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3617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31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docx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含教学反思

2019年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1.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蒸发现象,并知道水蒸气是一种真实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

2.经历水蒸发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水蒸气的形成与水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水蒸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它的形成和水有关系。

【教学准备】

水、玻璃片、透明塑料杯、塑料薄膜、湿布、棉签、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用棉签在黑板前面的玻璃上写上“水”字,提问学生看到什么现象?

2.学生汇报:

过一会儿,“水”字渐渐不见了。

3.教师提问:

生活中还见过类似的现象吗?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

水到哪里去了?

(板书课题)

6.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2题,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公平性;

  二是从哪些方面展开细致认真的观察。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展示水蒸发的教学课件,并提问:

1号杯和2号杯中水的多少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号杯上的塑料膜在实验前后有什么变化?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3天后,1号杯比2号杯中的水少了许多,而且2号杯的塑料膜上出现了小水珠。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水蒸气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1)教师提出问题:

塑料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怎么来的?

(2)学生进一步完成培养皿扣在湿土上出现小水珠的实验,观察塑料膜上水珠形成的过程。

(3)学生说一说杯中的水与塑料膜上的水珠的关系。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水蒸气”这一物质。

2.认识到水蒸气与水是同一种物质。

(1)教师提出问题:

水蒸气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呢?

它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学生运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的方法观察水蒸气并做好记录。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比较水和水蒸气相同点与不同点的韦恩图。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北方寒冷的冬天湿衣服被冻干,懂得这是冰直接升华成水蒸气的一个特殊

例子。

【板书设计】

水到哪里去了

 

【教学反思】

水蒸气是一种看不见、透明、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

对于这样一种无法可视的物质,要让学生相信它的存在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通过思辨“水和塑料膜上的水珠有什么关系?

”这一核心问题来展开,从而最终说服自己水蒸气是存在的,它的形成与水有关系。

2.水沸腾了

【教学目标】

1.知道水沸腾的现象,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2.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以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经历水沸腾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4.经历实验探究,体会水沸腾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

系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加热水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和变化,水的沸腾和温度

有关。

【教学准备】

温度计、烧杯、三脚架、酒精灯、火柴、试管夹、塑料袋、漏斗、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家中见过煮汤、烧开水吗?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2.学生汇报:

见过。

水在加热过程中会冒白气,水会变烫。

3.你们还知道其他现象吗?

4.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所需器材和实验过程,引导学生学习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

(2)学生参照随堂学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是水在沸腾时的温度,水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实验中,围绕学习单展开观察。

(1)学生自主实验,并完成学习单。

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变化(画图或用文字描述)

水沸腾时看到的现象(画图或用文字描述)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水在加热过程中水温逐渐上升;水中出现小气泡;产生“白汽”。

 总结:

水在达到100℃时沸腾;水在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产生大量“白汽”。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学生思考:

沸腾后的水和产生的“白汽”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2.学生自主实验:

将塑料袋套在盛有沸腾水的烧杯上,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汇报研讨:

我们看到袋子变大了,内壁出现了小水珠,说明了什么?

说明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扩大1600倍,最后水蒸气会变成小水珠。

【板书设计】

水沸腾了

水的温度变化趋势:

水沸腾前,水温上升得先快后慢

水沸腾后,水温保持在100℃不变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

1.以学生为科学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中,我并没有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感情。

2.注重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

同时帮助学生分析如何观察水沸腾过程的具体变化情况。

这样既为后面的总结实验结果打好了基础,也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

3.水结冰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结冰现象,并知道冰是固态的水,能比较冰和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经历水结冰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水的结冰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冰是固态的水,水在变成冰后发生了许多变化。

【教学准备】

水、烧杯、试管、温度计、食盐,小勺、橡皮筋、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课件并提问:

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汇报:

水会变成冰。

3.教师继续提问:

我们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4.学生讨论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5.教师提问学生:

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呢?

(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1题,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二是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展开观察。

(1)学生自主展开水结冰的实验。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水结冰后体积膨胀了;水结冰后变成了固体;水在0℃的条件下会结冰;水结冰后会变成固态,体积会变大。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冰是一种与原来杯中的水不一样的物质。

(1)教师提出问题:

冰与水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冰也是水吗?

(2)教师指导学生用闻、看、摸等方式观察冰的特征。

(3)学生说一说冰与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总结,教师告诉学生“冰”这一物质。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比较水和冰相同点与不同点的韦恩图。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

【板书设计】

水结冰了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冰是水的一种存在形式,初步了解冰与水之间的变化关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对温度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明白温度的变化是与热量相关的,还可以为后续的集中探讨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学会科学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因此本节课设计以学生自主观察、实验为主,再通过讨论、交流认识冰的特点及水结成冰的原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科学探究意识。

首先通过师生谈话直入主题把学生思维的焦点集中在冰上面,这样快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然后通过冰与水的相同与不同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冰的特点及与水的相同与不同,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事物的能力。

“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本节课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根据“测水的常温——测水在碎冰中的温度变化,观察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思路进行了教学,重点强调要连续观测和注意先后顺序。

4.冰融化了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融化现象,掌握水、水蒸气、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的转化关系。

2.经历冰融化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冰融化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

系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冰融化成水的原因及融化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水的形态转化与温度有关系。

【教学准备】

冰、热水、烧杯、试管、橡皮筋、温度计、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课件,提问学生:

如果给冰块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汇报:

冰块会缓慢融化。

3.教师提问:

我们有什么方法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吗?

