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5517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中考化学 流程图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docx

杭州中考化学流程图培优易错难题练习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下: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X是水,写出加入过量K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加入过量Y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每一步试剂加入的量是“过量”,原因是_____,过量盐酸会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写出结论并分析原因______。

【答案】

使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充分反应被除去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原因是在蒸发时,盐酸中的氯化氢会逸出

【解析】

【分析】

【详解】

(1)加水溶解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镁,加入过量KOH溶液,氯化镁会与其充分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钾,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加入过量Y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氯化钙杂质,碳酸钾溶液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3)加入的水过量是为了充分溶解,而加入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溶液过量是为了将杂质氯化镁和氯化钙充分反应转化为沉淀除去;加入过量盐酸是为了将过量的氢氧化钾和碳酸钾溶液转化为氯化钾。

最后过量的盐酸在蒸发过程中,溶质氯化氢会变为气体挥发出去,不会影响KCl的纯度。

故填:

不会影响KCl的纯度,原因是在蒸发时,盐酸中的氯化氢会逸出

【点睛】

本题将粗盐的进一步提纯变换类型为提纯氯化钾,实质是一样的过程。

2.实验室以一种工业废渣(主要成分为MgCO3、MgO和SiO2)为原料制备MgCO3•3H2O。

其主要实验过程如图:

已知:

SiO2不溶于水,常温下不与硫酸、碳酸钠反应。

(1)“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H2SO4=MgSO4+H2O+CO2↑和_____。

(2)“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_____(填离子符号)。

(3)“反应”步骤前后均有过滤,能否省去“过滤Ⅰ”只进行“过滤Ⅱ”。

_____(填“能”或“否”),理由是_____。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_。

【答案】

Na+、SO42﹣、CO32﹣否会使得到的产品混有二氧化硅而不纯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酸溶”时是氧化镁以及碳酸镁与硫酸反应,氧化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碳酸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

,硫酸过量,故滤液I为过量的硫酸以及生成的硫酸镁的混合溶液,和过量碳酸钠反应,

,生成硫酸钠以及碳酸镁沉淀,还剩余碳酸钠,所以“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含有的主要离子有Na+、SO42﹣、CO32﹣。

(3)过滤Ⅰ是除去二氧化硅,过滤Ⅱ是除去滤液得到碳酸镁,如果省去“过滤Ⅰ”,会使得到的产品中混有二氧化硅,故填:

否,会使得到的产品混有二氧化硅而不纯。

(4)“酸溶”时所加硫酸溶液不宜过量太多的原因是过量的硫酸需要加入碳酸钠进行去除,如果所加的硫酸过多,需要过多的碳酸钠除去,造成浪费,故填:

避免制备产品消耗更多的碳酸钠。

3.下图是工业上用菱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含FeCO3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二氧化锰的简易工艺流程,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反应①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2)②处操作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

(3)加入生石灰将溶液pH调至4,此时溶液呈_____(填“酸性”或“碱性”)。

(4)反应②是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和稀盐酸的过程,则该过程化学方程式为_____。

【答案】复分解反应过滤漏斗酸性2FeCl2+H2O2+4H2O=2Fe(OH)3↓+4HCl。

【解析】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锰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二氧化碳,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和稀盐酸。

【详解】

(1)菱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CO3,加入稀盐酸和碳酸锰反应生成氯化锰、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符合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的反应,故反应①属于复分解反应。

(2)②处操作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名称是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3)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故加入生石灰将溶液pH调至4,溶液呈酸性。

(4)反应②是氯化亚铁与过氧化氢和水的作用下生成氢氧化铁和稀盐酸的过程,则该过程化学方程式为2FeCl2+H2O2+4H2O=2Fe(OH)3↓+4HCl。

4.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并以此为原料制得具有广泛用途的产品。

(1)海水晒盐是利用了____________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2)某制碱工厂以粗盐为原料制纯碱,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3)流程I中为了除去杂质,依次加入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加入三种溶液的顺序不能调整

B加入三种溶液可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

C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

(4)在流程I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5)写出流程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蒸发结晶BCMgCl2+2NaOH═Mg(OH)2↓+2NaCl2NaHCO3

