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89158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7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章 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docx

第六章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

第六章战后初期的西亚、非洲和拉丁美洲

第一节旧殖民体系的解体

一、旧殖民体系解体的原因

1、战后在民族独立浪潮的强烈冲击下,曾经是近代资本主义先驱的殖民主义体系,在经历了原始资本积累的初级阶段、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和帝国主义的鼎盛阶段后,最终土崩瓦解。

应该说殖民主义的解体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世界多种合力的结果,是世界文明史发展的必然。

作为互动的一种世界体系,宗主国的衰落和被奴役民族的兴起不可避免地导致它的瓦解。

它是宗主国力量日趋衰落和欧洲殖民帝国本身危机不断加深的一种反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殖民帝国利益发生绝对冲突、殖民利益最终无法调和的结果,而每一次世界大战都使它们的力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

二战中殖民帝国、特别是英法等仅存的老牌殖民帝国受到更为沉重的打击,战争结束时,“日不落帝国”实际上已经日薄西山,法兰西殖民帝国也风光不再,只有美国积极地以新殖民主义的方式在全世界到处插手。

2、与此同时作为殖民主义对立面的殖民地国家和民族主义的力量在不断壮大,并逐步从根本上动摇着殖民主义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奴役,正是殖民主义本身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

宗主国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极力压制殖民地的民族工业,给殖民地生产力造成很大破坏,但为了长远的经济目的,为了能够从殖民地源源不断地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它们又不得不在殖民地培育新的生产力。

如同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统治,“英国工业愈是依靠印度市场,英国厂主就愈是感到在他们摧残了印度本国工业之后,必须在印度造成新的生产力”。

英国撤离印度前,在印度投入了相当的资本,创办了银行,办起了黄麻工厂,修建了多条铁路,铁路里程达到40524英里。

战争年代宗主国向殖民地的大量“订货”,也刺激了殖民地民族工业的大发展。

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这过程中缓慢地壮大起来,并向宗主国发起挑战。

二战期间,殖民国家不仅无法完全控制殖民地的事务,甚至严重依赖殖民地的支持和供应。

殖民地的民族主义力量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壮大起来,最终成为殖民主义的终结者。

3、“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非西方文明的复兴,也给殖民主义敲响了丧钟。

随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普及,白人种族优越论的神话被解构,人类各族群之间生而平等的观念日益得到赞同和支持。

殖民主义者在传输欧洲"文明价值观"、推广欧洲语言的同时,也将欧洲的人本观念和民族主义思想输入殖民地人民的脑海里。

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民族主义不再是欧洲的专利,殖民地人民高举起民族民主的旗帜向宗主国宣战。

二战中殖民地与宗主国为战胜法西斯而并肩作战,大大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及其民族自豪感,坚定了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自信心。

例如法国沦陷后,戴高乐将军将阿尔及利亚作为"自由法国"抵抗运动的大本营,法属西非和法属赤道非洲成了“战斗的法国”的大后方,法属非洲殖民地为戴高乐收复法国提供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援。

巴黎解放时进入巴黎的40万盟军队伍中有近30万是非洲人。

尽管法国不再称非洲为殖民地,并给殖民地人民以“法国公民”的权利,试图把他们留在“法兰西共同体”内,但为时已晚,殖民地人民已经觉醒。

二、殖民体系解体的概况

殖民体系解体的过程,也就是殖民地民族国家获得独立的过程。

这一过程自20世纪初已经开始,但真正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则是在二战之后。

从亚洲、非洲到拉丁美洲,伴随殖民主义体系堤坝的坍塌,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

民族独立的高潮首先出现在亚洲,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领导民族独立运动的主要力量各个地区有所不同。

二战前亚洲是殖民列强争夺最激烈的地区,除日本和土耳其之外,亚洲各国都相继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二战中日本被英美打败,英国也严重削弱。

东亚国家的共产党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战后反殖民主义的领导力量,这些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伴随着武装斗争。

