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G桩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3824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FG桩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CFG桩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CFG桩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CFG桩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CFG桩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FG桩施工方案.docx

《CFG桩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FG桩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FG桩施工方案.docx

CFG桩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1甲方提供资料

《XXXXXX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XXXXXX处理方案》

《XXXXXX工程CFG桩布置图》

《XXXXXXCFG桩布置图》

1.2规程类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87)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SDJ280—90)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BJ01—21--95)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9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规范》(JGJ46—8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2.工程概况

2.1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场地位于XXXXXX东北侧,场地经后期整平,地势平坦,地面标高为米。

2.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2.2.1地层岩性

详见岩土勘察报告

2.2.2地下水

详见岩土勘察报告

2.3工程简介

序号

项目

内容

1

工程名称

XXXXXXCFG桩

2

建设单位

3

勘察单位

4

设计单位

5

施工总包

6

监理

7

工程规模

桩283根、砼灌注量约410m3

8

建设工期

9

合同工期

2.4CFG桩主要技术参数

①、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Ra=KN;

②、桩数283根,桩长10m-11m,且进入细纱⑤层≥1.0m,桩径Ф410mm;

③、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设计为140kPa;

④、设计桩顶绝对标高分别为;

⑤、砼强度C20,坍落度16-20cm。

3、施工部署

3.1项目组织机构

3.1.1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

项目副经理

 

物资部

安保部

工程部

技术质量部

综合办公室

财务部

3.1.2各部门职能

(1)技术质量部

编制和贯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序,组织技术培训,材料检验、试验和施工试验,办理工程变更,调整工序设计,汇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档案,试验、检验、和测量设备计量,负责组织检查监督工序质量,并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由部门主任(质检总工程师担任)、施工监督员、质检员、技术管理员、试验员、资料员、计量员组成。

(2)工程部

负责制订生产计划,完成工程统计,机械设备管理,组织实施现场各阶段的平面布置,劳动力及生产安排,工程质量管理等工作。

由部门主任、工程调度、计划统计员等组成。

(3)安保部

负责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施工人员上岗安全教育及安全设施监督检查与保卫工作。

由部门主任、安全员组成。

(4)物资部

负责施工材料和机械、工具的购置、运输,编制并实施材料使用计划,监督控制现场各种材料的使用情况。

由部门经理、材料采购员、材料保管员组成。

(5)财务部

负责工程期间合同财务管理

由部门经理、统计员、财务会计员组成。

(6)综合办公室

负责文件管理、档案管理、对外关系、后勤供应、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工作。

由部门主任、后勤管理人员组成。

3.2质量方针和项目质量目标

3.2.1质量方针:

“信守合同、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用户满意”

3.2.2质量目标:

工程达到现行规范和规定要求,工程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3.2.3项目管理目标(QCDS)

(1)质量目标(Q):

工程验收通过率100%,争创优质工程。

(2)成本目标(C):

落实成本控制责任制,将成本控制在目标成本之内。

(3)工期目标(D):

在正常施工条件下,按预计工期完工。

(4)安全目标(S):

工程施工期间无安全事故。

3.2.4文明施工目标

创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3.3施工工艺流程

CFG桩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泵送混凝土压灌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压灌混凝土

钻进成孔

长螺旋钻机就位

测放桩位

成桩

提钻成桩至地面

4、工程进度计划

4.1项目开、竣工时间

本工程开工日期:

2011年5月20日,每天24小时作业完成50根,竣工日期:

2011年5月25日,工期控制在6日历天以内,有效工期6天。

4.2施工进度计划

见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

项目名称

完成时间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进场准备

CFG桩

撤场

4.3工期保证措施

将按照“快速度、高效益、高质量、有秩序”的原则,进行均衡施工,根据工期和质量要求,合理安排,精心施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如下措施:

(1)为保证本工程总工期的顺利实现,项目经理部进场后根据

实际情况认真编制实施进度计划,并严格按此组织施工,制订单项作业计划。

(2)每天召开生产调度例会,由项目经理负责,召集各职能部

门人员和专业施工负责人检查当日完成情况,对第二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采取对策,对物资供应和劳动力做好充分安排,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科学组织施工,提高时空利用率,推行立体、平行

交叉作业法、实现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多种工序相互穿插,紧密衔接,最大限度地缩短工期,提高工效。

(4)合理安排劳动力,执行日夜轮流作业,关注并搜集气象资料,对天气情况提前考虑,早做安排。

(5)积极采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施工提高机械化程度,提高工效。

(6)各种材料保证及时充足供应,各种周转材料储备充足,各类型机械设备保养运转良好,保证施工在最优状态下进行。

(7)加强同甲方驻地代表及监理联系,对变更图纸疑问、社会因素等问题提前考虑,积极协商解决。

(8)进行严密的科学化、程序化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杜绝工程缺陷,减少浪费,使原材料进场,材料投入使用,工序检查,质量评定和检验等环节有序无误。

(9)安全是施工生产的主题,必须安全生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安全保证体系,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思想深入到各员工的心理,确保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10)狠抓重点控制工程和关键工序,对于控制工期的工程和工序,应组织精锐队伍,增加资源投资。

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和资源计划

5.1施工准备工作

5.1.1技术准备

包括对项目设计方案的审查,明确目的,熟悉整套施工图纸,对项目施工场地的自然条件、施工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分析,合理编制施工计划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工作为:

5.1.1.1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

(1)、对甲方或设计部门提供的各类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应严格审核,认真履行交接手续,做好记录,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是否经济合理,同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通过图纸会审,明确技术要求,熟悉图纸内容。

图纸审查的要点是:

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清楚、明确,主要尺寸、标高、轴线是否有错误;设计界定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推行新技术、新工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对安全施工是否有影响等。

(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审核

5.1.1.2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审核

(1)、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学习理解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根据工程特点制定施工项目质量计划、保证体系和岗位责任制,把质量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工序,各个班组,直至到个人,做到责任分明,工作到位。

(2)、施工设计方案编制后由公司总工和技术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并经工程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5.1.1.3技术交底

根据工程的不同情况,由项目总工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工作,交底的主要内容有:

(1)图纸交底

如设计要求(包括设计变更)中的重要尺寸、轴线等。

(2)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技术安全措施、工法要求、质量标准、设计变更等。

(3)材料配比要求:

如材料的品种、数量、质量标准要求等。

(4)提出克服质量通病的要求等,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预防措施。

5.1.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5.1.2.1主要施工机械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表5-1

序号

机械或

设备名称

规格

型号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

(KW)

生产

能力

备注

1

长螺旋钻机

ZKL800BB

1

2010年

110KW

良好

2

砼输送泵

HBT60A

1

2009年

55KW

良好

3

砼运输车

9m3

3

良好

5.1.2.2主要材料实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配备的主要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表5-2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1

2

水准仪

北光S2

1

3

砼试模

mm×mm

3

4

坍落度筒

2

5

台式电脑

1

6

打印机

1

7

钢尺

50m

2

5.2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5.2.1施工放线工作

5.2.1.1甲方给定的测量控制点如下:

①、

X:

Y:

H:

②、

X:

Y:

H:

5.2.1.2施工放线要求

①、施工放线必须采用经过定期检验的全站仪进行施放,测量精度必须满足现行建筑施工规范要求。

②、桩位可采用钢尺量距法,按照轴线进行施放。

③桩位放线结束后,立即由监理工程师进行施工验线,并及时填写施工放线报验单,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方可施工。