Na2CO3+H2O+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所以海水晒盐是利用了蒸发结晶的方法使食盐晶体析出,得到粗盐。

(3)A.加入的三种溶液中,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后面加入,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颠倒顺序,因为碳酸钠可以出去粗盐中的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加入氯化钡可将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将粗盐中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碳酸钠溶液可将粗盐中的钙离子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三种溶液将粗盐水中的SO42-、Mg2+、Ca2+转化为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C.按流程I所加溶液的顺序除杂,过滤后得到四种沉淀,即硫酸钡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钡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

(4)在流程I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2+2NaOH═Mg(OH)2↓+2NaCl;

(5)流程Ⅲ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HCO3

Na2CO3+H2O+CO2↑。

故答案为:

(1)蒸发结晶;

(3)BC;

(4)MgCl2+2NaOH═Mg(OH)2↓+2NaCl;

(5)2NaHCO3

Na2CO3+H2O+CO2↑。

【点睛】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5.某热电厂用脱硫方法得到CaSO4生产K2SO4的工艺流程如下。

(资料)碳酸铵在水溶液中温度高于70℃时开始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脱硫反应中的碳酸钙需要粉碎其目的是_____;

(2)脱硫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X;X的化学式是_____;

(3)反应Ⅰ的温度需要控制在60~70℃,其原因为_____;

A60~70℃反应速率较快

B高于70℃时碳酸铵分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4)过滤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_____。

若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应_____;滤渣X的化学式为_____;将NH4Cl溶液通过_____、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得副产物NH4Cl晶体;

(5)(NH4)2SO4与KCl溶液需在浓氨水中发生反应Ⅱ,析出K2SO4晶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其中浓氨水的作用是_____;

(6)下列洗涤产品K2SO4晶体的方法中,你认为最好的方法是_____。

A常温时蒸馏水洗

B冰水洗

C饱和硫酸钾溶液洗

(7)检验硫酸钾晶体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

【答案】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CO2AB漏斗重新过滤CaCO3蒸发浓缩(NH4)2SO4+2KCl=K2SO4↓+2NH4Cl降低K2SO4溶解度,使K2SO4析出C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解析】

【分析】

【详解】

(1)脱硫反应中的碳酸钙需要粉碎其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更充分。

故填:

增加反应物接触面积,反应更充分。

(2)由脱硫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都是2个钙原子,2个硫原子,8个氢原子,反应前是2个碳原子,反应后应该是2个碳原子,反应前是16个氧原子,反应后应该是16个氧原子,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4H2O=2CaSO4•2H2O+2CO2。

故填:

CO2。

(3)反应Ⅰ的温度需要控制在60~70℃,其原因是:

60~70℃反应速率较快,高于70℃时碳酸铵分解,降低了原料的利用率。

故填:

AB。

(4)过滤过程中所需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

若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应重新过滤;滤渣X是硫酸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将NH4Cl溶液通过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步骤得副产物NH4Cl晶体;

故填:

漏斗;重新过滤;CaCO3;蒸发浓缩。

(5)反应Ⅱ是(NH4)2SO4与KCl溶液在浓氨水中反应生成K2SO4和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2SO4+2KCl=K2SO4↓+2NH4Cl;其中浓氨水的作用是降低了硫酸钾的溶解度,使硫酸钾析出。

故填:

(NH4)2SO4+2KCl=K2SO4↓+2NH4Cl;降低了K2SO4的溶解度,使K2SO4析出。

(6)硫酸钾能够溶于水,不溶于饱和硫酸钾溶液,因此最好用饱和硫酸钾溶液洗涤产品K2SO4晶体。

故填:

C。

(7)氯化铵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故填: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

6.NiSO4⋅6H2O是一种绿色易溶于水的晶体,广泛用于化学镀镍、生产电池等,可由电镀废渣(除含镍外,还含有Cu、Zn、Fe等杂质)为原料获得。

有关工艺流程如图:

(相关资料)①Ni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NiSO4和H2

②ZnSO4+Na2S=ZnS↓+Na2SO4

③H2O2溶液能将FeSO4氧化成Fe2(SO4)3

④NiCO3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浅绿色沉淀。

(问题解答)

