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2828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6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docx

东莞市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运动员推铅球时,球离开手向前飞去的过程中

B.

两人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进

C.

小朋友用力搬石头,搬而未动

D.

运动员手举杠铃静止不动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机械效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B.做功越快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D.任何机械使用时都不省功

3.如图所示,斜面高为1m,长为4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75N的拉力F,将重为200N的木箱由斜面底端匀速缓慢拉到顶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800J

B.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500J

C.木箱受到斜面的摩擦力为25N

D.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做的功为200J

4.下列估算结果与事实相符的是(  )

A.把铅球从地上拿起缓缓举过头顶,人对铅球做功约为1J

B.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大约做功300J

C.小明同学跑步上五楼,用时40s,他上楼的功率约为150W

D.家用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大约为8W

5.利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重0.4N)提升钩码时,不能证明使用动滑轮能省力的操作是(  )

A.竖直匀速提升0.4N的钩码

B.竖直匀速提升0.8N的钩码

C.竖直匀速提升1.2N的钩码

D.竖直匀速提升1.6N的钩码

6.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

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甲、乙两图的拉力及机械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η2B.F1F2,η1<η2D.F1>F2,η1=η2

7.一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关于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其中上表面受的压强较大

B.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的压力相等

C.它的下表面受的压强较大,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

D.它的上表面受的压力向上,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下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离心式水泵是利用大气压把水抽上来的

B.潜水员潜入深水,要穿抗压的潜水服

C.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比较舒服,是因为减小了肩部受到的压力

D.气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火车驶过时靠近铁轨的人会被“吸”向火车

9.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有力的作用

C.一个物体不可能同时对其它两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D.力的作用不可以没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10.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弹簧和小球均完全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长度分别为L1、L2、L3,其大小关系是(  )

A.L1=L2=L3B.L1>L2=L3C.L1=L2>L3D.L1>L2>L3

11.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变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

12.如图,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位置,它所成的图象的形状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3.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30N的物体A匀速前进0.2m,拉力F为4N,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则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14.如图所示,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_______(选填“省力”、“省距离”、“省功”)。

小明把质量为50kg的木箱沿斜面拉了10m,使木箱上升了4m,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的拉力F=250N,木箱以0.2m/s的速度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木箱在斜面上匀速运动时受到摩擦力为_______N。

(g取10N/kg)

15.小华同学用50N的水平推力,推放在水平地面上重80N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

该物体在10s内移动5m。

小华做的功是_____J,小华做功的功率是______W,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____J。

16.有一斜面高1m,长5m,机械效率为80%,要把一个重100N的物体沿斜面匀速推到顶端,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J;斜面上摩擦力的大小为___N。

17.三峡大坝是集防洪、航运、发电于一体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坝体高185m,最大蓄水深度175m,坝体建有多个泄洪深孔,每个泄洪深孔大小为63m2,通过开启闸门泄洪,若蓄满水时深孔距水面平均深度30m,则蓄满水时泄洪深孔处受到水的平均压强为______Pa,每个泄洪深孔的闸门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

18.水平桌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

当两球静止时,两烧杯的液面高度相同,小球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两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

,两种液体对烧杯底的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

(均选填“

”“

”或“

”)

19.如图所示,嫦娥五号的“上升器”点火后并快速向“着落器”(相当于发射平台)喷出高温高压气体使“上升器”加速向上运动,在此过程中蕴含的主要力学知识是______(正确写出一条即可)。

20.如图所示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你说出它的成像原理________;若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些,调整方法是:

________.

三、解答题

21.质量为60kg的某人站在地上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的重物,所用的拉力F为

,5s内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在此过程中,(不计摩擦和绳重),g取

求:

(1)拉力F所做的功及功率;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动滑轮的重;

(4)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求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

22.一个工人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计摩擦和绳重),站在地上将400N重的货物经过10s匀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250N,求:

(1)这个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若把800N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23.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某人将重为500牛的货物匀速提升2米,所用时间为10秒。

求:

(1)绳拉重物所做的功W;

(2)绳拉重物的功率P。

24.2012年6月27日,中国载人深潜“蛟龙号”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新的世界纪录:

(海水密度取1×103kg/m3,g取10N/kg)

(1)当“蛟龙”号下潜至7000m深度时,其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多大?

(2)当“蛟龙”号排开水的体积为50m3时,受到的浮力多大?

25.新修的恒口示范区和平大桥有这样的一块牌子,如图所示.现有一辆自重为5×104N的大卡车,装了7m3的石子,石子的密度为2.5×103kg/m3,问这辆卡车能否从该桥上通过?

(要求通过计算进行说明,g取10N/kg)

2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般手电筒都有一个俗称灯窝的东西,灯窝相当于一面凹面镜,它有聚光焦点.当光源在焦点上时,光就会被强烈地反射出来,近似地形成平行光,这样手电筒的光就能照亮较远的地方,避免发散的光照到远处时就很快地变暗.然而,钢笔型电筒、打火机电筒等微型电筒并没有灯窝,它们发出来的光也能近似平行射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要从微型电筒的电珠分析入手,微型电筒使用的电珠和普通的电珠不同,它顶端玻璃很厚,呈半圆形,恰好是一个凸透镜,能起聚光作用,所以不用灯窝也能使电珠发出的光近似于平行地射出.

