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0437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docx

专题资料IT行业报告

IT行业报告目录

2001~2002中国IT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2002-09-23

  

  2001年中国IT服务市场总量达到93.7亿元,其中系统集成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4.7亿元;维护及支持服务为34.1亿元;而其他专业服务仅占14.9亿元。

与2001年相比,2002年中国IT服务市场增长率预计将达到14.7%,远高于硬件产品的增长速度。

其中,系统集成服务的增长率只有12.3%,低于整个IT服务市场2.4个百分点。

维护支持服务增长达到16.1%的增

长率,增长最快的为IT咨询、IT培训等其他专业服务,达到18.8%。

 中国IT服务区域市场分布

  全国7大区域差异较为明显,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占据了3/4以上的市场份额,而西部大开发给市场带来的积极效应尚未显现,同时华北、华东和华南市场这些重点区域的IT服务市场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华北市场集中了政府各大部委、主要银行的总行、电信公司总部,以及众多的外资企业,该市场对IT服务的需求层次丰富、规模庞大,达到全国的28.4%。

  华东市场良好的工业基础,加之世界金融行业、制造行业的关注,大量资金的注入带动了其对IT需求的迅速增长,对IT咨询等服务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华南市场由于拥有众多外向型制造企业,以及观念开放的政府、金融、电信行业,因此对IT服务的接受程度普遍比较高,对投入产出比(ROI)更为关注。

  IT服务垂直行业市场分布

  电信、银行和政府仍然是IT服务市场最大的行业,其共占据55%以上的份额。

目前,银行、电信业市场份额正逐渐变小,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正在利用IT来优化业务管理、降低成本,因此未来政府、教育、制造行业市场将快速发展。

计世资讯认为,未来垂直行业市场的IT服务投资将呈现如下特点:

  金融行业的IT服务市场特征

  基础业务框架建设完毕,IT应用多年,对IT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更关注业务改造及业务创新,但对具体实施缺乏明确认识,因此对IT咨询的需求增长比较快;IT投资相对谨慎,主要投向IT需求最明确的领域(如存储等);服务提供商将从技术专家向业务专家转变,国内提供商与国外同行相比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

  电信行业的IT服务市场特征

  基础业务框架的建设进入大规模系统整合阶段,市场潜力巨大;由于电信改革,IT投资大幅萎缩,由于本次业务整合立足点高,规划总体感强。

因此对IT咨询的需求很强;更多国内服务商与国外厂商展开多方位合作,因此参与竞争服务商将面临新一轮整合。

  政府行业的IT服务市场特征

  IT系统基础建设将逐渐步入大规模启动阶段,市场潜力巨大;IT系统建设政策导向性强,投资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IT系统应用需求差异巨大—公安、税务等自成体系,政府各级机构的IT需求也有很大不同;参与竞争服务商面临发展的转折点。

  制造行业的IT服务市场特征

  信息化应用水平总体还处在较低水平上,潜力巨大;IT系统建设的阶段参差不齐,差距很大;很多企业经历了购置电脑、构建网络的阶段,跨越了办公自动化的阶段,产生了对ERP等应用系统的巨大需求;要求IT系统更贴近业务特点,更适应相关领域的需求;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对IT系统的建设要求更为迫切;更关注IT投入的经济效益(ROI)。

来源:

计算机世界网

2002--2003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

【副标题】中国计算机用户萧澎

【正文】

    在2003年中国IT市场年会上,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02-2003年中国计算机市场研究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02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实现销售额2358.4亿元,比2001年增长16.0%,与2001年增长率16.8%相比,下降了0.8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计算机市场依然没有完全复苏,仍然处于调整阶段。

(见附表)

    2000-2002年中国计算机市场增长状况

        销售额(亿元)  增长率

2000年  1740.5        25.0%

2001年  2033.6        46.8%

2002年  2358.4        16.0%

    数据来源:

CCID200302

    盘点2002几家欢乐几家愁

    2002年,在中国计算机市场总销售额中,硬件产品取得了11.1%的增长,增长速度不尽如人意,和2001年14.5%的增长率相比,进一步下降;软件和信息服务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分别比2001年增长21.0%和32.9%;同时,软件和信息服务在计算机市场中的份额继续增加,由2001年的29.9%提高到2002年的32.8%。