5.2.2临时供水、供电情况

①、供水点位于场地西侧,日用量0.2t,无污染、洁净水。

②、电源位于场地西侧,最大用电量为150KW。

6.各种资源需用供应计划

6.1劳动力需要量及进场计划

6.1.1主要管理人员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表6-1

名称

姓名

职称

备注

1、项目经理

杨冬元

工程师

2、项目总工

李文付

工程师

3、质检员

张学

助理工程师

6.1.2劳动力需求计划表6-2

序号

岗位名称

人数

进场时间

备注

1

钻机

10

5月18日

2

砼泵工

2

5月19日

3

砼罐车司机

7

5月20日

4

电工

1

5月18日

5

炊事员

1

5月18日

6

收料员、采购员

2

5月19日

7

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

3

5月19日

合计

26

6.2材料投入计划

(集控楼)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表6-3

序号

材料名称

规格

需要量

供应时间

备注

单位

数量

1

商砼

C20

m3

492

5月20日-

5月25

所有进场商砼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供应站提供。

7.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7.1平面布置说明

泵站布置在场地西侧。

 

7.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W

泵站

水源

电源

拟建场地

 

8.CFG桩施工

8.1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标准

8.1.1测放桩位

根据甲方提供的桩位平面布置图及有关的控制点成果,用全站仪、钢尺测放,桩位误差不大于2cm。

在测量放线复核无误、报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开钻。

8.1.2钻机就位

找出施工桩位,移动钻机,使钻头对准桩位,钻机底座水平,调节钻机支撑杆,用钎坠校正钻具垂直。

钻头中心与桩位偏差不大于2cm,桩垂直度偏差小于1%。

8.1.3钻进成孔

(1)开钻前量好钻具长度,并在机架上画上明显的进尺深度标志,保证成孔深度和有效桩长。

同时必须量测钻头直径,以保证设计桩径。

(2)启动动力头,待电流稳定后,开动主卷扬,下放锤头,在钻具自重和钻头旋转切削作用下钻入土中至设计深度。

同时用水准仪严格控制桩顶与桩底标高。

(3)钻进过程中,未达到设计标高不得反转或提升钻杆,如因特殊情况要提升钻杆或反转,应将钻杆提升至表面,对钻头活门重新冲洗、疏通、闭合。

(4)开始钻进或穿过软硬土层交界处时,应保证钻杆垂直,缓慢进入;在砂层中钻进时,应尽量减少钻杆晃动,以免扩大孔径。

(5)钻进时,应注意观察电流值变化状态,当电流值接近140A时应及时提升排土,直到电流值变化在正常工作状态。

(6)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要密切注意钻进情况,如遇卡钻、钻杆剧烈抖动、钻机偏斜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方可继续作业。

8.1.4泵送混凝土压灌成桩

(1)混凝土采用超流态混凝土,强度等级C20,坍落度为160~200mm。

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cm,以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可泵性。

(2)灌注时根据泵送混凝土量调整提钻速度,一般控制在1.5m/min,以免因灌入混凝土量不足造成断桩或缩径。

(3)钻孔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混凝土泵开始泵送混凝土,混凝土充入钻具2~3m后提升钻具开始灌桩。

随混凝土不断泵入,提升钻具至地表成桩。

(4)压灌时连续进行,泵斗内要有一定的混凝土容量,混凝土容量要高出进料口50mm以上,以防吸进空气。

当泵斗混凝土低于进料口时及时通知停止提升钻杆,待混凝土搅拌好后再进行压灌、提钻。

(5)桩头需灌至桩顶标高0.5m以上,以保证桩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6)如遇堵管或其它故障,应及时处理,若钻头提出原灌入混凝土料面,应将钻头插入混凝土面下1.0~2.0m深度后再灌桩。

(7)钻头提升到孔口时,应防止桩周土掉入孔内。

(8)提钻时注意灌入量及灌入高度。

8.1.5施工技术要求

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指标如下:

(1)轴线点定位偏差≦2cm,桩尖对位偏差≦2cm,

(2)成桩后桩位偏差≦25cm;

