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4417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docx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标准文献综述格式及范文

一、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指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研究课题或研究题目(初步)确定后,通过搜集、整理、阅读国内外相关学术文献资料,就与该课题或题目直接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学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动态、最新进展等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后所做的简要评述。

2.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所评述的学术文献必须与学生所撰写论文保持大体上的一致,必须对可能影响所撰写论文主要论点、政策建议或反驳依据等主要学术结论的相关文献及其主要论断做出清晰、准确、流畅的说明,必须保证综述本身结构的完整性,能够反映学生的利用学术文献的综合能力。

3.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在论文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文献综述必须按学校要求的基本规范撰写;论文类题目提交3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设计类题目提交2000字左右的设计方案报告;文献综述的成绩综合纳入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成绩之中,未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学生不得参加毕业论文(设计)答辩。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的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1.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是一篇相对独立的综述性学术报告,应该包括题目、前言、正文、总结等几个部分。

题目:

一般应采用《×××研究的文献综述》作为标题,经指导教师批准以所研究题目或主要论题加“文献综述”的方式作为标题。

前言:

点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学术意义以及其与所阅读文献的关系,简要说明文献收集的目的、重点、时空范围、文献种类、核心刊物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

无固定格式,可以按文献的时空顺序,层次顺序,毕业论文(设计)的论点顺序等展开,总之要根据毕业论文(设计)的具体情况撰写,对毕业论文(设计)所采用的全部参考文献分类、归纳、分析、比较、评述,应特别注意对主流、权威文献学术成果的引用和评述,注意发现已有成果的不足。

结论:

对全文的评述做出简明扼要的总结,重点说明对毕业论文(设计)具有启示、借鉴或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重要论述依据的相关文献已有成果的学术意义、应用价值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

2.文献综述所评述的文献应与毕业论文(设计)的论题相关,与毕业论文(设计)的参考文献数量一致,原则上不少于15篇,并且要有外文文献;重要论点、论据不得以教材、非学术性文献、未发表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一般不得以第二手资料作为参考文献。

3.文献综述中所涉及的文献如果在毕业论文(设计)参考文献中已有详细、清楚的说明,只需说明文献的作者和名称,在参考文献中无法说明的与文献的采用有直接关联的问题,如版本问题,翻译问题等,应在文献综述中加以说明。

引用文献要加以标注。

4.文献综述的字体、字号、序号等应与毕业论文(设计)完全一致,引用图表、公式等资料的方式也应与毕业论文(设计)保持一致。

1.文献综述应始于选题,要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撰写,原则上要在毕业论文(设计)正式开题之前完成。

2.文献综述与毕业论文(设计)同为学生毕业资格审核的基本文献,为保存文档,学生应同时提供纸介和电子文档。

摘要:

民俗文化本身就带有稳定及和谐的特质,一直是维持社会和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为此,对民俗文化的开发研究也成为我们急需努力探索的课题。

现阶段,我们更应继承、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使之丰富和发展我国的文化建设。

而针对当前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如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开发方式不合理以及民俗精神淡化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结合各家观点对我国的民俗文化开发研究进行了大量详实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

民俗文化;现状;保护;继承;科学开发

Overviewonourstatefolkculturaldevelopment

Abstract:

Folkcustomculturehasstableandtheharmoniousspecialcharacteristic,anditalwaysmaintainsthesocialharmoniousessentialfactor,mayplayamorevitalrolesimilarlyin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sprocess.Therefore,italsobecomesthetopictothefolkcustomculturedevelopmentresearchwhichweurgentlyneedtoexplorediligently.Thepresentstage,weshouldinherit,protect,developanduseourcountry'sfolkcustomcultureresources,causesittoenrichandtodevelopourcountry'sculturalreconstruction.Butsuchastheprotectiondynamicsinviewofthecurrentourcountryfolkcustomcultureinthedevelopingprocessinsufficient,theprotectionwayimperfect,thedevelopmentwayunreasonableaswellasthefolkcustomspiritdesalination,andsoon.thisarticleunifiesvariousviewpointtocarryonthemassivedetailedliteraturesummarytoourcountry'sfolkcustomculturedevelopmentresearch.

Keywords:

Folkcustomculture;presentsituation;Protection;Inheritance;Sciencedevelopment.

