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6059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docx

金融保险相关术语资产证券化分析

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通俗而言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以最大化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在一些国家运用非常普遍。

目前美国一半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四分之三以上的汽车贷款是靠发行资产证券提供的。

资产证券化是通过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发行证券筹资的一种直接融资方式。

资产证券化的概念

广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采取证券资产这一价值形态的资产运营方式,它包括以下四类:

1)实体资产证券化

即实体资产向证券资产的转换,是以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为基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过程。

2)信贷资产证券化

是指把欠流动性但有未来现金流的信贷资产(如银行的贷款、企业的应收帐款等)经过重组形成资产池,并以此为基础发行证券。

3)证券资产证券化

即证券资产的再证券化过程,就是将证券或证券组合作为基础资产,再以其产生的现金流或与现金流相关的变量为基础发行证券。

4)现金资产证券化

是指现金的持有者通过投资将现金转化成证券的过程。

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是指信贷资产证券化。

具体而言,它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进而转换成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将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出售给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特殊目的公司(SPV:

specialpurposevehicle),SPV以资产为支撑发行证券,并用发行证券所募集的资金来支付购买资产的价格。

其中,最先持有并转让资产的一方,为需要融资的机构,整个资产证券化的过程都是由其发起的,称为“发起人”(originator)。

购买资产支撑证券的人称为“投资者”。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为减少融资成本,在很多情形下,发起人往往聘请信用评级机构(ratingagency)对证券信用进行评级。

同时,为加强所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会采取一些信用加强的手段,提供信用加强手段的人被称为“信用加强者”(creditenhancement)。

在证券发行完毕之后,往往还需要一专门的服务机构负责收取资产的收益,并将资产收益按照有关契约的约定支付给投资者,这类机构称为“服务者”(servicer)。

资产证券化的好处

对商业银行的好处

(1)资产证券化为原始权益人提供了一种高档次的新型融资工具。

(2)原始权益人能够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借款能力。

(3)原始权益人能够提高自身的资本充足率。

(4)原始权益人能够降低融资成本。

(5)原始权益人不会失去对本企业的经营决策权。

(6)原始权益人能够得到较高收益。

对投资者的好处

(1)投资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

(2)获得较大的流动性。

(3)能够降低投资风险。

(4)能够提高自身的资产质量。

(5)能够突破投资限制。

资产证券化提高了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资产证券化的分类

信贷资产证券化,也就是狭义的资产证券化根据产生现金流的证券化资产的类型不同,资产证券化可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ortgage-BackedSecuritization,简称MBS)和资产支撑证券化(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简称ABS)两大类。

其区别在于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而后者的基础资产则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资产。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

资产证券化的目的在于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提前变现,解决流动性风险。

由于银行有短存长贷的矛盾,资产管理公司有回收不良资产的压力,因此目前在我国,资产证券化得到了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青睐,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都在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筹划工作。

资产证券化的特点

1、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提高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

2、增加资产流动性,改善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失衡。

3、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

4、银行可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筹资成本。

5、银行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使贷款人资金成本下降。

6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收益良好且稳定。

资产证券化的程序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资产证券化融资过程的主要参与者有:

发起人、投资者、特设信托机构、承销商、投资银行、信用增级机构或担保机构、资信评级机构、托管人及律师等。

通常来讲,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重组现金流,构造证券化资产。

发起人(一般是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也可以称为原始权益人)根据自身的资产证券化融资要求,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对自己拥有的能够产生未来现金收入流的信贷资产进行清理、估算和考核,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对整个组合的现金流的平均水平有一个基本判断,决定借款人信用、抵押担保贷款的抵押价值等并将应收和可预见现金流资产进行组合,对现金流的重组可按贷款的期限结构、本金和利息的重新安排或风险的重新分配等进行,根据证券化目标确定资产数,最后将这些资产汇集形成一个资产池。

2、组建特设信托机构,实现真实出售,达到破产隔离。

特设信托机构是一个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的的、独立的信托实体,有时也可以由发起人设立,注册后的特设信托机构的活动受法律的严格限制,其资本化程度很低,资金全部来源于发行证券的收入。

特设信托机构是实现资产转化成证券的“介质”,是实现破产隔离的重要手段。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

为完善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特设机构要完成与发起人指定的资产池服务公司签订贷款服务合同、与发起人一起确定托管银行并签订托管合同、与银行达成必要时提供流动性支持的周转协议、与券商达成承销协议等一系列的程序。

