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4494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docx

六年二期作文电子备课0225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难忘的第一次”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

过程与方法

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的课文学习,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我班的学生大部分能用普通话流利地与他人交流,并付诸文字。

但是也有个别的学困生自卑、害羞不敢大声与同学交流。

教学重、难点

要说出从“第一次”中受到的启示,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教法、学法

引导、组织学生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及用具

课前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是12.3岁的少年,从你们呱呱坠地到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个“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单独睡觉,第一次得奖……这许许多多个“第一次”,就像一个个脚印,记录下我们成长的经历。

今天,我们来一起说说自己的“第一次”好吗?

  2.学生朗读要求。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经历过的“第一次”,师及时板书,以拓展学生的思路。

二、创设情境,唤醒记忆

  1.提出问题:

在这么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个呢?

为什么这个“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学生选择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进行口语交际。

  

(1)明确说话要求

    ①交流时要说清楚“第一次”的经过。

    ②要说出自己当时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③也可以说说现在对当时“第一次”的看法。

  

(2)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准备。

三、课内交流,取长补短

  1.小组交流:

组内的同学依次讲述自己的“第一次”,每个组员讲完后,其他组员及时评价,可以质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各组选派一两个同学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个,师生及时评议、质疑。

教师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板书设计

说清楚经过

难忘的“第一次”说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说现在对当时的看法

课后作业

1.课后,与其他同学或者你的伙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学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说的,也可以是同学、伙伴说的)讲给父母听,也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

 

口语交际·习作一

教学内容

习作

《难忘的“第一次”》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一单元

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了解通过写事状物来表达感悟的写法,再帮学生打开思路,选好写的内容,再写下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所写事物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上己有了一定的基础。

本次习作《难忘的“第一次”》学生大部分能从生活入手,能说出自己的经历,能做到有话可说,但一小部分学生个还是无法把经历写得完整、具体、难忘,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因此,课堂中要把引导学生如何将经历写完整、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作为重点来指导。

教学重、难点

习作内容要具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法、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讨论、交流、评议。

教学准备及用具

教师准备好习作例文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

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

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板书设计

写清楚经过

难忘的“第一次”写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

写现在对当时的看法

课后作业

誊写习作。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调查各地的民风民俗,组织好语言,完成口语交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教法、学法

鼓励学生大胆试讲,组织学生交流,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及用具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和田的维吾尔》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展示图片,向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1.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

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

(如,节日习俗:

元宵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春节等;民族舞蹈、服饰、饮食、民居;民间工艺品等。

  

(2)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介绍了的民风民俗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介绍的;提出感兴趣的问题,介绍的同学要耐心回答;推选代表,介绍本组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商议怎样介绍才能给全班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要做到善于组织和利用手中的材料,说得详略得当,生动有趣,条理清晰等。

  2.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1.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风民俗发布会,确定发言顺序。

  2.明确发布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要讲清楚某种民风民俗的特点。

 

(2)讲完后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3)对某种民风民俗感兴趣并有所了解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评选最佳发言人:

共同讨论哪位发言人介绍的民风民俗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口齿清晰,态度大方,解答耐心细致;条理清楚,民风民俗特点突出,运用本组所学的一些表达方法。

  4.引导大家总结:

我国有56个民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吃穿住行,礼仪、姓氏、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积淀。

建议同学们课下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和“央视国际网--国家地理-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鉴本组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评、议,写出自己熟悉的民风民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表达自己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法、学法

引导、点拨、评议。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准备及用具

教师准备习作例文。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激发习作兴趣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

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定写自己所想要介绍的民风民俗。

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也可以是通过调查访问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或者是在口语交际课中听到的。

  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哪种民风民俗?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课上听到的和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2.回忆本组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3.回忆口语交际课中评为“最佳发言人”的同学采取了哪些方法来介绍民风民俗的。

  4.说说你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三、指导学生习作 

  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二

教学内容

习作讲评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过程与方法

讲评习作,进一步完善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表达自己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法、学法

引导、点拨、评议。

教学准备及用具

教师准备学生的优秀习作。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评改作文

   1.自读,认真修改。

   2.小组内听读,结合口语交际课上介绍过的,说说在作文上有什么进步,并提出修改建议。

  二、全班评议

   1.各组推荐或同学自荐交流欣赏优秀习作。

   2.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是否突出民俗特点,是否清楚具体等,来进行表达上的评议。

并提出修改建议。

根据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习作进行修改完善。

  三、形成作品集

   1.请小组同学或自己的好朋友为自己的习作写一写评语。

   2.将全班学生的习作装订成集,编成一本民俗作品集,共同商议起个醒目的题目。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

过程与方法

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教法、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讨论、交流。

教学准备及用具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创设交际情境

  1.故事感染激发

  郝副营长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了。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正是这样美好的憧憬,这样朴实无华的理想火种,点燃着郝副营长勇往直前的心。

我们没有理由不说,郝副营长的理想是崇高的。

  2.激发交流愿望

  a交流关于理想的名言。

  b每个人都有自己心慕已久的理想,你有什么理想呢?

