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复习要点教程文件.docx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教程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学概论复习要点教程文件.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教程文件
农学概论复习要点
考试时间和地点12月26日,下午,明N409
闭卷
第一章绪论
掌握农学的定义(包括广义、中义、狭义)
广义的农学
指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一门科学,包括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
中义的农学
指农业生产科学,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涉及的学科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利用学、植物保护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等。
狭义的农学
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涉及的学科包括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植物保护学等。
古代“三才”思想;
天(气候条件)、地(土壤条件)人(人为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三才”理论运用在中国农业生产中,为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如何理解“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
庄稼靠人来种植,然而却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养育成熟还得靠天。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
掌握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的区别;
1.栽培作物的器官特别是被人类利用的部位显著增大。
如野生大豆百粒重2-3克,栽培大豆20-30克,野生玉米果穗长仅2-3厘米,栽培玉米20厘米左右;
2.栽培作物的器官的成分有明显改进。
如野生甘蔗含糖量5%左右,栽培甘蔗为11-17%,甜菜块根最初含糖量6%,而现在含糖量已达18-20%;
3.栽培作物成熟期较一致,落粒性减弱,而野生植物成熟期不一致,落粒性强;
4.栽培作物种子休眠期短,而野生植物休眠期长;
5.栽培作物的传播手段退化,防护机能和适应不良环境的能力减退,而野生植物的传播常有其固定的方式,适于后代的繁衍,能在苛刻的生态条件下生长。
中国基因中心是主要的、初生的,由它发展了次生的日本基因中心。
中国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
掌握根据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
(一)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
依据温度三基点:
各种作物的生长对温度的要求的最低点、最适点和最高点。
(2)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分类
一天中昼夜的时间长度构成光周期,有些植物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宜光周期诱导才能开花,这一特性称作光周期特性。
长日作物:
日照时间长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麦类、油菜、萝卜等。
短日作物:
日照时间短于某一临界时数才能开花的作物,水稻、大豆、甘薯、棉花、烟草、玉米等。
中日照作物:
日照长短对开花影响不大的作物,荞麦、豌豆等。
定日照作物:
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甘蔗。
(3)按作物对CO2同化途径分类
C3作物:
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高,有较强的光呼吸,如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烟草等;
C4作物:
光合作用的CO2补偿点低,在强光下,光合强度比C3作物高,如玉米、高粱、甘蔗等。
景天科作物:
同化CO2的方式特殊,晚上气孔开放,CO2进入植物体内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结合,形成草酰乙酸,进一步还原成苹果酸,积累于液泡中。
白天气孔关闭,液泡内的苹果酸被运至叶绿体内,氧化脱羧放出CO2,参与卡尔文循环。
其植物有景天、剑麻、菠萝、兰花等。
掌握根据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并能够举例;
(一)粮食作物禾谷类豆类薯类
(二)经济作物纤维油料糖料嗜好特用等
(三)饲料和绿肥作物苜蓿紫云英三叶草田菁等
(四)药用作物人参天麻黄莲
掌握生活型和生态型的概念
生活型:
不同作物生长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具有相似特征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称为生活型,如水生植物、陆生作物等。
生态型: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长期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或人工选择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生态型,包括气候生态型、水分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等。
你所在的省或地区是属于哪一个种植业分区;
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
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
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
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
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
华南双季稻、甘蔗、热带作物区;
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桑、柑橘区;
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
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
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
作物生育期与生育时期的定义;
作物从播种到成熟之间的天数,称为作物的生育期。
生育时期是指作物一生中植株外部形态呈现显著变化的若干时期。
掌握禾谷类、油菜、棉花的生育时期;
稻、麦类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拔节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
玉米出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抽穗期、吐丝期、成熟期
棉花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吐絮期。
油菜一般划分为出苗期、现蕾抽薹期、开花期、成熟期。
什么是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周期诱导,才能从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的特性,称为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根据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将作物分成两大类:
低温长日照作物(油菜和小麦)和高温段日照作物(水稻);
根据小麦对低温反应的强弱,可分为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小麦;
根据水稻对短日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早稻、中稻和晚稻。
什么叫发芽?
