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571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docx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

《税法实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财会类

修读学期

第2或3学期

制订时间

2020.7

课程代码

课程学时

72

课程学分

4

课程类型

理论+实践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别

专业课

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会计从业资格证

合作开发企业

中瑞岳华税务师事务所江苏有限公司

执笔人

肖少平

合作者

赵小钢

审核人

周遊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以企业报税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设置的。

纳税申报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工作,一般均要设置报税岗位来处理涉税事务。

本课程主要学习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企业经常涉及的税收法律法规、税款计算、申报缴纳的专业知识和纳税工作流程的规定以及税收征管、税务行政执法等知识,是根据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来选定税种的,使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税务登记、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等相关职业技能。

本课程对日常涉税事务的处理能力培养起着主体作用;对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税务代理能力的培养起着奠基作用;对会计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综合和提升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项目为单元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税种法律的基本知识、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纳税申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解决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缴纳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完成本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

1.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现行税法体系的概况。

(2)理解主要税种的含义及基本法律知识。

(3)掌握主要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4)了解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知识。

2.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会办理企业税务登记、发票领购工作。

(2)能根据企业的类型和业务种类判断应纳的税种。

(3)能正确计算相关税费应纳金额。

(4)会使用各类发票、填制涉税文书、进行纳税申报。

(5)会组织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开展简单的纳税筹划工作。

(6)会与税务、工商、外汇、银行等机构协商,处理一般的税务事项。

3.思想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2)具有依法节税的意识。

(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课程设计思路

1.该门课程是以税务、会计、财务管理、投资理财等财经类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中报税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为依据设计的。

在职业性和高等性两者间遵循了从职业性到高等性的路径选择,以每个税种的税法基本知识、税款计算和纳税申报作为学习单元,每个项目均能体现报税工作的全过程,各项目之间保持内容变化而过程不变。

2.在每个项目中,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设计了若干任务,按“××税基础知识——××税税款计算——××税纳税申报”的工作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环上升。

理论知识的选取则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

通过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将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分解设计成10个项目,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以典型案例为载体,操作技术为核心,辅助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

本课程建议为72课时。

项目一企业纳税工作准备学时:

6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企业纳税基础认知

3

(1)税收与税法、税收法律关系;

(2)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和地点、纳税时间、减税免税、法律责任等税法构成要素;

(3)税法的分类以及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

(4)税务登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

(5)账簿设置、发票管理;企业纳税申报;

(6)税款征收与税务检查

(7)纳税人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以及税务机关税务人员违反税收法律制度的法律责任。

二、企业纳税工作流程

3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税收与税法的概念,理解税收法律关系;

(2)了解我国税制改革的进展,熟悉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明确目前开征的税种以及税法的分类;

(3)理解现行税收管理权限的划分、税务机构的设置及征管范围;

(4)掌握企业纳税工作流程,正确履行纳税义务。

(1)能向税务机关办理企业各类税务登记(含开业、变更、停业、复业、注销登记)和税务登记的年检换证工作;

(2)能根据企业经营范围的需要领购发票;

(3)掌握涉税事务登记的规定和要求,办理日常涉税事务。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写税务登记表;

(2)填写初始申报及纳税核定表;

(3)填写普通发票领购申请审批表;

(4)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领购簿申请书。

(5)对违反税收法律的案例进行分析。

(1)本项目为课程的开篇,学生肯定也听到过“税法”,对税法不了解但会有学习的要求,作为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个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教师应提前准备好学习引导材料,提出学习问题、准备好教学场。

(3)借助案例,熟悉多征合一、一照一码税务登记流程。

项目二增值税法实务学时:

16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增值税认知

6

(1)增值税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

(2)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

(3)增值税征税范围的确定;

(4)销售额的确定、销项税额的计算;

(5)进项税额的确定;

(6)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7)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8)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9)增值税的申报与缴纳;

(10)出口货物增值税在“免、抵、退”和“先征后退”两种情况下应退税款的计算。

二、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

6

三、增值税出口退税

2

四、增值税征收管理

2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增值税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增值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

(4)理解增值税出口退税的计算;

(5)熟悉增值税出口退税申报规定。

(1)能根据经济业业务判断哪些项目应征收增值税,适用何种税率;

(2)能根据业务资料计算应纳增值税额(含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出口);

(3)会根据业务资料填制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并进行增值税网上申报(含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4)能用“免、抵、退”方法计算增值税应免抵和应退的税款;

(5)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工作。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增值税专用发票;

(2)填制增值税申报表(含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

(3)填制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至四);

(4)填制增值税税收缴款书;

(5)填制出口企业退税登记证;

(6)填制出口货物退(免)增值税申报表。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课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3)增值税“免、抵、退”办法的计算有一定的难度,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可结合会计处理来讲,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来掌握;