(1)向废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

(2)在滤液Ⅱ中加入H2O2溶液时,温度不能太高的原因是_____。

(3)除铁时还能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调节酸度,反应生成Na2SO4、CO2气体和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沉淀[化学式为:

Na2Fe6(SO4)4(OH)12],这样可以将Fe3+除去。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如图是温度—pH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钠稳定存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FeOOH中铁元素为+2价

B Fe2O3固体为红色

C 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出现的沉淀是FeOOH和Fe(OH)3

D 工业生产中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钠,此时水体的pH为1.5左右

(4)从“沉淀A”制得NiSO4⋅6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向沉淀中加入_____溶液,直至恰好完全溶解,转化为Ni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NiSO4⋅6H2O晶体,用少量乙醇洗涤NiSO4⋅6H2O晶体并晾干。

【答案】使废渣完全反应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降低原料利用率6H2O+6Na2CO3+3Fe2(SO4)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BD稀硫酸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流程图可知,流程中存在向废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废渣完全反应;

(2)温度过高H2O2会分解,降低原料利用率。

在滤液Ⅱ中加入H2O2溶液时,温度不能太高;

(3)根据“除铁时还能加入适量的Na2CO3溶液调节酸度,反应生成Na2SO4、CO2气体和一种浅黄色的黄铁矾钠沉淀[化学式为:

Na2Fe6(SO4)4(OH)12],这样可以将Fe3+除去”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H2O、Na2CO3、Fe2(SO4)3,生成物是Na2Fe6(SO4)4(OH)12、Na2SO4、CO2,化学方程式为:

6H2O+6Na2CO3+3Fe2(SO4)3=Na2Fe6(SO4)4(OH)12↓+5Na2SO4+6CO2↑;

A FeOO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氢元素为+1价,设:

FeOOH中铁元素化合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有:

x+(-2)+(-2)+(+1)=0,x=+3,故A错误;

B Fe2O3固体为红色,故B正确;

C 根据温度—pH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可知,当温度低于40℃,pH=4时,沉淀主要是Fe(OH)3,当温度高于40℃,低于100℃左右,pH<4时,沉淀主要是FeOOH。

若在25℃时,用H2O2氧化Fe2+,再在pH=4时除去铁,此时溶液中出现的沉淀是Fe(OH)3,故C错误;

D 根据温度—pH与生成的沉淀关系图,图中阴影部分是黄铁矾钠稳定存在的区域可知,工业生产中常保持在85~95℃生成黄铁矾钠,此时水体的pH为1.5左右,故D正确,故选BD。

(4)根据“NiCO3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强酸的浅绿色沉淀”可知,从“沉淀A”制得NiSO4⋅6H2O晶体的实验步骤依次为:

向沉淀中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恰好完全溶解,转化为NiSO4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NiSO4⋅6H2O晶体,用少量乙醇洗涤NiSO4⋅6H2O晶体并晾干。

【点睛】

解题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问题去读给出的流程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能提高信息捕捉的有效性。

7.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_____,副产品的一种用途为_____。

(2)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_____(填“NH3”或“CO2”),沉淀池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_____。

(4)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_____(填“循环Ⅰ”或“循环Ⅱ”)。

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

(5)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_____。

【答案】联合制碱法作化肥NH3

循环Ⅰ过滤硝酸硝酸银

【解析】

【分析】

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

【详解】

(1)联合法制碱是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和水为原料,制取纯碱,副产氯化铵的过程,故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副产品是氯化铵,用途为作化肥。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向沉淀池中通入两种气体,先通入的是NH3,沉淀池发生的反应是氨气、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煅烧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故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为

(4)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氯化钠最后剩余在母液中,故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循环Ⅰ。

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故从沉淀池中取NaHCO3沉淀的操作是过滤。

(5)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排除Na2CO3的干扰,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氯化钠,否则,没有氯化钠。

【点睛】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应该先通氨气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氯离子能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

8.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少量的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_溶液;加入过量B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_________。

【答案】MgCl2和Na2SO4Na2CO3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CO32-和OH-NaOH+HCl=NaCl+H2O蒸发结晶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是氢氧化钡溶液,除去的杂质是MgCl2和Na2SO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Na2CO3溶液,加入过量B目的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过量碳酸钠中的碳酸根离子(CO32-)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OH-);

