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353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 解析版.docx

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解析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盘湾中学、陈洋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选修)解析版

考试范围:

必修I、II、必修III专题01;考试时间:

100分钟;卷面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3.请将主观题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对应区域。

第I卷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表明西周实行

A.封邦建国

B.重设地名

C.土地国有

D.继承先王制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乃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即封邦建国,故A项正确;B项是表面现象,排除;C项是井田制,排除。

分封制是西周继承和发展了先王的制度,故D项排除。

点睛:

材料“乃封神农之后于焦……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该段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抗日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故A项正确;B项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排除;C项是发生在B项之后,排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D项排除。

3.1911年12月,孙中山说:

“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

纵其欲继满洲以为恶,而其基础己远不如(清政府),覆之自易,故今日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

”这说明孙中山

A.希望减轻完成革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

B.被袁世凯表象迷惑

C.特别害怕暴力革命导致伤亡

D.认为袁世凯无足轻重

【答案】A

【解析】从材料“谓袁世凯不可信,诚然,但我因而利用之”可以看出,尽管孙中山意识到了袁世凯不可信,但是还是要依靠袁世凯来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样既可以避免战祸,同时袁世凯要想复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翻清王朝统治,革命事业第一阶段算是圆满成功,其策略符合当时的历史现实,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谓袁世凯不可信”表明B项错误;材料“但我因而利用之,使推翻二百六十余年贵族专制之满洲,则贤于用兵十万”表明D项错误。

4.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

“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

”建国后能体现中国共产党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人民民主专政

【答案】B

【解析】毛泽东“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中国共产党要和其他政党、团体等合作治理国家,这就形成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新中国的政党制度,没有体现出政体、民族政策和人民民主专政,故ACD项排除。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国与欧盟建立外交关系

B.中美关系解冻

C.中日关系正常化

D.中美建交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转折点,故B项正确;欧盟是1993年建立,排除A项;中日关系正常化是中美关系缓和的推动,故C项排除;D项是1979年,晚于B项,故排除。

6.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是

A.梭伦改革时期

B.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

C.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D.苏格拉底去世前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故C项正确;A项是公元前6世纪初时,把雅典引上了民主化的道路,排除;B项是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民主化改革最终完成,排除;D项是公元前5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排除。

7.1787年5月费城制宪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

”这表明他主张

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

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权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以华盛顿的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费城会议(1787年制宪会议)前,美国联邦制尚未建立,排除C项;实行的是松散的邦联体制,各州权力巨大,D项不对;由于中央集权微弱,内不能稳定局势,外不能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争取有利的条件,华盛顿希望“强制力量的干预”,实际上是指加强中央权力,排除A项,答案选B项。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

【易错警示】正确区分“邦联制”和“联邦制”:

独立之初的美国没有统一法律、军队、财政,实际上是各州结成的松散联盟,这种体制被称为“邦联制”。

各州权力很大,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中央政府软弱无力,引起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困难。

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联邦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力。

充分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8.有学者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

”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

A.巴黎公社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列宁发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

D.苏维埃俄国的建立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故D项正确;A项是失败了,属于“由理论到实践”,排除;中共成立之前,苏俄就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故B项排除;C项是十月革命中一个重要事件,排除。

点睛:

首先明确“由理想到现实”指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得出正确答案。

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局面形成。

下列各项反映了两极格局下全面“冷战”事实的有

①柏林墙的修建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朝鲜战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属于“热战”而非“冷战”,排除②④;柏林墙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属于“冷战”,故①③正确。

所以答案选B。

点睛:

此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越南战争、朝鲜战争属于“热战”,故排除②④,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0.“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每日侵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这种在城市中到处都可以做买卖的情形最早出现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体现了“坊”即住宅区的商业繁荣;“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体现了这一城市商业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宋朝开始,市的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因此该城是宋朝的,故C项正确;汉唐时期政府对“市”的控制非常严格,故AB项排除;D项晚于C项。

点睛:

材料“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是解题的关键信息,从中可以得出此时商业发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时宋朝。

1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人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清朝官员完全不受法律约束

B.民族工业发展竞争力低

C.封建势力盲目排外

D.清朝统治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材料“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从材料中可以得出封建政府对民族工业的阻碍。

12.20世纪60、70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听到“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当时农村的经济制度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这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经济建设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答案】A

【解析】材料“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的现象说明人民公社体制下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故A项正确;题干反映的现象并未发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项说法错误;题干反映的历史现象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错误探索,C项“最好形式”说法错误;D项“超越了”说法错误。