(1)一般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利用凹面镜的“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__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

(2)微型手电筒得到近似的平行光,是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上,利用凸透镜的“从________射向凸透镜的光经凸透镜________后平行射出”这一性质制成的.

(3)请你列举出一种与一般手电筒或微型手电筒非常相似的应用________.

(4)通过阅读以上的一段文章,你还可以知道:

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

光照面的明亮程度与光照面的面积、光源距光照面的距离有关,光照面的面积越________,光照面上亮度就越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分别是,有力没有距离不做功,有距离没有力不做功,垂直无功。

A.运动员推铅球时,球离开手向前飞去的过程中,有距离但不再受人的推力,所以人对铅球没有做功,故A不符合题意;

B.两人提着桶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进,因为加速运动拉力方向不会沿竖直方向,因此和水平方向不垂直,垂直无功反过来理解就是不垂直一定有功,因此人对水桶做了功,故B符合题意;

CD.小朋友没有搬动石头,运动员手举杠铃静止不动,均属于对物体施加了力,但是没有让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人对物体没有做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解析:

D

A.功是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大,只能说明所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大,不能说明做功的多少,故A错误;

B.由于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故做功快,不一定机械效率就高,故B错误;

C.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做功时间不确定,所以做功多少不能确定,故C错误;

D.由功的原理知,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故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

C

A.克服木箱重力做的功为

故A错误;

B.拉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

故B错误;

C.额外功为

由W=Fs可知

故C正确;

D.物体沿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方向上无移动距离,则做的功为0J,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

C

A.铅球的质量约7kg,受到的重力为

从地上把铅球缓缓举过头顶,通过的距离大约2m,所以对铅球做的功大约为

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质量约为50kg,重力约为500N,从一楼上到三楼上升高度约为6m,则克服重力做功

故B不符合题意;

C.小明的重力

从一楼到五楼上升的高度约12m,则小华上楼做的功为

则上楼的功率为

故C符合题意;

D.家用汽车发动机的功率大约为25kW,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解析:

A

使用如图所示动滑轮提升钩码时,若不计绳重及摩擦,绳端拉力为

即当动滑轮重力大于或等于物体的重力时,不能证明动滑轮能省力。

故选A。

6.B

解析:

B

由图可知,图甲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图乙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则它们绳子末端的拉力各自为

所以

F1

故CD错误;

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

s=nh

滑轮相同,提升重物相同,由

可知

η1=η2

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7.C

解析:

C

A.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强,下表面较深,受到的压强较大,故A错误;

B.它的上、下表面都受到水的压力,两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受力面积相同,两表面受的压力不相等,故B错误;

C.它的下表面受的压强较大,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故C正确;

D.它的上表面受的压力向下,下表面受的压力向上,故D错误;

故选C。

8.C

解析:

C

A.离心式水泵转动时,泵内气压变小,泵外大气压把水压入水泵内,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潜水员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水的压强越大,所以潜水员潜入深水,要穿抗压的潜水服,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把书包带做得宽一些背起来比较舒服,是因为减小了肩部受到的压强,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气体流速与压强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所以火车驶过时靠近铁轨的人会被“吸”向火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解析:

A

A.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发生弹性形变才能发生力的作用,故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故A正确;

B.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比如磁力,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物体可能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产生作用,故C错误;

D.力的作用离不开施力物体,也不可以没有受力物体,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故D错误。

故选A。

10.A

解析:

A

第一幅图:

以下面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第二幅图: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第三幅图:

以任意一个小球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G;所以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即有F1=F2=F3.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拉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故L1=L2=L3。

故选A。

11.A

解析:

A

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解答.

凸透镜成像时,当U>2f时,f

当2f>U>f时,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可以看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时,像距会增大,且像变大.

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且物距逐渐减小,所以像距变大,像变大.

故A正确.

点睛: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

12.B

解析:

B

当u>f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圆柱体的左边在2f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等大的;圆柱体的右边在2f以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且右边的像距比左边的像距远.故选B.

