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4862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数学 14《算法案例3》教案 苏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数学14《算法案例3》教案苏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数学1.4《算法案例3》教案苏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1)二分法主要是采用了循环结构处理问题要会分析类似的问题;

(2)GoTo语句的认识及其他语句的进一步熟悉;

(3)能由流程图分析出期所含有的结构并用为代码表示出相应的算法.

教学重点

二分法的算法思想和算法表示.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必修1中我们学习了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大家还能想起二分法的求解步骤吗?

二、案例讲解:

案例:

写出用区间二分法求解方程在区间内的一个近似解(误差不超过0.001)的一个算法.

(1)算法设计思想:

如图,如果估计出方程在某区间内有一个根,就能用二分法搜索求得符合误差限制的近似解.

(2)算法步骤可以表示为:

  取的中点,间区间一分为二;

  若,则就是方程的根,否则判断根在的左侧还是后侧;

若,则,以代替;

若,则,以代替;

  若,计算终止,此时,否则转.

(3)流程图:

(4)伪代码1:

Reada,b,c

WhileAnd

If<0Then

Else

EndIf

EndWhile

Print

伪代码2:

10Read

20

30

40

50IfThenGoTo120

60IfThen

70

80Else

90

100EndIf

110IfThenGoTo20

120Print

二分搜索的过程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故可以用循环结构来处理(代码1),课本解法是采用语句实现的(代码2)。

三、回顾小结:

1.二分法的算法和用伪代码表示该算法;

2.语句的使用;

3.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分析-画流程图-写伪代码。

四、课外作业:

课本复习题的第1题,课本复习题的第10题

补充.一个三位数的十位和个位的数字互换,得到的一个新的三位数,新、旧两个三位数都能被4整除;设计一个算法,求满足条件的三位数的个数

 

2019-2020年高中数学1.4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1新人教A版必修4

(一)知识要点

1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定义域

R

R

值域

R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上为增函数

上为减函数

()

上为增函数()

2

的图像和性质

 

(1)定义域

(2)值域

(3)周期性(4)奇偶性

(5)单调性

(二)学习要点

1会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2会求三角函数的值域

3会求三角函数的周期:

定义法,公式法,图像法。

如与的周期是.

4会判断三角函数奇偶性

5会求三角函数单调区间

6对

函数的要求

(1)五点法作简图

(2)会写变为

的步骤

(3)会求的解析式

(4)知道,的简单性质

7知道三角函数图像的对称中心,对称轴

8能解决以三角函数为模型的应用问题

(三)例题讲解

例1求函数的定义域,周期和单调区间。

 

例2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值域;(3)求函数的周期;

(4)求函数的最值及相应的值集合;(5)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6)若,求的取值范围;

(7)求函数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心;

(8)若为奇函数,,求;若为偶函数,,求。

 

例3.

(1)将函数的图象向______平移_______个单位得到函数的

图象(只要求写出一个值)

(2)要得到的图象,可以把函数

的图象向______平移_______个单位(只要求写出一个值).

例4.设,函数,已知的最小正周期为,且.

(1)求和的值;

(2)求的单调增区间.

 

例5.如下图,某地一天从6时到14时的温度变化曲线近似满足函数y=Asin(ωx+φ)+b

(1)求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

(2)写出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平移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B.

C.D.

2.设,对于函数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B.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有最大值且有最小值D.既无最大值又无最小值

3.函数y=1+cosx的图象

(A)关于x轴对称(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关于直线x=对称

4.已知函数f(x)=2sinx(>0)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2,则的最小值等于

A.B.C.2D.3

5.设点P是函数的图象C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到图象C的对称轴上的距离的最小值,则的最小正周期是

A.2π    B.π    C.   D.

6.已知,函数为奇函数,则a=()

(A)0    (B)1    (C)-1    (D)±1

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像,只需把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A)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

8.已知函数

则的值域是

(A)(B)(C)(D)

9.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A.B.C.D.

10.函数的单调增区间为

A.B.

C.

D.

11.下列函数中,图象的一部分如右图所示的是

(A)(B)

(C)(D)

12.已知函数(、为常数,,)在处取得最小值,则函数是(  )

A.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偶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C.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D.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13设,那么“”是“”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4.函数y=sin2+4sinx,x的值域是

(A)[-,](B)[-,](C)[]  (D)[]

二、填空题

15.在的增区间是

16.满足的的集合是

17.的振幅,初相,相位分别是

18.,且是直线的倾斜角,则

19.已知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则的最小值是____。

20.若

是偶函数,则a=.