这进一步说明,我国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已初见成效,用户需求已逐步转向软件应用和信息服务。

    2002年,中国主机市场实现销量1011.7万台,比2001年增长17.1%;销售额达777.9亿元,同比增长13.3%。

其中,台式机销售907.7万台,增长15.5%;笔记本电脑销量达80.5万台,增长率高达39.8%。

由于电信、银行等传统行业用户IT投资压缩,影响了对高端计算机系统和工作站的采购力度,因此,2002年高端计算机系统和工作站销量只分别实现了13.0%和19.3%的增长,销售额更是只分别增长8.1%和4.6%。

    2002年,中国计算机外部设备市场主要产品销量都取得了较大增长,但外设市场销售额只实现了460.1亿元,仅比2001年增长4.8%,外设产品销售额和销售量增长明显不匹配,表明外设市场总体价格水平明显走低。

    受核心领域环境和中国电信企业投资缩减的影响,中国网络设备市场增长趋缓。

2002年,中国网络设备市场整体规模达到135.6亿元,比2001年增长15.5%,与2001年17.4%的增长率相比,下降1.9个百分点。

    近年来,受国内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各种政策的推动和旺盛内需的拉动,中国软件市场持续保持了快速的增长。

2002年,中国软件市场又实现了21.1%的增长率,销售额达到345亿元。

    尽管全球IT服务市场萎靡不振,但是中国IT服务市场依然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2002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29.3亿元,年增长率达到32.9%,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

IT服务市场近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年增长率在20%以上。

但是,今年IT服务增长主要得益于网络服务的高速发展,而其他IT服务增长速度则开始放慢。

    六大特点勾勒IT市场总体轮廓

    1、互联网产业摆脱亏损走上盈利之路为中国计算机市场走向复苏提供了新的动力:

自从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互联网行业一直深陷亏损的泥潭不能自拔。

然而,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一系列的证据表明,互联网市场正逐步摆脱亏损的阴影,走向复苏之路。

    2、形式多样的并购是软件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战略:

2002年,中国软件业掀起前所未有的并购热潮。

用友、金蝶、神州数码等企业纷纷通过并购以实现快速发展。

各方面的数据表明,软件和服务将成为未来IT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这样的机遇面前,国内软件企业急需“长大”,而这也正是软件业寻求运用资本的力量来改变竞争格局的根本原因。

    3、企业网成为拉动网络市场增长的最大动力:

2002年电信级骨干网市场的表现显然已经让所有的期望变成了失望,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国内企业网市场的增长却是如火如荼,成为市场最大的亮点。

附表:

2000--2002年中国计算机市场规模与增长

年度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销售额(亿元)  1740.5  2033.6  2358.4

增长率          25.0%   16.8%   16.0%

    4、电子政务市场的迅速启动成为行业信息化的新亮点:

2002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总投资达到350亿元,比2001年增长23.4%。

2002-2004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总体年复合增长率为25.7%,按照这一速度计算,5年后电子政务市场的投资额将超过1000亿元,未来五年,电子政务将成为拉动行业信息化的希望所在。

    5、此起彼伏的价格战是中国计算机市场不成熟阶段的长期现象:

价格战虽然恶名累累,但在产品同质化日益突出的残酷竞争压力下,众多的厂商不得不祭出价格战的利器。

在2002年的中国计算机市场上,价格战遍及每一个细分市场。

数码消费产品、笔记本电脑、软件都是2002年价格大战中的主角。

    6、技术竞争日益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

虽然价格战依然是市场竞争不可小视的有力武器,但厂商也越来越意识到技术优势在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技术优势在市场竞争中的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

    七大趋势预言计算机市场未来走向

    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计算机市场已初具规模,展望未来,产品技术、市场结构、区域结构、营销渠道、用户需求等均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

    1、未来IT技术的发展将沿着网络、融合、个性化的趋势不断创新:

与过去强调的网络化不同,未来IT产品的网络化更着重于无线连接和宽带。

由于数码产品的普遍应用,IT产品与家电产品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的重要趋势。

时尚性、个性化是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发展的另一个趋势特征。

    2、硬件市场增长趋缓,价格下降,中国计算机市场竞争重心向软件与信息服务转移:

在过去10年中,中国计算机市场一直是一个硬件占据绝对主流的市场,但是,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硬件在整体市场中所占的比例正在不断下降,软件和信息服务将成为未来需求的主流。

    3、数码消费产品的迅速普及,将推动IT行业向消费主导型产业转型:

数码应用将成为推动消费IT前进的动力。

以往阻碍数码产品迅速普及的因素都在逐渐得到解决,可以预见未来数码消费产品市场将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4、营销渠道将日益分化,呈现出多元化、细分化、实用化的发展趋势:

营销渠道的构建及完善终将围绕“效果最大化”来进行,各大厂商一方面,通过低端零售店、专卖店、互联网及电信渠道覆盖广大个人消费者和中小企业市场,另一面,通过能够提供专业化、高效率、高增值服务的高端渠道覆盖行业用户。

    5、服务就是产品的理念将逐步盛行,从而带动服务由差异化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服务将趋向专业化、品牌化:

近年来,随着服务经济成为IT产业的发展方向,厂商对服务的理解也越发深刻。

    6、政策因素拉动西部市场发展,商用市场的繁荣带动东部市场的发展,从而形成区域市场两大重心:

区域市场一直是各厂商争夺的焦点。

保持在重点区域市场的竞争力,维护自身在不同区域市场的平衡发展是各厂商在中国市场获取成功的标志。

    7、整个行业市场将形成大型企业商用市场、中小企业商用市场和非商用市场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

2003年的世界IT百强企业特点分析

【副标题】李蕊

【正文】

    世界IT百强新特点

    从2000年3月开始,以IT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股突遭重挫,大幅缩水,世界IT百强企业亦不能幸免。

这是资本市场资源向IT产业过度配置,使IT产业供大于求、利润率下降的结果。

自2002年以来,IT产业开始复苏,2003年的世界IT百强企业也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特点一

    排名变化:

后来居上者屡见不鲜

    在最新的IT百强排名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名次的剧烈变化。

一些2002年排名靠后的公司,这次突然名列前茅。

    如芬兰NOKIA公司从上次排名第54位上升到第5位,公司凭借不断开发的新型手机组合以及无与伦比的全球市场牢牢坐稳了世界第一大手机生产商的交椅。

英国VODAFONE公司从上次排名第55位上升到第9位,这家世界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在最近的财政年度把亏损额削减了一半,是整个行业中惟一的全球品牌。

排名变化最大的是美国HEWLETT-PACKARD公司,从2002年的99位跃升到第10位,前进89位。

HEWLETT-PACKARD由于并购康柏公司的情况好于预期,削减了35亿美元的成本,推动了业绩的增长。

    同时,在2002年度还榜上无名的3家公司,竟然一跃进入2003年度排行榜的前10名!

它们是排名第一的Nextel公司,排名第四的PT  TELEKOMUN.INDONISIA公司和排名第六的WESTERN  DIGITAL公司。

    但行业巨头仍然是排行榜无可争议的主角,诸如戴尔、三星电子和IBM等这样的大公司都成功地躲过了2000年以来发生的最严重的技术衰退,并位于本次排行榜的前列。

    特点二

    行业分布:

电信及计算机外设占主体地位

    IT企业主要分布在电信、计算机及外围设备、服务、因特网公司、软件、半导体及分销商等领域。

在2003年的世界IT百强中,电信类企业占据33%;其次是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类,占IT企业总数的28%,这两者相加,达61%,在IT百强企业中仍占主体地位。

同时,因特网和通信类企业比重增加较快,占企业总数的17%,这正代表了当今IT产业的发展方向。

    特点三

    地区分布:

多极格局显现

    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发展相一致,IT产业也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芬兰有诺基亚,名列世界移动通信制造业榜首;美国有微软,市值曾高居全球第一;而日本的NTT曾执电信业之牛耳;韩国的三星电子、中国的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等也都是世界IT百强排行榜上不容忽视的IT强者。

