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397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6.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docx

信息资源管理复习要点

复习要点

绪论

1、IRM的发展历程三阶段说与四阶段说

三阶段说

中山大学卢泰宏教授认为,IRM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资源管理时期。

时期

名称

起止年代

特征

第一时期

传统管理时期

1900—1950

以图书馆为特征

第二时期

技术管理时期

1950—1980

以信息管理系统为特征

第三时期

资源管理时期

1980—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

安徽大学的谢阳群博士认为,IRM经历了文献管理阶段、数据管理阶段、资源管理阶段。

时期

名称

起止年代

特征

第一阶段

文献管理阶段

1900—1950

以文献管理为特征

第二阶段

数据管理阶段

1950—1980

以数据管理为特征

第三阶段

资源管理阶段

1980—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

武汉大学马费成教授依据IRM历史沿革划分为传统管理、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等三个阶段。

时期

名称

起止年代

特征

第一阶段

传统管理时期

1900—1950

以图书馆为特征,着眼于文献资源的收藏管理、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以及其他文献资料的管理

第二阶段

信息管理时期

1950—1980

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内容,着眼于信息流的控制

第三阶段

资源管理时期

1980—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着眼于人类信息过程的综合性、全方位控制和调控

中国科学院的霍国庆博士提出IRM的萌芽阶段,IRM形成阶段和IRM的发展三个阶段。

时期

名称

起止年代

特征

第一阶段

IRM萌芽时期

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期

着眼于文献资源的收藏管理

第二阶段

IRM形成时期

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末期

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要内容

第三阶段

IRM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

以信息资源管理为特征

四阶段说

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马钱德和克雷斯莱以及中国南开大学的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四阶段说。

马钱德和克雷斯莱--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大约可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末期—20世纪50年代末期):

信息的物理控制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70年代中期):

自动化技术的管理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

信息资源管理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知识管理

南开大学的钟守真等认为信息资源管理历史演变经历了传统管理阶段、系统管理阶段和资源管理阶段,目前正步入知识管理阶段。

2、IRM的概念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3、IRM的分类

信息资源的类型可以根据多种标准来划分。

以开发程度为依据,信息资源可划分为潜在的信息资源与现实的信息资源两大类型。

潜在的信息资源是指个人在认知和创造事物的过程中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它可能会随着个人大脑的忘却过程而消失,另一方面又无法为他人直接利用,因此它是一种有限再生的信息资源。

这种信息资源必须通过交流和表述,使其具有一定的公用性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现实的信息资源是指潜在的信息资源在经过个人表述和与他人进行交流之后,能够为他人所利用的信息资源。

最主要的特征是它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公用性,通过特定的符号表述和传递,可以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广泛地、连续往返地为社会公众所利用。

因此,它是一种无限再生的信息资源。

现实信息资源以表述方式为依据,可以划分为口语信息资源、体语信息资源、文献信息资源和实物信息资源。

文献信息资源以记录方式和载体材料为依据可划分为书写型、印刷型、缩微型、机读型和声像型五大类。

其他分类:

按信息资源历史顺序可分为:

人类文化遗产(指人类已继承和拥有的知识、历史文献等)信息资源、最新产生的信息和知识所形成的信息资源(新信息和新知识所占的份额反映了信息资源的更新程度)。

按信息内容和应用领域可分为:

政治信息资源、军事信息资源、经济信息资源、文化信息资源、生活信息资源等。

按存储信息的不同物质材料(载体)可分为:

文献信息资源,它包括各种书刊文字资料及其复制品和音像资料;非文献信息资源,它包括口头信息资源、实物信息资源和机构信息资源等。

根据信息资源的使用范围可分为:

内部信息资源、外部信息资源、公开信息资源、秘密信息资源。

根据其产生和使用的不同可分为:

第一级信息资源、第二级信息资源、第三级信息资源和第四级信息资源。

根据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

静态信息资源和动态信息资源。

一般的文献资源都是静态信息资源;而临时发布的信息和定时发布的信息(资源)为动态信息资源,如天气预报、新闻发布会等。

根据其用途的不同可分为:

单一信息资源和综合信息资源。

如关于某一类产品的生产方式资料,属于单一信息资源;而关于这类产品市场销售的资料,属于综合信息资源。

根据其与时间的关系的不同可分为:

连续性信息资源和离散性信息资源。

连续性信息资源是指相互之间有密切(时间)相关关系的资源,如社会演变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离散性信息资源是指相互之间不相关的资源,如各种产品生产的信息资源。

4、卢泰宏的“三维结构论”

信息资源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的集约化:

对应于信息技术的技术管理模式,其研究内容是新的信息系统、新的信息媒介和新的利用方式;

对应于信息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商品、信息市场、信息产业和信息经济;

对应于信息文化的人文管理模式,其研究方向是信息政策和信息法律等。

5、课后作业:

各小组选择调查内容:

搜索信息资源管理有关理论,准备讨论内容:

谈谈你对信息资源管理三大流派(记录、系统、管理)认识?

从你身边的信息资源谈起,怎样管理好信息资源?

(联系实际,举出完整的例子)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1、信息的定义

日常生活层面上:

消息、情报等。

科学或科学认识层面上:

定量研究。

哲学认识层面上:

基于信息具有哲学范畴的特征的观点,认为信息消除事物不确定性。

  

经济学家:

信息是与物质、能量相并列的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的有效数据。

心理学家:

信息是存在于意识之外的东西,它存在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

图书馆和情报学领域:

事物或记录。

信息论的创始人申农:

关于环境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他认为信息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数据、代码、图形、报表、指令等等反映出来的。

控制论专家N.维纳:

信息就是人类适应外部世界,并把这种适应反作用于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换的内容的名称。

2、资源的分类

按资源性质分类:

(1)自然资源:

一般是指一切物质资源和自然过程,通常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益的资源。

(2)社会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

自然资源、社会经济资源、技术资源通常被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类资源。

社会经济资源又称社会人文资源,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

其中人口、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技术资源广义上也属于社会人文资源,其在经济发展中愈益起着重大作用。

按资源用途分类:

(1)农业资源

(2)工业资源(3)信息资源(含服务性资源)

按资源可利用状况分类:

(1)现实资源:

即已经被认识和开发的资源。

(2)潜在资源:

即尚未被认识,或虽已认识却因技术等条件不具备还不能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3)废物资源:

即传统被认为是废物,而由于科学技术的使用,又使其转化为可被开发利用的资源。

其中,信息资源属于可再生的社会资源。

3、资源的定义

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称,它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是一种自然存在物或能够给人类带来财富的财富。

或者说,资源就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种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积累的客观存在形态,如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

4、信息资源的定义

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活动中大量积累起来的经过加工处理有序的、有用信息的集合。

这只限于信息本身。

二是广义的理解。

认为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资金等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的总称。

信息资源是人类社会信息活动中大量积累起来的经过过加工处理的有序、有用信息以及各种信息活动要素(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设备、设施、资金等)的集合。

5、信息资源管理定义

信息资源管理是为了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

6、信息资源管理的类型

(1)从信息资源涉及的经济活动类型来分

①信息资源的生产与创新管理;

②信息资源的分配与流通管理;

③信息资源的配置与运用的管理(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用管理);

④信息服务的管理。

(2)从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来分

①面向一般社会组织(包括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目的在于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②面向信息产品生产与信息服务业的信息资源管理,目的在于满足社会上广大用户的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需求;

③面向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管理。

目的在于使政府部门更好地实施其宏观调控和信息服务的职能。

7、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

面向组织的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①信息系统的管理

包括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评价等;

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规范、法律制度的制订与实施

③信息产品与服务的管理

④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

⑤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8、在我国,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机构层次

(1)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

如政府所属的各级信息中心、科技、教育、宣传、文化、统计、标准、技术监督等管理部门。

(2)民间团体和组织

如学会、协会、学术社团等。

(3)信息服务机构

如图书、情报、影视、电台、网站等。

(4)企业

9、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1、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