生物产量、经济系数的概念
生物产量指作物一生中,即全生育期内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用,即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计算生物产量时通常不包括根系(块根作物除外)。
经济系数(收获指数):
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即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叫做经济系数或收获指数。
产量构成因素(禾谷类、棉花、油菜)
禾谷类作物的产量构成:
穗数×单穗粒数×粒重或穗数×单穗颖花数×结实率×粒重
豆类作物为产量:
株数×单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荚数×单荚实粒数×粒重
薯类作物产量:
株数×单株薯块数×单薯重
棉花的产量:
株数×单株有效铃数×单铃籽棉重×衣分
油菜的产量:
株数×每株有效分枝数×每分枝角果数×每果粒数×粒重
作物群体的概念;
作物群体是指该种作物的多个体的集合体。
作物群体的结构包括哪些?
作物群体结构主要指群体的组成、大小、分布、长相、动态变化以及整齐度等。
作物的源、库、流理论(源、库、流的概念)与源、库、流的关系;
源:
作物产量的形成是通过叶片的光合作用进行的。
源是指生产和输出光合同化物的绿色器官。
作物群体则是指群体的叶面积及其光合能力。
源的同化产物有就近输送的特性。
库:
产品器官的容积和接纳营养物质的能力,库的潜力存在于库的构建中。
禾谷类作物籽粒的贮积能力取决于灌浆持续期和灌浆速度。
流:
指作物植株体内输导系统的发育状况及其运转速率。
源、流、库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时可以相互代替。
从源与库的关系看,源是产量库形成和充实的物质基础。
源、库器官的功能是相对的,有时同一器官兼有两个因素的双重作用。
从库、源与流的关系看,库、源大小对流的方向、速率、数量都有明显影响,起着“拉力”和“推力”的作用。
源、流、库在作物代谢活动和产量形成中构成统一的整体,三者的平衡发展状况决定作物产量的高低,是支配产量的关键因素。
作物的品质要求搞清楚作物工艺品质和作物的加工品质的区别?
工艺品质:
对工艺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的原材料的特性(品质);例如:
棉花纤维的长度、强度、成熟度;
烟叶的色泽、油分、成熟度;
加工品质:
不明显影响产品质量,但对加工过程有影响的原材料特性。
例如:
糖料作物的含糖量;
油料作物的含油率;
稻谷的出糙率;小麦的出粉率
第四章
第5章作物的种植制度
种植制度的概念?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总称。
复种的概念复种指数;
复种是指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即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式为:
全年作物收获总面积
复种指数(%)=×100
耕地面积
复种条件:
自然条件:
热量条件(年平均气温法、积温法、生长期法)
(一)热量
一个地区能否复种或复种程度的高低,当地的热量条件是决定因素。
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确定。
1.年平均气温法年平均温度可以粗略地表示一个地区的热量状况。
在我国一般以年均温8℃以下为一年一熟区,8~12℃为两年三熟区或套两熟区,12~16℃为一年两熟区,16~18℃以上为一年三熟区。
2.积温法在我国,≥10℃积温低于3000℃为一年一熟,3000~5000℃可以一年两熟,5000℃以上可以一年三熟。
中国农业科学院气象研究所以≥0℃积温作指标,一熟区低于4000℃,两熟区为4000~5500℃,三熟区为5500℃以上。
一个地区复种程度的高低以及采取何种复种方式,除了解当地积温外,还需了解不同作物完成一个生育期对积温的要求。
一个作物品种具有大致恒定的积温值(见表5-1)。
例如重庆地区≥0℃积温为6518.4℃,稻麦两熟(用中熟种)共需≥0℃积温4800℃,加上农耗积温150℃,共4950℃,还余1568.4℃,还可以种植一季生育期短的作物,如蔬菜、马铃薯、秋苕等。
水源条件好的可以发展再生稻,旱地麦—玉—苕复种三熟共需≥0℃积温为7000℃,加上农耗200℃为7200℃,差681.6℃。
因此,重庆地区只有通过套种,才能满足麦、玉、苕三熟种植。
3.生长期法以无霜期表示生长期,一般140~150d为一年一熟区,150~250d为一年两熟区,250d以上为一年三熟区。
(二)水分