点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一些农村吹哨上工”反映的就是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劳作的情景,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体现这一体制的弊端,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13.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

“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

”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

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A.便利房市交易

B.开启民智

C.推动商业合作

D.方便各地区交流

【答案】C

【解析】由“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和“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知报纸使得信息延误、买卖阻滞的现象得以减少,从而推动了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AB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

点睛:

由材料中的上海地方“买卖常有阻滞”,而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即可看出,报纸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14.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罗斯福新政中基于此观点采取的行动应当是

A.实行社会救济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B.建立全国工业复兴署

C.恢复银行信用

D.协调劳资关系

【答案】A

【解析】材料“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听任无保障的阴影”说明设计社会救济问题,属于社会保障系统,故A项正确;建立全国工业复兴署主要是调整工业方面,故B项错误;恢复银行信用是调整金融方面,故C项错误;协调劳资关系主要是调整劳资关系,故D项错误。

15.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

下列符合这位领导人的是

A.推广种玉米,挑起古巴导弹危机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迫使美国实行战略收缩

C.放弃苏共领导权,导致苏联解体

D.1992年开始实行“休克疗法”,推动国民经济私有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挥向了党的脖子”可以看出,这次改革从政治上进行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改革是指戈尔巴乔夫改革,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权,导致苏联解体,故C项正确;A项是赫鲁晓夫改革,属于“挥向党身上的肿瘤”,排除;B项是勃列日涅夫改革,属于“挥向党身上的肿瘤”,排除;D项是苏联解体后的改革,排除。

16.2015年12月正式建立的东盟共同体不仅是亚洲区域一体化的里程碑,也是世界格局“区域化”的里程碑。

下列不是区域集团化组织的是

A.欧洲联盟

B.关贸总协定

C.亚太经合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都属于区域集团化,故ACD项排除;关贸总协定是个有关关税和贸易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不是经济组织,故B项符合题意。

17.明太祖朱元璋一次读到战国时期一位学者的文章,里边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下令把文庙里这位学者的牌位砸了。

这位学者是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朱熹

【答案】A

18.有人说:

“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学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董仲舒倡导的下列观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

B.“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三纲五常”

D.“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答案】B

【解析】材料“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反映了儒学和神学的结合,根据所学知识那是因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思想,故B项正确;AD两项是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服务的,排除;C项是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排除。

19.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加封、尊崇的规格不断提高。

从西汉昭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到东晋时皇帝亲自祭奠孔子,再到宋代下诏必须避讳孔子的名字,直到清康熙皇帝对孔子行三跪九拜之礼。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孔子的学说被历代帝王尊奉为治国方略

B.孔子的政治主张早已不合时宜

C.汉武帝时将儒学立为官方正统

D.隋唐以后科举考的儒学不全是孔子的观点

【答案】B

【解析】由汉代封为宣尼公到清代甚至对孔子行三跪九拜大礼,说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得到不断强化,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立者、代表人物,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却符合题意,C项正确却不符合题意;汉代儒学是以先秦儒学为基础,糅合法家、黄老之学、阴阳等学说而成的,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0.顾炎武治学,“凡文之不关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

由此推测,顾炎武学说的主旨可能是

A.提倡“众治”,反对君主专制

B.“天下兴亡”的担当

C.“明道、救世”

D.“六经责我开生面”重新解释儒学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顾炎武主张关注社会现实,主张经世致用;A项反对君主专制,与材料不符合,排除;B项强调社会责任,与材料不符合,排除;C项强调关注现实,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反映的是崇高气节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感,与材料不符合,排除。

点睛:

首先理解材料“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的含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选项中找出相一致的即可。

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雅典,凡公民都享有充分的民主政治权利,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平等享有主法权、选举权、监督权。

公民大会上,公民对城邦大事的议案自由发言或展开激烈的辩论,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决议一旦形成,不能随意更改。

这种简朴的参政方式鲜明地表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直接性。

雅典法律规定,公民没有抛弃公务照管私务的自由,相反他必须奋不顾身地为城邦的福祉而努力。

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虽然其权力还有部分交叉,但“三权分立”的轮廓是明确的。

这三个机构的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

只要将近现代西方民主和雅典民主作一比较,不难发现雅典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实际上是近代以来在各国出现的众议院和参议院的胚芽,众议院和参议院是西方民主国家在分权制约思想下设立的国家组织,从其源流上考察,与雅典民主政治一脉相承。

——摘编自蒋云芳等《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

国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钱袋主要由民选的众议院来掌管,表达自由的权利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实施。

总统虽然由选举团产生,但选举人不得由议员或官员兼任,保证了立法和行政两大部门的人选由选民决定。

——摘编自钱满素《美国宪法:

分权·制衡·民主化进程》

(美国)宪法的核心问题是要在限制政府权力和利用政府的权能两者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

通过……授权有限政府之职能,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

——摘编自《美国宪法分权制衡和法治原則之浅析》

材料三中国的成功向世界展示了另外一种选择,这就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并争取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超越西方,越越西方模式。

最终世界上多数国家都会认识到跟着西方模式走,路只会越走越窄,而大胆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才可能真正成功。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美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材料二中的理念的?