同时,特设信托机构对证券化资产进行一定风险分析后,就必须对一定的资产集合进行风险结构的重组,并通过额外的现金流来源对可预见的损失进行弥补,以降低可预见的信用风险,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

4、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

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依据,因而构成资产证券化的又一重要环节。

评级由国际资本市场上广大投资者承认的独立私营评级机构进行,评级考虑因素不包括由利率变动等因素导致的市场风险,而主要考虑资产的信用风险。

5、安排证券销售,向发起人支付

在信用提高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之后,由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销售的方式可采用包销或代销。

特设信托机构从承销商处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后,按约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发起人。

至此,发起人的筹资目的已经达到。

6、挂牌上市交易及到期支付

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完毕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后,即实现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产流动性的目的。

但资产证券化的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

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产池管理公司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

资产证券化注意的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必须由一定的资产支撑来发行证券,且其未来的收入流可预期。

2、即资产的所有者必须将资产出售给SPV,通过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在该资产与发行人之间筑起一道防火墙,即使其破产,也不影响支持债券的资产,即实现破产隔离。

3、必须建立一种风险隔离机制,将该资产与SPV的资产隔离开来,以避免该资产受到SPV破产的威胁。

后两个方面的问题正是资产证券化的关键之所在。

其目的在于减少资产的风险,提高该资产支撑证券的信用等级,减低融资成本,同时有力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

案例一: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保险市场的运用

近两年,随着保险资金的加剧积累,以及保险公司对自身资产负债管理以及投融资、风险管理等问题的重视,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保险资产的证券化收到了相当关注。

一、资产证券化是保险市场的一种融资过程

资产证券化指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

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以融资的过程。

资产证券化在保险市场的运用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保险资产证券化。

每一种形式下保险市场对资产证券化的运用技术和机理是不同的.从而也会达到不同的效果,这也带来了保险市场会针对不同目的对资产证券化的不同运用形式进行选择。

1.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

资产证券化产品作为其基础资产分割与重组的产物具有结构复杂的特性。

因而投资者要求一个较高的报酬率。

所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平均收益率比较高,一般高于相同评级的企业债券。

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一般拥有较为稳定的现金流.并且重组过程中的破产隔离技术和分层信用增级等措施使发行证券的信用等级高于其基础资产的原始信用等级:

并且它拥有较好的收益性和安全性.资产证券化产品又拥有较为发达的二级市场.其流动性也比较高.一般高于同等评级的公司债务。

资产证券化产品除了具有保险资金投资要求的三高特性以外,由于其多以基础设施和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性资产为基础设计发行证券.所以还具有一般债券不具有的期限长的优势,能够为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提供中长期的投资渠道.有效解决保险资金运用中资产负债期限不匹配的问题。

2.保险资产证券化

保险资产证券化同其他形式的资产证券化并无太大区别.即指将保险公司中仍缺乏流动性.但具有与其稳定收益现金流的资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金池.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

其实质是将保险公司的预期现金流换成可交易的金融证券,通过证券的销售获得现实可用资金。

其核心是分离和重组资产中的风险和收益.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合理和优化。

3.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运用资产证券化的技术和方法把保险业的风险通过金融有价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的过程。

它的产生主要源于巨灾的频发及再保险市场供给能力的不足,保险是一种通过聚集和分散风险来降低个体风险的制度安排,其运作的数理基础为概率论和大数法则。

由于巨灾风险并不符合大数法则,保险公司一般不敢单独承保。

传统上常借助于再保险公司的分包业务来转移风险。

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

信息技术的进步,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对资本市场认知程度的提高,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发展将会面临更有力的环境和条件。

二、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保险市场运用的必要性。

1.中国保险资金投资期限结构不合理问题亟需解决。

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要求保险资金的投资结构要与负债的期限结构相匹配,而中国证券市场上长期债券品种一直较少.从中国保险资金投资的集中主要债券来看,国债的平均期限为4.35年,10年期以上的国债发行较少。

而少数几支10年期左右的企业债券的发行量也在不断减少。

随着中国保险资金尤其是寿险资金的不断积累,寻求一种长期的投资产品是寿险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

保险资金投资中长期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不仅有利于优化中国保险资金投资的期限结构,也是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的客观要求。