一个地区具备了增加复种的热量条件,能否复种就要看水分条件。
水分包括灌溉水、地下水和降水。
我国降水量与复种的关系是:
小于600mm为一熟区,600~800mm为一熟、两熟区,800~1000mm为两熟区,大于1000mm可以实现多种作物的一年两熟或三熟。
若有灌溉条件,也可不受此限制。
(三)肥料
复种指数提高后,多种了作物,就要多施肥料,才能保证土壤养分平衡和高产多收。
因此,提高复种指数,除安排养地作物外,必须增施肥料,否则多种不能多收。
(四)劳、畜力和机械条件
提高复种指数,必然增大劳、畜力和机具投入。
南方多熟地区,一年有2~3次“双抢”,即收麦(油菜等)抢插水稻和玉米等,收水稻和红苕等抢栽油菜或抢种小麦,季节十分紧张,特别四川丘陵区,在两季有余三季不足的情况下,必须抢种抢收,才能发展三熟制。
(五)技术条件
相应的技术条件包括品种、栽培耕作技术、复种间套技术等必须满足复种的要求。
此外,复种还必须考虑经济效益,避免出现“三三得九”,不如“二五得十”的情况发生。
主要复种方式(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单作、间作、套作和混作的概念,重点弄清楚间作与套作的区别;
单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纯种、清种、净种。
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的种植方式。
混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混种。
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套作和间作都有作物共生期,所不同的是,套作共生期短,每种作物的共生期都不超过其全生育期的一半。
能够用符号表示不同的种植方式;间作的符号:
小麦||蚕豆,混作的符号:
小麦X蚕豆;套作的符号:
小麦/玉米;轮作的符号:
如一年一熟条件下的大豆→小麦→玉米三年轮作,这是在年间进行的单一作物的轮作。
在一年多熟条件下既有年间的轮作,也有年内的换茬,如南方的绿肥-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小麦—水稻—水稻轮作,这种轮作由不同的复种方式组成,称为复种轮作;
轮作的概念;连作的概念;
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连作与轮作相反,连作是在同一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的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而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种复种方式连年种植的称为复种连作。
轮作的意义
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减少病虫危害
清除土壤有毒物质
减少田间杂草
连作的危害;
1.生物因素土壤生物学方面造成的作物连作障碍主要是伴生性和寄生性杂草危害加重、某些专一性病虫害蔓延加剧以及土壤微生物种群、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等。
2.化学原因指连作造成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而对作物生长不利,主要是营养物质的偏耗和有毒物质的积累。
3.物理因素某些作物连作或复种连作,会导致土壤物理性状显著恶化,不利于同种作物的继续生长。
如南方在长期推行双季连作稻的情况下,因为土壤淹水时间长,加上年年水耕,土壤大孔隙显著减少,容重增加,通气不良,土壤次生潜育化明显,严重影响了连作稻的正常生长。
忌连作的作物;
一类以茄科的马铃薯、烟草、番茄,葫芦科的西瓜及亚麻、甜菜等为典型代表,它们对连作反应最为敏感。
另一类以禾本科的陆稻,豆科的豌豆、大豆、蚕豆、菜豆,麻类的大麻、黄麻,菊科的向日葵,茄科的辣椒等作物为代表,其对连作反应的敏感性仅次于上述极端类型。
耐短期连作的作物
甘薯、紫云英、苕子等作物,对连作反应的敏感性属于中等类型,生产上常根据需要对这些作物实行短期连作。
这类作物连作二三年受害较轻。
耐连作作物;
这类作物有水稻、甘蔗、玉米、麦类及棉花等作物。
它们在采取适当的农业技术措施的前提下,耐连作程度较高。
什么叫茬口特性?
茬口特性是指栽培某一作物后土壤的生产性能,它是在一定的土壤、气候条件下,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极其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共同作用的结果。
养地作物的茬口特性?