二、填空题

13.9

解析:

9

由图知,n=3,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可得

解得

14.省力8050

解析:

省力80%50

[1]斜面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斜面向上移动物体可以省力。

[2]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mgh=50kg×10N/kg×4m=2000J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0N×10m=2500J

斜面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为80%。

[3]这个过程中,做的额外功

W额外=W总-W有用=2500J-2000J=500J

克服摩擦做的功为额外功的唯一来源,因为W额外=fs,所以摩擦力的大小

摩擦力为50N。

15.250

解析:

250

[1]小华做的功为

[2]小华做功的功率是

[3]因为重力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重力在此过程中不做功,因此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0。

16.5

解析:

5

[1]有用功:

W有=Gh=100N×1m=100J;

[2]据η=

可知,拉力做的功:

W总=

=

=125J,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125J−100J=25J,

由W=fs可得,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f=

=

═5N。

17.3×105189×107N

解析:

3×1051.89×107N

[1]泄洪深孔离水面的深度为30m,则泄洪深孔受到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30m=3×105Pa

[2]泄洪深孔受到的压力

F=pS=3×105Pa×63m2=1.89×107N

18.=>

解析:

=>

[1]由图可知,A球漂浮,B球悬浮,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即

[2]由于A球漂浮,B球悬浮,根据物体沉浮条件知

因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

根据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公式

可知

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上升器”点火后喷出高温高压气体,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气体会给“上升器”一个向上的推力,在这个推理作用下“上升器”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向上做加速运动,故蕴含的物理知识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0.

(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适当向下移动凸透镜将投影仪远离屏幕直至像清晰【解析】试题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

解析:

(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适当向下移动凸透镜,将投影仪远离屏幕直至像清晰.

【解析】

试题分析: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像距大于物距,应用是放大镜.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2)成实像时:

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简记为“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解:

(1)投影仪的成像原理是: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变大些,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投影仪远离屏幕(像远),同时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物近).具体调整方法为:

适当向下移动凸透镜,将投影仪远离屏幕直至像清晰.故答案为

(1)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适当向下移动凸透镜,将投影仪远离屏幕直至像清晰.

考点: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三、解答题

21.

(1)500J;200W;

(2)80%;(3)100N;(4)91.7%

(1)拉力做的功

W总=Fs=250N×2m=500J

拉力的功率

P=

=200W

(2)滑轮组的n=2,有用功

W有用=Gh=400N×

=400J

滑轮组机械效率

(3)根据受力平衡可知动滑轮重

G动=nF-G物=2×250N-400N=100N

(4)人的重力

G人=mg=60kg×10N/kg=600N<800N

最大拉力

Fmax=600N

能提升的最大物重

G物=nF-G动=2×600N-100N=1100N

最大机械效率

答:

(1)拉力F所做的功为500J,功率为200W;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动滑轮的重为100N;

(4)该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最大值为91.7%。

22.

(1)200W;

(2)80%;(3)450N

(1)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又是站在地上往下拉,故可得知此滑轮组应有2段绳子在拉重物工人做功

W=Fs=250N×2×4m=2000J

工人做功的功率是

(2)工人做功的有用功是

W有用=Gh=400N×4m=160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3)不计绳重及摩擦,拉400N重物用的拉力为250N,则动滑轮重为

G动=2F-G物=2×250N-400N=100N

则拉800N重物时,拉力为

答:

(1)这个工人做功的功率是200W;

(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3)若把800N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450N的拉力。

23.

(1)1000J;

(2)100W.

(1)该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即手对绳子的拉力:

F=G=300N;

绳拉重物所做的功:

W=Fs=500N×2m=1000J;

(2)绳拉重物的功率:

P=

=

=100W.

答:

(1)绳拉重物所做的功W为1000J;

(2)绳拉重物的功率P为100W.

24.

(1)7×107Pa;

(2)5×105N

(1)蛟龙号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2)蛟龙号受到的浮力

F浮=ρgV排=1.0×103kg/m3×10N/kg×50m3=5×105N

答:

(1)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为7×107Pa;

(2)当“蛟龙”号排开水的体积为50m3时,受到的浮力为5×105N。

25.不能22.5t>20t.

【解析】

试题分析:

石子的质量:

m=ρV=2.5×103kg/m3×7m3=1.75×104kg=17.5t;

卡车的质量:

m′=

=

=5×103kg=5t;

石子与卡车的总质量:

m总=m+m′=17.5t+5t=22.5t.

因为22.5t>20t,所以这辆车不能从该桥上通过.

答:

这辆车不能从该桥上通过.

26.反射焦点焦点折射汽车前灯内有一凹面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反射后得到一束平行光大

【解析】

分析:

(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

(2)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

(3)利用凹面镜或凸透镜可获得平行光,应用还有汽车前灯等.

(4)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光源距光照面的距离一定,所照光面越大,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光线越少,光照面上亮度就越小.

解答:

(1)面镜对光有反射作用,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光经凹面镜反射后平行射出;

(2)灯泡尖端很厚、呈半圆形的玻璃是凸透镜,灯丝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是平行光线.

(3)利用凹面镜或凸透镜可获得平行光.汽车前灯内有一凹面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反射后得到一束平行光.

(4)同样的一束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光照面的明亮程度与光照面的面积、光源距光照面的距离有关,光照面的面积越大,光照面上亮度就越小.

故答案为

(1).反射

(2).焦点(3).焦点(4).折射(5).汽车前灯内有一凹面镜,把光源放在凹面镜的焦点处,经凹面镜反射后得到一束平行光(6).大

【点睛】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要求平时多注意生活中的现象,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