在本次排名中,虽然美国Nextel公司取代了2002年冠军韩国三星电子排名首位,但是美国公司几乎独霸排行榜的局面已经不存在了。

    欧洲和亚洲的公司正在兴起。

在1998年的第一次排名中,美国以外的公司有23家,到了2002年有49家,本年度有56家美国以外的公司进入了信息技术百强,远远多于往年。

而这次排行榜上的中国IT企业也首次达到了14家,其中,中国台湾上榜企业占了11家,中国香港1家,中国内地2家。

    IT企业地区分布呈现多极化趋势,打破了由少数几个国家垄断IT产业的局面。

其原因在于IT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战略位置,使世界各国在IT产业领域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致力于建立本国的IT产业,从而打破了发达国家一统世界IT产业的格局。

    特点四

    区域集聚:

特色日渐鲜明

    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及制度环境的不同,其在IT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并呈现出集中于价值链中某一段的趋势,企业的区域集聚特色鲜明。

    目前,世界IT中心已不限于美国,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IT企业区域集群。

总体来说,美国的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首屈一指,2003年,软件企业有6家入围世界IT百强,其中美国就占了4家;欧洲的电信业比较发达,2003年,欧洲有12家入围世界IT百强,占电信企业总入围数的1/3多;亚洲的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制造企业实力雄厚,2003年,亚洲有18家企业入围世界IT百强,占计算机及外围设备入围企业总数的64%。

    特点五

    竞争途径:

技术优势凸现

    目前,IT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技术优势的竞争,一旦掌握了某种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技术,将使公司获得飞速成长,排名第一的Nextel公司就是一例。

    Nextel公司是美国的电信公司,在2002年以前,它还只是世界IT百强之外的默默无闻的公司。

然而,它刚刚经历了非同凡响的一年,该公司在它出售的移动电话服务中配备了对讲功能,这项服务新颖独特,大获成功,公司的客户忠诚度和用户人均营业额在整个无线行业里首屈一指。

    而一些传统的IT巨头,由于技术水平处于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极低,甚至为负数,被排除在百强之外。

可见,在信息时代,对IT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资金,因为资金可以通过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迅速聚集;最重要的也不是人才,因为在人才流动日益国际化、人才市场日渐成熟的情况下,人才也可以迅速聚拢;最重要的是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水平,谁掌握了先进、适用的信息技术,并在发达的资本市场、丰富的IT人才资源的支持下,迅速实现产业化,就能赢得快速发展。

    特点六

    发展态势:

效益开始好转

    近年来,IT行业逐渐陷入萧条,也许是置于死地而后生,一些企业如戴尔电脑、诺基亚和微软等被迫使出浑身解数,在整个行业衰退时,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优秀人才、制定新的经营战略并追加投资,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本年度IT百强中大多数企业,赢利能力大幅回升。

其中,增长最快前10名公司的营业额增长率平均为92.4%,而上一年度为96.4%,基本持平;而获利前10名公司整体股本收益率平均达到53.3%,比上次的30.9%增加了22.4个百分点。

一些著名公司股票价格因此开始大幅涨高。

    特点七

    通信服务企业:

峰回路转

    过去几年,由于扩张过度、无序竞争、购买3G执照花费巨大,使许多电信公司巨债压身;加上一些企业经营业务单一,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风险增大,生存空间萎缩。

这些是造成近年来电信业低迷的重要原因。

    目前,虽然电信业仍处于低迷时期,但今年IT百强中电信企业的表现证明了电信业的市场价值。

受欧洲部分电信企业复苏的影响,本次排名中有33家通信领域的公司入围,在各类IT行业中独占鳌头。

电信业的发展前景没有改变,还是有不少新的生机。

    例如内载波信息和家庭网络开始受人关注,Wi-Fi无线热点、IP中心交换机和虚拟专用网络(VPN)三大技术如期而至等等。

    新机遇的出现给电信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使电信业能够大刀阔斧地调整现有产品,以求得最大的发展空间。

如排名前10位的美国的Nextel公司和印度尼西亚的PT  TELEKOMUN.INDONISIA公司,前者凭借着独步天下的对讲机技术而成功;而后者则以业务广泛获胜,对无线业务和网络接入都有涉及,如今,公司正在提供通过因特网打电话的服务。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与世界IT百强的差距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作为行业骨干,在中国IT产业高速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3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规模和效益都创出了新水平,涌现出了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一些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

