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1211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1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8分)

下图所示区域受西风影响,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最大湖泊为

A.淡水湖B.咸水湖C.火口湖D.潟湖

2.图中①、③地形特点相同的是

A.海拔B.坡度C.山脊D.河谷

3.图中①、②、③、④地,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4.据自然环境条件推断,图示地区下列土地利用类型的比例()

A.荒地>草地>耕地B.耕地>林地>荒地

C.草地>荒地>林地D.林地>耕地>草地

【答案】1.B2.D3.C4.A

【解析】

【1题详解】

当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湖泊主要的排泄方式是蒸发,当地的晴天多,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故当地主要是咸水湖,B对。

【2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谷地,故D对,①海拔低于③,两地的坡度不同,其余选项可排除。

【3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及河流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天山山脉西部地区,①、③位于伊犁河谷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坡,西风到达这里所携带的水汽较少,在海拔高的③处水汽受地形强烈的抬升作用,形成较多的降水,C对。

①地海拔低,抬升作用弱,降水少,A错。

②、④地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海洋水汽难以影响到,降水少,B、D错。

【4题详解】

读图分析,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多在50—300毫米,气候干旱,沙漠面积广。

所以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地。

天山山脉牧业为主,山地牧场广阔。

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分析,图示区地形崎岖,不便于耕作,所以山区草原面积广阔。

耕地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水源较充足,地形较平坦,形成绿洲,是主要的耕作农业区。

所以西北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为荒地>草地>耕地,A对,B、C、D错。

下图为某半岛沿不同纬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图中山脉的走向是(  )

A.东北-西南走向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D.南北走向

6.该半岛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状况大致是(  )

A.由南向北减少B.由西向东减少

C.由北向南减少D.由东向西减少

7.该半岛南部农业分布特点和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A.东耕西牧热量B.西耕东牧地形

C.东耕西牧光照D.西耕东牧降水

8.该半岛西部海岸线特点与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A.曲折风力侵蚀B.曲折冰川侵蚀

C.平直流水堆积D.平直海浪堆积

【答案】5.A6.B7.C8.B

【解析】

【分析】

考点定位:

地形剖面图,山脉走向,区域降水量分布规律。

【5题详解】

读图,注意图中纬度变化,图示为北纬,但纬度数是向下增大,图中方向上南下北。

根据数值,图中山地的纬度越高,剖面图中山峰的经度越偏东,说明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A对。

B、C、D错。

【6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该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可能是北欧的半岛。

受西风带影响,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显著特征是由西向东减少,B对。

A、C、D错。

【7题详解】

该半岛是北欧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由于地形的影响,西部受西风的影响大,降水多,光照弱,发展的是乳畜业;东部是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光照强,故C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8题详解】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多峡湾,海岸线曲折,成因主要是冰川侵蚀,B对。

【点睛】读图题要认真读图中信息,本题要注意纬度是北纬,但图中是向南增大,说明图示上南下北的方向特点。

根据山脉所在经度的变化,判断山脉的主要走向。

根据经纬度定位,判断区域位置,位于西风带,西部是迎风坡,降水多。

判断降水量变化特点。

下图为世界某海区7月表层水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造成甲海区水温不同于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流流经B.暖流流经C.径流汇入D.多阴雨天气

10.甲处沿海的气候特征是(  )

A.雨热同期B.冬季多雨C.降水稀少D.冬冷夏热

11.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B.陆上径流汇入C.暖流势力强大D.底层海水上涌

12.甲海区位置可能位于

A.太平洋西北部B.太平洋东南部C.大西洋东南部D.太西洋东北部

【答案】9.A10.C11.D12.B

【解析】

考点: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题详解】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由图中表层海水等温线弯曲状况,可判断沿岸有寒流流经。

沿岸寒流带来降温减湿的影响。

甲地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晴天多,A正确。

其余选项可排除。

【10题详解】

甲地位于副热带大陆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带来降温减湿的影响,降水少,故C对。

【11题详解】

甲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类似的例子如秘鲁渔场。

其成因为冷海水上涌,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鱼类形成渔场。

D正确。

【12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甲海区位于大洋东部,太平洋东南部海区渔业资源丰富,类似的例子如秘鲁渔场。

选B。

其余选项可排除。

根据我国北方半湿润区某小流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率图,回答下面小题。

13.耕地和林地的类型分别是

A.橡胶林旱地B.旱地落叶林C.常绿林水田D.雨林水田

14.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类型转化主要表现为(  )

A.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

B.由耕地、草地向水域转化

C.由耕地、草地向城乡用地转化

D.由城乡用地向耕地、草地转化

15.据图可以推断,从1976年到2010年该流域生态环境(  )

