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9178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7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 上篇 专题七 生命活.docx

高考生物艺考生大二轮总复习上篇专题七生命活

高频命题点3 免疫调节

真题领航——目标方向导入高考

1.(2019·全国Ⅲ卷,30)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

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小鼠分组

A组

B组

C组

D组

初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间隔一段合适的时间

再次注射抗原

抗原甲

抗原乙

抗原甲

抗原乙

回答下列问题。

(1)为确定A、B、C、D四组小鼠是否有免疫应答发生,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填“抗体”或“抗原”)。

(2)再次注射抗原后,上述四组小鼠中能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组是________。

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________。

(3)A组小鼠再次注射抗原甲,一段时间后取血清,血清中加入抗原甲后会出现沉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解析:

本题以动物个体的免疫应答为背景,考查考生从所给材料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试题通过实验分析的形式考查了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素养。

(1)抗原是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抗体是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反应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所以应检测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2)再次免疫应答发生在体内已有相应抗体和记忆细胞的个体,故再次注射抗原后,能够出现再次免疫应答的是A、D组。

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已注射过抗原甲的小鼠,小鼠血浆中已存在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能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4)过敏反应一般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常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答案:

(1)抗体

(2)A、D 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

(4)发作迅速、消退较快

2.(2019·北京理综)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1)流感病毒必须在________内增殖,当侵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时,会经过________、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________细胞,后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

每年要根据流行预测进行预防接种的免疫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

主要实验材料包括:

感染流感病毒后63天、21天的两位康复者的NA抗体(分别为D63、D21)、对照抗体、流感病毒和易感细胞。

①实验的主要步骤依次是:

培养易感细胞、________(选择并排序)等。

a.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

b.将各混合物加入同一细胞培养瓶

c.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

d.检测NA抗体与易感细胞的结合率

e.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f.检测细胞对病毒的损伤程度

②图中实验结果表明,这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其中对流感病毒抑制效果较好的抗体是________。

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________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本实验结果提出疫苗研制的思路

(5)若你已被确诊为流感患者,请例举具体的应对措施。

解析:

本题借助免疫调节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对一些生物学问题初步探究的能力;通过预防接种、疫苗研制的思路、流感患者的应对措施等体现了社会责任素养中的珍爱生命要素。

(1)病毒营寄生生活,必须在活细胞内才能增殖,流感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和成熟释放等几个阶段。

(2)流感病毒的抗原能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3)由于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根据预测进行预防接种。

(4)①若通过实验观察NA抗体对病毒侵染细胞的抑制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培养易感细胞→将抗体分别与流感病毒混合→将各混合物分别加入不同细胞培养瓶→检测培养物中病毒的增殖量。

②根据图中曲线可知,图中抑制率最高、抑制效果最好的抗体是D63;对照抗体抑制率很低,说明选用的对照抗体应不能与流感病毒特异性结合。

③依据(4)①小题中的实验,两位康复者均产生了抗NA的抗体,因此可选用NA制备相应的流感疫苗。

(5)流感患者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①尽早隔离,避免病毒传播;②尽早注射抗流感病毒抗体等。

答案:

(1)活细胞 吸附 

(2)浆/效应B (3)当HA、NA出现变异的流感病毒入侵机体时,已有的特异性免疫功能难以发挥有效的保护作用,故需每年接种疫苗 (4)①a、c、e ②D63 流感病毒 ③可选用NA制备流感疫苗 (5)包括遵医嘱治疗和避免病毒传播两个方面。

(合理即可)

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

1.从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分析,几乎没有病毒将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宿主细胞,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与核糖体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病毒无法合成蛋白质。

2.与未免疫的机体相比,已经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抗原入侵后,病情较轻,或未发病,请解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已经免疫的机体,体内有能识别抗原的记忆细胞,当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可以迅速与抗原结合,阻止病菌的繁殖,从而病情较轻。

核心整合——掌握必备生物知识

1.理清两大免疫过程(填图)

2.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填空)

(1)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功能的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2)吞噬细胞:

识别无特异性,参与的免疫类型有⑤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浆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⑥能产生抗体。

(4)⑦效应T细胞:

攻击靶细胞(宿主细胞)。

(5)T细胞:

能分泌⑧淋巴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6)能增殖、分化的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7)记忆细胞:

寿命长,对抗原敏感,能迅速增殖、分化。

3.抓“关键”快速确认三类免疫异常病(填空)

4.辨清免疫应用中的“免疫预防”与“免疫治疗”(填空)

(1)免疫预防——重在“预防”,注射物为“经处理的”丧失致病性却具“抗原性”的抗原即疫苗,目的是⑫刺激机体主动产生抗体,尤其是产生“记忆细胞”,以备真正病原体感染(防患于未然)。

(2)免疫治疗——重在“治疗”,注射物是“抗体”或免疫增强剂等,目的是⑬“立竿见影”地直接消灭病原体。

考向立意——突显科学思维和生命观念能力

[考向一] 以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免疫过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免疫的理解能力

1.下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④⑤⑥依次是(  )

A.B细胞、效应B细胞、T细胞、浆细胞、淋巴器官、抗原

B.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浆细胞、淋巴器官、抗体

C.T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浆细胞、淋巴器官、抗原

D.效应T细胞、T细胞、浆细胞、B细胞、淋巴器官、抗原

解析:

C [经过胸腺形成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形成的是B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形成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形成浆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

]

2.下图是人体对某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Ⅰ~Ⅶ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Th细胞(辅助性T细胞)是T细胞的一种,a~g代表不同的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Ⅱ、Ⅲ、Ⅳ、V、Ⅵ、Ⅶ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的细胞有Ⅳ和Ⅵ

C.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有d、e、f、g

D.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

解析:

A [据图分析,Ⅰ为吞噬细胞、Ⅱ为T细胞、Ⅲ为效应T细胞、V为B细胞、Ⅶ为浆细胞,其中吞噬细胞、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作用,A错误。

当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Ⅳ为记忆T细胞、Ⅵ为记忆B细胞,B正确。

图中d、e、f为淋巴因子,g为抗体,它们都是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病毒侵染人体后,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会发挥作用,D正确。

]

[考向二] 以免疫学的异常及应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二次免疫的理解

3.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

B.激素乙通过体液定向运到垂体发挥调节作用

C.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

D.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

解析:

D [细胞甲能分泌抗体,甲为浆细胞,A错误;激素通过体液运送到全身各处,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不能定向运到靶细胞,B错误;激素丙为促甲状腺激素,细胞甲分泌的抗体可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导致甲状腺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使甲状腺激素(乙)分泌量减少,C错误;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说明二者具有竞争性,D正确。

]

4.如图甲、乙分别表示我国医学工作者自主研制SARS灭活疫苗过程中,某志愿者接种疫苗后两周内体温和抗体浓度的变化。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注射疫苗后,志愿者出现轻度发热现象,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正常人的体温之所以能够维持相对稳定,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调节。

(2)若该志愿者注射疫苗后的第15天感染SARS病毒,其体内的抗体变化曲线如乙图所示。

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4)注射疫苗是预防SARS病毒的有效途径,但是并不意味着接种过SARS疫苗的人将来不会成为SARS患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的同学认为可以通过SARS病毒的体外培养直接观察X植物提取液对SARS病毒的影响,假如要在体外培养,对培养基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调节机体产热的激素主要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从根本上来说,SARS病毒的抗原特异性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容易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

病毒严格营寄生生活,需要选择活细胞作培养基。

答案:

(1)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神经—体液 

(2)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大量抗体 (3)遗传物质 (4)SARS病毒发生变异,使原来的疫苗失去作用或相应的抗体的记忆细胞在体内生存时间有限(只答出一点即可) (5)选择活细胞作培养基 病毒是严格营寄生生活,脱离活细胞不能独立生存

 “三看法”确认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1.机体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进行。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的过程发生在①中

B.图中④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又称细胞外液

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少

D.图中②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

解析:

D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难度适中。

根据题图判断①为血浆,②为组织液,③为淋巴。

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该过程发生在血浆中,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稳定,A项正确;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B项正确;内环境中,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C项正确;②是组织液,组织液中不含血浆蛋白,D项错误。

]

2.内环境是指细胞直接浸浴和生存的环境。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对多细胞生物而言的,单细胞生物多数直接生活在水中,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B.膀胱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尿液和组织液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D.外界环境变化不大时,机体一定能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解析:

A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难度较小。

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换,A项正确;尿液不属于内环境,膀胱上皮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组织液,B项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是细胞,内环境是细胞外液,C项错误;机体自身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也会遭到破坏,D项错误。