    但从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与世界

    IT百强的对比来看,中国电子信息企业与国际IT巨头之间的差距十分显著。

    通过与世界IT百强的比较,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企业在规模、赢利水平以及赢利能力等各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差距一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规模不及世界IT百强前10名的1/5

    由于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时间短,起点低,从目前来看,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规模与世界IT百强企业的规模相比,差距依然很大。

    从营业总额来看,在世界IT百强中,规模最大的10家公司总营业收入为3429.16亿美元,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百强的总营业收入为5373亿元,按8.3∶1的汇率折算,为647.3亿美元,仅相当于前者的19%,只与规模名列第三的VERIZON  COMM.公司的675.29亿美元的营业总额相当。

    差距二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利润总额不及世界IT百强前10名的0.5%

    从利润水平来看,2002年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7亿元(相当于26亿美元),同比下降22%。

    而世界IT百强前10名的利润总额达5542.6亿美元,与之相比,中国电子信息百强的利润水平不及其0.5%。

    差距三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前10名的赢利能力不及世界IT百强前10名的40%

    与世界高水平的IT企业相比,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普遍较低。

世界IT百强利润总额前10名的平均利润率为12.80%,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利润总额前10名的平均营业收入利润率仅为4.94%,不到前者的40%。

    中国电子信息企业的研发力度相对不够,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品技术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在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此,相比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较强国际营销经验的IT企业巨头,在价值与利润率创造方面就处于劣势。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发展措施

    中国加入WTO以后,在与国际企业竞争过程中,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为了进一步推进百强企业做大做强,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减轻企业税负

    2002年,百强企业是行业纳税的主力军,其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占全行业比重不足四成,而上缴税金占全行业比重高达七成,这说明百强企业为国家纳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反映出与外资企业相比,国内企业税负偏重。

    外资企业在税收、土地使用方面享受了各种优惠政策,特别是近一两年来,各地大量兴建软件园和各种高新技术园区,一些地方政府引进外资的积极性很高,甚至提出“上不封顶”的优惠政策,对外商一再让利,导致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竞争地位。

    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赖于建立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减轻国内企业的税负将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百强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

    切实消除地方保护主义

    地方保护主义是长期困扰国内企业发展的问题,同时,百强企业中大部分是原国有企业,它们在经营上很难彻底摆脱地方主管部门的干预。

大到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企业的股权变动,小到企业的人事任命、激励机制等等,都受到主管部门的限制。

    这种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企业发展的手脚,影响了企业发展速度,削弱了企业竞争力。

    加快企业创新

    面对愈演愈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百强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强企业管理,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不仅要重视技术研发,还要重视知识产权的管理。

要通过经营模式的创新、营销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供应链的创新来达到价值的增值。

对外要通过联合、兼并收购、海外上市等方式,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利用外资和利用内资、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扩大增量和盘活存量结合起来,大力提高企业发展的后劲。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协会对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行业协会运转的高效率是有目共睹的。

相比之下,行业协会的特殊作用在国内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行业协会还远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由于行业协会职能的缺位,国内企业基本上是单枪匹马在市场上闯荡,遇到行业的共性矛盾,单个企业就显得无能为力。

积极推进行业协会发展、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将是完善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通过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管理机制,积极创新,主动求变,不仅能做大,更能做强、做精,真正成为民族产业的骄傲。

而中国经济发展迅猛,政府高度重视IT产业的发展,为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在不久的将来,世界IT百强排行榜上将会出现更多的中国企业。

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之路

【副标题】萧澎

【正文】

    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正在加快。

我国成功加入WTO之后,不仅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大幅提高,同时,国际市场也向中国企业敞开了大门。

就中国IT企业来说,越来越多的公司面对广阔的国际市场跃跃欲试,准备放手一搏—以联想、TCL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着手实施日渐清晰的国际化战略。

    但是,中国IT企业真得准备好了吗?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我们来看看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的实力对比。

    纵观全球IT列强,我们会发现,尽管每家公司的全球化之路不尽相同,但是各大公司决胜市场的利器无外乎以下几种:

核心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