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77178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docx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

老北京的庙会市场

人物小传

方继孝

名人书信鉴藏家。

笔名由己,籍贯北京,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北京鲁迅博物馆荣誉馆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

上世纪80年代开始涉足名人书信收藏,同时发表、出版诸多论著,著有《陈梦家往事》《陈独秀遗稿的下落》《徐志摩和中国的康桥》《书法家沈从文》《清奇诗僧苏曼殊》《爱做“翻案”文章的郭沫若》《创造社主要成员及其故事》等,随笔集《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迹与往事》《碎锦零笺》;辑校《陈独秀先生遗稿》,整理溥仪自校本《我的前半生》,学术论文集《字字珍藏——名人信札的收藏与鉴赏》(合著),《方继孝说书信的收藏与鉴赏》。

其中《旧墨记——世纪学人的墨记与往事》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美的书”,《陈独秀先生遗稿》获2007年国家图书馆“文津奖”提名,《碎锦零笺》被评为三联书店优秀畅销书。

文/方继孝北京的庙会起源很早,最初的形成与寺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庙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附设一些商业活动。

庙会逐渐演变成庙市,成了民间的市场、娱乐园,庙会期间的宗教活动反而是次要的了。

北京的庙会也称“集市”,老北京俗称“赶集”就是到庙会买卖东西。

“集市”在广东叫做“墟”,人们到这个地方去做生意,买卖东西,叫做“趁墟”。

在华北地区的乡下,管这种场合叫做“集”,人们按照当地的习俗,每月都要有一两次聚集到一个多少年都不变的地点去买卖东西,人们去得时候,叫做“赶集”。

旧时的北京城里人,也到乡下去赶集,买些在京城庙会买不到的新鲜的农产品。

北京城里人,管这种与乡下集市相同性质的场合,不叫赶集,叫上庙会。

而对于庙会,有时只说一个“庙”字,就表示当日此庙中有集市。

譬如护国寺庙会,就只说“今儿个护国寺庙”。

于是土地庙,更简单的说“今儿个土地庙”,厂甸也只是说“今儿个厂甸”。

京城里的“集市,多半是在古刹破庙。

北京的庙会发源地,据说就是今天得成方街一带的都城隍庙。

都城隍庙中供奉着守护北京城池的神仙--城隍老爷。

在清末一场大火,将庙烧毁。

据明代的《燕都游览志》说:

'庙市者,以市于城西之都城隍庙而名也,西至庙,东至刑部街,约三里许,大略与灯市同。

每月以初一、十五、二十五开市,较多灯市一日耳。

'明代一年一度的灯市,可轰动九城,能与灯市相比的都城隍庙庙会,其盛况可想而知了。

清代除了每月三天的庙会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一日还由太常寺官员在此举行祭祀城隍的盛大活动。

届时,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

'闹市口'即是记载当时庙会盛况的地名。

老北京的庙会

旧时京城的庙会有很多处,清末《旧京琐记》云:

“…有期集者,逢三之土地庙,四、五之白塔寺,七、八之护国寺,九、十之隆福寺,谓之四大庙市,皆以期集。

宣武门外广安门内街道下斜街的都土地庙(今宣武医院院址),在元朝是老君堂,庙的规模不大,庙会的规模可不小,是与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花市(火神庙)庙会齐名的京城五大庙市之一。

明清时期都土地庙,每月逢三有庙会,如初三、十三、二十三,三天,都是“集市”,自光绪末年,又添了逢二的日子,每月共有六天。

商贩货摊和艺人演出场地多在庙的四周,那时北京城不像现在这么大,城里城外以现存的二环路边的护城河为界,护城河外就是农民的庄稼地,因此土地庙的庙会上,多是城里的市民和城外的农民所需要的日用器皿,锅碗瓢盆,中小农具,种籽秧苗。

因这个庙会距丰台十八村的花乡毗邻,庙会上的鲜花买卖,是土地庙庙会的一项主要特色。

这里的花市最早始于元朝。

当时这一带地方环境十分幽美,古树夹道,寺庙众多,“五日重来光景换,早花零落晚花开”,在北京颇有名气。

“早晚零落晚花开”说的是早晨卖花人担来的鲜花卖完了,或蔫了,下午又有人担来了新鲜的花儿来此出卖。

据《六街花市》一书记载:

“丰台种花人,每月初三、十三、二十三日,以车载杂花至槐树斜街市之。

”这里所说的槐树斜街,就是金人的宣武区槐柏树街和上、下斜街。

“丰台种花人”多指如今右安门外的草桥、樊家村、丰台等十八村。

明清时期,草桥一带曾是久负盛名的北京的花乡。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

“右安门外南十里草桥,方十里,皆泉也。

┄┄土以泉,故宜花,居人遂花为业。

他们培育出四季名花,尤以“芍药甲天下”。

每到冬季,在温室里培育出艳丽的牡丹,鲜嫩的椿芽,送进皇宫。

每年四五月份,春暖花开,城中的人们纷纷前来赏花。

每天早晨,又有成千上百的卖花人,从这里担着鲜花,散入都城叫卖。

草桥地区的养花业盛于明清两代,但在元代就已经很有名了,因为元代达官贵人的别墅多集中在这里,或许是受草桥花繁景美所吸引的缘故吧。

如此说来,草桥的氧化业便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了。

如今这些村子大都被拆迁了,但草桥一带仍是北京种养鲜花和买卖鲜花的重要场所。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庙的庙会还兴旺过一个时期,之后因建宣武医院,都土地庙被拆除,汇聚此地的空竹制作和鼓曲、杂技等艺人也随之散落于四城。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历代帝王庙的西边的白塔寺庙会,是旧时北京的主要庙会之一。

北京过去有句老话儿,叫做“西城五塔,东城无塔”。

原因是金辽时期,所建都城正在现在北京的西南角,所以塔也就都修在了西城。

西城五塔,是以五种颜色代表五个方位。

白塔寺正名妙应寺,是辽代建造的。

除了白塔寺外,那时还有黑塔寺、青塔寺、红塔寺等,经过历代兵燹,只有白塔寺存留下来。

白塔寺相传是辽代寿昌二年(1096)所建。

寺内的大白塔建于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塔内藏有释迦牟尼舍利戒珠。

相传塔是出自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的精心设计。

据说这位工艺家来到中国后,共修了三座塔,一座在西藏,一座在五台山。

北京的这座塔,高五十点九米,比北海白塔还高十五米左右,直径约三十多米,是世界八大塔之一。

这座塔,塔身像一个大肚圆瓶,非常敦实。

又像个葫芦,有节节升起的十三天相轮,还有挂着铜质铃铎的金色华盖。

元代重修命名为大圣寿万安寺,明朝天顺年间,改称妙应寺。

成化年间又在塔上四周添造铁燈一百零八座,夜间燃灯供佛,金光四射。

清康熙、乾隆年间。

历次重修,后来就逐渐倾圮,无人过问了。

白塔寺的庙会在农历每月五、六两日举行。

白塔寺庙会期间,除与其他庙会类似的山货、百货、食品、玩具和农副产品等货摊外,木碗货摊是其特色。

《旧都文物略》中说:

'白塔寺的木碗花草、土地庙木器竹器,皆属特有。

'卖蛐蛐罐、蝈蝈葫芦、鸟笼子市场也是白塔寺庙会的特有市场。

新中国成立后,白塔寺庙会就没有了。

在我的印象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白塔寺院里院外都住上了居民,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才恢复了寺院的原貌。

