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docx
《药物经济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经济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经济学
第一章
1、药物经济学的定义:
是应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来提高药物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药物费用的增长,为药物的市场营销提供科学依据,为政府制定药物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2、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CBA)、成本效果分析(CEA)、最小成本分析(CMA)、成本效用分析(CUA)
3、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1)为医疗决策提供依据
(2)为消除药品市场失灵寻找原因(3)保证卫生保健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4、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市场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早就之指出,在资本主义国家,垄断以及寡头控制导致少数生产者操纵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赚取超额利润;二、信息不全:
市场运转的前提条件是市场的参加者必须掌握所有的信息;三、外在作用:
市场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生产者与消费者根据反映产品价值的市场价格决定生产与消费,从而达到全社会的的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四、公共品:
市场失灵的最后可能原因是单纯市场机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公共品。
5、外在作用:
指负性外在作用,即对全社会福利造成危害的外在作用
6、公共品的特点:
(1)生产成本较高,少数消费者很难承担
(2)公共品一旦已生产出来,就能够以低廉的的边际成本提供给消费者,而且很难限制其他消费者共同享用该公共品
7、药物经济学的应用:
(1)用于宏观卫生决策参考
(2)协助制定临床治疗准则和规范
8、药品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
一、合理因素:
(1)人口增长和老龄化
(2)疾病谱的改变和居民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3)细菌耐药性的增加(4)各种因素带来药品价格上涨;二、不合理因素:
(1)选用药物不当
(2)用量不足,包括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3)用药过量,包括给患者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者疗程过长,或是给清患者用了重药(4)无适应症用药(5)重复给药(6)不适当的合并用药等等
9、药物经济学的作用:
(1)指导新药的研制生产
(2)用于指定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3)帮助医院制定医院用药目录、规范医师用药(4)确定药物的适用范围(5)帮助患者正确选择药物
第二章
1、药品的需要:
指医药专业人员根据现有医药知识所判定的一个人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而应获得或利用的某种药品的数量
2、药品需求:
指在某一定特定时期、一定水平上,人们期望并能够过买的某种药品的数量
3、药品需求具备的条件:
(1)消费者有购买药品的习惯
(2)消费者有货币支付能力
4、药品需要与药品需求的关系:
(1)药品需求是产生药品需求的基础
(2)药品需要不等于药品需求(3)消费者对药品的实际需求有时并不是建立在对药品客观需要的基础上
5、药品需求的特征:
(1)需求的不确定性
(2)需求的最高优先性(3)需求的不可替代性(4)需求的外部效应性(5)需求缺乏弹性(6)需求的被动性(7)独特的需求三方结构
6、药品需求的影响因素:
一、一般经济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价格水平;二、社会人口学因素;三、流行病学因素;四、临床医生和药师因素;五、医药技术因素;六、消费者偏好因素
7、药品的相关价格:
指与药品相关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8、药品的相对价格:
指在扣除了医疗保险或保障付款后,由消费者个人支付的那部分价格
9、决定药品相对价格的因素:
(1)是否实施医疗保障制度
(2)医疗保障制度下保障的范围(3)医疗保障制度的报销制度和自负比例等
10、需求弹性:
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他们分别说明需求量与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
11、需求价格弹性:
指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相应变动率,其公式为: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率/价格变化率
12、需求价格弹性分为5种情况:
(1)弹性>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通常我们说这种商品或服务富有弹性。
一般指高档奢侈品、耐用消费品等属于这种情况;
(2)弹性<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这种商品或服务缺乏弹性。
一般指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都比较小;(3)弹性=1,即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等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也称单位弹性;(4)弹性=无穷大,即弹性无穷大,会引起需求量无限大的变化(5)需求量=0,即完全无弹性,价格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13、需求的收入弹性:
指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公式为: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率/收入变化率
14、需求的收入弹性分为3种情况:
(1)1>弹性>0,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提高,一般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但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
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属于这种情况
(2)弹性>1,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会引起需求量的增加,并且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如娱乐品、金银首饰、满足人们享受欲望的一些服务等。
而这些商品或服务,又称为奢侈品(3)弹性<0,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收入增加,需求量反而减少。
这类商品又称为低等品
15、需求的交叉弹性:
是由商品或服务的替代性和互补性引起的;正因为商品或服务之间存在着替代性和互补性,所以,当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一方商品或服务(假设为Y)的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另一方商品或服务(假设为X)需求量的相应变动。
某一种商品或服务(X)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或服务(Y)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我们称之为需求的交叉弹性。
公式为:
需求交叉弹性=X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Y商品价格的变化率
16、需求弹性分析工具的应用:
(1)应用于药品需求发展趋势的预测
(2)应用于保险方案的设计(3)应用于政府价格政策的选择和制定(4)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决策
17、药品供给:
指药品的生产者或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能够提供的某种药品的数量
18、形成药品供给的条件:
(1)有供给或出售的意愿
(2)有供给能力;
19、药品生产企业:
指生产药品的专营企业或兼营企业
20、药品流通企业:
是指将药品提供于医疗过程并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或通路
21、药品供给的特征:
高质量性、高技术性、高投入性、高风险性、高回报性、高度集中性(垄断性)
22、药品供给的影响因素:
供给者的数量和规模、价格、成本、国家政策
23、药品供给价格弹性:
指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对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率;供给弹性的计算公式:
供给弹性=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分比
24、供给弹性分为5种情况:
(1)供给完全无弹性(弹性=0),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供给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2)供给完全有弹性(弹性=无穷大),即价格达到某一水平,供给量是无限的(3)供给单位弹性(弹性=1),即供给量变动的幅度等于价格变动的幅度(4)供给富有弹性(弹性>1),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5)供给缺乏弹性(弹性<1),即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比
25、我国药品生产与供给的现状:
(1)我国制药企业研究和开发投入较少,自主研发能力不足
(2)药品生产、销售规模下、产业集中度低(3)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4)盈利能力低
26、价值规律:
在市场中,商品的价格总是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
从表面上看,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似乎是无序的,而事实上,商品价格波动是有序的,具有其内在的规律。
商品价格波动的内在规律之一,就是价格始终围绕着某个中心上下波动,这个中心就是商品的价值
27、供求规律: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矛盾运动中两个紧密相连的重要方面。
供求互相依存,有互相矛盾,价格则是供求矛盾作用的焦点。
一方面,供求关系的变化会调节产生新的价格,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下降;当供不应求时,价格提高。
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化也会引起市场上供求的变化:
价格提高,供求量提高,但需求量减少;相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
市场上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趋势,就是形成均衡价格
28、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说明:
在不考虑国家政策、法律等市场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主要受二个方面的制约。
一是商品或服务的价值;二是商品或服务市场供需双方的竞争状况。
