式及其选择;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方法及横断面图的绘制。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根据实地观测的广州市某道路小时交通量,设计该道路的横断面形式并绘制道路横断面图。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第四章城市道路线形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道路平曲线半径的设计与选择;

2.掌握超高、停车视距及会车视距的概念;

3.掌握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

4.了解城市道路纵断面规划设计;

5.掌握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道路平面线形设计

1.主要内容

介绍了道路平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道路平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弯道上的行车状况与平曲线要素

①平曲线的概念

②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

③汽车在曲线上行驶稳定性的分析

④从乘客舒适、运营经济角度对横向力系数的分析

(3)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4)平曲线上的超高与加宽

(5)行车视距

①停车视距

②会车视距

③平曲线内障碍物的清除

(6)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步骤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平曲线、超高的概念;停车视距与会车视距的概念

领会:

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的受力分析及稳定性分析;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掌握:

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第二节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纵断面线形设计。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2)坡道上的行车状况与纵坡的确定

(3)竖曲线及其半径的确定

(4)纵断面线形规划设计程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道路纵断面设计的内容与要求;纵断面线形设计的程序

掌握:

城市道路纵坡的确定;竖曲线的设置条件

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及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排水体制

①合流制

②分流制

(2)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统

(3)锯齿形街沟设计

(4)雨水口和检查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合流制与分流制

领会:

城市道路排水设计要求

掌握:

城市道路雨水排泄方式和雨水管网的布置;雨水口和检查井的布置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城市道路平曲线的设计与平曲线半径的选择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实例介绍相结合

 

第五章城市道路的交叉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

2.掌握简单的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

3.了解城市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

4.了解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交叉口设计概述

1.主要内容

简单介绍了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及其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交叉口交通情况的分析

(2)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交叉口的交通情况

掌握:

交叉口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第二节平面交叉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平面交叉的类型及特点;分析了平面交叉口的交通情况及其组织;介绍了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的方法及环形交叉口设计的相关内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平面交叉的形式及特点

(2)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分析

(3)交叉口的交通组织

(4)交叉口自行车交通组织及自行车道布置

(5)交叉口行人交通组织及人行横道的布置

(6)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

①交叉口视距的保证

②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

③环形交叉设计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平面交叉的形式及特点

领会:

交叉口的交通分析与组织

掌握:

视距三角形;交叉口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简单的平面交叉口设计;环形交叉设计

第三节立体交叉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道路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及我国立体交叉形式的发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立体交叉的组成及适用条件

(2)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①分离式立体交叉

②互通式立体交叉

(3)我国立体交叉形式的发展

(4)我国立体交叉口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

领会:

立体交叉的适用条件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对银川市贺兰山西路与文萃北路交叉口进行渠化交通优化设计、信号灯控制优化设计,并计算设计通行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具体设计结合

 

第六章城市道路交通服务设施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停车场及停靠站的布置方式;

2.掌握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

3.掌握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及布置布置形式;

4.了解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停车场地及停靠站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车辆的停放方式及停车场设计的相关指标的确定;简单介绍了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介绍了公共交通停靠站的布置方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道路上停车场地的布置

①停车场地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形式

②停车场地上的车辆停放方式

③停车带和通道宽度的确定

④单位停车面积的确定

⑤自行车停车场设计

(2)城市道路上公共交通停靠站的布置

①停靠站的间距

②停靠站的设点问题

③停靠站在道路平面上的布置方式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停车场地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形式;停车场地上的车辆停放方式;停靠站在道路平面上的布置方式

掌握:

停车带和通道宽度的确定;单位停车面积的确定

第二节城市道路上的加油站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公共加油站布置的一般要求

(2)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

(3)加油站的主要设备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公共加油站布置的一般要求

掌握:

城市道路上加油站的布置形式

第三节城市道路照明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及布置布置形式。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

(2)照明系统的布置及选择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道路照明的要求

掌握:

城市照明系统的布置及选择

第四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交通标志、交通标线及交通信号等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交通标志

(2)交通标线

(3)交通信号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

交通标志的类型及设置;交通信号的特点及管理方法;交通标线的组成及设置。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实地观测各种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布置

在一块停车场用地上,排列可停放的机动车数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实例介绍相结合

第七章城市道路上的客货运交通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公共交通规划;

2.掌握个体交通及步行交通规划;

3.了解城市货运规划。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城市居民流动的特征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距离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居民的出行活动

(2)出行时耗与出行方式

(3)出行距离

(4)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的关系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居民流动强度与流动的范围;出行时耗与出行方式的关系

掌握:

出行距离;城市规划与居民出行的关系

第二节公共交通规划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公共交通规划。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2)城市公共交通的类型和运载能力

(3)公交线路网规划

(4)公交站点及公交换乘枢纽

(5)出租汽车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

掌握:

城市公共交通的类型和运载能力;公交线路网规划

第三节个体交通规划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自行车交通、摩托车交通及小汽车交通。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自行车交通

(2)助动车和摩托车

(3)小汽车交通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自行车交通、摩托车交通及小汽车交通特点及其规划

第四节步行交通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步行交通的相关规划理论及其布局。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步行是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

(2)国外有关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

(3)城市步行交通的重点地区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国外有关步行交通的规划理论

掌握:

城市步行交通的重点地区

第五节城市货运规划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货运方式及货运规划。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货运方式与车辆

(2)城市中的货运规划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城市中的货运规划

掌握:

货运方式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计算一个中等城市所需的道路用地面积及主、次、支路的道路长度和道路网密度。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实例介绍相结合

第八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城市道路规划布局的要求;

2.掌握城市道路系统的类型;

3.掌握影响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的因素;

4.了解城市道路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现代城市交通组织与道路系统规划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城市道路系统的类型及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要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现代城市交通组织原则

(2)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

(3)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4)城市道路系统类型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识记:

城市道路系统类型

领会:

现代城市交通组织原则;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因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的基本要求

掌握: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第二节旧城道路系统规划与道路交通的改善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了旧城道路系统规划与道路交通的改善。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旧城道路交通现状

(2)旧城道路系统规划

(3)旧城道路交通的改善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领会:

旧城道路系统规划及旧城道路交通的改善

(三)实践环节与课后练习

城市道路系统综合规划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授与实例介绍相结合

四、学时安排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实验

其他教学环节

 

第一章

8

 

 

 

 

8

第二章

8

 

 

 

 

8

第三章

8

 

 

 

 

8

第四章

8

 

 

 

 

8

第五章

12

 

 

 

 

12

第六章

8

 

 

 

 

8

第七章

12

 

 

 

 

12

第八章

8

 

 

 

 

8

实验

 

 

 

 

合计

 

 

 

72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

教材:

徐循初,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第一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参考资料:

1武汉建筑材料工业学院等主编.《城市道路与交通》(第一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2任福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第一版)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主编.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5文国炜.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