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3760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docx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高二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题

第Ⅰ卷

一、(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岑(cén)寂丰腴(yú)崤(yáo)函锱(zhī)铢必较

B.迥(jiǒng)然西畴(chóu)戮(lù)力剽(piāo)掠其人

C.窈窕(tiǎo)刀俎(zǔ)逦迤(yǐ)妃嫔媵(yìng)嫱

D.熹(xī)微流憩(qì)歆(xīn)享瓮牖(yǒu)绳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付梓索然无味意蕴出神入化

B.踌蹰礼尚往来国粹残羹冷炙

C.斟酌矫糅造作鞭笞趋炎附势

D.蕴藉瞬息万变流弊戛然而止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义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汉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向他聊了起来。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殚精竭虑、忘我工作是密不可分的。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仑美奂。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趋于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一劳永逸。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缺陷汽车召回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由缺陷汽车产品制造商(包括进口商),采用修理、更换、收回等方式消除其产品可能引起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缺陷的过程。

B.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组织农民工子和城市小学生开展“手拉手”、班级之间“结对子”等活动,让他们和城市少年儿童增进了解、建立友谊、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C.“人不是为挫折而生的,”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

“人可以毁灭,却不能挫败。

D.轰轰烈烈的“彩屏旋风”尚未停歇,围绕摄像手机市场展开的新一轮“中洋大战”又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李清照,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其作品多为婉约之作,有作品集《漱玉词》。

B.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从1918年起陆续发表了《药》《阿Q正传》等小说,先后编成《彷徨》《呐喊》两本小说集

C.我国古代诗歌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近体诗又分绝句和律诗两种,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律诗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D.王右军,指东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他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

文采与书法齐名,冠绝天下。

二、(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细胞周期研究概述

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利兰·哈特韦尔就已经用遗传学的方法研究细胞周期。

他以芽殖酵母为材料来研究细胞周期。

1970年至1971年间,他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培养芽殖酵母,分离、获得了数十个细胞周期基因发生突变的酵母变体。

随后他还发现了100多个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的特异基因,称之为CDC基因(细胞分裂周期基因)。

其中一个为CDC28基因,可以控制细胞通过G1期的最初阶段,因此,CDC28又叫“启动点”(start)基因。

另外,哈特韦尔还研究了辐射对酵母细胞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监测点”(俗称“关卡”)这一概念,这些监测点检测DNA有无损伤或合成错误,直到检测无误,细胞才能进入下一周期,否则阻滞。

保罗·纳斯以另一种类型酵母——裂殖酵母为实验模型,用同样的方法研究细胞周期。

虽然同为酵母菌,但二者亲缘关系相去甚远,不仅分属两个菌属,从进货角度看,二者在10亿年前就已经分离。

70年代中期,纳斯发现了裂殖酵母的CDC2基因。

他发现该基因在调控细胞分裂(由G2期转换到M期)中起关键作用。

随后,他还发现CDC2与哈特韦尔发现的芽殖酵母的“start”基因具有相同功能。

1987年,纳斯在人体细胞中分离出了与CDC2基因相对应的基因,并进一步发现这个基因编码的CDK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是调节细胞周期的一种关键物质。

因此,纳斯的先驱工作不仅是发现了调控细胞的机制,他还发现,还种机制适用于从酵母菌到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随后不同的实验室相继分离出十多个CDC2相关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有两个共同特点:

一是均含有一段相似氨基酸序列,二是它们均可以与细胞周期蛋白(cyclin)结合,并将细胞周期蛋白作为其调节亚单位,进而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因而它们被统称为CDK激酶家族。

纳斯发现CDK激酶的激活依赖于该酶的可逆性磷酸化,即磷酸基因与蛋白质结合或分离。

80年代早期,亨特等人以海胆为材料来研究细胞周期的调控。

他们发现在海胆卵中两种特殊蛋白质的含量随细胞周期的进程变化而变化,一般在细胞间期内积累,在细胞分裂期内消失,在下一个细胞周期中又重复这一现象。

他们将这两种蛋白质命名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随后这两种周期蛋白被分离和克隆出来,并证明广泛存在于从酵母到人等各种真核生物中,在进货中高度保守,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迄今在人体中已发现十多种不同的细胞周期蛋白。

