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429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练习题2.docx

高一语文练习题2

黑龙江省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练习题

(2)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元遗民诗歌创作特征

 元代儒士社会地位低下,仕途险恶,使得一大批士人不愿出仕,余网曾说:

“……亦有所不屑而甘自没溺于山林之间者,不可胜道。

”然而,这种情况对文学、文化的发展倒比较有利,“夫士惟不得用也,则多效力文学之间,以为不朽”。

事实上,确实有一大批文人雅士看破世情而选择了归隐林泉,忘却世事以全自身,追求内心的安宁。

如王冕、徐舫、何景福的作品表现出极其明显的避世自适特征,题材多是山水景物,意象超然物外,心境不践凡俗。

如杨维祯、倪攒等人以诗酒相娱,歌舞相伴,才情相激,在自由而自适的环境中,发展着独特的文学观念,创作着富有个性的文学作品。

作为传统儒士,他们内心不会对满目疮痍的现实无动于衷,但“无官落得一身闲”,自认为不再有所谓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心安理得地从文娱兴。

杨维祯继承浙东诗派的学术传统,主张“诗者,人之情性也,人各有情性,则人各有诗也”(《李仲虞诗序》)。

他排斥律诗,认为“诗至律,诗家之一厄也”。

为了更自由地抒写诗人的性情,他选择了束缚性较少的古乐府这种形式,并有所创新地运用来表达他对现实生活丰富、瑰奇、独特的感受和认识,通过诗歌来表达对传统观念的反叛,对“自我”意识的强烈抒发,这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此外,元遗民诗中还有大量表现遗民诗人的交游、唱和、诗画生活等诗篇,如“掇芳芹而荐洁,泻山瓢而乐志”(《吸清秘阁集·题画赠九成》),其中可以见出诗人的生活情感和精神追求、遗民之间的友情。

还有寓物寄情的咏物诗篇,如王冕的咏物诗,表达诗人不随俗沉浮、清雅高洁的傲世情怀,《劲草行》以“疾风知劲草”作比,歌颂坚贞之士不屈的志节。

 

  从承继关系上看,元遗民诗歌接绪元诗特点而形成自己的特色 。

元遗民诗歌承继元诗特点,风格呈现多样,或悲壮清激,跌宕豪迈:

或淡雅清新,超尘无俗;或淡雅明丽,朴直豪放。

其艺术形式多体兼备,尤其古体诗和乐府歌行成就比较突出,杨维祯的古乐府诗更是独具艺术特色,很有影响,被称为“铁崖体”。

《四库全书总目·铁崖古乐府条》中说:

“元之季年,多效温庭筠体,柔媚旖旎,全类小词。

维祯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要抵于青莲、昌谷,其高者或突过古人,其下者亦多堕入魔趣。

故文采映照一时。

” 他的诗歌融合俗曲的时代特征,于此也可见出正统文学体载诗歌在元代受通俗文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拓展与新变,它更加“散曲化”了,这也正是元末诗歌具有自己魅力之处。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易代有易代之文学。

政治结构发生改变,文化思想并不随着政治以及经济基础的消亡而消失,而是传统文学结合新的历史环境下出现的新的文化特质产生出新的文学发展趋向和形态,形成新的一代之文学,从而构成文学、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

易代之际,士风在变,诗风也在变。

遗民诗歌不仅以诗纪事,以诗存史,而且以其自身风格内蕴的变化,改变或影响着诗歌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文体的发展变化,由此构成易代之际的学术文化的发展。

元末诗人在易代之际承继有元一代诗风使之由正经变得到富有生命力发展的实绩,尤其杨维祯的“诗出情性”理论,诗歌中不受伦理束缚,张扬个性,突现自我的时代精神,不仅承继了浙东南文学传统,引领吴地诗歌创作呈现繁盛,而且也影响了明初诗歌的发展。

只是由于朱元璋封建文化专制统治,使元明之际曾经繁盛起来的文学创作所发展起来的符合辛上会进步的人文思想受到了抑制,直到明中期以后才得以接绪和发展,并一直影响到明代前后七子以及清代性灵派诗创作理论和风格。

1.关于杨维祯及其诗作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杨维桢反对律诗,他之所以选择古乐府,是因为这种诗歌形式写起来自由,无束缚。

B.杨维桢的诗是借乐府的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悲壮激越,独具艺术特色,被称为“铁崖体”。

C.杨维桢“诗出性情”的理论及张扬个性、突显自我的精神,影响了明初诗歌的发展,更引领了吴地诗歌创作的繁荣。

D.《四库全书》中说,在元朝末年,很多词人模仿温庭筠,柔媚婉约,而杨维桢才绝当世,努力矫正这种风气。

2.下面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元代儒士社会地位底下,仕途险恶,所以很多士人不愿出仕。