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民族民主革命,于1949年彻底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结束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在中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

朝鲜人民刚摆脱日本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又遭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朝人民经过3年的并肩抗战,终于保持住朝鲜民族的独立。

1945年8月,越南人民发动起义,以武力赶走了殖民者,获得独立。

但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越南人民再次拿起武器,进行了8年的抗法民族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

美国继朝鲜战争后,接过了法国殖民主义者的衣钵,在印度支那侵略扩张,印度支那人民被迫开展持久的反殖反帝斗争。

在南亚地区,印度相继发生的士兵起义、农民暴动和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亦使英国的殖民统治难以为继。

1947年6月,大势已去的英国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公布《蒙巴顿方案》,即《印度独立法案》,规定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印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占多数的巴基斯坦国家,8月15日英国殖民当局分别向国民大会党和穆斯林联盟移交权力,印度和巴基斯坦同时宣告独立(东巴基斯坦后又变成孟加拉国)。

南亚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也出现了民族独立的呼声,英国殖民者被迫正视现实,逐步将权力交还给两国。

1948年2月锡兰(斯里兰卡)独立,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

老挝(1945)、缅甸(1948)、尼泊尔(1951)、柬埔寨(1953),马尔代夫(1965)宣布独立。

西亚地区原大多是英法的“委任统治地”。

二战后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朗和伊拉克先后爆发独立运动新高潮,要求英法取消不平等条约,撤出军队。

英国迫于形势于1946年宣布结束对约旦的委任统治,承认约旦独立。

同年英法殖民军队也先后撤出叙利亚和黎巴嫩,叙利亚宣布独立。

1950年伊朗人民发动了反对外来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的斗争,动摇了英美在该国的势力。

1958年伊拉克“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亲西方的费萨尔王朝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国,随后宣布退出“巴格达条约组织”和英磅区,动摇了英国殖民主义在西亚地区的根基。

此后,塞浦路斯(1960)、科威特(1961)、也门(1967)、卡塔尔(1971)、巴林(1971)、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等西亚民族国家相继宣告成立。

非洲的非殖民化过程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民族独立运动基本上由北向南发展。

二战结束时,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和埃及3个独立国家,占非洲大陆90%以上面积的广大地区仍处于英、法、比、西、葡、意、荷等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经历了战火洗礼的非洲人民在大战结束后,立即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殖运动。

北非地区最先爆发了反对宗主国的民族独立斗争。

阿尔及利亚首先向法国殖民统治发起了挑战,“团结与行动革命委员会”领导人民坚持展开了英勇的武装斗争,最终迫使法国签订《艾维昂协议》,1962年7月,阿尔及利亚宣布独立。

突尼斯、摩洛哥等国于1956年分别摆脱法国、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埃及的独立在1922年就得到英国的承认,但它并没享有真正的民族独立权利,英国军队长期驻扎在苏伊士运河地区。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革命政变,推翻埃及的法鲁克王朝,结束了英军占领埃及74年的历史。

北非地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对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非殖民化运动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加纳成为第一个获得独立的黑非洲国家。

南部非洲、东部非洲也都不同程度地掀起了反帝反殖斗争。

总体上在非洲民族独立的过程中只有少数国家采用武装斗争的形式,大部分民族的独立都是通过和平斗争的方式取得的,即通过宪法改革和议会选举迫使殖民当局对其殖民政策做出某些调整和改变。

拉丁美洲的大部分国家虽然早在18-19世纪就取得了民族独立,但长期以来拉美地区依然受到欧洲列强的政治控制和经济压迫,美国也一直把拉美看作是自己的“后院”,利用新殖民主义的手法获取政治、经济和军事利益。

特别是二战后美国凭借地缘政治的优势,利用英国和法国势力衰微的时机,加紧对拉美地区进行扩张和渗透。

1947年9月美国与拉美国家建立了“泛美联盟”,次年又成立了“美洲国家组织”。

从战后初期到1950年代,美国几乎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诸方面牢牢控制了拉丁美洲,粗暴地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