(4)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讲授过程应紧紧抓住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理解透彻,灵活运用。

项目三消费税法实务学时:

5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消费税认知

1

(1)消费税的概念、特点、作用;

(2)消费税纳税人、征税范围的确定;

(3)直接对外销售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从价定率、从量定额、复合计征三种情况,下同);

(4)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6)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7)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8)消费税的申报与缴纳;

(9)出口应税消费品应退税额的计算。

二、消费税应纳税额计算

2

三、消费税出口退税

1

四、消费税征收管理

1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消费税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消费税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

(4)理解消费税出口退税的计算;

(5)熟悉消费税出口退税的申报规定。

(1)能判断哪些项目应征收消费税,适用何种计税方法;

(2)能根据业务资料计算应纳消费税额;

(3)会根据业务资料填制消费税纳税申报表及税款缴纳书;

(4)基本会办理出口货物退(免)消费税工作。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消费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消费税税收缴款书;

(3)填制消费税出口退税申报表。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课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3)本章为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讲授过程应紧紧抓住重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理解透彻,灵活运用。

项目四城建税法与教育费附加实务学时:

1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城建税法实务

0.5

(1)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税的概念、特点、作用;

(2)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法律规定。

二、教育费附加

0.5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

(1)能根据业务资料计算应纳税额;

(2)会根据业务资料填制纳税申报表。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填制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纳税申报表。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项目五关税法实务学时:

3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关税认知

0.5

(1)关税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

(2)关税纳税人、征税对象的确定;

(3)关税进出口税则税率的运用;

(4)关税减免税政策的运用;

(5)进口、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6)关税的征收管理;

二、关税应纳税额计算

2

三、关税征收管理

0.5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关税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进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进出口货物报关及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

(1)能判断哪些进出口业务要征收关税,适用何种税率;

(2)能根据关税完税价格及法律规定的税率计算应纳关税额;

(3)会办理货物报关过程中关税的缴纳工作。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海关进(出)口关税专用缴款书;

(2)填制海关代征增值税(消费税)专用缴款书。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课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项目六企业所得税法实务学时:

15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企业所得税认知

6

(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

(2)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

(3)企业所得税征税对象的确定;

(4)企业所得税应税所得额的确定(收入项目、扣除项目、纳税调整项目、弥补亏损);

(5)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平时预缴额、年终汇算补缴额);

(6)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7)企业所得税的核定征收;

(8)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9)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平时预缴、年终汇算清缴)。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7

三、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

2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企业所得税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和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3)掌握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及相关抵免规定;

(4)掌握企业所得税的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年度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

(1)能判断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适用何种税率;

(2)能根据业务资料计算应纳企业所得税额;

(3)会根据业务资料填制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

(4)会填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包括A类、B类)。

(2)填制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办理年终汇算清缴工作。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课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3)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其中的纳税调整项目,在讲授过程一定要讲深讲透,力求学生将会计制度与税收政策的差异理解透彻,在计算及申报中灵活运用。

项目七个人所得税法实务学时:

15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个人所得税认知

6

(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类型、特点、作用;

(2)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

(3)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的确定;

(4)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5)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7)个人所得税的申报与扣缴。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7

三、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

2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个人所得税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各项所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3)掌握自行申报和源泉扣缴二种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方式。

(1)能判断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适用何种税率。

(2)能根据业务资料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3)会根据个人所得资料填制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4)会办理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业务。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和支付个人收入明细表。

并能进行网上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和实务操作课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实务操作要求独立完成。

(3)本项目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讲授过程中要举身边的具体实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感到个人所得税与自己的收入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求学生理解透彻,灵活运用。

项目八不动产涉税实务学时:

5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契税

1

(1)契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及税额计算;

(2)印花税纳税义务人、税目、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3)房产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5)土地增值税纳税义务人、税率及应纳税额计算;

(6)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7)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的申报。

二、印花税

1

三、房产税

1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

1

五、土地增值税

1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的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能理解不动产交易过程中的涉税业务,计算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

(2)能填制契税、印花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申报表,正确进行纳税申报。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契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印花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房产税纳税申报表;

(3)填制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

(4)填制土地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课可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课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3)本项目选取了不动产交易的案例,从购置不动产、拥有不动产、出租不动产、处置不动产整个流程涉及的几个税种,内容虽然较琐碎,但具有实际意义。

项目九资源保护税法实务学时:

3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资源税

1

(1)资源税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2)环境保护税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3)耕地占用税纳税义务人、计税依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优惠政策的运用;

(5)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的申报。

二、环境保护税

1

三、耕地占用税

1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的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能理解开征资源环保税的意义,计算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应纳税额;

(2)能填制资源税、环境保护税、耕地占用税申报表,正确进行纳税申报。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资源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环境保护税纳税申报表;

(3)填制耕地占用税申报表。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课可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课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项目十其他税法实务学时:

3

任务

课时

主要内容

一、车辆购置税

1

(1)车辆购置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及税额计算;

(2)车船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3)船舶吨税纳税义务人、征税范围、税目、税率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4)烟叶税纳税义务人、税目、税率及应纳税额计算;

(5)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优惠政策的申报。

二、车船税

1

三、船舶吨税

0.5

四、烟叶税

0.5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1)掌握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的基本法律知识。

(2)掌握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1)能计算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应纳税额;

(2)能填制车辆购置税、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申报表,正确进行纳税申报。

训练方法

教学建议

(1)填制车辆购置税纳税申报表;

(2)填制车船税纳税申报表;

(3)填制船舶吨税纳税申报表;

(4)填制烟叶税纳税申报表。

(1)理论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案例分析课可在税务实训室进行。

(2)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实务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课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五、课程教学条件

(一)教师任职条件

1.专任教师

(1)具有扎实的税收理论功底和一定的报税岗位经历,熟悉企业税收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纳税工作流程;熟悉税务机关的税收征管和行政管理的知识。

(2)能够熟练计算各种流转税税额、所得税税额及常用的地方性税费金额;能熟练操作税收相关软件;能示范操作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工作。

(3)能够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讲授法、案例引导法等进行企业税费计算与申报业务的示范教学。

2.兼职教师

(1)大中型企业报税岗位的办税员或税务会计人员,能进行税务管理、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税款缴纳以及财产损失、亏损弥补、税收优惠事项报批等内容的示范教学。

(2)税务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从事税务代理的人员,能够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代办税务登记、纳税人资格认定、发票领购、纳税申报和税务咨询等内容的示范教学。

(3)税务机关从事税收征管的工作人员,能够进行税务登记管理、账证管理、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税款征收、欠税管理;税务稽查、税收法制等方面的示范教学。

(二)实践教学条件

(1)实训场所:

用于进行税务管理、税费计算、纳税申报等报税岗位技能训练的模拟税务实训室或具备税务管理、税费计算和纳税申报等功能的综合实训室;配置具有税费计算与申报功能模拟实训软件的网络环境的计算机机房。

(2)实训工具设备:

①足够数量的涉税工作所需的办公文具,如办公设施、文具盒、打印机、扫描仪、计算器、文件柜及各种日用耗材;②足够数量的实训资料:

如各税种空白纳税申报表、空白纳税申报表的附表;各种空白税务处理文书;具有仿真的工业企业、服务业的涉税经济业务资料;其他相关资料。

(3)企业税费申报业务模拟实训软件:

模拟电子纳税申报平台、仿真出口退税操作软件等,可在机上进行无纸化税费计算与申报的业务操作。

(4)文本制度:

配备税费计算与纳税申报业务操作规范手册,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税收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所得税法律及实施条例;税收征管法及实施细则以及其他涉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直观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

(1)直观教学法

通过教师演示、观看实际操作录像等直观的方法演示工作过程,进行操作示范。

税务登记流程演示、发票管理流程演示、增值税纳税申报流程演示、消费税纳税申报流程演示、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流程演示和其他税申报流程演示。

(2)角色扮演法

虽然从总体上看,课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角色就是“办税员”,但是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操作方式下,各个不同小组和小组中的不同成员需要交替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有利于明确学生在小组中的责任,也便于不同小组交替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

例如:

增值税需要区分小规模纳税人办税员、一般纳税人办税员;在一般纳税人中,需要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区分手工办税和网上办税;在同一个企业的一个完整的办税流程中,还包括企业申报和税务机关审查等不同角色。

分角色实训有利于学生在工作中进行换位思考,也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得到技能的全面训练。

(3)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作为基本知识、技能的传授方式,课堂讲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重利用教学场所的多媒体设备,老师在讲授中更多的是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展示每个项目的基本流程,讲解重要的知识点,分析实际案例。

比如: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确定,在税法规定的公式中有销项税额、进项税额的确定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体现为纳税申报表中的数据逻辑关系。

通过课堂讲授,学生才能系统、全面地了解每个教学项目的整体结构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案例引导法

教学案例包括用于办税业务指引的实用案例、违法处理的警示案例。

其中的办税业务指引案例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案例。

案例的表现形式有:

文字、图片、影像、Flash演示、动漫等。

通过案例演示能够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较好地促进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程的理解;通过违法案例的警示作用,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业道德。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包括:

电子课件、投影、视频、音频、Flash动画演示、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办税业务示范操作过程演示,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现实的学习场景中。

学生对照这些演示操作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并按照操作演示的指引完成模拟操作。

主要包括:

网上办税业务演示、消费税申报操作演示、出口退税业务操作演示、企业所得税操作演示、增值税申报操作演示、电子证书系统客户端操作演示、基层录入单位操作流程演示、纳税申报系统演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