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7931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89 大小:10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9页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9页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18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docx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

 

 

江苏连云港化工产业园区招商局编制

 

危化品名录:

氯气、溴素、氢气、氧气、氮气、氨水、液氨、过氧化氢、氢氧化钾、氢氧化钠、金属钠、锌粉、黄磷、赤磷、硫磺、硝酸、硫酸、发烟硫酸、氯化氢、盐酸、氟化氢、硫化钠、二氧化硫、二硫化碳、硫酸铜、亚硝酸钠、氰化钠、氟化钾、三氯化铝、氯化锌、次氯酸钠、四氯化钛、三氯化磷、氧氯化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乙烯、四氟乙烯、2-溴丙烷、甲醇、甲酸、甲醛、乙醇、正丁醇、正丁醚、丙酮、异戊二烯、丙烯腈、丙烯酸、乙烯、己酸、乙腈、光气、特戊酰氯、三氯乙酰氯、苯甲酰氯、氯磺酸、氯乙酸、氯化亚砜、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二乙胺、三乙胺、苯、甲苯、苯酐、氯苯、苯酚、苯胺、邻二甲苯、邻二氯苯、硝基苯、对氯甲苯、间二甲苯、苯甲醚、间硝基氯化苯、对硝基苯酚、对氯邻硝基甲苯、对硝基氯化苯、叔丁基苯、邻硝基苯甲醚、氯化苄、偶氮二异丁腈、精萘、1,5-二硝基萘、硫酸二甲酯、水合肼、特丁基过氧化氢、甲基二氯硅烷、阿特拉津(莠去津)、DMF(N,N-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硝酸胍、松香、2,4-二硝基氯苯、氯甲酸甲酯、邻苯二胺、氢氰酸、石油醚

 

剧毒化学品名录:

氯气、黄磷、氰化钠、三氯化磷、氧氯化磷、丙烯腈、光气、氯磺酸、氯乙酸、氯甲酸甲酯、氢氰酸

 

园区部分企业所用危化品

序号

企业名称

危险化学品(粗体为剧毒品)