民俗是人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的一种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的创新应紧紧联系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已深深扎根于人们的生活和观念中,融汇在民族风情和民族自尊中。

民俗文化反映着该民族独特的个性、气韵和风骨,是沟通和联系该民族全体成员心灵的无形纽带。

由于人类文化发展的连续性特征,民俗文化的创新只有以特定的民族和国家过去全部的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为根基,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充分吸收其走向未来的一切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才能推进文明进程,使自身根深叶茂。

万健中在《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中指出: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人类社会生活中产生,并没有从人类社会生活中挣脱出来,而是与现实生活糅合一体,成为具有传统意义的社会生活方式,群体生活习惯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赵得利在《民俗:

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中给民俗得定义是:

民俗是民众在生存活动中为了持存发展生命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具有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关于民俗文化,洪勇于《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一文中阐释道:

民俗文化是以口头、风俗或行为等形式创造和传播的文化现象,与生活密切相连,体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

陶立璠在《民俗学》中把民俗文化的功能归纳为,历史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而对这种功能分类稍有不同的是,王娟在《民俗学概论》中将前面提到的历史功能改为心理功能。

如“传说”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题都是关于战争、寻宝、冒险、礼仪等内容的,人们讲述传说是为了表现祖先们在这些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后人们会因此而具有一种荣誉感,人们为自己的祖先而骄傲和自豪。

传说可以激励后人更加努力。

[7]

王海霞在《发挥民俗文化建设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作用》中指出:

我国民俗在历史发展中以及当今时代都具有以下功能:

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能够平和地消解矛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陶立璠在《民俗学》中给民俗文化赋予了它的特色(点):

集中性、地域性、民族性、约束性、传承性以及变异性等。

张巨成、刘荣在《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与整合》中指出,我国的民俗文化也具有自己的特色,其主要表现在:

农业性、宗法性、宗教性、儒学、区域性以及民族性等特色。

洪勇就《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指出,从古至今,在我国传统的节俗,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

以流行广泛的大型节俗如:

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就是特定时空中的生活习惯,属于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欢度春节的一套民俗程式:

送灶神、大扫尘、购年货、做新衣、守岁、贴春联、挂门神、接财神、放鞭炮、拜年等等,剔除俗信,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就是,涮锅碗、搞卫生、多玩耍、购物、饱口福,尽情地享受生活的乐趣。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人们逐渐树立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社会道德风尚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正在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发展的主流。

这些都表明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民俗文化正在形成。

我国民俗文化走过了一条独立发展的道路,这一过程闪耀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芒,显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创造精神。

同时,中华民族又善于摄取外来民俗文化,能使外来的民俗习尚与中华传统民俗交融,形成博采众长具有兼容性的新民俗。

陈正平在《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中指出,中华传统民俗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在内部各族文化之间相互融汇、渗透,而且先后与中亚游牧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欧洲文化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

不光是在历史上,而且在今天,我国的民俗文化也在不断地汲取外来思想和文化。

赵得利在《民俗:

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中指出,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目前一部分民俗文化在我国正经受金钱至上等风潮的误导,向经济转型期特有的文化误区走去。

事实上,我国民俗文化在发展中由于各种原因囤积了许多问题。

针对民间艺术消失速度加快的现象,我国政府以及地方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只是保护力度还嫌不够,部分传统民俗文化遗产资源缺乏有效管理。

王海霞在《发挥民俗文化建设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作用》中阐述道,以民间艺术为例,林林总总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在当代社会的大转型和变革时期,最先遭到毁灭和受到冲击的就是传统文化,尤其是不见经传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如民间说唱、民歌、民谣、民间工艺、美术、歌舞、音乐、戏曲等等。

我们也经常听到学者在哀叹:

某某老房子被拆了,某某古建筑被毁了,某某手艺失传了,某某风俗消亡了。

我国民间文化的现状,确实很让人担忧。

近年来上海的整体民俗文化保护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对部分民俗文化资源还存在着管理不善的现象,其中颇有代表性的是上世纪80年代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搜集编写的民间文艺集成资料,因为集成办公室的撤销而无人专管,损坏、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另如一部分民间博物馆缺乏专业馆藏知识,陈列的房屋又大都简陋狭小,因此藏品也经常有损毁、流失情况发生。

至今上海还没有建造起一个大型城市民俗博物馆,更没有建造起一批具有个性特点的专业性民俗博物馆。

[8]

《民俗:

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一文指出,尽管博物馆保护的只是一种固态的文化,但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方式。

深圳的民俗博物馆、云南民族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以及山西乔家堡博物馆、丁村民俗博物馆、河边民俗博物馆收集、整理、陈列了丰富的民俗文化。