21.如图,一个半径为10米的水轮按逆时针方向每分钟转4圈记

水轮上的点P到水面的距离为米(P在水面下则为负数),则

(米)与时间(秒)之间满足关系式:

,且当P点

从水面上浮现时开始计算时间,有以下四个结论:

;;;,则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

22设函数

(1)用“五点法”作出在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2)写出它可由的图像经怎样的变化得到。

 

23已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求的值。

 

24已知

(是常数

(1)若的定义域为,求的单调增区间;

(2)若时,的最大值为4,求的值。

 

25已知函数

在同一个周期上的最高点为,最低点为。

求函数解析式。

 

26已知某海滨浴场的海浪高度(米)是时间(,单位小时)的函数,记作:

下表是某日各时的浪高数据:

t时

0

3

6

9

12

15

18

21

24

y米

1.5

1.0

0.5

1.0

1.5

1

0.5

0.99

1.5

经长期观测,的曲线可近似地看成是函数。

(1)根据以上数据,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振幅A及函数表达式;

(2)依据规定,当海浪高度高于1米时才对冲浪爱好者开放。

(1)的结论,判断一天内的上午8:

00时至晚上20:

00时之间,有多少时间可供冲浪者进行运动?

 

27已知函数f(x)=A(A>0,>0,0<<函数,且y=f(x)的最大值为2,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并过点(1,2).

(1)求;

(2)计算f

(1)+f

(2)+…+f(2008).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答案

例1.定义域,周期,单调减区间

例2.

(1)

(2),(3)(4)的最大值为2,此时的取值集合为;的最小值为-2,此时的取值集合为;(5)的增区间;的减区间。

(6),(7)的对称轴为;对称中心。

(8)当,或,或,或,为奇函数;当,或,或,或,为偶函数。

例3.

(1)向左平移个单位;

(2)向左平移个单位。

例4.

(1)

(2)

例5.解

(1)由图示,这段时间的最大温差是30-10=20(℃);

(2)图中从6时到14时的图象是函数y=Asin(ωx+φ)+b的半个周期的图象

∴=14-6,解得ω=,

由图示A=(30-10)=10,b=(30+10)=20,这时y=10sin(x+φ)+20,将x=6,y=10代入上式可取φ=π

综上所求的解析式为y=10sin(x+π)+20,x∈[6,14]

一、选择题

1.解:

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的函数为

,由图象知,,

所以,因此选C。

2.解:

令,

则函数

的值域为函数的值域,又,所以是一个减函减,故选B。

3.解:

函数y=1+cos是偶函数,故选B

4.解: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则ωx的取值范围是,∴或,∴的最小值等于,选B.

5.解析:

设点P是函数的图象C的一个对称中心,若点P到图象C的对称轴上的距离的最小值,∴最小正周期为π,选B.

6.解法1由题意可知,得a=0

解法2:

函数的定义域为R,又f(x)为奇函数,故其图象必过原点即f(0)=0,所以得a=0,

解法3由f(x)是奇函数图象法函数画出的图象选A

7.先将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

得到函数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像,选择C。

8.解:

即等价于,故选择答案C。

9.解:

的,选C

10.解:

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满足

∴单调增区间为

,选C.

11.解析:

从图象看出,T=,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π,函数应为y=向左平移了个单位,即=

,选D.

12.解:

函数、为常数,,∴的周期为2π,若函数在处取得最小值,不妨设,则函数=,所以是奇函数且它的图象关于点对称,选D.

13.解析:

在开区间中,函数为单调增函数,所以设那么是的充分必要条件,选C.

14.解析:

,故选择C。

本题是求有关三角函数的值域的一种通法,即将函数化为

或的模式。

二、填空题

15.16.

17.8,,18.

19.解:

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是,则ωx的取值范围是,∴或,∴的最小值等于.

20.解析:

是偶函数,取a=-3,可得为偶函数。

21.

(1)

(2)(4)

三.解答题

22

(2)左移个单位得横坐标变为倍得

纵坐标变为3倍得

23

24

(1)

(2)

25

26

(1)由表知,

由t=0,y=1.5,得A+b=1.5由t=3,y=1.0,得b=1.0所以A=0.5,b=1,

(2)由题知,当y>1时才可对冲浪者开放.

即12k-3

或或

所以在规定时间内,有6个小时可供冲浪者运动,即上午9:

00至下午15:

00.

27.解:

的最大值为2,.

又其图象相邻两对称轴间的距离为2,,

.

过点,

又.

)解法一:

.

又的周期为4,,

解法二:

又的周期为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