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40715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部分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docx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第二部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的理念,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人才培养、引进并举,面向国内外,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

以学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目标,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努力造就一支教学业务精湛、科学研究先进、创新思维活跃、能参与国际合作的师资队伍,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建设目标

(一)项目建设目标

至2011年,专职教学科研人员达到2300人左右,具有高级职称人数达到1495人,占65.0%;新增在全国同行中具有知名度较高、学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学术带头人40名以上,新增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中起到关键或重要支撑作用的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200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达到700人以上,占3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达到1850人,约占专职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75.0%—80.0%,形成一支教学业务精湛、科学研究先进、创新思维活跃、能参与国际合作的师资队伍。

要实现上述目标,主要采取“培养、引进”并举的建设措施。

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第一层次,通过培养、引进聚集10名左右,我们称之为“高端人才”计划;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作为第二层次,通过培养造就15名左右,通过引进聚集15名左右,我们称之为“高级人才”计划;学术骨干队伍建设作为第三层次,通过培养造就100名左右,通过引进聚集100名左右,我们称之为“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人才是兴国之源,强校之本,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则是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的最重要的保证。

纵观国内外一流大学、著名学府,都是由一批知名教授、学者为首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在进行着开创性的工作,因而人才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师资队伍项目建设,目标和根本任务是建设一支高层次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非常有必要。

第一,师资队伍是学校教学的基石,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第二,师资队伍是学校科学研究的主力军,队伍创新思维的强弱,直接影响学校科学技术的创新,影响着学校教学和学科建设与发展。

第三、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而高端人才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大学。

第四,师资队伍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主要力量。

高校是多学科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地方,有深厚的科学技术根基和文化底蕴,不仅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的责任,同时还承担着服务社会的责任,为国家、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服务。

由此可见,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建设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课题。

三、建设任务

(一)师资队伍现状和水平分析

1、师资队伍现有规模和结构

至2008年5月,我校有专任教师1887人。

年龄结构:

平均年龄40.2岁。

35岁及以下644人,占比例34.13%;36—45岁787人,占比例41.71%;46—55岁355人,占比例18.81%;56—60岁60人,占比例3.18%;60岁以上41人,占比例2.17%。

专业结构:

哲学22人,占比例1.17%;经济学112人,占比例5.94%;法学95人,占比例5.03%;文学318人,占比例16.85%;理学239人,占比例12.67%;工学622人,占比例32.96%;农学246人,占比例13.04%;管理学148人,占比例7.84%;教育学85人,占比例4.50%。

职称结构:

正高级职称332人,占比例17.59%;副高级职称641人,占比例33.97%;中级职称691人,占比例36.62%。

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比例为6.5:

4.6:

1。

学历结构:

博士407人,占比例21.57%;硕士790人,占比例41.87%;学士518人,占比例27.45%;无学位172人,占比例9.11%。

2、师资队伍建设近五年取得的成就

经过“九五”和“十五”“211工程”建设,广西大学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提升,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专家评估,获得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

近五年来,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首先,管理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不断创新,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及时到位,贯彻执行高层次人才优惠待遇政策如一贯之,创设了良好的人才环境。

其次,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成效显著。

引进、聘用学术带头人9名、学术骨干19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12名);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1名(其中从海外引进的20名);选送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的245名,送培获得博士学位回校工作的教师200名;国内进修,教授57人次,副教授121人次,讲师101人次,助教10人次;国外进修,教授8名,副教授17名,讲师22名,助教4名。

目前,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7人、硕士790人,共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3.4%。

高级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拥有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教育部骨干教师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名,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1人,广西优秀专家13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8人,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15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14名;有博士生导师83人。

已基本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水平不断提升、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3、师资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差距分析

经过两期“211工程”建设,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有了长足发展,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与全国综合性大学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1)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欠发达,能让大师级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舞台有限,对高端人才包括海外留学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大,难以引进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才。

校内高端人才培养体系、业绩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培养高端人才成效不大。

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创新业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尚未真正充分调动起来,整体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

学校尚未形成促进人才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包括国家级学科、博士学位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偏少,生活待遇还不够宽裕,人文氛围还不够和谐,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等。

引进高端人才工作主动性不够,发现高端人才、招聘高端人才的渠道不多。

(2)存在的主要差距

高学历(学位)的教师所占比例较低,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只占教师总数的21.57%。

缺乏在国内外有知名度的学术领军人才,至今还没有在编在职的国家两院院士,形成强有力的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解决重大科技难题的科研团队少。

高水平人才的匮乏,制约着学科的发展,至今才有10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不够普遍,学校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发表影响力大的学术论文少,学校核心竞争力不强。

存在上述问题和差距有客观条件制约的一面,也有主观能动性不强的一面,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队伍建设的管理理念,创新制度和机制,努力营造更加激励进步更加和谐的人才环境,促进师资队伍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计划

1、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即建立以下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引进支持体系。

第一层次,“高端人才计划”。

选拔、引进10名左右条件接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高级人才进行培养,目标是培养冲刺国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的高端人才。

柔性引进两院院士或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5名左右。

第二层次,“高级人才计划”。

至2011年,新选拔、引进30-40名学术带头人进行培养,同时加强对现有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巩固成果,提高学术水平。

目标是培养冲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专家人才。

第三层次,“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

至2011年,新选拔、引进150—200名具有博士学位、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骨干,重点选拔引进40岁以下的青年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同时加强对现有学术骨干的培养,发展成果,提高学术水平。

目标是培养冲刺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等自治区级专家人才。

2、实施“人才培训提升工程”。

加大教师进修、培养力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至2011年,各层面教师进修培训共1000名以上。