第六章作物育种与种子产业
掌握品种的涵义和品种的特性;
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群体。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经济上的类别。
品种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种的稳定性
品种的区域性
品种特征特性的一致性
品种利用的时间性
掌握种子的涵义;
种子在植物学上值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在作物生产上,可直接用来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育种的主要方法有
(引种、系统育种、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
引种的一般规律(根据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作出某种作物引种后的表现)水稻、小麦和油菜作物引种表现;
温光反应特性与引种的关系由于生态环境不同,形成各种作物对温、光反应的特性也不同。
所以,掌握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引种栽培和育种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作物对日长和温度的要求,一般有低温长日和高温短日作物两大类。
鉴于作物对温度和日长反应的差异,有敏感和迟钝之分。
水稻、棉花和玉米等属于高温短日作物,生育期间需要一定的高温和短日照。
如水稻属于高温短日作物,晚稻品种属于光照反应敏感的类型,在缩短或延长光照的情况下,抽穗期的提前和延迟变化较大;早稻和中稻属于光照反应迟钝的类型,在缩短或延长光照情况下,抽穗期的提前或延迟变化不大,但对短日处理有一定程度的反应。
水稻不论籼、粳稻或早、中、晚稻品种都喜高温。
在一年中最高温度期间播种栽培的所有品种,生长发育都特别快,其中晚稻品种又比早稻品种生长发育快。
说明晚稻对高温的反应比早稻更敏感。
所以,水稻南种北移时,生育期延长,营养体生长较好,但能否正常抽穗结实,则会因早、中、晚稻而不相同。
原产华南或华中的早稻早熟品种,移至华北甚至东北栽培,一般都可正常抽穗成熟,且能高产;华南的早熟晚稻品种,只能在南京以南正常抽穗结实;而迟熟晚稻品种引至长沙就不能抽穗。
北种南移时,生育期缩短,早熟品种常因营养生长较差难以丰产,以引用迟熟品种较为适宜。
棉花虽是短日、喜温作物,但天然异交率高,变异性大,适应性强。
南种北引时,常因无霜期短,霜前吐絮率低而影响产量。
在无霜期短的早熟棉区引种时应注意选用早熟品种。
北种南移则应选用晚熟品种。
玉米是非典型的短日作物,对日长反应迟钝,但喜欢高温。
小麦、油菜均属长日性作物,生育期间需要一定的低温和长日照。
在引种时,北方冬油菜冬性强,引到南方种植,发育推迟,表现迟熟。
南方的冬油菜品种春性强、发育快,向北引种冬播易早苔、早花。
北方冬小麦引至南方,由于不能很好地满足春化阶段对低温的要求,会延迟成熟,或者不能抽穗。
半冬性小麦即使勉强通过春化阶段,而在短日照条件下也会延迟拔节抽穗,甚至不能抽穗。
相反,南方春性或半冬性小麦品种往北引,则因北方冬季严寒,常不能安全越冬。
若作春麦栽培,春化阶段可以通过,但因日照变长,光照阶段很快完成而表现早熟,产量不高。
春小麦的春化阶段短,通过春化阶段所要求的温度范围较宽,所以,引种范围较广。
如墨西哥的春小麦品种,在世界上二、三十个国家种植,产量表现均较好。
杂交育种(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概念)
杂交育种是通过遗传性不同的生物体(亲本)进行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对杂种后代加以培育选择,创造新品种的方法。
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之间进行杂交,即为品种间杂交。
远缘杂交是指不同亚种、种、属,甚至不同科的植物之间的杂交,由于它们父母本的亲缘关系很远,故称为远缘杂交。
杂种优势的概念?
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交第一代(F1),其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都比双亲优越,这种现象叫杂种优势。
利用杂种优势主要是杂种一代,从杂种第二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什么是三系(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概念);
不育系又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即雄性器官退化或发育不正常,丧失了受精能力,但雌性器官正常,能接受外来品种的花粉而受精结实。
一个优良的不育系,不育性应该稳定,不育度和不育株率都达100%,可恢复性好,配合力强,异交结实率高,便于繁殖制种。
保持系又称雄性不育保持系。
不育系本身没有正常可育的花粉,要靠一正常品种或品系给不育系授粉,使产生的后代仍保持雄性不育特性。
这种专给不育系授粉,使不育系的不育特性一代一代传下去的品种或品系叫雄性不育保持系。
每一个不育系都有其特定的同型保持系,利用其花粉进行繁殖,传种接代。
它们在外表上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性状差别,这些差别的识别对于杂交制种的去杂去劣是极为重要的。
恢复系又称雄性不育恢复系。
获得不育系和保持系只是解决去雄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要配制大量供生产用的杂种。
因此,必须有这样的品种,它们的雌雄蕊正常,自交结实,其花粉授给不育系,既能使不育系产生种子,又使产生F1的不育特性消失,恢复正常散粉生育能力。
这样的品种就叫雄性不育恢复系。
一个有生产价值的恢复系应该有强的恢复能力,配制的杂种结实率在80%以上;配合力强,杂种的产量要明显超过生产上的优良品种;此外,恢复系要花药发达,花粉量多,植株高于不育系,以便杂交制种高产。
“三系”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有了“三系”,就可以大量配制杂种。
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不育系植株上结的种子仍然是不育系,保持系植株自交产生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