2.保险资本金严重不足亟需开拓新的融资渠道。

据专家预测。

中国保险业未来两年内的资本金缺口将达到800亿元到1000亿元人民币。

除了通过股票及负债进行融资外。

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对中国保险公司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融资手段。

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保险公司可以将未来预期现金流进行变现.加速资金周转。

同时通过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融资并不改变资产负债结构.资本金增加的同时并不增加保险公司的负债比率。

3.巨灾保险需求与供给矛盾突出要求保险风险证券化。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不仅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而且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破坏。

因此。

社会对巨灾保险的需求是巨大的如1998年中国长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造成财产损失2000亿元.其中近有30亿元财产损失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保险公司通过将承保的巨灾风险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向资本市场转嫁.将在大力推动中国巨灾保险市场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带来更多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

三、资产证券化在中国保险市场的运用趋势

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尝试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但直到2005年后才进入产品的标准化阶段。

其标志是2005年中国发行的四种资产证券化产品,分别是“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收益计划”、国家开发银行4ll8亿元人民币的“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中国建设银行4ll8亿元人民币的“建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及东莞控股518亿元人民币的“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由于具有较大规模的基础资产.中国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资产证券化产品及技术在国际保险市场上已得到较好的利用.随着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以及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不断拓宽.保险资金投资证券化产品不久将会实现。

而2006年3月,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有力推动保险资金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和保险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开展。

而在中国资产证券化技术以及保险资产证券化有一定的发展之后.寿险中的承保风险以及财产保险中的巨灾风险的证券化,作为中国保险市场管理风险和转嫁风险的有力工具.也必将得到发展和利用。

小故事让你秒懂“资产证券化”

举个通俗的例子,说明一下什么是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在实务中如何应用。

比如,楼下张大爷开了个煎饼摊,每天能有五百块现金流入。

张大爷看生意不错,想再买个小面包车进货,把生意做大。

买面包车需要七万块钱,找银行借吧,银行嫌张大爷一个老头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抵押,怕他跑路,而且这么小额的贷款没什么搞头,不愿贷款。

隔壁老王看张大爷发愁,就想了个办法:

你看,你现在一天能有五百块流入,一个月的现金流就是一万五。

要不这样吧,我明天就掏给你七万块,未来五个月的赚的钱就直接打我卡上,也即是说现金流就归我了。

其实老王自己也没钱,但他找到了李二叔宋三婶,说我找了个好项目,你们来投资,只要一次性把钱投给我,每个月都能返本金和利息。

邻里们有些担心,说你又不是开银行的,怎么能保证按时还钱?

老王说,别担心,张大爷每个月赚的钱都会给我,再说了,张大爷儿子在城里打工,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就算张大爷赖账大不了找他儿子要啊!

有人知道这个收益是要靠张大爷卖煎饼赚出来的,问万一煎饼不赚钱了咋办,张大爷自己出来说话了,你们投资的保证书啊,我也签一张,投资一万块,要是赔钱了,先从我这赔,优先保证还上你们的钱!

老王筹到了钱,给左邻右舍都写好了按月付收益的保证书。

张大爷接过钱,高兴地买车去了,生意一天天红火下去,赚到的钱每月打给老王,老王又把钱转给拿了保证书的人,当然自己也雁过拔毛留了一小点。

这里煎饼摊产生的现金流,就是基础资产。

老王写的保证书,就是资产支持证券。

万一张大爷赖账,他儿子拿自己的钱出来抵债,叫外部增信。

张大爷自己也投一万块,煎饼不赚钱的话先从那一万块里亏,也就是自己持有了劣后级,其他投资者持有的是优先级,这一过程叫内部增信。

老王干的活,看着好像是空手套白狼一样,其实就是投行。

邻里们知道只要拿着保证书就可以每月收到钱,于是手头紧的时候就把保证书卖出去抵钱,这样一来证券就交易起来了,大抵如此。

那么,这个玩法会不会出问题呢?

