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1924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docx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推敲原文及翻译(文言文)

  篇一: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

  即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如:

  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

  译:

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

“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

”(2006高考天津卷)

  译:

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

“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

  “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2004年高考吉林卷)

  译:

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

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

  即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诸葛亮)

  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2006年高考重庆卷)

  译:

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伏”,是谦称。

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

  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轼)

  译: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

  “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

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贾谊)

  译:

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

  “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

  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贾谊)

  译: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

(2006年高考湖北卷)

  译: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

  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

“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

  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

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

  3.删

  即删削法。

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这些词包括:

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如: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韩愈)

  “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

  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

  “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

  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

  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苏洵)

  “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

  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陶渊明)

  “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

译为“好像”、“仿佛”。

  ⑥噫吁嚱,危乎高哉!

(李白)

  “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

  ⑦何陋之有?

(刘禹锡)

  此句为宾语前置句,现代汉语的语序为“有何陋”,“之”是助词,帮助使宾语置于谓语之前,无实在意义,故不译。

  4.补

  即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和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单音实词增补成双音实词。

  因古人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翻译时,用与文言词语相同或相近的现代

  汉语词语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补成双音节词。

还要注意古今异义的双音节词语如“妻子”“地方”“指数”等,如: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柳宗元)

  译:

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更”“役”“复”“赋”,均应译为“变更”“差役”“恢复”“赋税”。

  ②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

(2003年全国高考题)

  译:

皇帝讨厌听到有人指出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的人)会变为奸佞(的人)

  “恶”“过”“忠”“佞”就可以分别组成“厌恶”“过错”“忠诚”“奸佞”。

  ③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004年高考广西卷)

  译:

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

  “财”“损”“志”“益”“过”都要补为双音节词,译为“钱财”“削弱”“志向”;“增多”“过失”“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并补充为“妻子儿女”。

  ④我奉王命,义无屈。

公等有妻子,徒死无益。

(2004年高考重庆卷)

  译:

我奉君王的命令,按道义不能屈服。

你们这些人有妻子、儿女,白白送死没有好处。

  “王”“命”“无”“屈”“妻”“子”“益”均应换为“君王”“命令”“不能”“屈服”“妻子”“儿女”“好处”。

  

(2)增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

  文言文中常常承前、蒙后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或分句,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来。

如:

  ①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韩愈)

  译:

(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就说:

“那个人与某个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

  这里“则曰”的前面,承前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

根据上下文,这里省略的应是“那些耻笑别人学习的人”。

  ②累有相示,别令收贮,然未一披。

(2006年上海卷)

  译:

有人屡次把他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没有读过。

  这里“有”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人”,“相示”前省略“以文”,后句省略主语“吾”,尾句省略宾语“之”,翻译时应该补上。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王安石)

  译:

但是,力气可以到那里却没到,在别人来讲,是可以讥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应该后悔的。

  这个句子,根据前后文理解,应省略一个分句,指的是“力足以至”的人却没有至,所以“人讥己悔”。

故在翻译时应补出“而不至”之类的分句。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译:

选择他们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出那些不良方面加以改正。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本例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一定要补充出来。

  ⑤沛公军壩上。

(司马迁)

  译:

沛公驻军在壩上。

  “军”后省略了“于”。

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⑥乃召其酋豪,谕以祸福,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

(2004年高考浙江卷)

  译:

于是召集他们的首领,把祸福关系告知他们,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谕”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他们”,翻译时应该补出。

  (3)数词后面增加有关的量词、分数的词语。

  古汉语中,多数情况下,数量、分数等表示的方法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不用量词和表分数的词语,在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补出。

如表物量,可补“个”、“只”、“把”等,如表动量则补“次”“回”等。

如:

  ①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李密)

  译:

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

  “九十有六”后添加量词“岁”,译为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九十六岁”。

  篇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读文言文翻译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读文言文翻译

  1.秋水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

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

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

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

“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

“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

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

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

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

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

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

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

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2.郑伯克段于鄢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

庄公出生时脚先出来,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很厌恶他。

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

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

庄公说: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

”武姜便请求封给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

  大夫祭仲说:

“分封的都城如果超过三百方丈,那就会是国家的祸害。

先王的制度规定:

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

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规定,这不是先王的制度,这样下去您将会控制不住的。

”庄公说:

“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躲开这种祸害呢?

”祭仲回答说:

“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

  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

蔓延开来的野草还不能铲除干净,何况是您受宠爱的弟弟呢?

”庄公说:

“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也属于自己。

公子吕说:

“国家不能使土地有两属的情况,现在您打算怎么办?

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就去服事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两属的心理。

”庄公说:

“不用除掉他,他自己将要遭到灾祸的。

”太叔又把两属的边邑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子封说:

“可以行动了!