(3)材料三中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政治制度”,请结合建国初的史实简要说明。

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答案】

(1)评分参考:

特点:

少数人直接民主;分权制衡等……

特征:

多山、临海、少平原;

影响:

(易守难攻)易导致小国寡民;山地多,工商业与对外贸易的发达增强了平等意识;战争频繁,统治者需要公民维护国家,易形成妥协等等……

(2)评分参考:

分权制衡;联邦制;选举制等……任意一点一分。

(3)评分参考:

说明: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认识:

民主政治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民主政治在继承中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必须适合国情;民主模式的多元性;民主政治制度必须与时俱进,适时改革等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雅典民主政治、美国的政治制度、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等方面来分析考查。

(1)从材料“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平等享有主法权、选举权、监督权”“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设立反映了雅典人所具有的分权制约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多山、临海、少平原。

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地形、工商业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三小问的答案。

(2)从材料“防止滥用权力的第一道防线当然是人民,人民掌握选举、监督和罢免官员的权力”“宪法不仅要完成对民族国家横向权力的划分,而且要完成对民族国家纵向权力的划分。

中央与地方同时分权与制衡,防止国家权力集中到任何一个群体,有利于防止专断独裁”“宪法起草者们确信减少了政府脱离人民控制的机会”中可以得出答案。

(3)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政治制度”包括: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从古代希腊民主到近代西方民主,再到现代中国民主,表明民主政治是多元的,民主政治是人类的追求;近代西方民主吸收了古代希腊民主有益成分表明民主政治在继承中发展;从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坚定地探索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得出民主政治制度必须适合国情。

22.阅读材料:

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

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上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道路。

这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

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就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

——《论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

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缺少两件东西:

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

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

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

多了两件是什么东西呢?

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要破坏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

请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所指。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

C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答案】

(1)评分参考:

主题:

外争独立,内争民主(或反侵略,反封建,或反侵略,求民主)。

依据: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

大事件

主要领导人

革命的性质

主要历史意义

A太平天国

洪秀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外国侵略者

辛亥革命

孙中山

B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C推翻了清王朝(或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南昌起义

周恩来、贺龙等

新民主主义革命

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诞生。

【解析】

(1)从材料“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的东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外争独立,内争民主。

从材料“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洪秀全”等信息可以看出A是太平天国运动。

从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可知,辛亥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主要意义是推翻了清王朝(或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日益深人人心。

从“南昌起义”可以看出,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诞生。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法国和西德为首开启的欧洲一体化进程,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最灿烂的风景,欧洲联合自强结出初步硕果。

在法德塑造欧共体时,英国一直是“观望者”。

后来,英国的态度开始由观望转向融入,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整理自2011年10月人民网

材料二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历史,就是一部漫长、复杂、痛苦、犹疑和患得患失的历史。

英国身处欧洲,却不认为自己属于欧洲,其经济规模排名欧盟第二,但不属于欧元区。

英国一直存在“脱欧”的声音。

“疑欧派”的观点是:

加入欧盟,英国人根本没有得到益处。

英国纳税人每年要拿出GDP的2%交给欧盟,而欧盟事务长期以来受德国和法国控制,英国的作用越来越边缘化。

随着近几年欧洲一体化的加深,欧盟的胃口越来越大,对成员国的外交、军事、财政、金融,甚至连能源都要插手,这在英国看来是绝对不能忍受的“耻辱”。

近年来随着欧洲债务危机和难民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发酵,是去是留,再次在英国人中引起热议,2016年6月23日举行的英国与欧盟关系的全民公投中,最终英国决定退出欧盟。

——整理自《环球时报》

材料三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坦承,欧盟当前“不够欧洲”、“不够统一”。

总体看,德国在各领域“领头羊”地位进一步巩固;法意等大国既合作又制衡;英国威胁“退欧”谋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欧洲、新老欧洲裂痕加深,利益折冲与博弈加剧。

尤其是在希债、难民和恐袭等危机面前,成员国之间、欧盟和成员国之间利益纷争、立场分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