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2230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doc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数的初步认识》人教版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1页:

例1、例2。

【课标分解】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在看一看、想一想、折一折、说一说、估一估一系列活动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2.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之上继续构建的知识,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学生后面学习分数加减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重视情境的创设,帮助学生感悟新知。

从整数到分数是学生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平台,教学开始就借助学生熟悉的“分月饼”事例,使学生重温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不仅增强了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引导学生探究新知。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本节教学设计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中强大的促进作用。

如学生在用正方形纸折四分之一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展示不同的折法,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认识。

然后让学生任意找出其他物体的几分之一,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意图】

1.丰富表象支撑,初步理解分数含义。

引出两个小朋友平均分月饼的问题后,借助学生已有的每人得到“半块”的生活经验,在如何表示“半块”的过程中引出分数,帮助他们理解一人一半就是每人分得这块月饼的

随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折一折,体会

不仅可以表示半块月饼,还可以表示许多事物的“一半”,感受数学模型的作用,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体会分数的具体含义,注意强调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它的几分之一,体会分的是谁就是谁的几分之一。

2.联系具体例子,体会分数的含义。

注意联系前面学习的具体例子,使学生明确

都表示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有这样的1份。

认识分母、分子也要联系上面的例子,使学生弄清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一份,分子就是几。

3.对比折法、形状不同,但分数相同的实例,体会分数的含义。

用两种正方形纸,用不同的折法,表示

,体会虽然折法不用,但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对比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折出

,体会不管什么形状,只要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操作活动设计】

分数对于学生来讲是抽象的,因此本节教学设计时刻注意将分数的认识与图形的操作活动相联系,发挥动手操作在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中强大的促进作用。

如学生在用各种不同形状折自己心目中的分数,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设计的分数表示的含义,加深了对分数含义的认识,使每个人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案例设计】

课题导入从“平均分”入手,由整数向分数的过渡,构建平均分在数学中的前后联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认识

,紧紧抓住分数的本质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内涵,要从众多

现象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然后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创造分数,让学生会用正方形、长方形、圆、……动手操作,通过对这些物体的平均分,都能得到分数,而且还能得到同样的分数,在对比中建立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谈话,导入新课。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我们会和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课件)

出示李梓萱小姐妹俩都去了奶奶家,奶奶拿出了(桔子、牛奶和月饼)让她们吃,但是该怎么分呢?

出示图片(4个桔子,2瓶牛奶,一个月饼)

生:

把4个桔子,分给两个人,每人分2个。

你会列式吗?

4÷2=2(个)

你真好,我看你给两人分的同样多,为什么?

(公平)

数学上,我们把每人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什么?

(平均分)那我们再说的时候就要注意这样说把4个桔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2个。

继续往下看,

生:

把两瓶牛奶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1瓶。

列式:

2÷2=1

生: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分(半个)

那怎样分这个月饼呢?

师:

该从哪儿切?

生:

从中间切。

师:

拿出手指指一指,月饼的一半在哪里?

这一块是月饼的一半吗?

这一块呢?

看来只要把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是月饼的一半。

可是,这一半该怎样用数来表示呢?

(生说一说)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

板书:

认识分数。

(课题导入从“平均分”入手,由整数向分数的过渡,构建平均分在数学中的前后联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动手动手操作,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拿出一个月饼,我们是怎样得到的

带领同学们边比划边说: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师说完后,用阴影把一份表示出来。

同位两人互相说说自己对

的理解。

师问:

“你还能在这块月饼中找到另外一个

吗?

找同学,在月饼的另一半找出

月饼上能找到

,其它地方能找到

吗?

生说,老师大屏幕出示:

还能在小鱼、球拍、蝴蝶上找到

也能在图形上找到,大屏幕上出现了各种图形,丰富了对

的认识。

师:

谁能说说什么是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一份是这个物体的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紧紧抓住分数的本质开展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内涵,要从众多

现象中抽象出分数的意义。

学生会用正方形、长方形、圆、苹果……通过对这些物体的平均分,都能得到分数,而且还能得到同样的分数,在对比中建立分数的概念。

三、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

大家知道了

的意义,你会写

吗?