(3)成孔垂直度偏差≦1%,桩径不小于设计桩径,桩长不小于设计桩长;

(4)灌注充盈系数K≧1.0

9.复合地基检测

9.1每班每天做1组试块,规格为10cm×10cm×10cm,委托唐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做砼强度抗压试验;

9.2承载力检测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共4组;

9.3抽取总桩数20%的桩进行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桩身完整性;

9.4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本区工程经验,检测工作在成桩后1周即可进行。

10.工程质量目标及保证措施

10.1质量管理工作与程序

10.1.1质量管理程序

方案保证

人员:

基本要素质量

方案:

经审批方可实施

实施中优化总结

工程质量保证

人员素质保证

执行岗位责任制

原材质量保证

材料:

原材、半成品检验

技术资料保证

操作过程保证

施工:

按工艺标准要求

熟悉图纸

机具保证

机具:

检测合格方可施工

周检维修保养

 

10.1.2质量执行程序

过程质量执行程序

检查认可

业主监理

复检制

质量工程师

初检制

质量工程师

三检制

技术咨询

审批

方案

进入下道工序

 

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

 

10.2质量保证体系

标准化

 

10.2.1质量保证机构及各部门职责

10.2.1.1项目经理部的质量职责

(1)基本职责:

分解指标,强化管理,宏观控制,服务现场,搞好协调。

(2)实施项目法施工管理。

对本工程实行动态管理,按项目的实际要求,组织资源,保证项目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以项目为单位对工程成本进行总体控制。

(3)加强对施工队监督检查,保证各单位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4)编制和落实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选聘合格的操作人员上岗。

(5)负责工程结算,搞好资金管理和成本核算。

按月考核项目成本,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掌握经营状况,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6)编制和实施项目的总体管理方案和施工计划,制定和落实技术、质量、工期、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和调度进入现场的生产要素,保证项目质量、工期、效益、安全等目标的实施。

(7)及时办理、收集变更签证、材料代用等各种工程结算资料和工程各项竣工资料。

(8)认真执行国家及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抓好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控制。

(9)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①、针对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策划》,设计项目质量目标。

②、编制以质量为第一要素的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③、正确设立质量管理点。

④、明确项目内部质量职能分配,建立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制度。

⑤、严格执行各工序操作的工艺标准。

⑥、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施工及验收规范,对各分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控制。

⑦、完成质量记录,建立质量档案,做到可靠追踪。

⑧、制定落实质量奖惩办法,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⑨、对进场的设备、材料质量和数量进行严格验收,妥善保管,合理利用。

⑩、建立质量成本制度,提高产品工序一次合格率和一次成优率。

10.2.1.2项目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1)对本工程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督促各级人员行使质量责任。

(2)组织贯彻技术规程、施工规范、质量标准,负责组织分级编制审定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特殊工程的施工方案。

(3)组织科技规划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本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4)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采取有效技术措施,确保工期、进度、质量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

(5)对检测、试验机构设置,人员技能配备,设备、仪器、仪表的配置、测试手段、管理制度,承担技术指导和领导责任。

(6)重视用户意见和投诉处理,负责组织不合格工程的原因分析、评定和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主持重大质量事故和重要质量问题的调查处理与改进。

10.2.1.3施工管理工程师质量职责

(1)负责施工准备工作,认真复核设计图纸。

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及开工报告。

(3)检查测量符合情况,对工程组织测量复测。

(4)对工程质量不合格品进行处置。

(5)负责施工管理的各项技术交底工作,负责现场人员材料、机械、环境、施工方法的检查工作。

对不合格施工下发整改通知单。

(6)参加质量策划,安排施工顺序,负责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工作。

(7)负责采购文件的检查、指导工作。

(8)负责半成品、结构件的标识管理、检查工作,负责标识文件的制定。

(9)负责关键和特殊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收集各项资料,进行过程能力的认可。

10.2.1.4技术管理工程师质量职责

(1)负责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

(2)负责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设计、各种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工作。

