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7432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docx

自考心理学史笔记

心理学史历年试题笔记

一、单选题

1、在19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

在十九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就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学说。

(96)

2、“白板说”、“联想”的最先提出者和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

洛克提出了“白板说”,并详尽地论述了唯物主义的经验论(29)

“联想”一词,在欧洲心理学史上是洛克最先提出的(31)

哈特莱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

(38)

3、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可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

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小,我们就不易把图形与背景分开。

2、最短距离的原则或邻近的因素(某些距离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3、类似原则(互相类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

4、共同命运原则(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作共同方向的移动,那末这些作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

5、完形的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

6、闭合的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做一个完整的图形。

)(334-336)

4、杜威在心物关系上主张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杜威把实用主义叫做工具主义。

这种工具主义是机能心理学的哲学基础。

在心物关系问题上,工具主义反对构造派所主张的心物平行论,而认为意识不是副现象,它对人的生活有作用,是整个有机体适应环境的工具。

(207)

5、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做出很大贡献的是斯顿夫:

由于斯顿夫是心理学的理论家,再加上他的音乐素养,对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贡献很大。

(154)

6、逃出自由说和动力场说的提出者:

弗洛姆提出逃出自由说(418)

勒温提出动力场说(357)

7、布伦塔诺属于意动心理学流派。

布伦塔诺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159)

8、《心理物理学纲要》是费希纳的作品。

(118)

9、基本情绪和主要情绪,混合情绪和次要情绪,派生情绪:

上文所举的十四种情绪都与一定的本能倾向相应,叫做基本情绪或主要情绪。

两种本能倾向如果同时引起,则其相应的两种情绪就可以合成一种新的情绪,叫做混合情绪或次要情绪。

如果一种情绪不常与某一种本能倾向相关,而可能产生于任何种强大冲动或倾向发生作用的时候,这种情绪便被称为派生情绪。

(242)

10、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皮亚杰按照心理发展水平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具有质的差异的四大阶段:

一、感知运动智慧阶段(出生~2岁),相当于婴儿期;二、前运算阶段(2~6、7岁),相当于学前期;三、具体运算阶段(6、7~11、12岁),相当于小学阶段;四、形式运算阶段(11、12~14、15岁),相当于初中阶段,包括整个少年期,或称前青年期。

(443)

11、十八世纪提出“人是机器”的观点的人:

茹立安·奥弗雷·拉·美特利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早期代表。

首先,他提出“人是机器”的著名论断;其次,他肯定心理是一定物质的属性;最后,他坚持感觉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52-54)

12、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

艾宾浩斯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

(139)

13、冯特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直接经验: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

1、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身心平行论;3、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4、实验内省法;5、感情三度说;6、意志心理学;7、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

(125-132)

14、布伦塔诺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159)

15、高尔顿是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

高尔顿的几个“最”:

高尔顿是个遗传决定论者,1883年创立了“优生学”;高尔顿不仅是英国实验心理学的先驱,也是差异心理学的创始人;高尔顿最早进行“自由联想”的实验。

(188-190)

16、达尔文错误地强调人与动物的精神能力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183)

17、格式塔的学习顿悟理论:

根据一系列迂回实验的结果,苛勒(格式塔学派)提出了顿悟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于盲目的尝试,而是由于对情境有所顿悟而获得成功过的。

(342)

18、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梦的解释:

1897年,弗洛伊德开始对自己进行自我分析,他发现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迂迴道路。

通过梦的解释,可以发现神经病患者的最终被压抑的欲望,因此梦的解释也可成为治疗神经病的一种方法。

(381)

19、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380)

20、皮亚杰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之间的差异是质的差异:

皮亚杰按照心理发展水平,划分为具有质的差异的四大阶段。

(443)

21、以屈尔佩为首的符茨堡学派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思维的实验研究来丰富自己的理论。

在屈尔佩的指导下,他的学生进行了很多有关思维的实验研究。

(168)

22、被认为是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的是沙利文。

沙利文在医科大学毕业前,曾钻研过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是第一个文化派精神分析理论家。