白塔寺庙会是老北京主要庙会之一

与白塔寺庙会齐名的是位于北京西城西四牌楼之北的护国寺庙会。

寺本元朝丞相托克托的故邸,丞相为奸臣毒死,并废其居,改为崇国寺。

到了明朝成化年间,改名为大隆善护国寺,后殿塑有丞相夫妇之像。

托克托丞相,在京剧里称为脱脱丞相,有两出戏里都有他,一出是《战滁州》,他是主角,一出是《宁国府》,是以朱亮为主角。

《战滁州》是脱脱丞相与徐达交战,徐达是他的门生,两人在戏中会阵对刀,一个口尊恩师,一个口称贤契,先礼后兵,非常的别致。

徐达先是败下,紧闭城门,后来偷营劫寨,杀败元兵,脱脱为萨敦派人来用药酒毒死,徐达还过营拜祭。

这是一出大戏。

《宁国府》的头场是脱脱丞相被赐自尽,朱亮祖不服,上殿参奏,贬守宁国府,与徐达交锋得胜,但其时康茂才已降明,偷入宁国府,里应外合,将朱亮祖擒住。

《战滁州》的脱脱丞相是净脸,挂白满,扎白靠,戴帅盔。

《宁国府》里的朱亮祖是红脸,挂黑满,扎红靠,戴倒缨盔,这是尚和玉演此两戏时的扮相。

护国寺在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曾经临幸过一次。

后来日久失修,殿宇多圮,神像多倒坏,于是就成为集市的场所。

护国寺庙会的主要特色不仅货摊多,货物齐,还有许多艺人在这里卖艺。

护国寺庙会的另一特色买卖玉器的大都集中在这里。

明清两代,玉器已成为达官贵人的最爱,因此国内玉器制作高手云集北京,使北京成为玉器产地,庙会期间,达官显贵都喜欢到护国寺逛玉器摊,买心仪的玉器。

饽饽铺和扇子铺在庙会上也是个大行业。

护国寺西口,还有一家柳泉居酒馆,相传是开设于元至正年间,也是很有名的。

梅兰芳先生故居亦在此处。

护国寺庙会:

玉器和扇子最具特色

居庙会之首的是位于北京东城东四牌楼之西的隆福寺,是北京名刹之一。

明景泰年间建造,工程浩大,曾撤英宗南内木石助之,其殿上白石栏杆,即翔凤殿故物。

清雍正年间重修,寺内为喇嘛所居,当初庙里的香火十分兴旺,是'东西两庙'之东庙。

《日下旧闻考》中说:

'……每月之九、十有庙市,百货骈阗,为庙市之冠'《燕京岁时记》云:

'九、十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乃都城内一大市会也'。

后来年久失修,殿宇倾颓,每月有庙会。

隆福寺庙会的主要特色是卖珠宝玉器、文玩古董和雕漆买卖的很多。

民国末期有许多搜集洋画片的也都集中到这里,形成了京城最大的交换洋画的'自由市场'。

距隆福寺不远处,路北有福全馆,系山东菜馆,早年间隆福寺街有宏极轩,专卖素菜,后来福全馆也备有素菜,内城富户官眷遇茹素之期,多往照顾。

内有戏台,常为人家喜庆堂会之用。

民国二十六年,张伯驹先生四十生日做寿,自演《空城计》中孔明,而以余叔岩、杨小楼、王凤卿、程继先配帐下四将,即在福全馆登台。

福全馆对门有一家小饭馆,名叫“灶温”,相传开设于明万历年间。

北京人称厨行手艺为“灶上的”,这家姓温,所以就叫“灶温”,以面食为最有名,尤其是撑条面,用福全馆的烧鸭子打卤,那时名重一时的食谱,还有就是一窝丝的清油饼。

这家灶温在大门外的粉白围墙上,横写着“灶温”两个大字,而其铺名则为“隆盛号”,人但知去吃灶温,而不提及其字号,亦犹前门外粮食店之“馅饼周”,以羊肉馅饼出名,只在门前树一立地的招牌,上写“馅饼周”,三个品字形大字,而铺名则为“同聚馆”,亦不为人所注意矣。

隆福寺庙会小吃也极具特色,多种多样,随季变换。

有许多人来隆福寺庙会不图别的,就是为了在这一带名馆或庙会的小吃而来。

新中国成立后,隆福寺庙的建筑被拆除,旧址上先是建了'东四人民市场',后来建了一座高八层,设备先进的商业大厦,名为'隆福大厦'。

隆福寺庙会居老北京庙会之首,寺庙始建于明景泰年间,解放后被拆除。

写此文时之前,读《北京晚报》有篇苏文洋的评论文章叫《中关村特楼应当保护》,说的是在北京的“两会”上,北京市科协团体的提案《关于将中关村13、14、15号三座特楼列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

该文披露了二件事。

一件事是“提案”要求应保护下来的三座“特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从海外归来的一大批中国乃至世界级科学家集体聚居地,有钱学森、钱三强、何泽慧、赵九章、叶渚沛、张文裕、赵忠尧、汪德昭、郭永怀、王淦昌、杨承宗、熊庆来、黄秉维、秉志、童第周、贝时璋、罗常培、吕叔湘、顾准等60多人先后在这里工作、生活过的建筑,因已被列入北京市改造拆迁范围,随时可能被拆掉。

另一件事是北京市将再造一个隆福寺。

苏先生对此事评论说: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当初”是拆掉寺庙,推到菩萨,“今日”是重建寺庙,再塑金身。

为此他呼吁:

“是重建已经拆掉半个世纪的寺庙紧迫,还是保护正在或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紧急?