A.水资源数量减少B.水土流失减轻

C.气候调节能力减小D.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答案】13.B14.A15.B

【解析】

【13题详解】

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热量条件也不如我国南方地区,耕地为旱地,林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对;橡胶林和雨林是热带森林;常绿林是我国南方的森林,其余选项可排除。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1998年之后该流域土地类型林地增加比重最大,耕地和草地大幅度减少,说明了由耕地、草地向林地转化,A对,城乡用地增加比重小,其余选项可排除。

【15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地的林地比重大幅度增加,生态环境趋好,水土流失减轻,故选B。

由于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水资源增加,A错;气候调节能力增强,C错;二氧化碳浓度降低,D错。

地理科学广泛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南昌市某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各个出租车的位置信息,可采用的技术是(  )

A.RSB.GISC.GPSD.GPS和GIS

17.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

①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②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8.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  )

A.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

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计算城市绿地面积

【答案】16.D17.C18.A

【解析】

【16题详解】

GPS起定位的功能,GIS起分析查询的功能,D对。

RS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其余选项可排除。

【17题详解】

用GI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①错;②GPS可定速度和高度,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②对;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③错;④用GIS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④错;故选C。

【18题详解】

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

A对,其余选项可排除。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面小题。

19.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玩具制造B.汽车产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20.该产业部门属于

A.劳动密集型工业B.技术密集型工业

C.原料指向型工业D.资金密集型工业

21.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B.技术C.交通运输D.原料

【答案】19.A20.A21.A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反映了该类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逐步转移,因此最可能为劳动密集型工业。

故C正确。

【20题详解】

该产业部门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故A正确。

【21题详解】

影响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的价格水平。

故A正确。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有机农业是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识技术投入。

下图为某地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图。

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农业生产模式的类型是(  )

A.灌溉农业B.混合型农业

C.种植园农业D.自给农业

23.专家普遍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增产的资源、环境代价太大”,指的是(  )

①水资源消耗太多 ②林地面积减少 ③粮食单产降低 ④耕地质量下降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24.我国发展有机农业优势正确的叙述是(  )

①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 ②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 ③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 ④科技发达,便于农业技术推广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答案】22.B23.D24.C

【解析】

【22题详解】

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是“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因此有机农业属于生态型农业,该地有花卉、农田、猪场、鱼塘、蔬菜等,因此也属于混合型农业,B正确。

灌溉农业位于降水稀少地区,热带种植园农业自热带,邮寄农业部只在这些地方,故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花卉、鱼塘、畜产品等都投入到了市场,说明商品率高,属于商品型农业,D错误。

故选B项。

【23题详解】

.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退耕力度,过度垦荒不明显,②错误;小农经营粮食单产高,③错误。

农业需水量大,不合理利用导致水资源日益紧张,化肥农药过度使用导致耕地质量下降,①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D正确。

【24题详解】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适合多种生产模式,这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之一,②正确;材料中提到有机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精耕细作,③正确。

故答案选C项。

我国是发展中国,科技实力强只是个别地方;我国国土面积广,但土地肥力强也只是个别地方,故其余选项可排除。

第II卷综合题(共52分)

二、综合题

25.下图为世界某国家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描述该国家的地理位置。

(2)据图判断该国家的陆地地形特征并说出判读依据。

(3)据图描述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该地区多地震、火山的成因。

(4)分析该国城市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答案】

(1)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或热带);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从图中山峰高度可以看出该国各地海拔较高,且高度差异不大(3)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东南向延伸),且分布密集。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多地震和火山(4)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

原因:

地处热带,内陆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解析】

整体分析:

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和火山。

(1)根据经纬度,该地是墨西哥地区。

从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

该地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位于低纬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地区。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2)从图中山峰高度可以看出该国各地海拔较高,且高度差异不大。

根据海拔高度,该国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平坦。

(3)该国西部近海等深线与海岸线基本平行,大致沿西北—东南向延伸,且分布密集。

该国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所以多地震和火山。

(4)该国地处热带,平原地区闷热潮湿,内陆高原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所以城市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某年9月22日千人拥入格尔木草原疯狂盗采野生黑枸杞,超过300万亩草场遭到洗劫,事实上黑枸杞是草原上防风固沙的重要植被。

野生黑枸杞因含有丰富的天然花青素而成为延缓衰老、预防癌症的天然食品,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主要出产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该地海拔高、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洁净、无污染。

材料二 野生黑枸杞是生长在地上的多棘刺灌木,多分枝,枝条坚硬。

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能忍耐38.5℃到~25.6℃的温度,耐干早,耐盐碱。

材料三 黑枸杞播种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种后稍覆细沙及土,然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再在地膜上面全覆土1.5~2cm,以透不进阳光为宜。

