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927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docx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三地理下册第二次联考试题

2016届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图1是珠江三角洲部分运输网络、机场、城巿及工业园区等地理事物分布图。

表1表示香港国际机场及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相关资料。

据此完成1~2题。

香港国际机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每年旅客(万人次)

4300

2000

航线(条)

国际:

115

内地:

45

国际:

10

内地:

50

表1

电子工业园区

铁路

高速公路

机场

图1

1.与香港国际机场相比,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地面平坦开阔

B.有铁路、高速公路连接,通达度高

C.远离市区,土地租金低

D.临近多个工业园区,运输量大

2.香港国际机场规划2016年兴建第三条跑道,有利于

①强化香港成为地区内国际航运中心的角色②为香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③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④缓解香港市区交通压力⑤应付香港日益增长的客货运输需求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图2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多年平均年雾日数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图2

3.该省级行政区面积最接近

A.500000KM²B.400000KM²

C.200000KM²D.100000KM²

4.关于该省级行政区雾日数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北多南少B.由东往西,雾日数持续减少

C.各地雾日数最多相差60天D.P地雾日数可能为7天

5.影响该省级行政区雾日数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

A.地形B.植被

C.河流D.人口

图3b为图3a中P地拍摄的民居景观图。

据此完成6~7题。

图3b

图3a

6.为防风采光,该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朝

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

7.该地民居地板高出地面,主要目的是

A.通风防湿B.预防海啸

C.便于冬季出入家门D.预防冻土融化

图4示意我国某地景观。

据此完成8~9题。

 

图4

8.对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地下水资源丰富

B.图中地质作用发生的时间③比②早

C.图中地形以丘陵为主 

D.该地适宜种植苹果、梨子等经济林木

9.推断图示所在地形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     B.地面沉降     

C.水土流失        D.盐碱化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耕种

施肥

种植作物

照料作物

收割

翻土

畜牧

饲养照顾牲畜和注射疫苗

表2

表2是某地一农场的农事活动安排。

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农场最有可能位于

A.印度东北部B.美国中东部

C.澳大利亚西南部D.阿根廷东南部

11.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与下列经营方式示意图最吻合的是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东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主要大河均为国际性河流,导致该地区长时间存在水资源冲突问题。

各国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采取了多种措施。

图5a为中东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图5b示意一些村庄利用太阳能驱动水泵,开采地下水。

图6b

图6a

 

(1)描述A地降水特点,并分析该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8分)

(2)分析中东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8分)

(3)与修建大坝相比,你是否赞同大力推广利用太阳能开采地下水的方式。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

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a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地区。

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mm),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500mm),年均温7~8℃。

沙漠中分布众多湖泊,湖水终年不冻。

湖泊水的物理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见碳酸钙沉积。

沙漠中沙丘广布,还有众多高大沙山(沙山高200~300m,最高500m以上),沙山内部有碳酸钙胶结层(图6b)。

近年来,临近的河西走廊沙漠化加剧。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依据图文材料说明判断依据。

(8分)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碳酸钙沉积的原因(4分)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沙山形成过程(6分)

(4)提出防治河西走廊荒漠化的措施(6分)

42.(10分)旅游地理

腾格里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沙漠内部山地、沙丘、平地、湖盆交错分布,绿洲点缀其间,风光优美。

沙漠徒步探险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方式。

(1)在腾格里沙漠徒步探险旅游,一般选择在什么季节进行?

请说明理由。

(2)说出几种在沙漠中确定方位的方法。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通常伴随着滂沱大雨或冰雹,是大气不稳定状况的产物。

图7为青海省雷暴日数年内变化图。

 

图7

概述青海省雷暴天数年内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突然迅猛,瞬间污染物排放量大,且没有固定的排放途径,不易控制,对环境影响较大且对生命与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图8为近年来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转移轨迹。

(1)指出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始终位于几何中心的东南方向的原因。

(6分)

(2)我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重心哪两个时期转移较快,请说明原因。

(4分)

 

2016届衡阳市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参考答案

1~5DACDA6~11BDBCBC

36.(22分)

(1)特征:

降水总量多,(2分)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4~10月(2分)原因:

夏季,

受赤道低气压影响,气流上升,(2分)加之地形抬升作用显著,(2分)降水丰富。

(2)自然原因:

降水少且不稳定;河流湖泊数量少;全球变暖,蒸发增强,加剧干旱。

文原因:

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发展,(工农业)需水量增加;水资源污染浪费;各国竞相修

建大坝,加剧各国冲突。

(自然和人文原因各答两点记8分)

(3)赞同。

(2分)理由:

充分利用中东地区丰富的太阳能;成本低廉,有利于修建和维

护;对河流生态环境影响小。

(任答2点记4分,只答大坝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多记2分)

不赞同。

(2分)理由:

利用太阳能开采地下水,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发展;(2分)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可能引起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等生态环境问题。

(2分)

37.(24分)

(1)地下水(2分)因为该地湖泊水的物理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

层地下水接近,可以推断,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通过深大断裂带,经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

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或“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动路径上”);(2分)该地年均温

较低,但湖泊终年不冻,符合地下水水温较高的特点;(2分)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说明不可能以大气降水和河流水补给为主(2分)

(2)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在下渗流动过程中大量溶解了地层中的碳酸钙,(2分)深层地下水

出露地表时,由于压力减小,(水中的碳酸氢钙溶解度降低),导致碳酸钙沉积。

(2分)

(3)该地气候干旱,沙源丰富;(2分)地下热水上升遇到沙丘,水蒸汽继续向上运移,遇

到温度较低的沙层,凝结在沙粒表面,形成湿沙层,(在沙粒间形成水膜,增加沙粒间的凝

聚力),加之碳酸钙胶结,沙丘抗侵蚀能力增强,(2分)随着风力不断地搬运沉积,逐步形

成高大的固定沙山。

(2分)

(4)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实施生态移民;调整农、林、牧业用地比重;合理利

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合理放牧;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用能;利用生物措施、

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加大荒漠化防治的投入,加强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任答3点记

6分)

42.(10分)

(1)秋季(2分)春季多风沙天气;夏季酷暑;冬季严寒;秋季温度适宜;风沙天气相对较少。

(从气温和风沙两个角度作答,只答一个方面最多得2分。

(2)(i)用仪器仪表(如GPS、指南针、手表、手机等)判定方向;(2分)(ii)利用自然特征判定方向,如白天利用日出日落方位大体判断方向;晚上利用北极星确定正北方向;利用沙丘的走向判断方向等。

(2分)

43.(10分)

特点:

年内分布不均;(2分)(夏季多,冬季少)5~9月相对集中;(2分)其中7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2分)原因:

青藏高原(青海省)冬季气温低,受高压控制,气流下沉,天气稳定;(2分)夏季由于高原的强烈加热作用,四周空气向高原辐合上升,导致高原地区空气不稳定,对流旺盛,易产生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2分)

44.(10分)

(1)我国东部和南部地区工业发达;(2分)相互经济联系紧密,物流运输多;(2分)加之河湖众多,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较大。

(2分)

(2)1998~2001年和2004~2007年。

(2分)我国先后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导致污染企业向中西部转移(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