B.作为传统儒士,元代儒士对满目疮痍的现实也痛心疾首,但他们却无能为力,因此只能从文娱兴。

C.元遗民诗种类繁多,情感丰富,有表现个人生活情趣的,有表现坚贞节操的,更有表现对传统观念的反叛的。

D.朝代的更替,是文化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历史环境出现了新的文学发展取向和形态,形成新的一代文学。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范字文则,会稽上虞人也。

以治历数,知风气,闻于郡中。

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

会孙权起于东南,范委身服事,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其术多效,遂以显名。

初,权在吴,欲讨黄祖,范曰:

“今兹少利,不如明年。

明年戊子,荆州刘表亦身死国亡。

”权遂征祖,卒不能克。

明年,军出,行及寻阳,范见风气,因诣船贺,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

权恐失之,范曰:

“未远,必生禽祖。

”至五更中,果得之。

刘表竟死,荆州分割。

及壬辰岁,范又白言:

“岁在甲午,刘备当得益州。

”后吕岱从蜀还,遇之白帝,说备部众离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权以难范,范曰:

“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见者人事耳。

”备卒得蜀。

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

权以问范,范曰:

“得之。

”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

权问范曰:

“竟当降否?

”范曰:

“彼有走气,言降诈耳。

”权使潘璋邀其径路,觇候者还,白羽已去。

范曰:

“虽去不免。

”问其期,曰:

“明日日中。

”权立表下漏以待之。

及中不至,权问其故,范曰:

“时尚未正中也。

”顷之,有风动帷,范拊手曰:

“羽至矣。

”须臾,外称万岁,传言得羽。

后权与魏为好,范曰:

“以风气言之,彼以貌来,其实有谋,宜为之备。

”刘备盛兵西陵,范曰:

“后当和亲。

”终皆如言。

其占验明审如此。

权以范为骑都尉,领太史令,数从访问,欲知其决。

范秘惜其术,不以至要语权。

权由是恨之。

初,权为将军时,范尝白言江南有王气,亥子之间有大福庆。

权曰:

“若终如言,以君为侯。

”及立为吴王,范时侍宴,曰:

“昔在吴中,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权曰:

“有之。

”因呼左右,以侯绶带范。

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

及后论功行封,以范为都亭侯。

诏临当出,权恚其爱道于己也,削除其名。

范为人刚直,颇好自称,然与亲故交接有终始。

素与魏滕同邑相善。

滕尝有罪,权责怒甚严,敢有谏者死,范谓滕曰:

“与汝偕死。

”滕曰:

“死而无益,何用死为?

”范曰:

“安能虑此,坐观汝邪?

”乃髡头自缚诣门下,使铃下以闻。

铃下不敢,曰:

“必死,不敢白。

”范曰:

“汝有子邪?

”曰:

“有。

”曰:

“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

”铃下曰:

“诺。

”乃排合入。

言未卒,权大怒,欲便投以戟。

逡巡走出,范因突入,叩头流血,言与涕并。

良久,权意释,乃免滕。

滕见范谢曰:

“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

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黄武五年,范病卒。

长子先死,少子尚幼,于是业绝。

权追思之,募三州有能举知术数如吴范、赵达者,封千户侯,卒无所得。

(选自《三国志.吴范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其术多效,遂以显名效:

应验B.未远,必生禽祖禽:

通“擒”,捉

C.权以难范,范曰:

“……”难:

责难D.尝言此事,大王识之邪?

识:

知道

5.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部能表现吴范“神机妙算”的一项是()(3分)

①举有道,诣京都,世乱不行②每有灾祥,辄推数言状③至五更中,果得之

④刘表竟死,荆州分割⑤昔在吴中,尝言此事⑥使汝为吴范死,子以属我

A.①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④⑥

7.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范知权欲以厌当前言,辄手推不受。

(5分)

(2)父母能生长我,不能免我于死。

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为!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秋兴(其三)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解:

信宿:

一天又一天。

匡衡:

汉朝人。

抗疏:

指臣子对君命或廷议有所抵制,上疏进谏。

8.为了抒写诗人的心境,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试作简要分析。

(6分)

9.有人说,诗的首句中的“静”字不如改成“尽”字。

对此,你的看法如何?

请表明观点并简洁地阐述理由。

(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其间旦暮闻何物?

____。

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白居易《琵琶行》)

(2)不以物喜,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影子【波兰】普鲁斯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小心翼翼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不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攻势,从地面直升云天。

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屋;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的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怪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

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速奔跑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不论是百花盛开、风和日丽的阳春,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呼啸、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尔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

是何处人氏?

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

你有妻室和母亲吗?

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

你有儿女吗?

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

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

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身之处吧?

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

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

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清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

我找到那所房子。

询问扫院人。

“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

”“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好像已经上锁。

我向窗洞里一望:

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

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简单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晓得他长得啥模样!

”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

“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

”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蹲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

”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

他昨天已经入土。

他死了。

”扫院人默然沉思。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

”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

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不过,他睡得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到底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甚至连埋他的一麭黄土也没能找到。

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