对于特殊的民俗文化要用完善的保护方式。

民俗博物馆不但保存了部分民俗文化,而且也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播,能够部分地满足游客的文化体验。

例如:

洛阳民俗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六十多万人次,在展示民俗风情,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博物馆毕竟只是一种静态保护方式,而民俗文化则是活的、流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俗博物馆显然不能满足我们保护民俗文化的需求。

[1]

民俗旅游资源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由于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与频繁交往,使当地的民俗文化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促进了当地社会文化的变迁。

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致使旅游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2]当前这种破坏表现得比较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伪造

刁统菊等人在《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中提到,民俗文化资源作为经济资源去开发,就难以避免个别地方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而想方设法造假,制作一些毫不存在的民俗事象来欺骗游客。

如果地方政府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那么盲目建设就不但可能发生。

民俗风情乱编乱造。

由于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民俗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例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节日庆典,为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被压缩、删除,而不再按传统规定的时间、地点举行,或者经过生搬硬套、随意拼凑而形成所谓神秘民俗。

我国的经济虽然发展很迅速,并且城市化进程较快,但是我国的一些边远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仍然保留着传统质朴的民俗文化,如江苏昊江同里镇、福建永定的客家土楼、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喜洲城,都是现存的很完整的民俗文化的保留地,这些地方所具有的真实的、活生生的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旅游者真正感兴趣的,也是颇具吸引力的民俗生活文化的整体展示。

2.毁坏

刁统菊等人还指出,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也有几种不同的现象,如有的地方,以民族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行“捐献”,结果是游客大呼上当,损害了民俗旅游乡土性和古朴性的特色。

一些餐厅为了吸引游人,不注意演出质量,随意表演一些民族歌舞。

民俗婚礼表演以参与为名,让游人与穿着民族服装的女性从业人员举行“婚礼”。

陈正平在《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一文中指出,一些旅游硬件在开发之后也遭到严重损坏。

山西平遥的古建筑被破坏了,周村在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之后也面临了同样的情况。

耗资约两千万元于2003年5月建成的河南新安民俗文化村,开放到如今才两年时间,许多设施却遭到了摧残性破坏,村中景点之一“百业兴隆中”塑像全部被毁致残。

民俗旅游开发部门需要彻底反思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3.同化

《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一文指出:

民俗旅游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异地民俗文化相对于本地民俗文化来说具有独特色彩,异地民俗的丰富性只有到了异地才能够感受出来。

但是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民俗文化出现了同化的现象。

一件民俗旅游纪念品,大家随处都可以见到,民俗旅游产品的单一仅仅是地方特色泯灭的一个例子。

民俗旅游与其他的旅游形式比如风景旅游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前者更强调旅游者和对象的互动。

这种互动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既有在现场的互动,又有关于双方社会文化的流动。

随着外来社会文化信息的增多、延续,旅游目的地文化就有可能被同化。

我国许多旅游地的民俗风情实际上早就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在那些少数民族旅游地,民俗文化正在慢慢被同化、异化甚至消失。

[12]

邵长波就《新民俗文化现象解析》提出,民俗是历史,是传统的表现;时尚是现代,是当代的潮流;时尚与传统是矛盾的,对传统甚至是具有颠覆性的。

在中西文化融合的今天,许多人指责、抵触外来文化,但也不乏越来越多的人淡化本地的民俗文化,过分追求、崇拜外来时尚文化。

像一切事物都有自己的两重性一样,我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也有两重性。

《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提出,传统的民俗文化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

它的优点和缺点,正面和负面不是分别放置可以简易取拿的,而是杂糅在一起,难分难解。

想要全面否定和彻底抛弃传统文化,不但是不足取的,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世袭的民族心理。

鉴于在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搞好我国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那么该如何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成为当务之急。

尘灰在《该如何对待民俗文化》中指出,不是所有的民俗文化都能随便地保存下来,或者移风易俗。

对待传统的民俗文化,无论其形式如何变,核心精华都应该保留。

陈正平在《与时俱进:

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中指出,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对悠久的民俗文化传统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区分出糟粕和精华,没有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没有评价的资格,就根本谈不上保护和发扬。

例如:

民间的各种风俗习惯,都是一种社会历史的产物,他们开始时都被认为是在当时条件下最合理最美的生活方式而创造出来流传开去,起过一定的积极的社会作用,所以我们需要用科学的态度去谨慎的、具体的分析它们,进而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此外,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重在创新。