  二、提升交际能力

  1.自我倾诉,组织语言。

(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敏捷性)

  说说看,你的理想是什么?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想?

理想的种子在你心中生根了,你准备怎样做,让它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呢?

  2.指名交流,了解情况。

(在表达的自信上着重评价)

  3.师生交流,学习技巧。

(在表达的技巧上着重引导)

  a教师声情并茂地向学生讲述自己儿时的理想,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的讲述的。

  b学生倾听、评价教师的发言:

  听:

做到全神贯注,用神态做出反应。

  想:

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去理解。

  说:

在理解、尊重对方的基础上积极应对,与教师交流。

  4.生生交流,运用技巧

  a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参与。

对个别在组内交流有困难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或同桌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b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评价时注重评价表达是否自信,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表达的内容是否有条理,是否能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C推荐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三、全班互动交流

  1.指名倾诉自己的理想。

  2.师生倾听、评价

  小结:

今天,我们倾诉了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颗理想的火种化成我们人生成长的精神翅膀,让它伴随我们飞向生命的每一天。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三

教学内容

习作

单元

第几课时

第三单元

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评议与欣赏,感受习作的快乐。

  2、尝试前后照应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由于本次习作与口语交际结合得比较紧密,因此不必重新创设情境,主要的精力应该放在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以及习作后的讲评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列习作提纲,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教法、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及用具

组织学生收集以“理想”为主题的名言警句等,帮助学生积淀文化底蕴。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大家畅谈理想,发言各有见地,颇为精彩。

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同学们敞开心扉,让自己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投影出示)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以《我的理想》为题,完成一篇习作,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以及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根据本组课文,提示学生可以尝试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三、学生进行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四、习作评改

  1.自改自评

  a教师出示下水文,留下修改的痕迹。

说一说:

  ⑴老师修改了什么?

  ⑵老师是怎么修改的?

  b细读自己的习作,修改写错的字、用错的词,写得不通顺或不完整的句子、加错的标点等。

  c用符号划出自己认为闪光的地方,并向全班展示读,其它同学倾听、评价。

  2.互评互改

  a交换作文

  ⑴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b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3.全班交流

  a指名朗读作文。

  b师生评议

  五、誊抄作文,汇编成册

  今天,我们用笔播种了希望。

每个同学的理想都是一粒种子、一个渴望。

这次习作我们就以“种子”为序,将大家的习作汇编成册。

拜读它们,我们仿佛在触摸着一颗颗萌动着的心。

祝愿大家的理想能够早日变为现实。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单元

第几课时

第四单元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自然地与他人交流。

过程与方法

1.组织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

应该如何应对?

2.交流过程中,尽量用事实说话,指导学生完整讲述已知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表达自己观点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能把自己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事情说清楚,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自然地与他人交流,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教法、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讨论、交流、评议。

教学准备及用具

让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和身边的现实生活,积累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件,对自我保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打开思路,引出话题

  1.同学们,《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一定深深地打动了你。

鲁滨孙在荒岛上战胜了各种困难,顽强生存下来的精神,使他成为一个英雄的象征。

我们可能终生也遇不到那样的情境。

但“学会生存”却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板书:

学会生存)

  2.“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倡的一个概念。

国际教育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说:

人们再不能一劳永逸获取知识了,而要终身学习如何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

说说由这四个字你想到些什么。

  二、畅所欲言聊话题

  1.教师读一则报道《14岁少女勇斗歹徒惹争议:

该不该见义勇为?

