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82190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docx

最新中考历史表格式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1:

古代中国的政治演变

专题2: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化

朝代

内容

备注

商朝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春秋

孔子儒家——思想核心:

仁和礼。

主张为政以德;创立私学;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

弟子整理《论语》。

[儒家学说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家儒术”后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

]

战国

墨子墨家——“兼爱、非攻”《墨子》(反动战争)

庄子道家——人应与自然和谐发展,“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庄子》(科学发展观)

秦朝

秦始皇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后出现隶书(程邈)。

西汉

西汉前期,人们从“积漂絮成絮片”中得到启示,发明了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西汉末年,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

记载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年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神医”华佗,发明“麻沸散”,擅长外科手术。

东汉末年,佛教在民间流传开来。

东汉后期形成道教。

中国最早佛教寺院是洛阳白马寺

两晋南北朝

数学:

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的人。

农业:

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地理:

郦道元写成《水经注》是一部优秀的地理学著作。

记载石油的使用。

隋朝

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开创了世界平拱桥建筑的先河,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唐朝

唐初,发明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金刚经》

火药:

炼丹家孙思邈发明,唐末,开始用于军事,最初的武器叫“火箭”或“飞火”。

宋朝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上,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史学: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编年体记载从战国时期三家分晋至五代末年1300多年的史实。

绘画: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表现北宋汴京城市繁华风貌。

明清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宋应星《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

专题3: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朝代

内容

备注

战国

铁器广泛使用,封建经济取代奴隶制经济

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都江堰,使四川平原成为沃野千里。

秦汉

经济重心在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西晋形成南迁浪潮。

岭南种植双季稻

唐朝

社会经济繁荣,农业新工具:

曲辕犁、筒车;饮茶与骑马成风;城市发展(长安);唐三彩

宋朝

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至长江流域(或重心南移)表现:

秧马出现;引进占城稻;瓷器精美被誉为“瓷之国”;商业繁荣如北宋出现“交子”,南宋“会子、关子”;设市舶司;娱乐场所“瓦舍”;流行蹴鞠;出现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农村有元旦冬至等传统节日。

明朝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史上壮举,加强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南洋社会经济发展

清朝

前期,出现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经济繁荣。

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阻碍中外文化交流,落后于西方。

另外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陷入深重的危机,在近代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

专题4: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和外交

朝代

内容

备注

汉朝

前138年、前119年,为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这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基础。

前60年,设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的开始。

丝绸之路: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作用: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外传:

造纸、凿井、冶铁等;内传:

葡萄、芝麻、胡萝卜、魔术、汗血马等)

中外交往做贡献人物:

张骞、鉴真、玄奘、郑和

民族英雄:

郑成功、戚继光、左宗棠、林则徐、邓世昌、章西女王、华盛顿、玻利瓦尔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五胡内迁、民族融合。

五胡包括: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

三国时,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地区)

唐朝

民族交往“胡汉交融”表现为:

A、西北少数民族称唐太宗为“天可汗”B、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D、唐玄宗时,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拉萨唐蕃会盟碑)

中外交往“中西贯通”表现为:

A、与日本——日本派谴唐使来华学习;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唐招提寺)B、与天竺——玄奘法师西行前往天竺求经(《大唐西域记》)

(评价:

①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②闭关锁国使清政府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宋朝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奖励垦荒,学习汉文化,促进经济交流和民族融合。

(杨家将的故事取裁于北宋)

元朝

元世祖设立宣政院,这是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设澎湖巡检司,正式管辖台湾(当时称琉球)

明朝

1565年,戚继光抗倭,基本肃清东南沿海的倭寇。

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1662年,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回台湾。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清朝

1685—1686年,康熙帝两次率军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第一个(平等)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民族关系上:

1690年,康熙平定准噶尔部(位于今内蒙古)

18世纪中期,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位于今新疆)

西藏——顺治帝时,赐喇嘛教首领“达赖喇嘛”封号

康熙帝时,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乾隆帝时,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1.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2.1895年,清政府因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台湾与祖国的三次分离)

西藏相关史实:

①唐朝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和同为一家”②元世祖设立宣政院,这是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开始。

③雍正帝时,设驻藏大臣乾隆帝时“金瓶掣签”制度

④1951年10月,和平解放⑤1959年3月28日,民主改革,百万农奴获得解放

专题5:

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战争

背景

时间

条约及内容

影响

引起的抗争

鸦片战争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向中国倾销大量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

1842年

《南京条约》内容:

赔款(2100万)、割地(香港岛)、开放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关税须向英国商定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成为近代史的开端。

魏源等爱国人士睁眼看世界,编《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不满足于获得的利益,扩大在华利益

1856---

1860年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中国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割占面积最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太平军痛击洋枪队;

1876年左宗棠收复除分伊犁外广大新疆地区;

1884年设新疆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

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894---

1895年

《马关条约》内容:

赔款(2亿两)、割地(台湾等地)、增开通商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日本可在通商口岸设工厂(危害最大)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从此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壮烈牺牲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广泛开展

1900---

1901年

《辛丑条约》内容:

赔款(4.5亿两)(数额最大)、驻军(天津至大沽)、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中国人不得居住、禁止中国人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义和团奋勇抗击八国联军

抗日

战争

经济危机

1931-

1945年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专题6:

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

名称

领导阶级及性质

口号

代表人物

著作

内容

影响

探索过程的特点及认识

备注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自强求富

中央:

奕昕

地方: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魏源《海国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如:

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和民用工业(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特点:

由器物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过程。

结论: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懈探索精神的民族;②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③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872年,轮船招商局上海成立(最大的民用企业)

唐胥铁路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大生纺纱厂

詹天佑主持建造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戊戌变法

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变法图强

康有为、梁启超等

严复《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又称“百日维新”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废除八股文等

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1895年春,“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1898年,废八股,设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这是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

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隋朝创立)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性质革命)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孙中山等

《民报》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提出“三民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成立中华民国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7年,剪发辫、革除“老爷、大人”等称呼

男式服装:

中山装

女式服装:

旗袍

1912年是民国元年。

(公式:

民国几年+1911=公元几年)

新文化运动

先进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

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等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1915年)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打倒孔家店”)

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

鲁迅《狂人日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专题7: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事件

时间

内容或过程

意义或影响

备注

五四运动(开端)

1919.5.4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上失败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

性质: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青年节由来

中共诞生

1921.7.23

中共“一大”召开:

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

出席会议有毛泽东等13人。

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这次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诞生。

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建党节由来

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927

黄埔军校的创立: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设立。

(见八上P69图)

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正式出师北伐。

打击目标——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军阀势力;主要战场——湖南湖北;“铁军”——叶挺独立团;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1927年4月18日,组建南京国民政府,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革命失败

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开始。

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覆灭。

共22年。

国共内战

1927--1937

①南昌起义: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等率领2万多人在南昌举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八一建军节的由来)

②1927年9月,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③红军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④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中共派周恩来赴西安谈判,得到和平解决。

▲南昌起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长征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表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遵义会议会址见八上P78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详见八上P79-80

注:

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相似,具有转折意义。

抗日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7.7

---1945.8.15

全面抗战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日军共屠杀30万中国军民。

这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犯下的严重暴行之一。

主要战役:

1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徐州,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

②百团大战——1940年8月,彭德怀等指挥,是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提高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威望,坚定抗战胜利信心。

中共七大召开:

1945年6月,延安。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

“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它的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抗战歌曲:

《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毕业歌》、《黄河大合唱》、《团结就是力量》、《游击队歌》、《太行山上》等(八上P109)

注:

中共七大与十五大相似分别确立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

1945.8—1949.9

重庆谈判:

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会谈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8月,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1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锦州,“关门打狗”;

2淮海战役——1948年11月,刘伯承、邓小平等指挥,徐州,为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陈毅);

3平津战役——“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北平和平解放。

④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公里,分三路强渡长江。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是1949年4月23日,(即民国38年。

新中国成立(胜利)

1949.10.1

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

鸣放礼炮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来奋斗历程。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篇章。

专题8:

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四次调整

表现

时间

内容

意义

备注

启示

土地改革

1950.6—1952年底

公布《土地改革法》,在全国农村展开,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1、改革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2、改革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农业合作化

1953—1956年底

随着工业化建设的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迅速迈开步伐;农业与手工业走集体化即合作社道路、工商业公私合营。

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意比较:

新中国的成立—

政权的建立

改造的完成——制度的确立

人民公社化

1958年5月---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与此同时,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全国农村办起人民公社,特点是“一大二公”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产生的严重失误,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八大二次通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推动农村生产力大发展。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创举。

专题9:

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类别

内容

备注

民主法制

①1954年9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④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

⑤改革开放以来,初步建立起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点: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政治外交

1.1950年10月—1953年7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率领)

2.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1953年12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5.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乒乓外交)

6.1991年,加入APEC(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加入WTO(世贸组织)

7.“一国两制”构想首先针对台湾问题提出;1997年香港、1999年澳门相继回归。

黄继光、邱少云等为“最可爱的人”

经济建设

1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今年60周年)

2

31980年,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51993年,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国企改革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特区设立的意义:

经济特区的创建成功,为进一步扩大开放积累了经验,有力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对外政策的窗口。

科教文体

①“两弹一星”即:

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1970年4月,“东方红1号”顺利送入太空轨道;(两弹元勋邓稼先)

②袁隆平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

③1977年高考恢复

④1984年,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许海峰实现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

61986年3月,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后称“863计划”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颁布的有关教育的法律主要有:

《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

建国60周年来(或改革开放30周年来)取得这些成就给你什么启示?

如: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③要坚持党的领导;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⑤表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

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⑦创新是民族进步灵魂与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

专题10: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

战争

时间

背景或原因

开始

性质

重要战役

重要会议(或备注)

战后格局(或国际关系)

1914.7.28

----1918.11.11

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两大军事集团:

三国同盟——德意奥

三国协约——英法俄

1914.7.28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战争。

最残酷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绞肉机)时间:

1916且2月21日

结果:

德军的进攻被遏止,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转折性)

意大利见风使舵,由同盟国转向协约国一方。

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

出现坦克、毒气等新式武器。

同盟国战败,战火燃遍欧、亚、非三大洲。

1920年成立国联,1945年解散。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由英法美操纵。

6月,签订《巴黎和约》

1921—1922年间,美英法日意中等九国召开华盛顿会议。

签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局面。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这只能维持短暂的和平。

马克思说:

“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火山上的”

1939.9.1

----1945.9.2

法西斯建立:

1929—1933年经济危机打击下,美国实行新政,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早在1921建立法西斯专政,为转嫁危机对外扩张。

邪恶轴心形成:

1937,柏林—罗马—东京

慕尼黑阴谋:

1938年,英法德签订《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

1939.9.1德国空袭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