(407)

23、贝尔爵士最主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

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不久也独立发现了这一差异。

这个发现后被称为贝尔-马戎第定律。

(91)

24、麦独孤的意志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自我情操发展说。

麦独孤的这个自我情操的发展说是他的意志心理学的核心概念。

(244)

25、哥伦比亚心理学家虽然没有形成稳定的模式,强迫人去照样描绘,但是他们的基调仍然带着强烈的机能主义的倾向。

(213)

26、华生的心理学主张是教育万能论和环境决定论。

(265)

27、勒温提出了比格式塔心理学更为明确的动力场说。

(358)

28、卡丁纳和艾里克森都是新精神分析学派的。

(422)

29、艾宾浩斯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1885年他发表了《论记忆》一书。

(138)

30、约翰·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学家,是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28)

31、斯金纳通过实验得出的学习规律有:

习得反应、条件强化、泛化作用与消退作用。

(307)

32、达尔文的进化论揭示了动物和人的心理具有心理的连续性。

达尔文错误地认为人和动物在心理上是连续的,人和动物的精神能力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人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

(182-183)

33、莱布尼茨的心理学思想:

首先,“单子论”是莱布尼茨关于心理本质的理论基础;其次,“预定和谐说”是莱布尼茨关于身心关系的理论;第三,微觉和统觉的学说,对后来的无意识说和统觉说是有启发意义的。

(62-64)

34、贝尔爵士最主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

法国生理学家马戎第不久也独立发现了这一差异。

这个发现后被称为贝尔-马戎第定律。

(91)

35、心理化学说是约翰·穆勒提出的学说。

布朗提出了一个“心理化学”的见解。

布朗的这一见解后被约翰·穆勒加以发挥,被冯特改名为“创造性综合”。

(43)约翰·穆勒反对心理力学说,主张心理化学说。

(47)

36、格式塔心理学的倡导者有惠太海默、苛勒和考夫卡等三人。

(319)

37、《纯粹理性批判》是康德(67)的作品。

38、斯顿夫以乐音心理学闻名,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乐音心理学》(151)

39、华生关于思维的学说是外周说,与思维的中枢说相反。

(256)

40、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思想:

首先赫尔巴特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别开,用特殊的额方法研究自己特定的对象;其次,赫尔巴特把观念及其相互联合与斗争视为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再次,赫尔巴特提出了一个“意识阈”的概念。

(71-73)

41、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不论空间知觉还是时间知觉都是与生理过程相对等的,这种理论被称为同型论。

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不论我们的空间知觉还是时间知觉都是和大脑皮层内的同样过程相对等的。

……格式塔心理学家把他们解决心物和心身关系的这种理论成为同型论,它实际上不过是身心平行论的翻版。

(330-331)

42、阿德勒的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重要不同之处在于强调社会因素。

阿德勒轻视性的因素而过度强调社会的因素。

(390)

43、美国的机能主义倾向,则是由于詹姆士实用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而形成的。

(201)

44、威廉·普累叶在1882年出版了《儿童的心灵》。

这本书被认为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比较有系统的科学著作。

(187)

45、詹姆斯·穆勒坚持“力学心理学”的观点,约翰·穆勒反对心理力学说,主张心理化学说。

(46-47)

46、麦独孤主张人类和动物的行为是由内在目的所驱策的,所以自称为目的心理学,1930年改称策动心理学。

(230)

47、《光学》和《声学》都是的赫尔姆霍茨作品(109)

48、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勒温(347)

二、填空题

1、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有三个明显的特点。

其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的思想范畴;其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其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19-20)

2、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等三个部分所构成。

(77)

3、费希纳以为自然科学用之有效的数量实验法也可用以研究内在世界。

因此,他发展了心理物理法,为实验心理学开辟了道路,作了冯特的有力的先导。

(117)

4、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人:

斯宾塞是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个人。

他的心理学一方面承袭了英国的联想心理学,另一方面有添加了进化的观点,成为进化的联想心理学。

(174-175)