CDK激酶至少含有两个亚单位,即细胞周期蛋白和CDK蛋白。

细胞周期蛋白为其调节亚单位,可以调节CDK激酶的活性;CDK蛋白为其催化亚单位,具有激酶的活性,并可以选择性对底物(蛋白质)进行磷酸化。

CDK通过使某些蛋白质磷酸公,改变其下游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并影响其功能,实现对细胞周期调控的目的。

不难看出,上述三位科学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具有连续性,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阐明了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他们的发现构成了细胞周期调节的分子机制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已相继发现100多个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

CDK分子在细胞周期中保持非常恒定的水平。

但是在细胞周期蛋白的调节下,CDK激酶的活性会发生变化。

CDK和细胞周期蛋白共同驱使细胞周期从一个时期进入下一个时期。

因此,可以形象地将CDK分子比作控制细胞周期的“引擎”,而把细胞周期蛋白比作控制“引擎”的“油门”。

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将会在生物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有助于阐明癌细胞伯染色体不稳定性,这些染色体的改变可能为细胞周期调控异常所致。

随着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逐步阐明,我们可以清楚癌细胞的突变机制,并找到预测、诊断、控制或逆转细胞癌变的方法。

目前,已有科研机构和大公司联手开发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药物(如CDK分子的抑制剂)。

相信不远的将来,人类会找到治疗肿癌的有效方法。

7、下列对“细胞周期研究”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CDC28基因又称“启动点”基因的原因是它可控制细胞通过G1期的最初阶段。

B.70年代中期,纳斯发现了裂殖酵母的CDC2基因。

C.被亨特等人命名的细胞周期蛋白存在于各种真核生物中,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D.CDK激酶含有两个亚单位,即细胞周期蛋白和CDK蛋白。

8、对利兰·哈特韦尔研究细胞周期成果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不同程度下培养芽殖酵母,获得多个细胞周期基因发生突变的酵母突变体。

B.发现了可参与调控细胞周期的CDC基因和CDC28基因。

C.基于辐射对酵母细胞影响的研究而提出了“监测点”概念。

D.监测点可检测DNA的损伤程度或合成错误,确认检测无误后,细胞方可进入下一周期。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利兰·哈特韦尔和保罗·纳斯用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材料对细胞周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B.三位诺贝尔奖的得主,在细胞周期研究工作中的贡献不同:

利兰·哈特韦尔发现了细胞周期基因,保罗·纳斯发现了细胞周期基因的广适性,而亨特则发现了细胞周期蛋白。

C.编码为CDC2的基因蛋白之所以被称为CDK激酶家族,是因为它们不仅含有一段相似的氨基酸序列,而且可与细胞周期蛋白结合,表现出蛋白激酶活性。

D.以利兰·哈特韦尔,保罗·纳斯和蒂莫西·亨利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细胞周期调控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调节细胞周期性分裂分子机制,对细胞周期研究工作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0、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间存在着传承关系:

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后者则对前者的研究作了完善和发展。

B.三位科学家的发现,构成了细胞周期调节机制的基本框架。

100多个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基因,正是以此为必要条件才得以先后发现的。

C.细胞周期研究在生物学、医学等诸多领域有着令人鼓舞的应用前景。

目前,科研机构和大公司联手已开发出治疗癌症的有效药物。

D.因为在CDK和细胞周期蛋白的共同作用下细胞周期可以一个时期进入另一个时期,所以,我们可把CDK和细胞周期蛋白分别喻为控制细胞周期的“发动机”和“油门”。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公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

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贵轻重,慎权衡。

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

桓公实北伐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故曰:

“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

欺骗。

B.尝与鲍叔贾贾:

商人

C.管仲既任政相齐相齐:

辅助齐国。

D.管仲因而信之信之:

相信了他。

1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作用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子纠败,召忽死之这件事,指公子纠败。

B.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他,指管仲。

C.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他们,指一般人,即老百姓。

D.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他们,指诸侯。

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之贤的一组是

①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

②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③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④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⑤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

⑥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A.①③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⑤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管仲之口,列举了鲍叔对他的知遇之恩。

他的一系列不容易被人原谅,得不到人理解的行为,鲍叔都能原谅,都能理解,丝毫也没有动摇对他的信赖,足见鲍叔的见事之明,知人之深。

B.因为管仲在齐国功业卓著,所以他的子孙们世世代代在齐国享受俸禄,有封邑的人经过了好几代,常常有人成为有名的大夫。

C.因为管仲在齐国功业卓著,所以他的财富虽然多的可以和国君相比,拥有三归台和反坫台,但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

