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3168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docx

部编本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整体设计

2018年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材整体设计

民族中学田建

一、教材整体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编排出现较大变化:

1.全书总共24篇文章,仅保留旧版教材文章9篇,其余为新增文章,其中包含老版教材其他年级段文章5篇,七上1篇,八上4篇。

2.古诗词诵读保留旧版4首,新增4首。

3.名著导读,由旧版《童年》、《昆虫记》更改为新版《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且分别安排在第三单元、第六单元之后学习。

同时在创新中仍然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六个单元的主题分别为名人、祖国、凡人、美德、哲理、探险。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部分。

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三大三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各三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者突出写作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第一单元具体分析

第一单元

(一)教学内容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的人物而光辉灿烂。

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粮食的文学艺术家……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二)教学目标

本单元学习精神的方法、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注意结合人物生平极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

1.邓稼先/杨振宁:

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学习、感受闻一多独特的人格魅力

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3、课例

《邓稼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教学重点:

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教学难点:

理解邓稼先的贡献对当时中国的意义,从而真正地认识邓稼先这个人。

教学方法:

自读、品读、发现阅读、小组合作等方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事件备受关注,中国的日益强大让日本三思后行,愿和平解决回顾抗日史,回顾近代史,那是中国屈辱的历史以课文中的1898年为例,这一年我们国家的很多地方被列强割据,那时的中国是任人宰割的但是,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站起来了,这其中有很多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科学家——邓稼先作者杨振宁

二、学习目标展示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三、了解背景及主要人物

课前大家做了预习,学案上老师提供了一些关于邓稼先和杨振宁的资料我们都知道,邓稼先获“两弹一星”勋章,两弹分别指原子弹、氢弹,一星指卫星课文中也提到了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1967年氢弹爆炸这是爆炸升空的图片,那一刻天上宛若两颗太阳,无比耀眼闪亮,中国实现了通过原子弹、氢弹以壮国威谁能再说说你对邓稼先和杨振宁的其他了解

四、识记词语

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你会读吗

会读:

邓稼jià先元勋xūn至死不懈xiè殷红yān彷徨pánghuáng锋芒毕露lù

2、会用:

这些成语你会用吗

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会造句或从中选择三个组成一段话

五、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家快速默读全文,理清文章的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的内容。

老师给大家一些方法提示记叙文采用要素串联法,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这篇文章很长,长篇的文章常常要使用小标题,使用小标题可以把相同的内容独立起来,自成章节,使文章的焦点更加醒目清晰,便于读者阅读和思考。

老师给大家的方法是:

巧用文章小标题,采用题目扩展法,或摘录文中的重点句。

归纳:

第一部分,回顾中国历史,突出邓稼先的历史地位和伟大贡献

第二部分,简介“两弹一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写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以凸现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

第四部分,写作者得知中国原子弹工程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不禁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邓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描绘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荒凉,赞颂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第六部分,对邓稼先一生的总评价,他是永恒的骄傲

2、《邓稼先》这篇文章我是怀着崇敬之心读的,老师想问问大家你认为邓稼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生说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你能用几个词语来表达你对他的感情吗

大家边读边圈出、勾画出重点的词语,并在语句旁边做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

3、大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老师整理,师生分析总结。

比如: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走进邓稼先

大家纵观全文,划出你认为最感人的、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语句并解释、分析。

明确:

以“我最感动的词语或句子是……原因在于它……”作答

我最感动的句子是……因为他表现了邓稼先……的精神品质(3到4人)

3小标题邓稼先最忠厚平实……大科学家,没架子……,鲜为人知不能……

4标题证实情况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不希望国家被轻视、误解

5标题一句

其中文章第五部分的描写最能体现邓稼先奉献精神和品质大家细细品读,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理解文章

(1)工作环境怎么样哪些语句能看出来

(2)面临怎样的工作压力

(3)从事的工作性质怎样

大家自己思考,后小组交流、总结后全班交流

(补充:

运用排比的修辞,增强语势,加深感情,利于刻画出一个有智慧、有胆识、能吃苦、讲奉献的邓稼先

师总结“不能走”:

一句普通的“我不能走”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的奉献精神,正是这种精神让原子弹、氢弹成功发射,让世人震惊,让中国人由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无怪乎作者要用五四时期的传唱曲《中国男儿》来赞颂邓稼先

让我们齐读第六部分杨振宁写给邓稼先夫人的书信,进一步加深对邓稼先的认识(大声朗读,从“稼先为人忠诚……开始到段末”)

是的,邓稼先的一生虽然只有短暂的62年,但是他的精神足以名垂千古

七、拓展延伸

看一段视频资料。

看完后你有何感想你想对邓稼先说些什么邓稼先的经历对你又有什么启迪

总结:

邓稼先带给我们的有思考、有感动“如果这件事做成了,那么我的一生过得很有价值,我死而无憾”邓稼先的声音仍旧萦绕在耳旁让生命绽放一次灿烂,让思想散发一次光芒,让信念穿透一次时空,邓稼先做到了在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为了灵魂深处的希望,为了不受宰割的中国,邓稼先让生命喷发着绚烂激情,他对生活乃至人生永恒的理解和感悟,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虽然他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们,请大家牢记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我们“永恒的骄傲”的大漠英雄——邓稼先。

八、布置作业

1、巩固基础:

积累课文内字词,摘抄感人的句子

2、素材积累:

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邓稼先只是其中之一同学们选取其中一位,搜集整理他们的小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2018年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课,选自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才略长进的故事。

文章短小精悍,对话描写生动,既可承担、落实本单元写人的教学重点任务,又是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本,具有极强的教育意义。

本设计以朗读(不同形式)为主线,以练习(不同形式)为副线,意在通过引导,学生能够疏通文意,积累一些基础的文言词句,体会传神的语言,感知生动的人物形象,习得文言文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教师为了不教”的目的。

二、学情学法分析

教学此课前,学生上学期已学过7篇文言文,初步掌握了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疏通浅显文言文文意的能力,本课的主题与学习有关,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联系实际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在读中质疑文题,圈点勾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通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感知文本思想内容,提升学生的感悟与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两个成语。

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

3.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理解并积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词语及两个成语,把握文意;

2.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并据此评说人物形象的特点。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方法与准备

1.方法:

自读法、质疑文题法、讨论法等。

2.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相关学习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

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

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发问文题。

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

2.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

3.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

(五)诵读赛,探究质疑

1.师生诵读比赛,尝试背诵。

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

3.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

(开卷有益)

(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

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

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

(七)拓展延伸,布置作业(选做)

1.课下搜集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2.根据课文内容,补写一段“就学”时的情况。

3. 学完本课,你肯定有所感悟,联系生活,写一篇读后感。

第一单元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目标 

1.学习并运用写出人物鲜明个性的方法。

 

2.人物描写的方法及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演练法写作——修改——点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先请学生做个小游戏。

猜猜他是谁有这样一个人,个子不高不矮,有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

头上戴了一顶青色帽子,走起路来摇摇晃晃。

(不知)又有这样一个人,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猪八戒)为什么 ——有代表性,写出了他最典型的特征:

大耳,圆身肥肚,提一柄九齿钉耙。

 二、写作指导 如何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最后一课》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

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皇帝的新装》《孙权劝学》;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回忆鲁迅先生》。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

行动描写生动,能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

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邓稼先》。

 

作文一:

我的好朋友 

写作提示:

 

1.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

当然,也不排斥对他进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也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气质。

 

2.可以叙述你和他相处的时光、共同经历的事情,在描写和叙述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例文欣赏 我的好朋友(片断) 

【点评】……

作文二:

争论

 写作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例文欣赏

 【点评】……

 作文三:

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 

写作提示:

 

1.先补全题目。

填写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

要着眼于个性、品质去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例文欣赏

【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