1

傲伦达

DMF(二甲基甲酰胺)、氢氧化钾、硫磺、二乙胺、硝酸、硫酸

2

金象

液氯、三氯化磷、苯甲醚、偶氮二异丁腈、氟化氢、硝酸、氢气、三氯乙酰氯、丙烯腈、邻二氯苯、液碱、硫酸

3

朗易

氯气、三氯氧磷、吡啶、三乙胺、过氧化氢、氢氧化钠、金属钠、甲醇、盐酸、浓硫酸

4

富春

黄磷、赤磷

5

博亿

液氯、氯乙酸、四氟乙烯、氟化氢、苯酚、液碱、三氯化铝

6

三联

己酸、双氧水、氯化亚砜、液碱、甲苯、苯酐、氢氧化钠、次氯酸钠、亚硝酸钠、二氧化硫、浓硫酸、盐酸、氨水

7

泰盛

氯气、间硝基氯化苯、对硝基苯酚、硫化碱、甲醇、烧碱、对硝基氯化苯、对氯邻硝基甲苯、氯化锌、硫酸

8

毅成

邻硝基苯甲醚、亚硝酸钠、硫酸铜、甲醇、硫化钠、硫磺、纯苯、氯化苄、乙醇、氢氧化钠、硫酸、三甲胺

9

永龙

三氯氧磷、氯乙酸、硝酸胍、甲苯、盐酸、过氧化氢、甲醇、二氯乙烷、2-溴丙烷、三乙胺、甲苯、氯化亚砜、氢氧化钠、硫酸

10

海迪

氢氧化钠、液氨、松香、1,5-二硝基萘、苯胺、氢气、邻二氯苯

11

华通

甲醇、盐酸、氢氧化钠、环己烷、金属钠

12

天辰

氯气、氯邻硝基甲苯、氯化锌

13

宏业精细

液氯、正丁醇、四氯化钛、浓氨水、钨酸、碳酸二甲酯、氢氧化钠、硫酸、液氮、亚硫酸钠、液氨、石油醚

14

仁欣

氯磺酸、氯苯、甲苯、乙醇、红磷、锌粉、硫磺、盐酸、硫酸

15

步高弟兄

阿特拉津、硫化钠、氯苯、液碱

16

金阳

液氯、邻二甲苯、甲苯、硫酸、水合肼、硝酸、液碱

17

中成

三氯化磷、甲醇、乙腈、异戊二烯、正己烷、液碱、液氨

18

华峰

氰化钠、氯气、精萘、甲醛、浓硫酸、四氯化碳、氯化锌、三氯甲烷

20

丹尼尔

丙酮、硫磺、硫化钠、盐酸、氢氧化钠

21

先达

氯气、氰化钠、二硫化碳、甲醇、二甲胺、间硝基苯甲酸、氢氧化钠、甲苯

22

笃祥

二氯甲烷、液碱、甲醇、盐酸

序号

企业名称

危险化学品

23

禾田

三氯氧磷、酰氯、三乙胺、二氯乙烷、硫化钠、溴素、甲苯、一甲胺、双氧水、硫酸二甲酯、水合肼、液碱

24

拜尔特

氯气、苯酚

25

德达

氯磺酸、二氯乙烷、硝酸、硫酸、邻二氯苯、次氯酸钠、硫化碱、溴素

26

顺风

丙烯腈、丙烯酸

27

长龙

氯化亚砜、氢氧化钠

28

振源

29

杨氏

盐酸、四氯化碳、氢氧化钠、液态乙烯、氟化氢、甲基二氯硅烷

30

澄鑫

硝基苯、亚硫酸钠、硫磺、硫化碱、锌粉、浓硝酸、浓硫酸

31

地浦

2,4-二硝基氯苯,液碱,硫化钠,硫磺,盐酸

32

亨泰

液氯、对氯甲苯、氟化氢、硝酸、硫酸

33

海邦

苯、硫酸、氢氧化钠、

34

达科

液氯、液氨、间二甲苯、氧气

35

珂司克

亚硝酸钠、氢氧化钠、盐酸

36

达欧

氟化钾、环丁砜

37

金囤

光气、液氯、氯甲酸甲酯,甲醇、盐酸、苯胺、邻苯二胺,甲苯、亚硝酸钠、氢氰酸

38

润阳

39

腾源

40

威格瑞斯

盐酸、过氧化氢、氢氧化钠、特丁基过氧化氢、苯甲酰氯、

41

新田

42

远益

氢氧化钠、二氯乙烯、硝基胍

43

天平

三氯氧磷、甲苯、二氯乙烷、乙醇、三氯化铝、叔丁基苯、液氨、甲酸、甲醛、乙腈

44

国盛

 

氯(剧毒品)

物化性质

别名:

氯气、液氯,分子式:

Cl2。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

,℃),熔点:

-101℃,℃。

溶解性:

易溶于水、碱液。

密度:

稳定性:

稳定。

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各种含氯化合物、造纸、印染及自来水消毒等工业。

危险性

危险标记:

6(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

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

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燃烧(分解)产物:

氯化氢。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对眼、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

轻度者有流泪、咳嗽、咳少量痰、胸闷,出现气管炎的表现;中度中毒发生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病人除有上述症状的加重外,出现呼吸困难、轻度紫绀等;重者发生肺水肿、昏迷和休克,可出现气胸、纵隔气肿等并发症。

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骤停或喉头痉挛而发生“电击样”死亡。

皮肤接触液氯或高浓度氯,在暴露部位可有灼伤或急性皮炎。

慢性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可引起职业性痤疮及牙齿酸蚀症。

毒性:

属高毒类。

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

  

急性毒性:

LC50850mg/m3,1小时(大鼠吸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家兔吸入2~5mg/m3,5小时/天,1~9个月,出现消瘦、上呼吸道炎、肺炎、胸膜炎及肺气肿等。

大鼠吸入41~97mg/m3,2小时/天,3~4周,引起严重但非致死性的肺气肿与气管病变。

致突变性:

细胞遗传学分析:

人淋巴细胞20ppm。

精子形态学分析:

小鼠经口20mg/kg(5天),连续。

污染来源:

氯多用食盐电解而得,主要用于冶金、造纸、纺织、染料、制药、农药、橡胶、塑料及其它化工生产的氯化工序,并用于制造漂白粉、光气、颜料,用以鞣皮以及饮用水的消毒等。

在氯的制造或使用过程中,若设备管道密闭不严或当检修时均可接触到氯。

液氯灌注、运输和贮存时,若钢瓶口密封不良或有故障,可有大量氯气逸散。

生产管理不良,也可造成大气污染。

包装储运:

钢瓶装。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性结构的库房,最好专库专储。

远离热源和火源。

防止日光直射。

液氯是剧毒气体,应经常保持通风。

与可燃物、有机物或其他易氧化物质隔离。

特别须注意与乙炔、氨、氢气、烃类、乙醚、松节油、金属粉末等隔绝。

搬运时要戴好钢瓶的安全帽及防震橡胶圈,避免滚动和撞击,防止容器受损。

平时用肥皂水检查阀门有否漏气,库房内有否氯气。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①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

定电位电解式 ②常用快速化学分析方法:

萤光黄检测管法、联苯胺指示纸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用管道将泄漏物导至还原剂(酸式硫酸钠或酸式碳酸钠)溶液。

也可以将漏气钢瓶浸入石灰乳液中。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

建议把废气通入过量的还原性溶液中(亚硫酸氢盐、亚铁盐、硫代亚硫酸钠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支下水道。

废水中的氯气和氯化铝电解中氯气回收。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

切断气源。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

 

物化性质

别名:

溴素,分子式:

