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8982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docx

课题申报模板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课题申报范例精选

【导语】课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体现中央有关精神和要求,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创新价值。

应用对策类选题要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基础理论类选题要立足学术前沿,具有原创性和开拓性;跨学科类选题要体现学科交叉渗透的属性和特点。

选题文字表述科学、严谨、规范。

以下是课题优秀成果,是各类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开展课题研究、撰写研究报告的参考模板和范例。

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课题名称:

网络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关键词:

网络环境教师信息素养技能

申报级别: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

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

信息技术

研究类型:

信息技术

预期研究成果:

立项号: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1世纪,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普及,人类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信息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成了新的时代课题。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了重点要实施的六大工程,其中之一就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2004年12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出台,以此为依据,全国中小学将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即教师的信息素养。

本课题的研究是针对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传统的校本培训方式陈旧、培训目标不明确、工学矛盾突出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

而在校园范围内,借助网络的力量,可以快速有效地促进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提高,网络化的教师培训,教师是培训的主体,网络成了交流的载体,信息资源的共享极大的丰富了培训内容,教师在这种动态的学习空间里不断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创新,以此不断地提高、充实自己,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求和提高自身素养。

如何有效地运用校园网络,使网络的作用最大化发挥,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改进我校校本培训的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先进发达国家早已开展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并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机制。

而我国近些年才开始试行这个项目的培训,据相关机构的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普遍采用的校本培训还是传统的培训模式,主要采用专家讲座的方式。

这样的培训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让教师接受大量的知识,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针对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虽然在培训中也穿插讨论、听课、说课等活动,但这种培训的总体效果不够理想。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必须开拓创新,形成动态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利用网络进行校本培训的最大好处是不限制个人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由于不同的教师之间有着专业、教学能力、知识层次、个人爱好的不同,借助网络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规划、安排,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情况,这种学习是主动性学习。

2.学校建立起资料库,收集各类各项教育教学资源。

这样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利用校园网络轻松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既可以提高校本培训的效率,也能降低培训成本。

3.校园网络可以给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在线交流,解疑答惑,探讨自己的学习心得,发表自己的教育成果,在学校内部创造一个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网络平台的建立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既可以创造性的使用网络资源,还可以在多重资源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思维。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了解本校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现状和原因。

2.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探求网络环境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方法。

3.建立区域化的校园网络平台。

面向全校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信息技术培训,汇总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及最新的研究成果,创设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的环境。

4.寻求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学习的主动性。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求网络环境下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发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建立区域化校园网络平台,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4.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教育教学的创造性。

5.逐步完善校本教研机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与校本培训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1.建立区域化校园网络平台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能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与技能.

4.合理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完善。

 

创新之处:

       1.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研究本校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信息素养与技能。

       2.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适应本校教师需求的网络平台。

3.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校本培训。

七、课题研究的思路

理论学习和调查本校教师的现状→针对本校的教师普及信息技术和网络使用的基本知识→建立校园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平台,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教研跟踪、激励、总结与评价

八、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本课题研究将遵循理论先行、注重实践的思想,侧重于以网络环境下的培训、研讨为主,走“实践-研究-行动-反思-发展”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

“优化——应用——再优化——再应用,循环往复、不断提升”,采用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等方法,选择多层次、多学科进行研究。

本课题将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于以网络环境下的培训、研讨,走“调查——研究——普及——行动——评价——发展”的研究路线,采用理论学习、交流研讨,实际操作等方法,选择多角度、多层次、多学科进行研究。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计划三年完成:

第一阶段(2012年4月—2013年3月):

思想发动,全员动员;在师生和家长中进行初期相关调查,建立初期数据库;在全体教师中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及网络运用的培训,重点培养网络应用及开发技术骨干,逐步完善以校园网络服务开发应用建设为核心的软硬件建设。

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4年3月):