5、托尔曼认为,在解释动物和人类的行为时,有两种中介变量,即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

(283)

6、格式塔心理学家主张采取自然的观察法。

格式塔心理学家既以直接经验为研究的对象,而直接经验是自然而然观察到的完整的现象,因此他们主张采取自然的观察法,而这种观察是离不开直接经验的,因此他们并不否认内省法,而是反对认为的分析的内省法。

(331)

7、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勒温。

他和其他心理学家一样,也采用场的理论,提出了动力场说。

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勒温(347)

他提出了比格式塔心里学更为明确的动力场说。

(358)

8、贝尔爵士最主要的贡献是发现了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差异律.(91)

9、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有两项:

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

(171)

10、习惯强度和反应势能是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赫尔的学习理论的两个中心概念。

习惯强度是他的学习理论中的一个中心概念,……反应势能是他的理论的又一中心概念。

(295-296)

11、操作强化原理和机器教学:

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斯金纳运用操作强化原理,设计了机器教学。

这对以后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312-315)

12、皮亚杰关于智慧本质的认识:

皮亚杰认为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437)

13、洛克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主要有以下三论:

首先,经验论是洛克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基础;其次,观念论是洛克哲学心理学思想的核心;最后,联想论也是洛克哲学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29-31)

14、韦伯对心理学有两大贡献:

第一,他是最早系统地用实验证明了阈限的概念,这一概念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到今天仍在沿用;第二,也是他最大的贡献,即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

(113)

15、斯顿夫虽然对哲学和逻辑的发展作出显著的贡献,但却以乐音心理学闻名。

斯顿夫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乐音心理学》。

(151)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

(154)

16、拉马克和达尔文是比较心理学的创始人。

(184)

17、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即练习律和效果律。

(218)

18、勒奈·笛卡尔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

笛卡尔在心理学史上的贡献和影响有:

首先,反射和反射弧是笛卡尔的一个重大发现;其次,心身交感论是笛卡尔在心身关系上二元论的典型表现;再次,对情绪的本质、种类和机制等问题,笛卡尔做了专门的论述。

(20-24)

19、费尔巴哈建立了“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所谓“人本学”,就是以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并用对人的观点去解释一切。

它包括三部分:

1、生理学,主要谈的是肉体和灵魂统一问题;2、心理学;3、道德。

(81)

20、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

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

最小可觉差法后来被冯特改名为微量变化法。

(119)

21、马赫的哲学立场是现象主义。

马赫建立的心理学体系是——心理生理学。

在心理生理学的领域上,马赫规定了他的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感觉。

(143-144)

22、赫尔巴特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他主张心理学应该和哲学、生理学区别开,用特殊的方法研究自己特定的对象。

(71)

23、弗洛伊德心理学的重心在于潜意识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的满足,阿德勒心理学的重心在于权力意志的实现。

(391)

24、实验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

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则应归功于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115)

25、艾宾浩斯对于记忆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次研究,在测量方法上,普遍用背诵,也叫重现法,这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用实验法研究所谓“高级心理过程”。

(139-140)

26、斯宾塞是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的第一个人,他的心理学一方面承袭了英国的联想主义心理学,另一方面又添加了进化的观点,成为进化的联想心理学。

斯宾塞的心理学专著为《心理学原理》。

(174-175)

27、卡尔的机能心理学有两个基本概念,第一个是反射弧概念,第二个是适应性行为。

(209)

2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结的。

(218)

29、洛克认为,构成知识的观念来源于两类经验:

一类是外部经验,即感觉。

另一类是内部经验,即反省。

(29)

30、在19世纪最初几十年间,神经生理学对科学心理学影响最大的学说就是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

(96)

31、冯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感觉、情感等心理过程是属于人的直接(125)经验,他在身心关系上主张身心平行论(126)。

冯特一生的历史功绩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实验心理学的创立和国际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建立这三件事分不开的。

(135)

32、布伦塔诺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布伦塔诺把意动基本上分为三类:

1、表象的意动;2、判断的意动;3、爱憎的意动。

(159-160)

33、托尔曼反对华生的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公式,提出了“中介变量”是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变量。

代表着反应的内部心理过程。

(284)

3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377)潜意识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是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

(380)

35、荣格把潜意识分为两种:

一是“个人潜意识”;一是“集体潜意识”。

(398)

36、勒奈·笛卡尔是近代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

(20)

37、洛克把观念分成两种:

一种是简单观念,另一种是复杂观念。

(31)

38、黑格尔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由“理论精神”、“实践精神”和“自由精神”等三个部分所构成的。

(77)

39、韦伯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心理学上第一个定量的法则——韦伯律,总结出一个公式,即K=∆I/I,其中K=常数,∆=强度刺激增加量,I=强度,∆I=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113)

40、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

即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以及均差法。

(119)

41、冯特认为情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元素,它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

(130)

42、在心理生理学的领域上,马赫规定了他的这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感觉,整个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都是由少数同类的要素所构成。

(144)

43、斯顿夫的第一本心理学著作是关于空间知觉的。

但是最有影响的著作是《乐音心理学》。

(151)斯顿夫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机能。

(154)

44、布伦塔诺认为心理学的对象不是感觉、判断等的内容,而是感觉判断等的活动。

(160)

三、名词解释

1、图示、同化、顺应和平衡:

图式:

在皮亚杰理论中,“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同化和顺应:

皮亚杰对同化和顺应所下的定义是:

“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做顺应。

平衡:

平衡是同化与顺应两种机能之间的平衡。

(439-440)

2、实验内省法:

冯特从心理学对象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出发得出要用内省法来研究心理的结论。

把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实验内省法。

(128)

3、适应性行为:

卡尔认为适应性行为包括“一个激发刺激,或一种感觉刺激和一种改变该情境使之能满足各种发动条件的反应。

”(209)

4、练习律和效果律:

桑代克根据动物学习的实验,提出了两条学习的定律,即练习律和效果律。

练习律:

练习律就是指学习需要重复,所谓“业精于勤”、“熟能生巧”可为这条定律的说明。

效果律:

效果律以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一种可以改变的连结可因导致满足的结果而加强,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18-219)

5、泛性论:

一般都把性和生殖看作同义词,弗洛伊德却认为接吻、触摸时,唇舌、皮肤都不是生殖器官,但也可以产生性的快感。

弗洛伊德由此推论,一切快感,都直接或间接和性有关系。

因此,他的所谓性的含义,是极为广泛的。

(383)

6、创造性自我:

与“生活风格”有关的,阿德勒还提出了一个“创造性自我”的概念。

这个概念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生活风格”以决定自己的人格的能力。

(393)

7、洛克提出的“白板说”:

在他看来,人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任何观念,只是由于后天的经验,才在这白板上留下了印迹。

(29)

8、新行为主义:

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实验物理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布里奇曼创立了操作主义(实演主义)这一哲学流派。

操作主义是逻辑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结合的产物。

新行为主义者就是操作主义者。

(275-276)

9、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

个人潜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

集体潜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人潜意识,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

(398-399)

10、哥伦比亚机能心理学:

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有与芝加哥机能主义相同的特点和自己的比较自由的研究方向,表现出下列的特点:

1、它摆脱了心理学研究共同的通则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2、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3、它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4、它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的科学的束缚。

总之,凡是有助于适应环境的,能发挥我的能力的,以及对我有用的等等问题,都在研究之列。

(213-214)

11、理想化的自我意向:

霍尼还提出了“理想化的自我意象”这个概念。

这是一个人在神经病的冲突面前力求整合而产生的一种假象。

神经病患者总是把这种意象信以为真,相信自己是理想的人物,借以掩饰真正的自我。

(415)

12、感觉圈与缪勒圈:

所谓“感觉圈”是指每一外周部位都有一簇神经纤维,而且设想大脑皮层有与外周系统相适应的投射区。

(113)缪勒圈即视野单象区,就是指双眼在一定的辐合度上看成单象的各点的轨迹。

(106)