陈正平在同时指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申报工作的龙耀宏教授表示“对任何少数民族的文化来说,没有创新力、没有适应能力是保护不了的”。

而就在前不久,中新网报道:

我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于2011年3月启动并实施的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与命名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调查、推荐和专家论证与评定、公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决定命名旺堆等一百六十六人为首批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涉及说唱、刺绣、舞蹈、年画、泥塑、剪纸、漆艺等等民间文化的各个方面。

首先,成立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咨询、研究机构,为各地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咨询,科学地规划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例如民俗旅游开发给民俗文化资源带来的益处。

何薇在《把握乡村旅游文化特性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成都三圣乡为例》讲解道,民俗旅游是有吸引力的,有学者指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在城乡文化的差异上,这种差异越大,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就越大。

事实上,民俗旅游的出现,将文化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

其次,民俗文化的创新应是大众化的,注重实用性的。

《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指出,创新的民俗文化应是当代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的文化结晶。

它的源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其宗旨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大众的、实用的现代民俗文化,应该是形式多样、层次不同、丰富多彩的高品位的文化,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民俗文化创新的实际成果,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再次,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共通性),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姜军锋就《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民进山东省委会的提案得到落实》中提出,民俗文化的个性、特殊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民俗文化的普遍性、共通性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正是由于民俗文化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矛盾运动,使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俗文化不断碰撞和交流,促进民俗文化乃至整个文化的不断发展。

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民俗文化都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有其长处,也有其局限。

它只有从其它文化中吸收营养,才具有适应时代生活的活力,才能永葆青春,否则就会变成僵死的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的美具有多样性,狭隘地只认为自己的民俗是最美的,去否定或嘲笑别的民族或国家的民俗不是美的,这是一种偏见。

我们应该共享全世界的优秀民俗文化,通过各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相互交流、碰撞、选择、吸收、创新的过程,来发展面向世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民俗文化。

第四,注重宣传本土民俗文化,让美好淳朴的民俗为更多的人了解、熟知。

如:

旅游活动本身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实践,是对风土人情身心以赴的体察我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山光水色、珍木异卉,一经民俗文化的点染便熠熠生辉,在展现优美奇异风姿的同时也在诉说着优美的神话、动人的风物传说和民间故事。

常峻在《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中指出,正是这民俗文化使旅游者了解异国他乡民众的生活、愿望、心理和性格,体味浓郁的风土人情。

杭州西湖天下盛名,而那千载流传的美丽多情的白蛇女故事给一泓碧水增添了无限风情,雷峰夕照、断桥残雪因之令人涵咏不尽。

旅游中还可品尝名菜佳肴、风味小吃,购买富有民间工艺情调的纪念品,全方位领略民俗文化的情趣。

此外,给外来者适时地介绍、讲解有关旅游民俗文化知识,可使他们拓宽视野,于欣赏自然美景中领略特异的人文景观,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民俗文化的历史渊源,具有很高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是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所在之处。

我们只有保护好我们国家的优秀民俗文化,并继承和发扬民俗文化的先进魅力之处,才能更好的去开发利用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

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民俗文化,也是我们民俗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我们做好文化传承、文化品牌、文化效用的根本所在。

参考文献:

[1]赵德利.民俗:

民众生活方式的模式化——民俗定义、性质新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2).

[2]陈正平.与时俱进:

发展先进的民俗文化[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1).

[3]万健中.民俗文化与和谐社会[J].新视野,2011(5).

[4]洪勇.试论民俗文化的特征与保护[J].南方文物,2004(3).

[5]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

学苑出版社,2003.

[6]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AlanDundes.SacredNarrative[M].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4.

[8]王海霞.发挥民俗文化建设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中的作用[J].美术观察,2004(3).

[9]张巨成,刘荣.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与整合[J].云南学术探索,1994(4).

[10]陈正平.当代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借鉴[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

[11]邵长波.新民俗文化现象解析[J].中国电视,2011(10).

[12]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1).

[13]尘灰.该如何对待民俗文化[N].中山日报,2011424.

[14]明江.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重在创新——贵州民院民族文化学院院长龙耀宏一席谈[N].文艺报,201145.

[15]何薇.把握乡村旅游文化特性深挖民俗文化内涵——以成都三圣乡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2).

[16]姜军锋.开发民俗文化资源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民进山东省委会的提案得到落实[J].民主,2011(6).

[17]常峻.民俗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