美国的新殖民主义行径遭到了拉美国家普遍的反抗。

特别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古巴革命为新的起点,拉美国家掀起了震撼世界的反美风暴,一些附属殖民地也相继获得独立。

三、旧殖民体系解体的影响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惊叹道:

“1945年到1960年期间,至少40个国家和8亿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1/4,反抗过殖民主义,并赢得了他们自己的独立。

在整个人类历史上,以前还不存在如此迅猛进行的这样一次革命性反复。

亚洲和非洲人民的地位以及他们与欧洲关系的改变,是一个新时代来临的最有力表现”。

二战前亚非拉地区只有36个独立国家,战后伴随着殖民主义体系的崩溃,有90多个国家挣脱了新老殖民主义的枷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殖民主义主导国际关系、西方列强任意奴役和宰割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这一大批新独立的民族国家构成当代国际关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世界开始作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从而扭转和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亚非会议的召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高涨、第三世界国家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的成立(如非洲统一组织、安第斯条约组织等),不仅在本地区国际事务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和进程都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但是,新殖民主义乃至所谓“后殖民主义”或霸权主义仍在继续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侵略。

第三世界国家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实力优势,无刻不在经济、文化、心理等方面对这些国家施加压力和影响。

第二节亚洲

一、战后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涨和印巴分治

1、印度反英运动的高涨

关于印度我们在世界现代史上学到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在圣雄甘地的领导下,掀起了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于甘地的软弱,英国政府拒绝了甘地提出的英国自治的要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39年9月3日英印总督宣布印度为参战国,英国颁布《印度国防条例》,宣布印度处于战时状态,限制印度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拉拢印度参战,竭力劝英国允许印度独立,并向印度派驻10几万军队,想取代英国的位置,1942年3月英国派遣下院领袖克里浦斯赴英,并带上《印度改革方案》(克里浦斯方案),遭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的反对。

8月国大党授权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甘地被逮捕。

战后随着亚洲人民反帝斗争的高涨,多年来遭奴役的印度人民日益觉醒,掀起了反英斗争高潮。

印度民族运动的领导力量主要是以甘地、尼赫鲁为首的国大党和成立于1906年的穆斯林联盟,主席为穆罕默德·阿里·真纳,该党主张穆斯林教徒与印度教徒团结,与国大党共同进行反英斗争。

但真纳主张的民族性是以伊斯兰信仰为前提的,与甘地主义的宗教伦理和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国大党发生了矛盾。

加上英印殖民当局的挑拨离间,这两大政党的分歧日益严重。

真纳转而主张在印度建立以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为主的国家,印度拥有7000万穆斯林,真纳的主张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1940年3月22日至24日,全印穆斯林联盟在真纳的主持下举行会议,通过了历史性的《巴基斯坦决议》,3月23日,真纳在来自印度各地的十万穆斯林集会上宣布:

“在印度的西北部和东部(现为孟加拉国)这两个穆斯林民族占多数的地区应当成立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与印度斯坦并存。

真纳认为这是解决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冲突、实现民族独立的唯一现实可行的出路。

战争结束后,印度的主要矛盾是英国殖民统治与印度人民要求独立之间的矛盾,人民的反英情绪不断高涨。

英印军队中印度籍士兵的反英起义把斗争推向了高潮。

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印度籍水兵对英国军官的种族歧视态度非常愤怒,一再要求改善待遇,但得到的却是更为严厉的惩罚。