13、似动现象:

运动显然是一种现象,它成为一个整体或完形,而不是感觉的一束。

(320)

14、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包括了准物理、准社会和准概念的事实,它们又和人的需求密切联系着,因此心理环境中的事实在被人感知时,就可产生一定的引拒值。

(358)

15、二重心理学:

麦塞尔的二重心理学:

麦塞尔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有意的经验,广义的意动。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这种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有两项:

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

(171)

16、反应抑制和条件抑制:

在条件反射实验中,动物若是长时间地做着某种反应动作,就会产疲劳。

疲劳起着一种使动物终止其反应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赫尔称之为反应抑制。

如果在动物因疲劳而逐渐减弱其反应的同时,人为地外加一个刺激,这个外加刺激可能也会抑制那个反应。

这种抑制作用就叫做条件抑制。

(297)

17、顿悟:

所谓顿悟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为什么和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的关系。

(342)

18、需求和准需求:

勒温认为,需求可有两种:

即需求与准需求。

需求是指客观的生理需要,准需求是指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

(351)

19、布伦塔诺:

布伦塔诺是意动心理学派或称奥国学派的创始人。

(159)

20、费希纳公式:

刺激按照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按照算术级数增加。

费希纳成这个公式为韦伯律。

S=ClogR/R0,S=感觉刺激,C=适用于不同感官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119)

21、伊底、自我和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伊底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它处在伊底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而活动;自我分为两部分:

一是执行的自我;二是监督的自我,就是超我。

良心是超我产生的来源。

(388)

22、颅相说: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颅相学运动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加尔和施普茨海姆的颅相学有三个基本命题:

第一,必须证明头盖的外部结构哦与内部结构及脑的结构相关;第二,必须假定心灵可完满地分为许多官能或机能;第三,头盖骨的形状必须与心灵的官能相关。

(99-100)

23、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人格的最外层,是个体在环境的影响之下造成的与别人接触时的假象,它掩饰真正的我,与真正的人格不符。

(399)

24、派生情绪:

基本情绪和主要情绪、混合情绪和次要情绪、派生情绪:

与一定本能倾向相应的情绪叫做基本情绪或主要情绪;两种本能倾向如果同时引起,则其相应的两种情绪就可以合成一种新的情绪,叫作混合情绪或次要情绪;如果一种情绪不常与某一种本能倾向相关,而可能产生于任何种强大冲动或倾向发生作用的时候,这种情绪便被称为派生情绪。

(242)

25、闭合的原则: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1、图形与背景,图形与背景的区别愈大,图形愈可突出而为我们所感知;2、最短距离原则或邻近的因素,某些距离较短的或互相邻接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3、类似原则,互相类似的部分容易组成整体;4、共同命运原则,一个整体中的部分,如果作共同方向的移动,那末这些作共同方向移动的部分容易组成新的整体;5、完形的倾向性或良好完形原则,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6、闭合的原则,一个有倾向于完形而尚未闭合的图形,容易把它看作一个完整的图形。

(336)

26、暗影:

暗影又称黑暗自我,处于人格的最内层,是具有兽性的低级的种族遗传,包括一切激情和不道德的欲望及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称的伊底。

(400)

27、良好完形原则:

彼此相属的部分,容易组合成整体。

(335)

四、连线题

感情三度说冯特(130)

遗忘曲线艾宾浩斯(141)

客体守恒(守恒性)皮亚杰(446)

无意象思维屈尔佩(170)

意识流詹姆士(202)

同型论(格式塔学派)惠太海默(329)

1.普累叶F.科学儿童心理学P187

2.卡尔A.芝加哥的机能心理学P208

3.吴伟士C.哥伦比亚的机能心理学P221

4.霍尔特B.行为主义心理学P267

5.勒温D.拓扑心理学P347

6.阿德勒E.个体心理学P390

五、简答题

1、简述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

屈尔佩的二重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有两项:

一为心理内容;二为心理机能。

……概括地说,他的二重心理学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