土地扩大了,他将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庄公说:

“多行不义之事,别人就不会亲近他,土地虽然扩大了,他也会垮台的。

  太叔修治城廓,聚集百姓,修整盔甲武器,准备好兵马战车,将要偷袭郑国。

武姜打算开城门作内应。

庄公打听到公叔段偷袭的时候,说:

“可以出击了!

”命令子封率领车二百乘,去讨伐京邑。

京邑的人民背叛共叔段,共叔段于是逃到鄢城。

庄公又追到鄢城讨伐他。

五月辛丑那一天,太叔段逃到共国。

  记载道:

“郑伯克段于鄢。

”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兄弟俩如同两个国君一样,所以用“克”字;称庄公为“郑伯”,是讥讽他对弟弟失教;赶走共叔段是出于郑庄公的本意,便不写共叔段自动出奔,这么处理含有责难郑庄公的意思。

  庄公就把武姜安置在城颖,并且发誓说:

“不到地下泉水(不到死后埋在地下),不再见面!

”过了些时候,庄公又后悔了。

有个叫颖考叔的,是颖谷管理疆界的官吏,听到这件事,就把贡品献给郑庄公。

庄公赐给他饭食。

颖考叔在吃饭的时候,把肉留着。

庄公问他为什么这样。

颖考叔答道:

“小人有个老娘,我吃的东西她都尝过,只是从未尝过君王的肉羹,请让我带回去送给她吃。

”庄公说:

“你有个老娘可以孝敬,唉,唯独我就没有!

”颖考叔说:

“请问您这是什么意思?

”庄公把原因告诉了他,还告诉他后悔的心情。

颖考叔答道:

“您有什么担心的!

只要挖一条地道,挖出了泉水,从地道中想见,谁还说您违背了誓言?

”庄公依了他的话。

庄公走进地道去见武姜,赋诗道:

“大隧之中相见啊,多么和乐相得啊!

”武姜走出地道,赋诗道:

“大隧之外相见啊,多么舒畅快乐啊!

”从此,他们恢复了从前的母子关系。

  君子说:

“颖考叔是位真正的孝子,他不仅孝顺自己的母亲,而且把这种孝心推广到郑伯身上。

篇说:

‘孝子不断地推行孝道,永远能感化你的同类。

’大概就是对颖孝叔这类纯孝而说的吧?

  3.谏逐客书

  秦国的王族、大臣都向秦王政进言:

“诸侯各国的人来投效秦国,大多不过是为了替其君主在秦国游说离间罢了,请下令把一切外来的客卿统统驱逐出去。

”当时,李斯也在提名被逐之列。

于是他向秦王上书说: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

  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

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

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

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

  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

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成就帝业。

这四位国君,都是由于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

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

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土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现在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

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

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

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

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yín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

可现在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

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

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地域广的,粮食必多;国家大的,人民必众;武器锋利的,兵士一定勇敢。

所以泰山不拒绝土壤,方能成为巍巍大山;河海不遗弃溪流,方能成为深水;称王的人不抛弃民众,才能表现出他的德行。

所以,地不分东西,民不论国籍,一年四季都富裕丰足,鬼神也会来降福。

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啊!

现在陛下却抛弃百姓以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以壮大诸侯,使天下之士退出秦国而不敢往西,裹足不敢入秦,这正是人们所说的把粮食送给强盗,把武器借给敌人啊!

  许多东西并不产于秦,然而可当作宝物的却很多;许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国,可是愿意对秦尽忠心的却不少。

现在驱逐客卿而帮助敌国,减少本国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实力,结果在内使自己虚弱,在外又和各国诸侯结怨,象这样做而想使国家不陷于危境,这是办不到的啊!

”秦王(采纳了李斯的意见)于是废除了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4.答李翊书

  六月二十六日,韩愈禀告。

李翊足下:

你的来信文辞很好,而且请教问题的态度多么谦虚恭敬。

能象这样,谁不想把那道理告诉你呢?

道德的归真为期不会久了,何况它的外在形式(文章)呢?

不过我只是所谓“望见了孔子的门户和围墙但尚未登入堂室”的人,哪里能够知道是对还是错呢?

虽然如此,还是不可不同你谈谈这方面的道理。

  你所说的“立言”这句话,是对的;你写的文章以及希望达到的目的,非常符合而且相接近。

然而不知道你的志向,是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所取呢?

还是希望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呢?

祈求自己的文章超过别人而被人取用,那你本来就超过了别人而且可以被人取用了!