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不育系植株上结的种子是供大田生产用的杂种,恢复系植株自交产生的种子仍然是恢复系。
“三系”之间的关系如图
三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三系育种法的制种流程)
第八章植物保护
作物病害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能够在植株间相互传染,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是由于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不会在植物间相互传染;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之间互相影响。
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几大类的防治方法,每个防治方法具体防治)
防治病害的途径很多,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各种病害防治途径和方法不外乎通过减少初始菌量、降低流行速度或者同时作用于两者来阻滞病害流行。
作物病害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兼治多种有害生物。
(一)植物检疫
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杜绝危险性病原物的输入和输出,以保护农业生产。
植物检疫不是对所有的重要病害都要实行检疫,要根据危险性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由人为传播这三个条件制定国内和国外的检疫对象名单。
(二)农业防治
send送/寄sentsent即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利用和改进耕作栽培技术,调节病原物、寄主及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发生与发展。
在各种植物病害防治技术中,农业防治最为经济、安全,且往往能够有效控制一些其他措施难于防治的病害。
农业防治常包括以下4种。
mean表…意思meantmeant1.使用无病繁殖材料许多植物病害的病原物,如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干尖线虫、小麦散黑穗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大豆花叶病毒、甘薯黑斑病菌、马铃薯X病毒等,都经种苗携带而传播扩展。
生产和利用无病种苗可有效防治这类病害,如建立无病留种田,无病留种田或无病繁殖区应与一般生产田隔离;对种子进行检验,带病种子需进行处理,可采用机械筛选、风选和盐水或泥水漂选等方法汰除混杂的菌核、菌瘿、虫瘿、病原植物残体及病、瘪子粒等,对于表面和内部带菌的种子则需要进行热力消毒(如温汤浸种)或杀菌剂处理等方法把病害除去;脱毒组织培养,许多植物病毒通过营养繁殖器官传播,但通常植物茎尖生长点分生组织不带病毒,利用茎尖脱毒技术,可获得应用于生产的无毒苗。
cost花费costcost2.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合理的种植制度,既可调节农田生态系统,改善土壤肥力和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衍,又能减少病原物的存活率,切断病害循环,减轻病害发生。
轮作是一项经济、易行、有效的控制土传病害的措施,稻棉、稻麦等水旱轮作可以明显减少多种有害生物的危害,这也是小麦吸浆虫、地下害虫和棉花枯萎病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
采用合理间、套作也可控制病原物的发生危害,如小麦或越冬绿肥和棉花的间、套作,可以较好地控制棉花苗期蚜虫的危害。
seek寻觅soughtsought3.加强栽培管理通过合理播种(播种期、播种深度和种植密度)、优化肥水管理和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要素,创造适合于寄主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原菌浸染和发病的环境条件,可减少病害发生。
如早稻过早播种,易引起烂秧;冬小麦过迟或过深播种,延长出苗时间,增加小麦秆黑粉病菌和小麦腥黑穗病菌的浸染机会;水稻过度密植,造成田间过早封行,通风透光不良,湿度高,有利于水稻纹枯病发生;施用氮肥过多,往往会加重稻瘟病和稻白叶枯病发生,而氮肥过少,则有利于稻胡麻斑病的发生;水的管理不当,会造成田间湿度过高,有利于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的繁殖和浸染,从而诱发多种病害。
在温室、塑料棚、日光温室和苗床等保护地栽培条件下,根据不同病害的发生规律,合理调节温度、湿度、光照、和气体组成等,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此外,通过深耕灭茬、拔除病株、铲除发病中心和清除田间病残体等措施,保持田园卫生,可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有效减轻或控制病害。
4.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防治作物病害,是一项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
在我国,许多大范围流行的重要病害,如小麦秆锈病和条锈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及马铃薯晚疫病菌等,均是通过大面积推广种植抗病品种而得到控制的。
对许多难于运用其他措施防治的病害,特别是土壤传播的病害和病毒病等,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可能是唯一可行的控病途径。
(三)生物防治
quit放弃quit/quittedquit/quitted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产品防治病害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寄生作用、交互保护作用。
1.拮抗作用一种生物产生某种特殊的代谢产物或改变环境条件,从而抑制或杀死另一种生物的现象,称为拮抗作用,也称抗生作用。
这种现象在微生物之间广泛地存在,具有抗生作用的微生物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