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819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docx

七年级政治教案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七年级政治教案

第八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第一课时: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的规定是什么;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有充分、准确的认识;知道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

2

过程与方法:

能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上,说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能在宪法和普通法律的对比中、在对问题的探究中,理解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个问题的初步探究,在思想上能树立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的观念。

进而能产生进一步学习宪法的愿望,增强宪法至上的观念。

教材分析

1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是本框的重点,也是本课书的重点。

同时,也是一个教学的难点。

只有准确认识与充分理解此观点,才能使学生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严格遵守宪法,勇于维护宪法的尊严。

进而,才能真正理解后面的问题。

同时,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相关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困难。

教师在教法上有一定难度,所以这也是一个难点。

2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此问题是第一框的起点,也是一个重点。

因为只有充分理解了关于宪法所规定的内容,领会了宪法内容的特殊性,知道了宪法在内容规定方面与普通法律不同时,才能进一步、正确理解

"

为什么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等问题。

教法方法

1

、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拟人手法介绍的

"

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

"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宪法与普通法律的不同。

比如: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或者以动画形式展示出来,并加入更详实的资料与案例,对比理解

"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同志说:

"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那么,为什么说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呢?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内容。

第八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学生活动:

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注:

教师在上课前下发事先印好的宪法部分章节的摘要。

学生结合表演及手中的宪法部分章节的摘要,总结出如下内容:

●一、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

1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板书)

2

)同宪法相比较,普通法律只规定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

学生活动:

看图:

教材中的

"

法律体系金字塔

"

;查阅宪法、刑法、兵役法、环境保护法等的相关条款。

学生归纳:

依据宪法第

18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依据宪法第

103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依据宪法第

11条的规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

得出结论:

2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板书)

其原因是:

1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2

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小组同学互相讨论马克思的话

"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

再次体会为什么说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教师设问: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宪法规定着我们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应该如何保证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呢?

如果朝令夕改,又会怎么样?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查阅宪法中有关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规定。

)归纳出:

3

、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板书)

学生归纳:

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

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学生活动:

阅读手中的宪法资料后,归纳:

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四章构成。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从内容规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阐述了宪法的特征,明确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开始逐步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主动学习宪法、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典型例题

●一、下面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从内容上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D

、宪法同普通法律一样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分析与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

--

什么是宪法。

在能力方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及判断能力。

学生在答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了题干所问的问题是什么,才能正确做出选择。

此题的正确答案为:

D

●二、判断说明题:

有人说:

宪法是母法,普通法律是子法,至高无上的宪法和众多的子法,筑成了一座法律的金字塔,上一级的法律比下一级法律的效力高。

分析与解答: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

--

为什么说

"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只有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法律效力、及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两层涵义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能力方面,在考查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能力,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判断能力。

答题要点: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因为: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两层意思。

一是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二是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说:

"

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

,这句话的涵义是(

A

、宪法是依据普通法律制定的

B

、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C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

、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2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这说明(

A

、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依据

B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

、宪法与普通法律本质上相同,可相互替代

D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3

、下列有关宪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

、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B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C

、宪法具有和普通法律一样的法律效力

D

、宪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二、判断说明题:

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参考答案:

●一、

1

C2

A3

C

●二、答:

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这是因为宪法作为国家的总章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从内容上,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而普通法律只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有两层意思。

一是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二是普通法律不能和宪法相抵触,否则要被撤消和宣布无效。

由于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并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所以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社会健康发展、国家长治久安。

总之,因为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制定和修改程序严于普通法律,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总章程。

教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