1946年2月18日,孟买海军训练营的印度籍水兵举行起义,第二天港内20艘海军舰只上的水兵和地勤人员共约20000多人群起响应。

起义者扯下英国国旗,举行游行示威,高呼“打倒英国帝国主义”、“印度必胜”等口号,起义蔓延到印度其他港口城市。

英印殖民当局极为惊恐,迅速抽调大军前往镇压,起义水兵们进行了武装反抗。

22日孟买20万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声援起义的水兵。

由于国大党和穆联领导人认为起义违反了非暴力原则,不支持水兵的行动。

23日罢工委员会宣布停止战斗,起义失败,2000余人在冲突中伤亡,大批水兵被英印当局强制复员。

然而各地规模更大的群众斗争却一浪高过一浪。

1946年印度共发生了1600次罢工,与工人罢工相呼应,孟加拉、马拉巴、克什米尔、特拉凡科、特伦甘纳等地爆发了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特伦甘纳的农民起义波及到3000个村庄和300万人口,农民游击队发展到10000多人。

水兵、工人和农民的斗争汇成一股反英洪流,猛烈冲击着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英国估计如果要彻底扑灭印度的反抗火焰,至少需要50万名占领军。

2、西姆拉圆桌会议

严峻的现实迫使英国改变殖民统治手段,另寻对策。

艾德礼首相承认:

“把过去的公式应用到目前形势是不行的。

1946年的局面不是1920年、1930年或甚至是1942年的局面……”。

他宣布在印度推行宪制改革,进行合法选举,准备向印度资产阶级作出更大让步,以缓和反英情绪,继续维持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

1946年2月19日,水兵起义的第2天,艾德礼派遣由印度事务大臣劳伦斯、商务大臣克里普斯和海军大臣亚历山大组成的内阁特使团到达印度,与各政党领袖和土邦王公进行会谈。

5月5-12日使团成员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代表在西姆拉举行圆桌会议,商讨印度前途问题。

由于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意见严重分歧,会谈没有取得任何成果。

5月6日使团自行公布了一份白皮书,提出未来印度的方案:

(1)建立一个由各行省和土邦参加的联邦,享有自治领权利;

(2)各省和土邦有广泛的自治权;(3)各省区按宗教的原则分别成立两个穆斯林多数区和一个印度教区的省集团;(3)设立总督领导下的临时政府和制宪会议,负责制定宪法。

7月按英国使团拟定的计划,印度举行制宪会议选举。

国大党获得209个席位,穆斯林联盟获得75席,其他党派获得14席。

8月印度临时政府成立,总理由总督兼任,副总理由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担任,并宣布8月16日为争取巴基斯坦的直接斗争日。

这一天加尔各答等地发生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教徒之间的冲突,死亡达千人,10月穆斯林联盟勉强加入临时政府,但不肯参加制宪会议,使穆斯林联盟的分离情绪日益高涨。

3、《蒙巴顿方案》

1946年底艾德礼与尼赫鲁、真纳在伦敦举行会晤。

1947年2月20日艾德礼在英国下院发表新的政策宣言,“这种局势可能引起危险,不能让无限制地存在下去,英国最迟将在1948年6月之前从次大陆撤退”,把英属印度政权移交给印度人,并任命蒙巴顿为印度总督。

3月两大教派之间又发生冲突,仅在拉瓦品地区一个乡就杀死了800人。

6月3日德里和伦敦同时公布《印度独立法案》,即《蒙巴顿方案》,7月18日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印度独立法案》,宣布从1947年8月15日起在印度成立两个独立自治领:

印度和巴基斯坦。

《蒙巴顿方案》规定,将印度分为印度联邦、巴基斯坦和土邦三部分。

巴基斯坦由东西两部分组成:

东巴基斯坦包括东孟加拉和阿萨姆的一部分,人口4400万,其中穆斯林3100万人;西巴基斯坦由西旁遮普、信德、西北边省、俾路支构成,居民2500万人,其中穆斯林800万。

其余各省组成印度联邦,人口22500万人。

原有的562个土邦在新政府建立后,有权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但不能自治。

这些土邦共有人口8100万,面积占印度全境的2/5。

法案还规定总督将以英王陛下的名义批准自治领通过的任何法律。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独立,真纳任总督。