逐步开展服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发展的校园网络的资源建设;丰富本地资源库,并有效整合互联网的资源,建立以校园网络为核心的多途径区域网络化教育系统平台;促进教师互动交流,构建区域网络化教育的跟踪式的评价反馈机制。

逐步形成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技能的专业化教师团队。

鼓励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实践,学会“反思”,总结成败,不断对比提高。

课题组适时进行中期调查与总结。

第三阶段(2014年4月—2015年3月):

完善校园网络资源库,和区域网络化教育培训系统。

深入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巩固深化成果。

总结反思课题组工作。

鼓励教师收集、开发各类教育软件,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工作中合作创新。

课题组及时整理材料,全面总结,形成总结报告。

课题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省级课题《在引导科学提问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荣获安徽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

2.省级课题《课堂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结题。

3.参考考文献:

①徐国梁 网络环境下教师培训模式的变革 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7-8

②方龙云 教师培训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07-7

③朱玉东 论国内外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基本走向内蒙回师范大学报2003(3)

④张静波 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7-9

⑤亓爱君 试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发展趋势中国成人教育2004-3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如职务、专业、年龄等)

全椒县实验小学是百年老校,是全国现代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建有学生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各种学校专用实验室,整个校园网光缆宽带已接入国际互联网。

我校拥有十分良好的教学教研传统,有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的教师队伍,有多名省、市级教坛新星。

我校曾在本市多次推出计算机辅助教学观摩课,很多教师能自主开发适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

方茂涛 男,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毕业,小学高级教师,课题负责人。

安徽省“百名优秀校长”、“中青年骨干校长”、“省体育先进个人”、“市少先队事业热心支持者”、“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优秀党务工作者”。

主持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

多篇论文在省、市及区域性(苏教版)数学学科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

王永青 女,1966年3月出生,双大专学历,中共党员,课题组主要参加者。

1981年参加工作,中学高级教师。

2004年8月担任教导主任。

曾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滁州市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县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德育先进工作者。

滁州市“骨干教师”,曾获省课堂教学竞赛二等奖、市一等奖。

多篇论文在《文汇报》、《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文汇》、《教学月刊》、《小学语文研究》、《蚌埠教研》、《滁州师专报》、《滁州学院报》上发表,多篇论文参加国家、省、市、县级评比获得一、二等奖。

张丰收男,1975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全椒县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小学高教师,课题组主要参加者。

制作的课件多次在安徽省及滁州市的教育软件评比中获奖。

肖正芳女,1983年12月出生,2003年毕业于滁州示范专科学校计算机教育专业,2008年安庆师范学院数学专业毕业。

小学一级教师,课题组主要参加者,现任全椒县实验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胡艳 女,1981年10月出生,2002年安庆师范学院大专毕业,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毕业,全椒县实验小学数学教师。

课题组主要参加者。

年2

彭宏清 女,1975年1月出生。

全椒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小学高教师,课题组主要参加者。

曾被评为“全椒县教学能手”“全椒县优秀德育工作者”“滁州市第二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滁州市第三批教坛新星”。

所主持研究的省级课题《课堂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建构研究》已结题。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该课题对于我校网络建设与应用、促进我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水平提高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做出了积极探索与尝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贡献,学校将从人、财、物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1、课题组人员能力保障。

     精心挑选教学骨干成立课题研究组,课题组老师都是学校教学骨干,信息技术能力较高,科研意识强,有实干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坚强的科研队伍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学校条件保障。

学校历年订阅多种刊物,购买图书资料,在原有的软硬件基础上引入超星数字图书馆和龙源期款等在线阅读系统,购置校园网络服务器,建立网络应用平台,这些都将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学校经费保障。

学校将积极支持本课题的研究工作。

课题的所有费用,由学校承担。

学校确保研究经费的落实和课题研究所需时间,并努力创造开展研究所需条件。

①硬件投入:

150000元    ②师资培训:

90000元

③专项培训:

100000元   ④课题经费:

20000元

合计:

28万元

预期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