Br2,暗红褐色发烟液体,有刺鼻气味;溶解性: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苯、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密度(水=1):

3.10、(空气=1):

7.14;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烯烃吸收剂、溴化剂。

危险性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40(有毒品)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

与还原剂强烈反应。

腐蚀性极强。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

轻度中毒时,有全身无力、胸部发紧、干咳、恶心或呕吐;吸入较多时,有头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流泪、眼睑水肿及痉挛。

有的出现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或肺炎。

少数人出现过敏性皮炎,高浓度溴可造成皮肤灼伤,甚至溃疡。

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征候群。

包装储运

溴素应选用强度高,耐酸陶瓷坛盛装。

溴素包装衬垫材料要选用既能缓解冲撞、摩擦又具有吸附作用的无机难燃轻质材料,如可选用矿渣棉、岩棉、硅酸铝棉等。

在实际运输中,有的单位选择草垫、草套、木箱、瓦棱纸等作运输溴素的衬垫材料。

这些材料虽可有效地缓冲碰撞、摩擦,也是较好的吸附材料,但是万一溴素泄漏,就极易与这些材料发生氧化反应,引起自燃,所以不宜使用。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厂商特别推荐的化学防护服(完全隔离)。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或烟雾时,必须佩戴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

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橡皮手套。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

二氧化碳、砂土。

 

物化性质

别名:

氢气,分子式:

H2。

无色无味气体,,℃,闪点:

<-50℃,熔点:

℃,沸点:

℃,不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相对密度(水=1)0.07(-252℃。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和甲醇等,石油精制,有机物氢化及火箭燃料。

危险性

危险标记:

4(易燃气体)

本品在生理学上是惰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窒息。

在很高的分压下,氢气可呈现出麻醉作用。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

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氢气与氟、氯、溴等卤素会剧烈反应。

包装储运

用高压气瓶包装,压力P≤15MPa,每瓶容量5m(标)。

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严禁接触高温和明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带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物化性质

别名:

氧气,分子式:

O2。

无色无臭气体,,蒸汽压506.62kPa(-164℃)。

熔点℃,沸点:

℃。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14(-183℃。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危险性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11(氧化剂)

健康危害: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吸入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40%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

危险特性: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避免高浓度吸入。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

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物化性质

别名:

氮气,分子式:

N2。

无色无臭气体,分子量,蒸汽压1026.42kPa(-173℃)。

熔点:

℃ ,℃。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1(-196℃。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危险性

危险标记:

5(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出现昏迷、呼吸心跳停止而致死亡。

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微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

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急救措施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

氨水

物化性质

别名:

氢氧化铵、氨溶液[含氨>10%~≤35%],分子式:

NH4OH。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蒸汽压1.59kPa(20℃),溶于水、醇,。

主要用途

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

危险性

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

危险特性:

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

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

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带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立即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

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

液氨

物化性质

分子式NH3,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熔点: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乙醚。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2(-79℃。

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作致冷剂及制取铵盐和氮肥。

危险性

危险标记:

6(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

急性中毒:

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胸部X线征象符合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

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X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质性肺炎。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

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1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残余气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

储罐区最好设稀酸喷洒设施。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废弃物处置方法:

建议废料液用水稀释,加盐酸中和后,排入下水道。

造纸、纺织、肥料工业中的含氨废料回收使用。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火防毒服。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过氧化氢

物化性质

别名:

双氧水,分子式H2O2。

无色透明液体,有微弱的特殊气味,,蒸汽压0.13kPa(℃),熔点:

-2℃/无水,沸点:

158℃/无水,溶于水、醇、醚,不溶于苯、石油醚,相对密度(水=1)1.46(无水),稳定性:

稳定。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用于医药,也用作分析试剂。

危险性

危险标记:

11(氧化剂),20(腐蚀品)

危险特性:

爆炸性强氧化剂。

过氧化氢本身不燃,但能与可燃物反应放出大量热量和气氛而引起着火爆炸。

过氧化氢在pH值为3.5~4.5时最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极易分解,在遇强光,特别是短波射线照射时也能发生分解。

当加热到100℃以上时,开始急剧分解。

它与许多有机物如糖、淀粉、醇类、石油产品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撞击、受热或电火花作用下能发生爆炸。

过氧化氢与许多无机化合物或杂质接触后会迅速分解而导致爆炸,放出大量的热量、氧和水蒸气。

大多数重金属(如锨、铜、银、铅、汞、锌、钴、镍、铬、锰等)及其氧化物和盐类都是活性催化剂,尘土、香烟灰、碳粉、铁锈等也能加速分解。

浓度超过74%的过氧化氢,在具有适当的点火源或温度的密闭容器中,会产生气相爆炸。

健康危害:

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

眼直接接触液体可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

口服中毒出现腹痛、胸口痛、呼吸困难、呕吐、一时性运动和感觉障碍、体温升高等。

个别病例出现视力障碍、癫痫样痉挛、轻瘫。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中医中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