15日,印度独立,尼赫鲁任政府总理。

两国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

1950年1月26日印度宣布成立共和国,巴基斯坦在1956年3月23日颁布宪法,将自治领改为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4、印度、巴基斯坦分治的后果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是两国人民长期艰苦斗争的结果,也是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

《蒙巴顿方案》对印度资产阶级作出了让步,但留下了严重的隐患。

《蒙巴顿方案》公布后,印度发生严重的宗教大仇杀,约有50万人在孟买和加尔各答等地的相互残杀中死去。

“圣雄”甘地为平息冲突,在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

到1951年大约有720万穆斯林成群结队举家迁往巴基斯坦,同时大约有890万印度教徒扶老携幼从巴基斯坦前往印度。

他们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形成数量庞大的印巴难民。

《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地划定印巴两国边界,东西巴基斯坦又相隔1600公里,导致双方边界争端不断。

克什米尔: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

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

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

1947年6月,“蒙巴顿方案”方案出笼。

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

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想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

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

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1948年8月两国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停火,根据随后划定的停火线,印度占有克什米尔面积的70%,巴基斯坦占有30%。

按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通过关于公民投票的决议,克什米尔的最终归属应取决于公民投票,巴基斯坦认为对己有利,因此长期坚持联合国的解决方案。

印度对此则持有异议。

1953年8月,印巴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联合公报宣布,克什米尔争端应通过克什米尔公民投票来解决。

然而,1965年6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爆发第二次战争。

1971年12月,因东巴基斯坦脱离巴基斯坦而爆发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印度又占领了克什米尔地区的部分土地。

1972年7月,印巴签署了《西姆拉协定》,双方同意在克什米尔地区尊重1971年双方停火后形成的实际控制线。

《协议》签订后的十多年,克什米尔高原相对平静下来。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巴两国领导人和部长级官员数次举行会谈,但一直没能达成协议。

1989年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不断发生交火,两国均蒙受巨大损失。

1998年5月,印、巴竞相实施的核试验使这对宿敌改善关系的势头戛然停止;1999年2月,峰回路转,印巴两国总理以独特的“巴士外交”使双边关系重新启动,在随即发表的“拉合尔宣言”中两国政府发誓要成为好邻居;然而宣言的精神还没有来得及贯彻,人们又一次领略了印巴关系的脆弱性。

3个月后两国在克什米尔又兵戎相见。

1999年春夏之交,克什米尔战火重燃。

来自印度的报道称,在印军春季恢复对实控线的巡逻时发现大约400多人的穆斯林武装“渗透者”占领了印境内靠近实控线的格尔吉尔—德拉斯一带的高地。

这些高地对印度安全至关重要,一旦易手,从克什米尔首府斯利那加到锡亚琴冰川的公路就会被“渗透者”所掌握,从而切断锡亚琴冰川的供给线,改变以前划定的实控线。

印度认为巴基斯坦政府、特别是军方参与和导演了此次行动,因为以格尔吉尔等高地的位置和地形而论,没有巴基斯坦的参与和后勤补给如此规模的军事行动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渗透者”中“混有”巴正规军。

巴对此断然否认,声明此举完全是穆斯林“自由战士”所为。

5月初印度发动了旨在清除“渗透者”的军事行动。

但由于在海拔8000—1800英尺的高山作战极为困难,穆斯林武装占有战略制高点,印方伤亡惨重。

据报道整个军事行动中印方的死亡人数达500多人,损失了米格—29、幻影—2000战斗机、直升机等现代化装备。

军事行动持续两个月,印军才声明夺回了被占领的所有高地。

2003年11月23日,巴基斯坦总理贾迈利宣布,巴军队将从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开斋节(26日)开始,在克什米尔印巴实际控制线的巴方一侧实现单方面停火。