(4)实验Ⅲ所加试剂C是盐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OH+HCl=NaCl+H2O;

(5)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所得NaCl溶液制成氯化钠晶体,所需操作为蒸发结晶。

【点睛】

所加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除去溶液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氢氧化钡,因此碳酸钠要在氢氧化钡之后滴加。

9.实验室用铜辉矿(主要成分为Cu2S,含少量Fe2O3、SiO2等杂质)制备某种碱式碳酸铜[Cua(OH)b(CO3)c•dH2O]的主要实验流程如下图。

(1)实验室进行操作I和操作II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

(2)“浸取”步骤中发生反应(I、II),其中反应I为:

2MnO2+Cu2S+□H2SO4=2MnSO4+2CuSO4+S↓+4H2O,在□中的化学计量数是________。

(3)“浸取”步骤中,另一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滤渣I的成分为MnO2、S和___________。

(5)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2

Fe(OH)3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

7.5

2.7

5.2

8.3

完全沉淀

9.7

3.2

6.4

9.8

“除铁”步骤中,控制适宜的pH范围为_____________。

【答案】漏斗4Fe2O3+3H2SO4=Fe2(SO4)3+3H2OSiO22.7~3.2

【解析】

【详解】

(1)操作I操作的结果是得到滤渣,所以该操作为过滤;而操作II操作的结果得到滤液,所以该操作也是过滤。

实验室进行操作I和操作II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玻璃棒、烧杯和漏斗;

(2)“浸取”步骤中发生反应(I、II),其中反应I为:

2MnO2+Cu2S+□H2SO4=2MnSO4+2CuSO4+S↓+4H2O,根据生成的水中的氢原子都来自硫酸,根据氢原子个数可知硫酸的计量数为4,所有□中填上合适的化学计量数为4;

(3)“浸取”步骤中,由于存在氧化铁,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4)滤渣I的成分为MnO2、S(生成的)、SiO2(铜辉矿中的)等杂质;

(5)

沉淀物

Fe(OH)2

Fe(OH)3

Cu(OH)2

Mn(OH)2

开始沉淀

7.5

2.7

5.2

8.3

完全沉淀

9.7

3.2

6.4

9.8

由表可以看出,若只除去铁,则需要让其他离子不能沉淀,所以在“除铁”步骤中,控制适宜的pH范围为2.7∼3.2。

10.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工业上以半水煤气(主要成分是N2、H2、CO2)、食盐等为原料制取纯碱,相关流程如下:

(1)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_____(写化学式)。

(2)请写出步骤Ⅴ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已知A为铵态氮肥,请推断该物质为_____(写化学式)。

(4)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60℃时,27.6gNH4Cl完全溶解至少需要_____g水。

②从图中可以看出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了,原因是_____。

③结合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名称)。

【答案】CO2

NH4Cl50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碳酸氢钠

【解析】

【分析】

【详解】

(1)从流程中可知,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氯化铵和碳酸氢钠,该反应需要水和二氧化碳做反应物,而步骤Ⅴ中的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H2O和CO2。

(2)步骤Ⅴ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

(3)因为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饱和的食盐水中生成A和碳酸氢钠,已知A为铵态氮肥,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推断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氯离子,则A为氯化铵,化学式是:

NH4Cl。

(4)①根据侯氏制碱法制取纯碱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曲线,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5.2g,故27.6gNH4Cl完全溶解至少需要50g水。

②因为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所以图中温度高于60℃时,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

高于60℃时,碳酸氢钠将会分解。

③从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中可以发现,在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中,图中温度范围内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故先结晶析出的物质是:

碳酸氢钠。

【点睛】

本题的难点之一是:

温度高于60℃,NaHCO3的溶解度曲线“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要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的性质进行分析。

11.某金属冶炼厂的管道烟泥中含有少量铜、锌、硫等单质。

现欲回收铜和锌,并对硫进行环保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已知:

加热的条件下,Zn、Cu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1)烟泥最初处理需要除油污,用洗涤剂除油污的过程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