4.学生讨论回答:

用吸管向冰块吹热气、用吹风机向冰块吹热风。

5.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冰块的变化,说一说冰块变化的原因。

(板书课题)

6.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

并组织学生讨论:

试管上的橡皮筋有什么作用?

(2)学生自主实验。

2.实验中,围绕随堂学中的题目展开实验,完成观察记录。

(1)学生观察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2)记录看到的现象,并思考冰融化成水的原因。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冰融化的温度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

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试管放在热水中?

(2)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结果。

(3)学生说一说冰融化前后体积的变化。

(4)总结:

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因此冰融化需要加热以加快融化的速度。

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由固态变成了液态,体积会变小。

2.认识到水、水蒸气与冰是同一种物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

(1)教师提出问题:

水、水蒸气与冰之间是怎样相互转化的呢?

(2)结合所学与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自然界中,水的三态转化关系。

【板书设计】

冰融化了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将经历对冰融化过程的观察。

通过实验,他们发现冰融化时,形态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同时体积减小。

但是试管中的冰完全融化成水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在课堂中要完全观测到冰融化成水是不容易的。

虽然缺少了这部分数据,对于学生来说,他们认识到了以下两点:

冰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了0℃,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了。

在探讨水的三态转化时,需要借助教学课件并回忆前面几课所学知识,因此本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缺少了学生的参与探究。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并知道水溶解物质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2.经历溶解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对比实验,体会一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

认识到水中溶解的物质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食盐、小苏打、天平、小勺、玻璃棒、2个玻璃杯、若干小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情境导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

还有很多物质也能在水中溶解。

如果把它们一直不断地加入到同样多的水中,它们还能继续溶解下去吗?

2.学生汇报:

食盐和糖不能无限地溶解在水中。

3.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并引导学生思考:

小苏打、碱、味精、面粉和沙子中,哪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

4.学生讨论回答,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两杯5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小苏打和

食盐?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部分,围绕几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实验的公平性:

实验中需要保证两杯水的体积和温度相同,每一份小苏打或食盐的质量相同,等食盐或小苏打在杯中完全溶解后才能加入下一份;二是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时的现象。

2.实验中,学生自主展开观察,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发现在常温下,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大约能溶解6克小苏打。

三、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围绕以下两个问题深入研讨,提升认识。

1.为什么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2.食盐或小苏打不能再溶解时,怎么做才能让它们继续溶解?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观看教学课件,学习食盐、面粉和沙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板书设计】

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一课,我感觉学生的观察还有描述不够深入,整堂课有点像走过场的味道。

而且在实验讲解环节不够充分,教学中缺少实验视频,教师在讲台上操作不能顾及学生是否能真正接受,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难度又较大。

还有一点,这一堂课组织教学没执行好。

学生可能在这一学期第一次进实验室,过于兴奋,往往在我讲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动手去弄桌上的器材。

当时的我没有发觉,只顾着自己去讲解。

在课后,组里的老师针对这个问题,给我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课堂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实验课的组织教学比较难把握,需要花更多的心思。

一堂实验课下来,我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讲的太多,对学生辅导过多,学生自己探究的内容过少。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对学生实验常规操作的训练,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石。

6.加快溶解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溶解实例,并知道哪些措施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2.经历探究加快物质溶解方法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对比实验,体会一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的严谨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学生认识到加快溶解的多种方法。

学生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科学问题。

【教学准备】

冷热水、玻璃杯、玻璃棒、食盐、研钵、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溶解实验,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吗?

2.学生汇报:

用热水溶解、搅拌等。

3.教师提问:

生活中,我们哪些措施能加快物质的溶解?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

同学们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

那么这些方法真的能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吗?

让我们来设计实验探究一番吧。

(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第2题,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设计实验过程。

一是探索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二是探索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实验中,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

(1)完成热水能加快物质的溶解的实验并记录结果。

(2)完成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的实验并记录结果。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总结:

热水与搅拌都能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探究加快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其他因素。

(1)教师引导:

前面,我们通过实验已经验证热水和搅拌两种方法都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还有其他方法能加快物质的溶解吗?

同学们能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观点吗?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3)教师:

接下来我们观看教学课件,用实验探究物质颗粒大小能否加快物质的溶解。

2.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当研磨后的食盐完全溶解时,未研磨过的食盐仍有部分未溶解。

总结:

将物质研碎可以加快其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生活中加快溶解的方法。

【板书设计】

加快溶解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为切入点,提问学生加快溶解速度的方法。

学生立刻想办法。

他们表现的很积极。

想出来搅拌、加热水和研碎的方法。

学生这样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想和同学们在生活中的经验有一定的关系。

同学们生活经验丰富了,就会对于一些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我将其板书之后,依照教学设计开展实验。

本课设计的实验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时间比较紧张,对第三个方法的探究并未设计实验探究,而是以教学课件的形式呈现,是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7.混合与分离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经历过滤与蒸发实验,培养细致、认真观察记录的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3.经历实验探究,体会分离食盐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实验过程中操作的严格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验,学生能掌握分离食盐的基本操作。

在混合与分离的过程中进行有目的的观察。

【教学准备】

水、筛子、烧杯、沙子、食盐、玻璃棒、滤纸(或滤布)、三脚架、酒精灯、火柴、石棉网、教学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教学课件“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提问学生: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比如,食盐洒落在沙土里了。

怎样把它们分开呢?