D.文章叙写管仲言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表彰管仲一人,也是为了在列传中附现实性鲍叔,抒发重视友谊、重视患难相助的感情,并且为后人提供带有普遍意义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经验。

第Ⅱ卷

班级:

姓名:

得分:

第Ⅰ卷答题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四、(3题共16分)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2)贵轻重,慎权衡。

译文: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第二联中的“一”字,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请你说说它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2)诗人早年曾热心仕途,然而科举失利,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尾联“望春台”一词,语意双关,既有望春之意,又指京城。

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17、准确填写下列各句(4分,每句全真正确得1分)

(1)虽曰爱之,;虽曰忧之,。

(2)秦人不暇自哀,,,。

(3),齐彭殇为妄作。

(4)策扶老以流憩,。

五、(20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8~25题

面包山遐思

①夜幕降临时分,站在里约热内卢的面包山顶,眺望着脚下的海湾和幢幢高楼,禁不住思绪万千。

天上,弯弯的月牙儿挂在天顶;地上,璀璨的万家灯火亮晃晃的。

海边的沙滩上,一排白炽灯照亮了金黄色的沙滩。

繁忙的海滨小机场,飞机一会儿起飞一会儿降落。

富人区的小别墅紧靠在海边,海湾里,星罗棋布地停靠着蓝色黄色的游艇。

远处的山坳里,贫民窟的灯光也微弱地亮起来了。

听新华社驻里约分社的陈社长说,这些市郊结合部的贫民窟里,就驻扎着专事走私贩毒的土匪强盗,连警察都对他们毫无办法,常常可以听到激烈的枪声,那警匪在对峙作战。

但是这些令人不安的治安情况,并没有让里约的市民停下享受生活的脚步,他们照样在海滩上晒太阳,打排球,照样热情地跳着桑巴舞,照样搏击在海浪中。

街头的烤肉店,海鲜馆,照样是人头济济,美酒美食飘香,美人欢歌笑语。

②我不禁想起今天下午到巴西《环球报》集团参观时所看到的报纸头版。

一张大幅照片拍的是贫民窟的破烂房子临水而居,肮脏的水面上漂浮着垃圾,而远处的富人区却是豪华别墅加游艇,贫与富对比鲜明。

巴西报人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他们的感受远比我们这些匆匆而过的访问者真切深刻。

这样的图片上了一版头条,可见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良心促使他们发出了必须关注贫富悬殊现象的呐喊。

③我们在昨晚到达里约。

刚到达就去观看了一场桑巴舞表演,剧场里各个国家的游客都有,桑巴舞也确实体现了巴西人热情奔放的民族性格。

姑娘们扭动起身体,人体的每一部位,每一块肌肉都在跳动都在旋转。

姑娘小伙跳得大汗淋漓,脸上的笑容灿烂无比,确实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但当地陪同的黄太太告诉我们,这些舞蹈演员工资很低,一天要演出两场才能养活自己。

④看完戏在回宾馆的路上,黄太太一再告诉我们,千万小心看管钱包照相机手表,晚上最好不要一个人出去,集体行动更安全。

这些告诫在第二天和新华分社陈社长见面时,才得到具体的解释。

陈社长说,他们新华分社的记者,没有一个不经历过被抢劫的惊吓,他们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口袋里放些零钱,遭抢劫就拿出来缴给强盗。

那些山腰中的强盗土匪窝里,经常发生枪战,有时是相互火拼,有时是和警察对抗。

这些话让我们目瞪口呆。

里约,多么美丽的城市,世界上著名的旅游胜地,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却面临着如此恶劣的治安局面。