》(正方:

称赞她是“小英雄”,社会呼吁见义勇为,有助于弘扬社会风气;反方:

“鸡蛋不要碰石头”,在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还不具备与违法犯罪分子或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作直接面对面抗衡的能力,而见义勇为的后果很可能是徒劳的甚至付出生命。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尊重生命这一主题,鼓动未成年人“见义勇为”是与法律明显相悖。

)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2.出示: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北京市教育局主持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正式出台,“敢于斗争”在新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被删掉,“见义勇为”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消失。

“主动报告”、“遇有侵害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学会‘自救自护”等有效保护青少年生命安全的内容则首次出现。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

我们要珍视生命,就要学会生存,学会自我保护。

  3.小组内交流

  

(1)交流内容:

自己遇到、听到或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等媒体了解到的有关自我保护的事情。

  

(2)交流要求:

认真倾听别人讲了什么,你从中了解到哪些自我的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不同见解。

然后共同讨论:

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或灾难,应该如何应对;小组总结后推选代表参加全班交流。

  三、召开“自我保护”座谈会

  1.请各组代表到主席台就座;推荐一名主持人与老师共同主持。

  2.确定座谈会有关要求:

  

(1)发言人必须将发布的内容或事情讲清楚。

  

(2)在发言过程中说说自己学到了哪些自我保护的方法。

  (3)在座的各位同学可以和发言人共同讨论同一个自我保护故事或方法进行提问。

同组同学可以随时进行补充。

  3.各位代表分别发言,每次发言完毕,主持人组织发言人与同学们共同讨论话题,或回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4.评选“最佳发言人”和“最佳自我保护办法”,并说明评选理由。

  5.引导大家总结,我们可能遇到哪些危险?

如何应对?

  

(1)在家中的自我保护:

防火-及时关闭电源、煤气灶阀门,同时打开门窗,呼唤邻居、行人帮助灭火。

家里或近处有电话,应迅速拔119报警;防水-知道家里水源的总开关在哪里,一旦发生跑水情况,先把总开关关闭。

如果拧不动,要赶快请邻居帮忙。

迅速拨打维修电话。

防煤气-要知道预防煤气中毒的常识和使用炉火和煤气灶的方法。

屋里要经常通风换气。

防盗-一人在家,把屋门、防盗门从里反锁上,钥匙放在固定位置等。

  

(2)在外边的自我保护:

上学下学尽量走大路,少走僻静小路最好结伴而行。

如遇坏人打劫,尽快避开,跑向人多的地方,同时大声呼救;如发现火灾,有人溺水等要大声喊人,不要自己去救火,不会游泳,不会救护,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不进网吧,不与网络聊天中认识的陌生人见面或留下联系方式等。

  四、总结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就有十多个未成年人因为天灾或人祸而提前结束春天般的生命。

在灾难面前,生命都会显得无比脆弱。

但是,很多灾难的背后,我们又会痛切地感觉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多点求生意识、求生技能,也许,很多人还是可以逃出死亡。

让我们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吧!

  资料袋

2004年12月26日,11岁的英国少女蒂莉·史密斯跟爸爸妈妈已经在泰国度假胜地—攀牙湾游玩时,发现远处海水突然不平静起来时,她马上觉得非常不安。

蒂莉注意到,远处的海水开始出现泡沫,水流的速度也在加快,且急速后退,这让她立即联想到老师在地理课上讲述的有关海啸将发生的知识。

蒂莉歇斯底里地狂呼“不好了,要发生海啸了!

”父亲带妻子女儿返回旅馆,并将此警告带给100多位游客和旅馆的工作人员。

就在人们逃离海滩没几分钟,巨浪袭来,人们却全都获救了。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课后随笔

 

口语交际·习作四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

单元

第几课时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并与同学互改习作。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完整讲述已知的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课的类型

新授

学情分析

教学重、难点

能够写清事情及感受,学会生存、具备自我保护的本领。

教法、学法

引导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及用具

让学生通过报刊、电视等媒体和身边的现实生活,积累有关自我保护的事件,对自我保护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教学流程

动态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上,听到了那么多自我保护的故事,这些故事中都蕴含着知识与智慧的力量,还有令人敬佩的坚强、镇定与乐观,使危难化险为夷。

有些故事让我们听起来惊心动魄,有些让我们赞叹不已。

这节课,我们就来写写自己经历或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自我保护的事情,也可以写《鲁滨孙漂流记》的读后感。

  二、打开思路,畅所欲言

  1.你最想写的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回忆口语交际上自己或别人说的自我保护的故事,哪些令自己印象深刻或受益非浅。

  2.谁来告诉大家你最难忘的自我保护的故事?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草稿上写出题目,用几句简练的话列出提纲。

  3.通过这件事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说出自己的感受。

  4.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这些惊险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能够写得很精彩。

  三、回顾写作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汤姆·索亚历险记》和《鲁滨孙漂流记》中的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将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2.谈谈你准备用哪些写作方法。

  三、指导学生自由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