如果期望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那就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

  俗的势利所诱惑,应该培育果树的根茎来等待它结果,多添灯油来盼望灯光明亮。

根系发达的果树,果实才会顺利成熟,油脂多而好的油灯,火光才明亮。

具有仁义之道的人,他的文辞必然和气可亲

  不过又有感到为难之处。

我所写的文章,自己也不知道它达到没有达到古代著书立说者的境界;虽然如此,学习古代著书立说者已经二十多年了。

起初,不是夏、商、周三代和两汉的书我不敢看,不是圣人的思想我不敢铭记于心。

坐着时仿佛忘记了什么,行走时仿佛丢失了什么,有时样子庄重若有所思,有时模糊不清迷迷惑惑。

当自己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时候,力求革除陈词滥调,真的困难极了!

文章被人看,我不在乎别人的非难讥笑。

象这样过了不少年头,还是不改变自己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

这样之后才能识别古书(中道理)的真与假,以及那些虽然正确但还不够完善的内容,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明了,并力求扬弃那些错误的和虽正确但不完善的东西,才慢慢地有所收获。

当自己把心中的思想写出来的时候,文思敏捷泉涌而来,这时文章被人看,别人讥笑它我就高兴,别人称誉它我就担忧,这是因为自己的文章中还保留了世人的见解。

象这样又过了不少年头,然后文思才宽广奔放,象水势汹涌的波涛一样。

我又怕文思不纯正,便象阻挡水一样,不让文思过于汹涌,冷静地反复地推敲,觉得它完全纯正了,再放手去写。

即使这样,还是不可不修养正道,使自己沿着仁义的道路,漫游在儒家经典的源流中,不迷失方向,不断绝源泉,这样度过我的一生就满足了。

思想修养好比是水;文辞好比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

水大的话,大大小小的浮物都能浮起。

思想修养和文辞的关系仍然是如此。

思想修养深,那长长短短的语句与抑扬顿挫的声调都能运用自如。

即使如此,哪里敢自己认为接近成功了呢?

即使接近于成功,那被人用时又有什么可取的呢?

  即使这样,等待接别人采用的,难道不就象器物—样了吗?

用与不用都取决于别人。

有修养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使自己的思想不离开道,使自己的行动符合方圆,被用时就把自己的道德学问施行开来,不被用时就传授给自己的弟子,写进文章里而留传下去要求能为后代效法。

象这样做,到底值得快乐吗?

还是不值得快乐呢?

  现在有志于恢复仁义之道的人很少了,有志于仁义之道的人一定会被今人所遗弃。

我的确为有志于学习古代立言者的人而感到高兴,同时也为他们不被当世人看重而感到悲愤。

我屡次称赞那些有志于仁义之道的人,只是要以此勉励他们,并不敢褒奖那些该褒奖的人,批评那些该批评的人。

向我求教的人可多了,考虑到你说的不是有志于名利,姑且为你讲了这番话。

韩愈禀告。

  5.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从我成为戴罪之人,居住在永州,心中一直忧惧不安。

在闲暇时,常缓缓散步,漫无目的,到处游览。

每天与随从爬高山,入深林,穷尽曲折的山溪。

深幽的泉水、怪异的山石,无论多远,没有我们不到的地方。

一走到那些地方,我们便拨开野草,席地而坐,倒酒痛饮,一醉方休。

醉后便相互枕靠着睡在地上,很快就进入梦乡。

凡是心中能想到的,睡梦中也都能出现。

醒后起来,起来后就回家。

我以为永州山山水水中稍有特异之处的地方,我都已经游览了,却还没有了解到有个奇异独特的西山。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遥望到西山,才开始发现西山的奇特怪异之处。

于是命令仆人和我一起越过湘江,沿染溪而行,砍去丛生的灌木,烧掉杂乱的茅草,不到西山的最高处不会停下来。

沿着山石攀援到山顶,两腿叉开,席地而坐,几乎各个州的土地,都横卧在我的脚下了。

那山水高低不平的形势,有的高耸有的低洼,有的像是蚂蚁窝外的小土堆儿,有的像深陷的洞穴。

看似尺寸之间,实则千里之外,各种景物都聚拢在一处,

  没有能逃遁隐藏的。

白云萦绕着青山,向外远接天际,环看周围,浑然一体。

看了这些以后,才知道这座山确实特立不群,与一般的小土丘大不相同。

不知不觉中,身心与天地间的浩荡之气相融合,已不知道哪里是天的边际了。

在无穷无尽中,似乎与造化同游,却不知道自己会停留于何处。

于是拿起酒壶,斟满酒杯,畅怀痛饮,直到醉倒在地,不觉间已是日薄西山。

苍茫暮色,自远而近,迎面扑来。

直到天黑得什么也看不见了,而我却仍无归意。

此时,心似乎凝于一处而身已散于天地之间,好像已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这才意识到过去自己从没有游览过啊,真正的游览从现在开始。

所以特意把这件事记下来。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6.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竹节、竹叶都是完备的。

从像蝉壳、蛇腹部的鳞片大小,直到如利剑出鞘一样长到数丈高的挺拔的竹子,竹节和竹叶都是一生出来就有的。

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