时,要先写分数线,——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然后再写2,它叫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最后写1,叫分子,它表示取了其中的一份。

在练习本上认真地写2个,然后指着给同位说它们的名称,各表示什么(生写,同位讲解)

(对于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学生多少了解,但是对于分数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却是需要教师来引导的,所以学生需要在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学习。

四、创造分数

1.生创造几分之一的分数

那除了

以外,还有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生答)

你能用手中的彩纸折出其它分数吗?

温馨提示:

想办法折一折,折出自己心目中的分数。

用彩笔涂色把心目中的分数表示出来。

小组里交流自己的分数表示的意义。

生动手折纸,小组交流。

师巡视找出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生介绍自己分数的含义。

选择后面几个:

生说说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a,同样的正方形纸,不同折法

虽然折法不同,但是都是平均分成了4份,1份是

b,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折出的

分数与折法和形状都没关系,只要平均分成了4份,1份就是它的

老师也创造了一些分数,想看吗?

看,几分之一?

(师板书)逐渐变化到

接着分,还能得到几分之一?

变成

还能说下去吗?

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你还想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多少份,得到多少分之一,睁眼,这样的分数能写的完吗?

出示

,这个是什么分数,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3.引导学生找到几分之几的分数

看到这幅图,你都想到了什么?

还能找到其它的分数吗?

五、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1.判断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2.你知道涂色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吗?

说一说理由。

3.下面的分数能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吗?

说一说理由。

4.生活中的分数(国旗、五角星、巧克力、人体、广告)

在这些图形上你都看到了几分之一?

今天我们通过和家人分享月饼,学会了分数,有了分享我们的生活也更幸福,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分享的故事,一个小广告,看之前老师要提出一个要求:

边看边思考,广告中的画面你能想到几分之一,能做到吗?

师:

喜欢他吗,为什么?

他非常的富有智慧,知道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这个环节是练习,一是练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学生去思考的情境,有有关于国旗的、有关于分蛋糕的故事的,这些题目的选择,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

二是练习中渗透着数学的思想。

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大加表扬,这是正面的引导,也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向。

三让数学更加的妙趣横生。

题目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极具探究性,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四是渗透德育的教育。

数学教学中也要注重德育的渗透,但是从数学课堂的要求中,我们必须把握德育渗透的尺度,不能喧宾夺主,分享和今天所学的分数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

4÷2=2

2÷2=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两份,1份是这个物体的二分之一。

1÷2=?

【课堂评价】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我用传统节日创设了一个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分东西。

在分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分数产生的过程,强调“平均分”是分数的本质特征。

在分月饼时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要学习一个新的数的需要,产生了积极探究的情感。

二、注重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分数的知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在整数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对学生来说,理解分数的意义有一定的困难,在对二分之一含义的理解上,引导学生说说分得的月饼一半是怎么来的,然后尝试让学生说二分之一的含义。

借助多个例子,理解二分之一以及平均分,理解分数的每个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在讲二分之一书写的时候,我注重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演示画分数线的时候用直尺,分数的书写先后顺序。

三、注重对比,通过对比加强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用两种正方形纸,用不同的折法,表示

,体会虽然折法不用,但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4份,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对比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折出

,体会不管什么形状,只要平均分成4份,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

,学生通过对比,对分数的理解更到位,认识更清晰了。

最后,练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值得学生去思考的情境,有有关于国旗的、有关于分蛋糕的故事的,这些题目的选择,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从不同角度锻炼学生的思维,另外,题目都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极具探究性,在探讨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是非常大的,值得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是学生最大的收获。

我通过小广告,教育学生学会分享,和今天所学的分数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此外,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值得反思:

1.首先是时间观念不够强。

关于二分之一讲解的时间过长,导致后边的环节没有更好的实施。

在备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导致这节课完成的不是很好。

主要是在讲解二分之一时,我的语言还不够简练,简单的问题可以减少追问、可以让大家一起来说说,这里可以节省点时间。

2.评价语言不够

学生这节课的表现特别棒,但是对于这些同学,表扬的语言太单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会打折扣,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

不足之处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逐渐加强,让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