”按我的意见,“特楼”应保留下来,隆福寺呢?

也应该恢复。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前边谈到的几处庙会,还有一个共同特色,就是卖鸡毛掸子和扇子的。

春节前买把掸子清扫房屋,夏天来了买把扇子。

扇子的品种很多,有便宜的蒲扇,中档的羽毛扇,高档的折扇和团扇。

折扇和团扇上不仅雕刻花纹图案,还镶嵌珠玉宝石。

扇面还有画师作画,书法家题字。

往往一把扇子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除了以上说到的庙会,旧时北京城里还有几处很具特色的庙会。

一处是号称'全真第一丛林'的白云观。

白云观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

民国以前,白云观庙会是北京春节重要庙会之一,尤其是正月初九日。

正月开庙的主要活动有'会神仙','顺星','打金钱眼','摸石猴'等等。

传说正月十九日丘处机要降,临人间超度有缘者,每逢此日,京师男女老少云集于此,被称为“燕九节”。

庙会期间以出售香烛纸箔神像最多,其次是各种食品、儿童玩具等,日用百货为数不多。

会期还有各处民间花会狮子、高跷、旱船都来进香表演,锣鼓不断,热闹异常。

  除上述著名庙会外,老北京还有五显财神庙庙会,朝外东岳庙庙会,蟠桃宫庙会也都有名。

北京郊区县的庙会亦极富特色,除前述的妙峰山外,丫吉山碧霞元君祠、白龙潭的'开潭'、戒台寺的晾经、天台山'魔王'、西顶娘娘庙'七十二司'等处庙会都很出名。

顾名思义,庙会自然与寺庙有关。

可北京的庙会也有一处和寺庙不沾边的庙会,那就是位于北京和平门外琉璃厂一带的厂甸和在崇文门外的花市。

琉璃厂街位于和平门外,街长约700米。

辽代这里是京城的东郊,叫海王村,金代叫海王邨。

元代开始在这里设置官窑,烧制琉璃瓦,为四大官窑之一。

明代营建宫殿,进一步扩大琉璃厂的规模,为工部五大厂之一。

清代初期,琉璃厂迁移至京西琉璃渠。

此处空留琉璃厂之名和一些取土烧窑剩下的窑坑。

琉璃厂的厂甸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庙会,是老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多,最热闹的地方,当时很少有人不去逛趟厂甸的。

厂甸庙会是由看灯逐渐形成庙会的明嘉靖间为了皇宫和皇族的安全,把原在东华门、灯市口一带的灯市部分移到琉璃厂附近。

上元节时这时搭棚悬灯,热闹非凡。

至于琉璃厂演变为文化街,起因是清康熙年间,北京慈仁寺书市、东四牌楼灯市口书市、正阳门外大栅栏书市等先后发生火灾,为安全起见,皇家决定内城灯市口书市停办,正阳门外的大栅栏书市向西迁,将琉璃厂厂甸加以平整搭建简易建筑,辟为书市,初步具备了琉璃厂文化街的雏形。

宣武门外是各省会馆集中之地,各省考生常居于此,暇时多愿到琉璃厂逛逛,对促进琉璃厂书肆和文物、南纸店铺的发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厂甸庙会从乾隆年间就规模相当可观了。

厂甸庙会上书摊占有重要地位,大书摊多在海王村公园、土地庙内。

书摊既有琉璃厂书铺的,也有外来的,据孙殿起先生所著《琉璃厂小志》记载,在琉璃厂开书铺的和设书摊的,大都是河北衡水籍冀州人。

这里的书铺和书摊上的书,不乏善本、孤本,是文人学者们徜徉的地方。

自乾隆、嘉庆以来,厂甸与众多名士、诗人、学者、大师鸿儒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许多的名人曾在这个地区居住过。