假如,村头赵大麻子看乡亲们买卖保证书不亦乐乎,想到个主意:

既然拿着保证书就可以每月收到钱,要不然我再搞点钱来买点保证书,再拿到别的村,给他们说这东西拿着能挣钱,保准能卖出去。

赵大麻子自己没什么钱,于是他也想办法动员乡亲们给自己投资。

刘大麻子说,我这里有个好项目,我要去隔壁村卖老王印的保证书,大家来捧个场,赚钱了我每月给你们收益。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这里能赚钱的保证书,其实和之前能赚钱的煎饼摊一样,也是”基础资产“,都能产生现金流。

摊煎饼产生的现金流,成为了持有老王保证书的收益,而去隔壁村卖老王保证书收益带来的现金流,又成了赵大麻子保证书的收益。

然后还可以继续一层一层往上套。

有一天,城管来了,把张大爷的煎饼摊砸了,张大爷的儿子在城里嫖娼被抓进监狱了,没有现金流了,老王印的保证书成为废纸,没有收益了,于是赵大麻子印的保证书也成了废纸。

这些废纸,就是08年压垮雷曼兄弟的”衍生品“

这个平静的小县城,就这样发生了由一个城管引发的金融危机。

和银行贷款相比,资产证券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低门槛、灵活性和高流动性上:

1、降低门槛

要让人借钱,首先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还钱。

找银行贷款的话,要靠抵押来证明自己还得上钱,比如拿房子、设备抵押,或者是拿公司股票质押,证明自己”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可以卖房卖车换钱。

但这一要求,对于煎饼摊规模的小企业是很不公平:

本来就是因为想卖房卖车扩大经营规模才贷款嘛!

金融学一个基本假设叫做”风险越高,收益越高”,如果一个人想借钱却没法提供抵押,放贷的就难免犯嘀咕:

还不上钱怎么办?

于是就会要求更高的利息来补偿赖账风险,走到极端就成了温州地下钱庄那样的民间借贷:

对于抵押品的要求很松,但利率也高的可怕。

资产证券化对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式:

拿未来能拿到手的钱作为保证,以获得现在的融资。

问题中提到的欢乐谷门票收入,作为未来的钱,就可以通过证券化的形式换成今天的真金白银。

在我参与证券化工作的半年时间中,接触过的基础资产就包括商铺未来几年应收租金、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头几年应收的处理费、高速公路未来几年通行费,邮储银行未来预计收到的还款等等。

对的,就连邮储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有时也可以通过证券化的形式将未来可以收到的还款变成今天的现金,就连银行在需要钱的时候也会考虑资产证券化的。

2、灵活性

那么,是不是说资产证券化就是为了服务煎饼摊级别的小微企业呢?

不尽然,比如目前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一个比较热门的题材在于市政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在获得融资时遇到的困难是另外一方面的:

基础设施建设一次性投资大,回本慢。

要是买个三轮车卖早点,可能一个月就能把三轮车的钱赚回来,但要是建个污水处理厂,靠收污水处理费回本的话,没个几十年难说。

银行贷款很难一下子给出这么长的期限,因为对于寨主来说,等换钱等这么长时间是有风险的,一下子这么一大笔贷款放出去,就意味着几十年资本充足率都堪忧。

而资产证券化,只要双方都愿打愿挨,可以达到“如果要把这个项目加上个期限,我愿是一万年”的效果,在期限上更为自主。

3、流动性

诸位可能看到这就要问了,为什么资产证券化期限就可以动辄几十年呢?

原因就在于流动性:

资产支持证券可以公开交易。

例子中,乡亲们可以互相买卖老王发行的保证书,不一定非一直放在床底下等几十年后到期了才能拿到全部收益。

人在江湖漂,那能不挨刀?

谁都有手头缺钱的时候,遇到急着花钱,手里持有证券总是很容易变现的,就跟买卖股票一样,开个户,敲几个数,一下就卖出去了,不用找接盘侠找半天。

试想一下,如果手里拿的是一张三十年后还钱的借条,恐怕就没这么容易出手变现了。

正是因为较强的流动性,才保证了期限上的灵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离开风险谈收益,那绝对是耍流氓,我所了解的资产证券化风险主要有几个方面:

1、基础资产质量风险

不管怎么说,实打实的房子、地皮、设备值多少钱还是比较有数的,以其作为抵押,不能说绝对,但至少有八九成把握能卖了换钱。

但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听起来就更加虚头八脑一些,实际上也的确更容易鱼龙混杂。