①管理对象上的拓展;

②管理方式和技术的改进

③管理目的的深化

2、注重国家层次上的信息资源管理

3、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成为新的热点

4、管理模式的深化和融合趋势不断强化:

技术管理;经济管理;人文管理

5、信息管理从辅助配角地位向决策性主角方向转变。

10、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信息管理

●以数据整合为目的

●以信息为载体

●隐性知识显性化

●信息的规范化、路径化和序列化

●活动的历史纪录

●知识的再利用

知识管理

●以决策支持为目的

●人为载体

●支持创新和解决问

●知识的转移和转化

●企业是知识集成机构

11、课后讨论

1查找有关知识的定义,试述信息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2查找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利用PPT创建精美的演示文稿,为全班同学做一次主题报告,至少包含15张幻灯片,每人限时15分分钟,允许其他同学提问。

12、作业

1.什么是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

2.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信息资源管理的组织状况如何?

4.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趋势如何?

第二章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

1、贝塔朗菲的核心观点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由于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特定的功能。

2、霍尔(Hall)提出了系统工程的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三维结构

●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从开始到结束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全过程,分为规划、拟定方案、研制、生产、安装、运行、更新七个时间阶段。

●逻辑维是指时间维的每一个阶段内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和应该遵循的思维程序,包括明确问题、确定目标、系统综合、系统分析、优化、决策、实施七个逻辑步骤。

●知识维列举需要运用包括工程、医学、建筑、商业、法律、管理、社会科学、艺术等各种知识和技能。

3、传播科学方法

☐图书馆学

☐档案学

☐情报学

☐大众传播学

4、传播科学的模式

●拉斯韦尔的直线模式

“五W”模式是线性模式,即信息的流动是直线的、单向的。

●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解释了传播行为的基本组成部分,即:

信源、信道、信息、接收器、噪音等等

●施拉姆的循环模式和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模式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着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的身分。

他们均能向外界输出信息,也都从外界接受信息。

详见第二章PPT的23和24页

●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这个模式中,把大众传播过程放置在一个受到各种社会力量、心理因素互相作用的环境中进行观察。

在这个环境中,传播的主要要素:

传播者、受者、媒介与信息,都受到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传播者和受者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着互动的、双向的信息传播。

●网络信息交流模式

在网络传播中,参与网络传播的每个参与者都具有传播者和受众的双重身分,通过网络,他们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接受其他任意一个传播者的信息,同时直接或间接地向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受者传递信息。

5、信息技术带来的问题

1.信息污染:

信息超载、虚假信息、有害信息

2.计算机病毒

3.知识产权的侵犯

4.隐私权的侵犯

5.计算机犯罪

6.信息主权的侵犯:

信息垄断、舆论侵略、文化渗透

第三章信息资源的过程管理

1、信息资源

●广义:

信息及其相关要素(如信息工作者、信息技术等)的集合。

●狭义:

信息内容本身。

●探讨狭义信息资源的管理过程,由一系列相关有序的环节组成,如图

●用户:

信息资源过程的出发点、必然归属—核心

●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的支持手段,硬技术(计算机信息系统)+软技术(知识、程序、技能等)

●信息资源管理人员:

控制和操作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2、信息用户定义

具备信息需求又有信息行为的人

3、信息需求定义

人们在从事各种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不同的问题所产生的对信息的需要。

类同于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

4、信息需求类型划分

1)按信息用户的类型划分:

个人信息需求+组织信息需求

个人信息需求:

生活信息需求+职业信息需求

生活信息需求是在个人生活产生的信息需求。

个人生活中的信息需求包括:

●物质生活方面的信息需求;

●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信息需求;

●个人安全的信息需求;

●娱乐、休闲方面的信息需求;

●人际交往方面的信息需求;

●劳动和其他社会工作方面的信息需求;

●个人爱好方面的信息需求;

●求学及扩充知识方面的信息需求;

●发明创造方面的信息需求;等等。

工作中产生的信息需求是职业信息需求。

职业信息需求包括:

●为熟悉工作各环节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为了解行业状况或同行的工作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为熟悉服务对象情况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为提高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为了解突发或意外的事件的性质而产生的信息需求;

●为解决突发或意外的事件而产生的信息需求;等等。

组织信息需求是指有团体用户产生、为实现其目标和宗旨而形成的一系列信息需求。

⏹按信息的表现形式分:

知识型信息+事实型信息+消息型信息+数据型信息+图像型信息的需求等。

⏹按信息使用人员职业划分:

高校教师——知识型信息+事实型信息

公司经理——与业务相关的事实型信息+数据型信息

⏹按组织边界分:

内部信息需求+外部信息需求。

5、组织的信息需求

底层的操作人员:

仓库保管员+销售员+修理工+秘书+打字员+数据输入与输出员等,信息系统输入信息或者从事分析处理工作,很少利用输出结果。

基层管理人员:

监督控制操作层人员的工作,通常利用信息完成工作任务,是组织内部的信息用户。

中层组织活动:

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的活动,或单独工作,或组成专家小组—工程师+会计师+系统分析员+律师+市场分析员+产品设计师+广告人员等,组织内部的许多重要任务由他们完成,其信息需求必须得到满足;各部门管理工作的人员(中管人员)从事的活动。

高层和中层管理人员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大量内外部信息才能完成工作。

操作层人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他们的信息需求相对单一,需求量较少。

下面分析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信息需求。

●专业层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会计师、系统分析员、律师、市场分析员、产品设计师以及广告人员等。

其信息需求的特点为:

●专业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原始的、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公司的法律顾问需要了解案件的细节而不只是结果,明确本公司是否有相似情况,为管理人员决策提供参考。

●专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取决于工作性质—股票经纪人需要获取准确信息以助于做出正确决策;医药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药品实验过程中,需要已完成的实验信息及相关数据。

●管理层的工作人员可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

基层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监督操作层人员的工作。

从事部门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中层管理人员。

高层管理人员是组织的最高决策人员。

6、信息源的划分

1)按组织边界划分:

内部信息源+外部信息源。

2)按信息的数字化形式划分:

数字化信息源+非数字化信息源。

3)按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

印刷型+缩微型+电子型+实物型+声像信息源。

4)按信息的运动形式划分:

静态+动态信息源。

7、如何理解信息源分布不平衡

1)信息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

发达国家是信息源集中地区,发展中国家是信息源功能相对较弱。

2)信息源的机构分布不平衡

有的机构信息源功能较强,主要生产、传播和管理各种信息资源;有的机构信息源功能较弱,主要任务是消费各类信息资源,除以上其他社会组织。

3)信息源的个人分布不平衡

有的人善于积累和储存信息,信息源功能较强;有的人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并不注意信息的积累,其信息源的功能较弱。

8、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

1)信息资源加工的基本内容

☐信息的筛选和判别

☐信息的分类和排序

☐信息的计算和研究

☐信息的著录和标引

☐信息的编目和组织

2)信息筛选和判别的程序和方法

☐基本程序:

信息整理—有规则的放置杂乱的信息;浏览审阅—清除错误明显或无用信息,暂时放置无法确定去留的信息;再次审核—采用会诊或其他科学方法分析拿不准的信息,确定其取舍。

☐重点内容:

虚构信息;添加信息;拼凑信息;夸张信息;偏颇信息;残缺信息;模糊信息;走样信息。

☐基本方法:

感官判断法;分析比较法;集体讨论法;专家裁决法;数学核算法;现场核实法。

3)信息分类和排序的程序和方法

基本程序和方法:

☐确定分类方法—信息分类的具体方法包括地区分类法、时间分类法、内容分类法、主题分类法以及综合分类法:

地区分类法-根据地区的不同进行划分;时间分类法-依据时间顺序进行划分;内容分类法-按信息内容划分;主题分类法以主题词来划分;综合分类法结合以上四种为划分的方法。

☐实施信息分拣—根据确定信息分类方法的要求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拣。

进行信息排序。

4)信息计算和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基本程序:

制定计划;搜集资料;计算研究;修正补充。

☐主要方法:

统计法;会计法;文字信息研究法。

5)信息资源著录标引的程序和方法

☐信息资源著录的程序和方法: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人工存储准备统一硬质卡片,计算机存储准备计算机及相关物品;确定信息著录格式—卡片即依据一定的著录格式进行著录,计算机即按规定格式将信息输入计算机;加注标识符号—标识符号包括大分类号、小分类号、存储顺序号等。

☐信息资源标引的程序和方法:

选择和熟悉分类表;进行主题分析;归入最恰当的类;审校。

6)信息资源编目和组织的程序和方法

☐信息资源编目的程序:

注意选择编目形式—常见的信息资源编目形式包括内容目录、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实施目录编制—常见的目录形式为卡片形式、书本形式、计算机屏幕显示方式等,可根据实际选择其中一种;实施目录组织—目录组织,指将编制好的目录形式组织成一个目录体系,便于用户使用。

☐信息资源目录组织的具体方法:

内容目录的组织方法—将内容目录组织成目录体系的方法,常按分类号的顺序进行排列(大类号:

英文字母,按字母顺序排;小类号;阿拉伯数字,数码大小顺序排);其他目录的组织方法—主题目录、题名目录、著者目录的组织采用笔顺法、笔画法、拼音法等。

9、信息资源检索的主要类型

1)按检索内容分:

文献检索、数据检索和事实检索。

2)按检索手段来分:

手工检索和机器检索。

3)按检索的组织方式分:

全文检索、超文本检索和超媒体检索。

10、常用的信息资源检索方法

常规检索法又称为工具检索法,它是以主题、分类、作者等为检索线索,利用检索工具获取信息的方法。

回溯检索法。

又称为追溯法、引证法,是一种跟踪查找的方法,即以文献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为线索,逐一追溯查找相关文献的方法。

循环检索法。

又称为交替法、分段法,即交替使用回溯法和常规法来进行文献检索的综合检索方法。

11、信息资源利用的含义及意义

将经过采集、处理并存储的信息资源提供给有关组织或者个人,以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过程。

☐为社会提供知识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节约时间和费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促进社会发展。

☐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

☐为实现军队信息化、战场数字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促进了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信息资源的利用改变了人们的行为观念和生活方式。

12、信息资源利用的方式与途径

1)信息资源利用的常见方式

✓信息资源提供服务方式

✓信息资源咨询服务方式

✓信息资源网络服务方式

2)信息资源利用的基本途径

基本途径是信息编写。

信息编写过程中抓两个重点:

信息选题的常见方法;信息编写的基本要求。

13、信息资源传递的方式

1)按信息资源的流向分

☐单向传递;多向传递;相向传递;反馈传递。

2)按信息资源的传递范围分

☐内部传递;外部传递;两人传递。

3)按信息资源的传递载体分

☐语言传递;文字传递;直观传递;交通工具传递;电信传递;光传递。

14、信息资源反馈的方式

☐正反馈:

将某项决策实施后的正面经验、做法和效果反馈给决策机构,决策机构分析研究后,总结推广成功经验,使决策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贯彻。

☐负反馈:

将某项决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者造成的不良后果反馈给决策机构,决策机构分析研究后,修正活着改变决策的内容,使决策的贯彻更稳妥和完善。

☐前馈:

将某项决策实施过程中预测中得出的将会出现偏差的信息资源返送给决策机构,使决策机构在出现偏差之前采取措施,从而防止偏差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章信息资源管理标准与规范

1、在我国标准划分

①国际标准:

由国际上权威组织制定,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和通用的标准。

经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的标准,也可视为国际标准。

②区域标准:

由世界区域性集团的标准化组织制定和发布的标准。

③国家标准:

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④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通常由国家标准化组织下设的某个专业技术委员会负责制定。

⑤地方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标准。

⑥企业标准:

企业因生产的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自行制定的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

2、国家标准的编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T”是推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