]

3.“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下列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是(  )

①胰岛B细胞受损 ②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 ③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 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D.③④

解析:

B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难度适中。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并不是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①错误;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不能与足够多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②正确;胰岛素与其特定受体识别发生障碍时,靶细胞不能感受到胰岛素,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③正确;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④错误。

综上所述,B项正确。

]

4.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B.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分化

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

D.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①②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

解析:

B [自身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C正确;Y1、Y2、Y3破坏的分别是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其中①②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正确。

]

5.下图表示某抗原侵入人体后引发的部分免疫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包含了所有的免疫细胞,当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该过程会加快

B.a细胞不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d、e细胞都能增殖、分化

C.e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c细胞与b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

解析:

D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生命观念和科学思维,难度适中。

题图中a是吞噬细胞,d是T细胞,b是B细胞,c是浆细胞,e是效应T细胞。

图中缺少记忆细胞,二次免疫反应速度快是由于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A项错误;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不具有特异性,B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但效应T细胞不能增殖、分化,B项错误;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坏死,C项错误;浆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需经内质网的加工,因此c细胞(浆细胞)比b细胞(B细胞)中的内质网丰富,D项正确。

]

6.下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解析:

B [本题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的科学思维,难度较大。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由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A项正确;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B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该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项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D项正确。

]

7.人体血液中的O2与血红蛋白(Hb)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CO2在血浆中以HCO

的形式运输。

相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血浆中CO2主要来自________(填生理过程)。

(2)CO2进入红细胞后,HCO

数量________。

根据细胞特点和HCO

的含量,可推测HCO

进入血浆的方式为________,这表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3)生成的H+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血红蛋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促进O2释放并扩散到____________________中,供组织细胞吸收和利用。

(4)红细胞内________被消耗和________的进入使细胞内渗透压升高,导致血浆中的水分子进入细胞。

答案:

(1)细胞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细胞呼吸) 

(2)增加 协助扩散 选择透过 (3)空间结构 组织液(血浆、内环境) (4)水分子 Cl-(离子)

8.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将60只兔随机分为6组,将A组的经超低温处理的20条跟腱移植给D组,将B组的经普通低温处理的20条跟腱移植给E组,将C组的在常温下处理的20条跟腱移植给F组,一段时间后D、E、F组小鼠体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吞噬细胞中发挥

吞噬功能的比例(%)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D组

63.94

0.18

E组

72.94

0.28

F组

85.38

0.38

(1)本实验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参与移植排斥反应的主要是T细胞,T细胞是由____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其成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系统的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目是探究低温处理对同种异体跟腱移植时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本实验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是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可知:

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

被移植的跟腱在免疫学上相当于抗原。

T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在胸腺中成熟。

A组经超低温处理跟腱20条移植给D组,B组经普通低温处理跟腱20条移植给E组,C组在常温下处理跟腱20条移植给F组,由实验数据可以得出:

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

答案:

(1)吞噬细胞中发挥吞噬功能的比例(%)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 提供常温下异体移植相关指标的数据作为参考 

(2)抗原 (骨髓中的)造血干 胸腺 (3)低温处理能降低异体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并且超低温处理对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更强

(4)防卫、监控和清除

一、选择题

1.(2019·高三天水一中模拟)如图是人体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①③④⑤表示不同部位的液体,②⑥表示不同管道的管壁。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B.③和④在成分上最为相似

C.①渗透压下降可导致③增多

D.⑤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解析:

C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表示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毛细淋巴管壁,②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③和⑤的成分最相似,B错误;①渗透压下降,会导致水分向组织液渗透,C正确;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

]

2.(2019·高三张掖诊断)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组织液可不断地生成与回流保持动态平衡

B.若饮食过咸会引起机体细胞内液的量不断增多

C.细胞外液中一定浓度的K+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能清除体内癌变的细胞

解析:

B [组织细胞与组织液、组织液与血浆可以实现物质的相互渗透,因此人体组织液可不断地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A正确;饮食过咸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减少,B错误;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是由细胞内K+外流形成的,细胞内的K+浓度高于细胞外的K+浓度,因此细胞外液中一定浓度的K+有利于维持神经元的静息电位,C正确;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能清除体内异常的癌细胞,D正确。

]

3.下丘脑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