24日印度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并于25日作出了积极回应。

两国军方25日经磋商决定,自当天午夜起在克什米尔“国际边境”、“实际控制线”和“锡亚琴实际接触线”(印方称为“实际地面位置线”)一带实现停火。

双方同时表示,希望停火永久持续下去。

2004年1月7日,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查谟市西北30公里靠近印巴实际控制线的杰纳布河上,民间团体“印度青年之声”的一名成员在向河中投放装有糖果的盒子,希望这个盒子能漂到下游的巴基斯坦,把他们支持印巴对话和解的美好愿望带给巴基斯坦人民。

2005年4月7日,载满乘客的公交车分别从克什米尔的印控区和巴控区双向对开,这是近60年来印巴克什米尔地区之间的首次通车,开启了印巴和平进程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29日上午至10月30日凌晨,经过长时间的谈判,巴印双方在伊斯兰堡达成协议,同意暂时开放克什米尔实控线5个检查站,以允许两边的居民共同展开震后救援行动。

三、菲律宾、缅甸、泰国的独立

1521年麦哲伦的船队到达菲律宾时,为了占领这块新发现的土地,率领60多名殖民者进攻该岛,结果在激战中被当地人刺死,后被西班牙占领。

美西战争之后,美国打败老牌殖民者西班牙成为菲律宾的新“主人”。

菲律宾人民反对一切外来殖民统治,不断将民族独立运动推向深入。

1934年,美国殖民当局颁布《泰丁斯-麦克杜菲法》,同意菲律宾资产阶级建立自治政府的要求,并许诺10年后菲律宾完全独立。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被日本占领,1942年1月,日本在菲律宾建立傀儡政权---“行政委员会”,1943年又导演了一场假独立闹剧,宣布建立独立的“菲律宾共和国”,但菲律宾人民在菲共的领导下积极投入到反抗日本法西斯的斗争。

1944年10月,在菲律宾抗日人民军队的配合下,美军重新登上菲律宾群岛。

日本投降后,美国恢复殖民统治,竭力镇压民族民主力量,并企图修改《泰丁斯-麦克杜菲法》,推迟菲律宾的独立,激起了菲律宾人民的愤怒。

1945年9月23日,马尼拉爆发了有60000人参加的反美示威,示威者要求独立、自由、民主、土地。

在人民的压力下,美国决定将政权移交菲律宾。

1946年4月,菲律宾举行大选,自由党领袖里罗哈斯当选为自治政府总统。

罗哈斯曾在日伪政府任职,由于他打出民族主义的旗号,并讨好美国,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7月4日,菲律宾独立仪式在马尼拉鲁尼塔公园举行,里罗哈斯宣誓就任菲律宾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菲律宾独立后,先后与美国签订了若干协定,有1946的《美菲贸易协定》、1947年的《美菲军事基地协定》和《美菲军事援助协定》、以及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协定》等。

通过这些协定,美国继续占有和使用菲律宾的海空军基地,并享有诸多特权,美菲关系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1950年美国把菲律宾拉进“东南亚集体防务组织。

美国军队长期驻扎在菲律宾,名义上是为了菲律宾的安全和稳定,但实际上破坏了菲律宾主权的完整。

而且,美国士兵在菲律宾的劣行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损害了菲律宾人民的尊严。

菲律宾人民掀起了驱逐美军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缅甸,原为英国的殖民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从泰国入侵缅甸,成立于1939年8月15日的缅甸共产党(昂山任党总书记)就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1945年3月27日,“缅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昂山发全国抗日武装武义,5月1日解放了首都仰光,将日寇赶出缅甸。

日本投降后,英国军队想以“盟军”的身份,企图重建对缅甸的统治,但遭到缅甸人民的坚决反对,1947年1月,昂山等赴英国谈判,签订了《昂山—艾德礼协定》。

1947年4月成立了以昂山为总理的临时政府,6月10日制宪会议召开,通过了缅甸为独立共和国的《缅甸联邦宪法草案》。

英国政府对此十分气愤,7月19日昂山和6位部长被杀。

8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