比如国外比较流行的信用卡还款证券化,是信用卡公司把未来能收到的信用卡还款作为基础资产来融资的产品,细究下去,产生现金流的是千万个使用信用卡消费的个人。

难免其中有一些管不住自己的剁手党,月初买买买月底发现欠一屁股债,难免有的人本来就已经在恶意透支了,刷卡爽过一次以后就打算躲到天涯海角赖账。

由于基础资产的构成太复杂了,很难做到像贷款一样仔细审查具体的资信情况。

另一方面,基础权益人(比如例子中的张大爷)也有可能为了让基础资产”看上去很美“而有所隐瞒。

比如,张大爷能实现每天五百块的销售额,可能是因为附近小吃街这个月在整治,到下个月重新开张了,张大爷的客源就会少很多。

这些信息上的不对称,也可能导致基础资产实际质量低于预期,媒人说得好像范冰冰,真娶回家,掀开盖头一看,尼玛是罗玉凤==零八年金融危机,很大原因就是评估资产质量的评级公司和金融巨头互相勾结,粉饰出好看的”卖家秀“,而当市场发现到手的其实就是"买家秀”水准的东西时,就开始慌了。

2、现金流风险

有时,就算基础资产质量很好,也不存在披露上的动手脚,但市场就是存在风险的,摊上小概率的”黑天鹅“事件,谁也扛不住。

事前,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投资的核电项目是不是下一个福岛,投资的乳业项目是不是下一个三鹿。

尽管存在内/外部增信,但这一层安全垫也有被击穿的风险。

例如,例子中的张大爷,自己投资一万块作为”劣后级“用来吸收风险,如果现金流比预计少了一万块,就还亏不到乡亲们的优先级投资头上,但世上的事谁说得准呢?

万一城管来了,一万块的安全垫估计也是要侧漏的。

(优先级+劣后级)/劣后级的数值,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杠杆率“,张大爷能用一万块钱的投资,”翘起“总共六万块的资本,就叫做六倍的杠杆。

杠杆越高,融资能力越强,但违约起来血本无归的风险也就越大。

我国股市前段时间的走势,就是用”两融“实现了高杠杆,翘得很高很高,摔得很惨很惨。

3、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讲的是整个金融市场都是彼此手牵着手牵着手牵着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正如赵大麻子把隔壁老王发行的证券再打个包再次进行证券化一样,一种金融产品,可能是另一种的原材料。

一种产品发生了违约,其他与其相关的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也会增加。

或许你可以说,反正证券是有流动性的,万一觉得大事不好了大不了卖掉保平安嘛!

没错,系统性风险就是这样蔓延开来的,一旦对违约的恐惧导致想卖的人越来越多,接盘侠越来越少,本来有价值的证券就会越来越不值钱,最终没人肯买了,对违约的恐惧就成为了真实的违约。

所以系统性风险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

而当以亿万计的金融产品,都建立在摇摇欲坠的不安全的基础资产之上时,大崩盘就难以避免了。

一文看懂资产证券化

今天我们所讲的“ABS”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简称(而非汽车的“防抱死系统”)。

“ABS”一词,既可以做动词使用(AssetBackedSecuritization),即指“企业将其资产进行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也可以做名词(AssetBackedSecurities),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通过简单的描述就可以比较好的理解何谓资产证券化:

拥有稳定现金流收入的企业,通过将其现金流出售给具有资格的独立第三方("SPV",SpecialPurposeVehicle)而实现资产的提前变现,而SPV购买现金流的资金由其向公众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募集,从而将企业的未来资产进行了提前变现和转移分拆,进而满足了企业的融资和风险释放的需求。

举个例子,土豪小明开展了一笔主营业务,每个月坐收一万块,但小明现在又有个好项目,需要10万块的投入。

如果等小明十万块赚到手,需要小明不吃不喝等十个月,小明不高兴。

于是小明将自己的主营业务未来一年的所有权(理论价值12万元)打个折10万块卖给了另一个专门做SPV的小方,小方将这笔生意的收益权(理论价值12万元)拆成了一万份,以10块钱一份的价格卖给了一万个屌丝,以后每个月收到的一万块钱将均分给这一万个屌丝而不再回到小明或者小方手里。

在这个例子里,土豪小明融到了资,屌丝投资者买到了理想的投资产品,满足了资金方和资产方两端各自的需求。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简化以便理解的例子,细心的读者可以很快发现其中的一些漏洞(比如SPV小方为什么要做这笔买卖),这些细节笔者将在以后的文章中做更深入的分析。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最初起源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经过了迅猛的发展,到现在ABS包括其衍生的MBS等相关品种已占超过美国债券市场三分之一的份额,成为第一大券种。

在日本、韩国、香港、新加坡等亚洲地区,资产证券化业务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端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