材料四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野生黑枸杞分布图

(1)简述黑枸杞成为该草原防风固沙植被的主要原因。

(2)试分析播种后用塑料地膜覆盖并在膜上覆土的原因。

(3)因为黑枸杞市场供不应求,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黑枸杞种植,你是否赞同,并简述理由。

【答案】

(1)黑枸杞为多棘刺灌木,多分枝,防风效果好;耐干旱,耐盐碱,耐温性强,适合草原生长。

(2)气候干旱,用塑料地膜覆盖是为了保持土壤水分;膜上覆土可以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减少强光对幼苗的伤害。

(3)赞同。

该区域环境洁净,黑枸杞品质好;价格高,市场需求大;人工种植可减少对野生黑枸杞的破坏;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

该区域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人口少,农业劳动力不足;大量种植会加重生态破坏。

【解析】

【详解】

(1)可从黑枸杞本身的特性分析,黑枸杞能够适应这里恶劣的生长环境,是该地区主要的重要的植被类型,同时其形态特征能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黑枸杞的经济价值高,一举多得。

(2)塑料地膜覆盖能起到保温、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地膜上覆盖土能起到避光的作用,联系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来回答。

(3)开放型题目,赞同则答出该地适宜发展黑枸杞的条件和发展黑枸杞对该地带来的好处,不赞同则答出该地不适宜发展黑枸杞的条件和发展黑枸杞对该地带来的不利影响。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亚是指亚洲东北部的国家和地区,东北亚区域包括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蒙古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材料二 东北亚部分区域图。

(1)图甲中A、B两工业基地发展起来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A    ,B    。

(2)根据图甲中A、B、C所在国家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在图乙中填入字母,完成三国经贸合作示意图。

(3)B所在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要说明该国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

(4)图甲中①②③三地所在国家产业转移方向分是       ,简要说明80年代初期③地所在国家接受产业转移的人为原因。

【答案】

(1)丰富的煤、铁资源(原料) 便利的海上运输(或交通运输)

(2)按上-左-右的顺序依次为C、A、B

(3)B国是日本。

日本常规能源缺乏;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日本科技力量强大,经济实力雄厚;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适合在日本发展。

(4)日本韩国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科技水平低;劳动力丰富

【解析】

【分析】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结合位置判断A、B、C三地所在的国家,熟悉各国经济发展特点及贸易的互补性。

A为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基地,B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C为俄罗斯太平洋沿岸。

【详解】第

(1)题,A为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基地,B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两工业基地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资源与交通。

(2)题,由图可知,A位于中国,煤炭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具有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优势;B位于日本,高科技产业发达,但资源贫乏,需大量进口;C为俄罗斯,资源优势明显,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第(3)题,B所在国(日本)经济发达,但煤炭、石油等资源缺乏,而日本科技力量强大,因经济实力雄厚,适合发展核能。

第(4)题,①是日本,②是中国,③是韩国。

由于我国改革开发的时间较晚,故我国是最晚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三国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等因素是依次递减的,故三国产业转移的方向是从日本-韩国-中国;80年代初期我国由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市场广阔等因素接受了产业转移。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河套平原地区。

当地将黄河水通过引水渠引入区内灌溉农田,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乌梁素海出现污染加重趋势。

(1)判断河套平原的地势特点,并简述理由。

(2)简述河套平原发展灌溉农业的有力条件。

(3)指出长期维持河套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的问题,并简述原因。

(4)分析近年来乌梁素海污染严重的原因。

【答案】

(1)特点:

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西南高,东北低)。

理由:

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或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

(2)河流提高水源土壤深厚肥沃光照充足地广人稀

(3)问题:

泥沙淤积。

原因:

黄河含沙量大,饮水入灌渠后流速变换,泥沙易沉积。

(4)河套灌区的排入污染物入湖多;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湖水水量较小;湖水流动性差,污染物不易扩散,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污染逐渐严重。

【解析】

【详解】

(1)从图中引水渠分布看,引水口在西南部,出水口在东北部,灌渠多呈西南-东北走向,可以得出河套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或者说西南高,东北低.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发展灌溉农业的区位因素最重要的是有灌溉水源,当地有黄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由于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深厚肥沃,因为黄河含沙量大,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土壤深厚肥沃。

(3)因为黄河含沙量大,河套平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引水入灌渠后,泥沙很容易沉积,造成灌渠水流不畅,因而维持河套罐渠灌渠功能必须解决灌渠泥沙淤积问题.(4)农田灌溉退水经过排水渠汇入乌梁素海,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灌溉退水流入乌梁素海,造成严重污染,当地工业与城乡生活废水也都排入该湖,加之所在区域气候干燥,降水少,蒸发量大,湖水以水渠进入和排出,吞吐量较小,流动性差,污染物在湖中积累,浓度加大,污染逐渐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