⑤早上起床,新华分社陈社长带我们去坐船看大海。

大海碧蓝碧蓝,海湾靠近大西洋的出海口,留有当年葡萄牙人建立的三个炮台耶稣山拔地而起,和面包山遥遥相对,成了城市的制高点。

耶稣山上建有耶稣的巨幅雕像,雕像高高地竖立在山顶,云雾就在耶稣的周围飘来拂去,平添了几分神秘气氛。

声调中有拔地而起的山,而且是石头山,而且矗立在海边,里约人真是好福气。

站在山上,可以看到海湾四周大大小小的山峰,同城里的高楼大厦一道,星星点点散布在在大地上、大海里,构成一幅人间仙境般的图画。

⑥晚上睡在宾馆里,想着白天聊到的沉重话题,迷迷糊糊睡着了。

半夜被一阵哗哗的雨声所惊醒,想起阳台上窗还开着,便起身关窗。

走到阳台上一看,银色的月光洒在沙滩上,海滩上一阵阵哗哗的海浪冲上来又退回去。

原来哗哗的声音不是下雨,而是大海的涛声。

细洁柔软的大海滩空无一人,多么美丽的海滩,多么美丽的里约。

但是谁又会想到,这样的人间仙境,竟然是西方民主政治同中世纪式的土匪强盗同时并存,繁华的市容同无处不在的偷盗抢劫同时并存。

里约,真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城市。

18、这篇文章是以作者为线索来展开的。

除了写里约的美丽之外,作者还着重写里约的和

(3分)

19、如果以作者在里约的参观、游历的时间为顺序来展开,那么各段的先后次序应是(填自然段序号)(2分)

20、从文章看,作者写作此文的时间应该是(2分)

21、第1自然段,作者写了两个部分,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由和得来的,在后一部分中,作者突出了两个要点:

(1)

(2)(4分)

22、以下分析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用四个“照样”反复,强调里约市民享受生活不受土匪强盗的影响。

B.巴西报人深切感受到当地的贫富悬殊,这促使他们在新闻媒体上发出呐喊。

C.新华社记者遭抢劫时就拿出口袋里的零钱缴给强盗,由此反衬出里约强盗土匪猖獗。

D.作者以写里约的美丽始,又以写里约的美丽为结束,突出了美丽,也就突出土匪强盗存在是城市的不幸。

23、本文的宗旨是什么?

(3分)

 

24、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点,请就其中的一点,进行阐述评价。

(80字左右)(4分)

 

六、(12分)

25.下面一段文字有多处语病,请指出并加以修改(3分)

①纸是供写字、绘画、印刷、包装等所用,②多为植物纤维制造。

③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④东汉的蔡伦总结了前人的造纸经验,⑤改造了造纸术,⑥被后人称为造纸术的发明人。

病句(序号)

修改

26、有很多汉字是用“会意法”造出来的。

今人也可以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来对某些汉字重新“会意”。

请依照下面例句的方式,给另外四个字会意。

(4分)

[例1]“诗”:

“诗”是寺庙里的语言,自然是超越平常人生的。

[例2]“挣”:

“挣”就是伸出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

(1)“诱”:

(2)“舒”:

(3)“劣”:

(4)“选”:

27、学校举行“我最喜欢的一篇语文课文”的推荐活动,请您填写下面的表格,推荐一篇课文。

要求表述简明连贯,突出课文特点。

(5分)

课文题目

推荐理由(不超过40个字)

 

七.(60分)

28、作文。

有人看到雨后彩虹十分高兴,有人听到别人一席话而如坐春风,有人看到一段文字而陶醉其中,有人听了一段音乐如醉如痴……

你有这样的体验吗?

你有过这类感受吗?

请以“陶醉”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1)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答案“1A2C3A4A5A(B“增刊……进步”之间的三个顿号改为逗号C句中的冒号改为逗号D句号置于引号之外)6B7D8B9A10C11A12D13C14B15

(1)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能而称赞鲍叔牙能了解人。

(2)管仲重视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地衡量事情的利弊得失。

16

(1)花开百花之前,已见其早;而“一枝”又先于众梅,更显此梅之不同寻常,且又很好地照应了题目中的“早”字。

(2)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能在来年(明年、他年),应时而发,科举高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愿望。

17略18。

遐思令人不安的治安情况贫富悬殊19。

③④⑤②①⑥ 20,到达里约的第二天晚上21,眺望听说社会治安令人不安居民照样享受生活22,A23,通过作者在里约的所见所闻,告诉读者美丽的里约是一个人间仙境,但是偷盗与抢劫无处不在,引起读者对西方社会的思考。

24,如:

以遐思为线索,形散神不散;两上反差很大的事物放在一起写,对比突出,造成读者震撼的感觉;写景写桑巴舞都写得十分细腻,尽量突出美好的事物,从而让读者对现实感到不可思议。

25①删去“所”,在“用”后加“的”;③在“发明”后加“之一”,也可将“四”改为“一”⑤把“改造”改为“改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