(3)负责竣工文件的指导审查归档工作。

(4)负责工程技术总结、科研和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收集、整理、总结工作。

(5)负责《项目质量计划》的管理、修定、更改和执行工作。

(6)负责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中的作业指导书编制、更改、实施工作。

(7)负责统计技术的运用管理和指导工作。

10.2.1.5资料工程师质量职责

(1)负责施工技术管理文件、资料、图集、标准、空白表的打印、建账、登记、造册、保管、标识和收发工作。

(2)负责竣工资料收集、整理和建档工作。

(3)负责合理化建议和科研项目的资料整理。

(4)负责绘图、出图、晒图及各种台帐的建立工作。

10.2.1.6安检工程师质量职责

(1)负责项目施工的安全检查记录

(2)经常分析安全状况,掌握工程的安全动态。

(3)负责本单位检验器具的建档、定期校准、标识工作。

(4)负责施工项目上的特殊工种人员上岗工作。

(5)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通过工程项目经理部的协调指挥,严格按质量体系要求进行质量管理。

这是质量保证措施的关键所在。

10.3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10.3.1明确质量奋斗目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10.3.1.1保证质量的原则:

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质量具有否决权。

10.3.1.2质量方针:

满足业主要求为宗旨,实现质量承诺为准则,以行业标准为目标。

10.3.1.3质量目标:

本工程各类原料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达100%,为确保工序的优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10.3.2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制度,从管理上确保计划质量目标的落实

10.3.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制度

10.3.3.1工程开工前,除了对工艺流程、质量要求等作详细交底外,还必须强调对重点、难点部位,须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建立质量管理点,定期作施工质量分析,实施工程质量动态管理。

10.3.3.2建立“五不施工”、“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

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桩和资料未经复核不施工;材料不合格不施工;工程环境污染未检查签证不施工。

“三不交接”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不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10.3.3.3对工序实行严格的“三检”

“三检”即:

自检、互检、交接检。

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道工序,确保各道工序的工程质量。

10.3.3.4建立严格的材料验收制度

对所有入场材料,必须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检查,质量检查记录和试验报告保存备查。

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中。

10.3.3.5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

本工程中各分项工程必须由专职质检人员作好质量检测记录,工程结束时交档案资料员负责整理装订成册归档。

10.3.3.6建立质量保证奖惩制度,奖励先进,督促后进,直至处罚。

10.3.4施工进程的质量控制

(1)按优化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2)搞好图纸会审和技术培训工作,对于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要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学习。

(3)按施工组织设计和工程总平面图布置进行场地布置。

项目经理部全部管理人员配齐并履行自己的质量职责。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总的施工控制,各分项、分部工程都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使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5)建立合格分供商档案备查,对不合格品杜绝使用。

进场材料不仅要有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并要有专人、专帐、专库管理,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6)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用施工机械,搞好维护检修工作,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本工程所选机械设备均为性能优良、运转良好的设备。

(7)做好各工种、各工序的接口工作,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控制工程的开工时间和要求完成时间,并明确其质量要求和施工技术要领。

10.3.5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10.3.5.1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

(1)水泥采用高质量的水泥。

不采用受潮和过期水泥。

使用洁净水。

(2)砂石料除符合现行的《普通砼用砂质量标准和验收方法》和《普通砼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的规定外,石料粒径最大不超过20mm,所含泥土符合规范要求并不得呈现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吸水率不大于1.5%。

(3)混凝土搅拌质量保证措施

配合料混合均匀,颜色一致,计量准确,其允许偏差水泥、水均为1%,砂石为2%。

(4)为加强对砼生产过程的控制,现场派监督员检查各种原材料到货质量,计量情况,搅拌时间等。

安排试验人员抽样,测定坍落度。

10.4施工资料管理保证措施

10.4.1文件管理保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