根据学科建设需要,选送在职教师到国内高水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作访问学者、单科进修、短期培训,以拓宽视野,更新知识。

实行教授学术休假制度,以保证高级专家不断生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的时间和精力。

组织举办各个层面教师培训班,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水平。

3、加强对“广西人才小高地”、“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建设的管理,注重质量建设,加强协调、督促检查,重点是目标建设的检查、考核。

通过“人才小高地”建设,造就一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打造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学团队”。

4、抓住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机遇,主动出击,加大面向国内外宣传我校的力度,拓宽招聘人才渠道;加大校内人才环境建设力度,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人才成长氛围;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培养、引进人才的效率。

5、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行岗位目标管理,强化岗位职责的功能,包括科学设置岗位、明确岗位职责、细化岗位工作目标和任务。

6、建立健全人才评价体系、人才选拔培养体系、业绩考核体系,激励创新,激励进步。

上述这些计划,紧扣本项目的建设目标,从“培养、引进”两个渠道进行项目建设,同时,比较充分考虑了管理制度等方面人才环境创设,具有可操作性。

实施这些计划,对项目建设目标得以实现将起到关键作用,对探索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新方法、积累队伍建设管理新经验有现实的意义。

四、具体政策

(一)政策保障

本校已出台《广西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优惠待遇暂行规定》、《广西大学“十百千人才工程”实施办法》、《广西大学教师干部报考研究生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大学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大学教师培养进修经费管理规定》等有关队伍建设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标准、条件、有关操作办法和程序,以及学校提供相关优惠待遇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1、培养、引进的标准:

学科带头人。

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同行中知名度较高、学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学术造诣深厚,能正确把握本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研究构想,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

引进学科带头人一般应是国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

学术带头人。

具有博士学位正高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国同行中知名度较高、学术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能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中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必须是在国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助理教授或其他相应职位,学术造诣深厚,对本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有创造性构想和战略思维,能带领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保持国内先进水平年的能力。

学术骨干。

具有正高职称或副高职称并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能在学科和学位点建设中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学术骨干,必须是在国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过博士后工作,学术思想活跃,科研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与国内外同行有广泛联系,本人研究方向属于本学科前沿,有强势的发展潜力。

2、科研资助:

引进学科带头人,自然学科不低于200万元,人文社会学科不低于50万元。

引进学术带头人,自然学科100万元左右,人文社会学科30万元左右。

引进学术骨干,自然学科10万元左右,人文社会学科3万元左右。

3、生活和工作条件:

引进国家两院院士,安排住房240平方米一套。

引进学术带头人,安排住房130平方米一套。

引进学术骨干,安排住房90平方米一套。

优先安排办公室和实验用房。

4、培养、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的遴选办法和程序:

第一步,个人申请或组织推荐。

第二步,用人学院(学科)学术委员会集体讨论申报者有关材料,初步认定其学术水平,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候选人,候选人须获得与会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的赞同票,同时必须有两名校外同行专家对其书面推荐,学院党政领导研究并提出意见,呈报学校人事处。

第三步,人事处将学院推荐意见提交学校学术委员会讨论,对拟聘人员有关材料进行审议,采取投票的方式确定候选人,获得与会委员人数的三分之二的赞同票者提交学校办公会审定。

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实行合同聘用,目标管理。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二)实施原则与步骤

实施原则:

以“211工程”6个重点建设学科群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博士学位点建设为平台,培养、引进(包括柔性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强学科人才梯队建设。

通过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对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水平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拔尖人才、创新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和引进。

工作重点是在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方面求得突破,广纳海外高层次优秀人才,选派在职高层次人才到国外著名高校与著名教授开展项目合作研究、技术开发等多种形式进修培养。

通过培养、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支撑学科建设。

实施步骤:

制定项目建设规划。

以“211工程”6个重点建设学科群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博士学位点建设为重点,其他相关学科建设为支撑面,制订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和工作计划,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出台“广西大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实施办法,完善学校现有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为师资队伍建设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把队伍建设的任务分解到学科(学院),实行目标管理,单位党政一把手负总责。

加强建设过程的督查。

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时检查、协调、解决队伍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五、预期成效

本项目完成后,将产生显著的成效。

通过实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形成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培养和支持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各个层次的师资队伍,培养和汇聚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的整体提高,必将极大的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上新台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必将有力地推进学科和博士点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必将有效地培养出层次更高的各类专门人才,研究、开发更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建设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

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

资金用途:

广西人才小高地、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教学团队”建设300万元

“高端人才”培养引进400万元

“高级人才”培养引进750万元

“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950万元

“人才培训提升工程”建设经费每年另由学校财政预算安排。

年度计划:

“高端人才”培养、引进经费使用计划表单位:

人、万元

年度

培养、引进

总和

人数

经费

2007年

2

80

80

2008年

2

80

80

2009年

2

80

80

2010年

2

80

80

2011年

2

80

80

总和

10

400

400

“高级人才”培养、引进经费使用计划表单位:

人、万元

年度

国外进修(培养)

引进

总和

人数

经费

人数

经费

2007年

3

75

3

75

150

2008年

3

75

3

75

150

2009年

3

75

3

75

150

2010年

3

75

3

75

150

2011年

3

75

3

75

150

总和

15

375

15

375

750

“青年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经费使用计划表单位:

人、万元

年度

送培

引进

总和

人数

经费

人数

经费

2007年

20

95

20

95

190

2008年

20

95

20

95

190

2009年

20

95

20

95

190

2010年

20

95

20

95

190

2011年

20

95

20

95

190

总和

100

475

100

475

9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职业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