2.学生根据经验相互交流,汇报结果。

3.教师提问:

使用筛子能否将食盐与沙子分开呢?

4.教师出示教学课件,展现实验操作结果。

5.教师提问学生:

我们应该使用什么方法将食盐与沙子分开呢?

(板书课题)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实验器材和实验过程。

(2)学生参照随堂学的部分,围绕两大问题进行讨论,明晰实验过程。

一是实验中如何确保过滤和蒸发实验操作的正确?

二是如何确保蒸发实验的安全?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并提问:

过滤后的滤液有什么变化?

滤纸会有什么变化?

蒸发实验中蒸发皿中产生了什么样的现象?

(2)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

(3)教师根据实验设计完成实验操作。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过滤后滤纸上残留有大量沙子,烧杯中几乎没有沙子了,用滤纸过滤之后,沙子与食盐溶解液被分离开。

蒸发实验中蒸发皿中的水越来越少,白色颗粒越来越多。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认识到蒸发实验的原理。

(1)教师提出问题:

蒸发实验中,蒸发皿中最后会剩下什么?

蒸发皿中的水到哪里去了?

(2)学生继续观看教学课件,回顾课上所学实验的过程。

(3)学生汇报:

在蒸发结束时蒸发皿中只剩下白色粉末,蒸发皿中的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了。

白色颗粒就是食盐。

(4)总结:

教师总结分离食盐与沙子的实验过程。

2.认识实验中涉及的仪器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1)教师提出问题:

在分离食盐与沙子的实验中,我们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呢?

(2)学生相互交流并汇报。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海水晒盐的工艺。

【板书设计】

混合与分离

 

【教学反思】

科学来源于生活,小学生学习科学必须先了解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创设混合食盐与沙的情境,然后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分离食盐与沙的方法,再让学生阅读了解课本中的分离方法,最后以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这一过程。

但考虑到教学时间与教学安全,我并没有让学生自己亲手完成全部的实验操作,是本节课教学的不足。

在今后教学中我将逐步让学生掌握此类实验的完整实验过程,真正将实验知识传授给学生。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变化类型,橡皮泥、纸变化前后的相同与不同。

2.回顾水的三态变化,并能将其与橡皮泥、纸的变化类比,总结其中的规律,认识到自然界的事物是有联系的。

【教学重难点】

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

【教学准备】

橡皮泥、纸、剪刀、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出示橡皮泥,并将其捏成各种形状。

提问学生:

橡皮泥发生了什么变化?

2.学生汇报:

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3.教师提问生活中,我们注意过这类变化吗?

它们的变化与水的形态变化是不是相同的?

4.学生讨论回答。

5.教师提问学生: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板书课题)

6.学生观察现象,并根据经验做出解释。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改变橡皮泥进行观察。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并提问:

将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它们还是橡皮泥吗?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2.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学生汇报:

将橡皮泥捏成不同的形状或者小动物,只有形状、体积、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

它们仍然是橡皮泥。

3.改变纸进行观察。

(1)教师展示教学课件,并提问:

用纸做成各种东西,让纸发生变化,它们还是纸吗?

(2)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

4.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将纸裁剪、撕扯和折叠后,它们仍然是纸,只有形状发生变化。

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学习橡皮泥发生的变化。

(1)教师提出问题:

在橡皮泥变化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2)学生交流后汇报结果。

(3)总结:

教师告诉学生橡皮泥发生的变化。

2.学习纸发生的变化。

(1)教师提出问题:

在纸变化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2)学生交流后汇报结果。

(3)总结:

教师告诉学生纸发生的变化。

3.学习水发生的变化。

(1)教师提出问题:

在水变化过程中,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发生了哪些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2)学生交流后汇报结果。

(3)总结:

教师告诉学生水发生的变化。

4.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比较橡皮泥、纸与水的变化”记录表。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阅读资料:

将压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的方法。

【板书设计】

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做了什么

它们的变化

还是原来的物质吗

橡皮泥

做成各种东西

形状、颜色、体积发生变化

裁剪、撕扯、折叠

形状发生变化

加热、冷冻

形态发生变化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触最深之处是:

任何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材料的准备是关键,实验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分工合作是保证,交流汇报是升华,是每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

因此,在探究活动前将每组中的学生按:

实验员,记录员,汇报员,材料员,观察员的身份分为六人一小组,各负其责。

避免了能力差的学生无事可做。

这样,每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任务,组与组之间相互竞争,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秩序井然,教学效果好。

同时,在科学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