著名诗人王士桢曾住在琉璃厂火神庙夹道。

梁梦龙的梁家园,纪晓岚的阅微草堂、孔尚任的岸堂等在琉璃厂附近。

林则徐在虎坊桥居住时,曾在春节期间一连数日逛厂甸庙会。

梨园名人程长庚、谭鑫培、余叔岩、梅兰芳、裘盛戎等也都是厂甸的邻居。

清代光绪十二年进士,官至奉天巡抚按使的张元奇,字珍午,号薑斋,福建侯官人,曾寓居宣外老墙根和下斜街,是厂甸的常客,曾写诗记载了当时厂甸盛况:

新春风日何喧妍,厂甸游人争摩肩。

广场杂沓陈百戏,马龙车水日喧阗。

火神庙里稍风雅,文士联袂多流连。

昔时海宇久清宴,六曹九列官如仙。

阅肆时复得善本,论值不惜捐奉钱。

近今人心出险诈,书画赝鼎来联翩。

颜标鲁公多错认,朱繇道子谁则贤。

贵人但解博麻缕,穷市偏惊多宝船,乃知细事关国运,偶来游览惊巡延。

位于琉璃厂的厂甸庙会,有会无庙。

据史料记载,鲁迅、老舍、胡适、郑振铎、陈梦家、潘光旦、邓拓、吴晗、张伯驹、朱自清等学者文人都是这里的常客,他们多为寻觅书籍、字画而来。

吴昌硕、虚谷、陈师曾、溥儒、姚茫父、徐悲鸿、齐白石、溥心畬、张大千、金拱北、陈半丁、王雪涛等绘画名家都曾来厂甸的书画店作画、品画。

道光、咸丰以来,以画家作品为笺纸图案之风大行其道。

许多画家都为琉璃厂的南纸店做过画笺,其中一些木板沿用至今。

琉璃厂的南纸店出售彩笺品种最多的当属清秘阁、荣宝斋、宝晋斋、淳菁阁等。

鲁迅与西谛(郑振铎)先生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在琉璃厂遍求彩笺300余种,都是厂肆木刻水印的名家书画,可谓精美绝伦。

后来在西谛先生的多方努力之下,终于在1934年制成《北平笺谱》,前后两次共印200部委托荣宝斋出版。

翌年,又委托荣宝斋翻刻了《十竹斋笺谱》。

今天,不要说那些彩笺原件,就是那部木板套色水印的《北平笺谱》也可以抵上明版书的价值了。

厂甸庙会惟一可以与旧书摊并驾齐驱的是文物摊,珠宝玉器、陶瓷、雕漆等琳琅满目,其中不乏稀世珍品。

清代中晚期,社会上一些暴发户附庸风雅,不读书也大量购买书籍,放在家里摆样子。

不懂文物的人,也买名人字画,名瓷和青铜器,也促进了琉璃厂的古籍、文物行业的兴盛。

除了旧书、文物以外,厂甸还以卖儿童玩具、吃食著称。

儿童玩具,旧时称“耍货”。

厂甸庙会上的儿童玩具数不胜数,如琉璃喇叭、扑扑噔儿、大风车、大糖葫芦、空竹、泥人、鬼脸、风筝等。

厂甸庙会上的小吃品种很多,都是有特色的北京小吃。

如艾窝窝、豌豆黄儿、豆汁儿、焦圈、薄脆等等。

厂甸庙会的花会表演也是一项重要内容。

《都门竹枝词》中“琉璃厂上好风光,旱地行船小作坊”,讲的就是当时厂甸庙会期间的“跑旱船”表演。

厂甸的花会节目中有:

飞叉、五虎棍、中幡、秧歌、高跷、跑驴、太平鼓、狮子等。

厂甸庙会离天桥很近,每逢厂甸庙会,一些天桥的艺人会来厂甸演出,耍中幡的、撂跤的、唱莲花落的,京剧、评剧清唱、双簧、相声、变戏法等等。

老北京还有一处没有庙的“庙会”,叫花市,它是崇文门外的一条胡同。

花市所卖的东西,唯一的特点,是以妇女所戴的绢花和纸制花居多。

2014年12月18日上午10时完稿于北京南城双序斋原载《藏书报》2015年第一期,有删节。

本微号全文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