其中,商品或服务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着价格波动的范围和趋势;而市场供需双方的竞争状况,决定着价格波动的方向是上升还是下降和程度是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29、我国政府药品价格定价的原则:
(1)生产经营者能够合理生产成本并获得合理的利润
(2)反映市场供求(3)体现药品质量和疗效差异(3)保持药品合理的比价关系(4)鼓励新药研制和开发
30、我国药品价格虚高存在的原因:
(1)流通环节过多:
药厂—经销商—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医药批发—零售单位
(2)流通中不正当的促销行为(3)定价不合理
31、定价方法:
(1)成本定价法:
指以成本作为定价基本依据的定价方法
(2)需求导向定价法:
指依据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价值的认知和需求强度制定价格的方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
指以竞争者的价格为定价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
32、成本导向定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
(1)简便易行:
对于大多数经营者来说,成本资料是比较容易获得的定价资料,比需求导向定价更了解消费者认知价值的心理特点,以及竞争导向定价中了解竞争者的状况
(2)能够保证价格在保本水平线之上:
这样的定价方式使经营者能够乐于接受,而需求导向定价和竞争定价定出的价格,前者是能为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后者为能够保持强化竞争力的价格;这样的价格不利于经营者接受。
缺点:
(1)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不一定被市场接受:
定价虽是经营者的行为,但价格必须是以交易双方共同确定为前提
(2)以成本导向定价法,很可能使经营者丧失价格上的竞争力:
在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上,生产经营者的数量较多,生产或同一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水平不一,在不同成本水平基础上,以成本加成率定价,就会得出不同的价格
33、需求导向定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
因为是以市场需求状况为定价依据,因此,制定的价格也最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缺点:
根据需求导向定价法确定的能为消费者接受的价格,并不一定是生产经营者所能够接受的价格,需求导向是三种定价方法中难度最高的一种定价方法
34、竞争导向定价法的优缺点:
优点:
因为是以市场竞争状况为定价的基本依据,其定价的出发点要保持和强化企业在一定市场条件下的价格竞争力,这种定价法的优点也在于有助于经营者从价格方面保持竞争优势;缺点:
搜集竞争者的资料可能有一定的难度,另外,根据竞争状况所制定的价格,有时也是经营者难以承受的
第三章
1、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1)确定研究目标
(2)确定研究对象(3)确定研究对象的数量(4)确定观察指标(5)设立适当的对照:
一、研究会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的防治效果;二、研究有季节性变化的慢性病的防治效果;三、研究中使用主观性较大的指标,不论是根据患者的感觉还是根据医生的印象,都要特别重视对照的作用,注意避免医生的“偏见”及对患者的暗示作用(6)随机化分组(7)制定完备的原始记录表(8)考虑统计分析方法
2、我国新药临床试验分期与要求:
分期研究内容受试者试验例数与要求备注
1耐受程度、药代动力学健康自愿者20—30例必要时可包括患者
2随机盲法对照试验患者试验、对照不少于100例随机盲法对照设计
3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患者试验不少300例第一例避孕药需1000例
4上市后监测患者开放试验2000例以上某些新药可不做
3、研究设计的原则:
一、对照原则:
(1)空白对照即不给对照组施加任何处理措施
(2)试验对照,又称假干预对照,即试验组不施加处理因素,但施加某种试验因素(3)标准对照,不设立专门的对照组,而是用现有标准值或正常值做对照(4)自身对照,对照与实验在同一受试者身上进行,如以用药前后做对比(5)相互对照,各试验组间相互对照,如比较新旧药的疗效(6)历史对照,以本人过去的研究或他人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做对照;二、重复原则:
(1)指各处理组的试验单位都要有一定的数量,即考虑样本含量的大小;三、随机化原则
4、效度:
指测量指标或观测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客观真实性
常见的5种效度指标:
(1)表面效度:
指测量方法或观测结果所要说明的问题符合专家和公众的共识
(2)内容效度:
也称吻合度或一致性效度,指一种测量方法或测量指标得到多少专家的认同(3)平行效度:
又称为收敛效度、同期效度或标准关联效度,指用一个预选的测量指标(X)和一个公认的指标(Y)同时测量同一对象,计算X和Y的相关系数r,如r较大(>0.75)且P<0.05,则认为预算测量指标X具有与Y相似的平行效度(4)预测效度:
指测量结果是否与后来发生的时间相吻合(5)结构效度:
指对客观事物的多指标测量是否具有专业上的理想结构
5、信度:
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重复测量若干次,测量结果的互相符合程度,说明数据的可靠性
6、常用的信度指标:
(1)客观信度:
指同一测量者在(m>或m=2)个时间段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
(2)精确信度:
指同一测量者m(m>2或m=2)个时间段对于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3)和谐信度:
指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4)重测信度:
指同样的测量方法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同一对象进行重复测量
7、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是效度与信度的统一,效度的好坏取决于测量指标的定义、内涵和调查设计,信度的好坏取决于测量的过程;一般来说,效度好的测量指标,信度也好,但信度好的效度不一定好。
第四章
1、医疗成本:
是医院为社会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总和
2、直接成本:
是指专为提供某医疗服务项目而发生的费用,与医疗服务直接相关;如:
工资、药品、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费用等
3、间接成本:
是指有些费用与医疗服务间接相关或其成本不是针对某项医疗服务项目的,无法直接计入到某医疗服务项目中,而必须用适当的方法,在几个服务项目中分摊;如:
医院的行政管理费、辅助科室费用、患者及家属的误工费等
4、固定成本:
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如医院的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工资等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随工作量的变动而变动
5、变动成本:
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成比例增减变动关系的;如医院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的成本总额,随着注射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同一药物的治疗成本,随患者的增多而增加
6、混合成本:
成本是属于部分固定、部分变动的成本;可分为三种情况:
(1)半变动成本:
通常有一个基数,一般不变,相当于固定成本;如医院的水电费、燃料费等
(2)半固定成本:
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是固定的,当医疗服务量超出这个服务量范围时成本总额就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如医院的化验员、救护车及司机等(3)延期变动成本:
一般情况下,支付给工作人员的工资是固定成本,当工作量超过预定服务量时,则需对医务人员支付加班费、津贴等;如:
在医疗科室,对医疗服务中所发生的药品、卫生材料等成本,科室有权力和责任加以控制
7、可控成本:
成本凡是属于一个部门或个人的责任范围内能够直接加以控制的;如:
在医疗科室,对医疗服务中所发生的药品、卫生材料等成本,科室有权力和责任加以控制
8、不可控制成本:
不是一个部门或个人在责任范围内可以控制的成本;如:
医院资产折旧、大修理基金,科室无权利加以控制
9、机会成本:
指在几个可选方案中,采用某种方案而放弃另外一些方案,在放弃的方案中产生最大效益方案的利益,或所放弃方案中效果相同,其成本消耗最小的成本即为所选方案的机会成本
10、贴现(PV):
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发生在未来或不同时间的费用和效益转化为现值的方式
11、最小成本法:
指对于某种疾病的几种治疗方案,完成治疗后某一方案的总成本最小;或在疾病的药物治疗中,完成治疗后某一方案的药物成本最小
第五章
1、成本效果分析:
是鉴别、衡量和比较可供选择的卫生干预措施的具有意义的成本和结果
2、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
反映的是两种备选方案之间效果差异的单位成本,用于考察增加的成本是否值得
3、增量成本效果比的计算公式:
A方案的成本-B方案的成本
增量成本效果比=——————————————
A方案的效果-B方案的效果
例如,假设采用A和B两种筛选法治疗乳腺癌,A方案挽救100个生命年的成本为100000
元,而B方案挽救90个生命年的成本为81000元,此时仅采用成本效果比,A方案1000元/生命年,大
于B方案900元/生命年,因此认为B方案优于A方案。
但是由于A方案比B方案多挽救了10个生命年,
每挽救一个生命年仅为(100000-81000)/(100-90)=1900元。
为此如果资源充分,选择A方案还是比
B方案值得
4、效果指标的选择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客观性原则(3)特异性原则(4)灵敏性原则
第六章
1、健康: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指个体在身体、精神、社会方面处于一种完好的状态
2、生活质量:
(1)生理健康:
包括患病情况、慢性症状及自我评价的健康
(2)社会健康:
包括个体涉及的社会网络大小、社会交往的频率、社会参与程度等(3)心理健康:
包括焦虑、抑郁、认知、幸福感、满意程度等
3、健康效用指标:
(1)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
(2)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
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疾病死亡生命损失年(YLLs)和疾病伤残挽救生命年(YLDs)
4、通用量表:
用于测定普通人群的健康状况,适用于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生活质量测量,也用于区分患病与健康人群,是一种多维度的量表
5、疾病专有量表:
针对某种疾病的量表工具;如关节炎影响量表(AIMC)、慢性呼吸疾病问卷(CRDQ)、炎性肠病问卷(IBDQ)、癌症患者生活功能指数(FLIC),适用特殊疾病或特定的人群
6、效用的计算:
例:
假设某个治疗方案(A)可延长某个患者5年期望寿命,该期望时间内患者的效用值为0.8,药物
治疗成本为50000美元;另一个治疗方案(B)可延长该患者10年期望寿命,但该期望时间内患
者的效用值仅为0.3,该药物治疗成本为40000美元
根据上式计算获得QALYs分别为:
方案A5x0.8=4QALYs
方案B10x0.3=3QALYs
如果仅以成本效果分析中的期望寿命作为结果指标,则方案B优于A,但如果考虑患者的健康效用,
方案A和方案B的成本效用比进一步计算分别为:
方案A50000/4=12500(美元/QALYs)
方案B40000/3=13333(美元/QALYs)
说明方案A不仅在QALYs数量上优于方案A,而且每个单位QALYs的消耗资源成本更低
第七章
1、成本效益分析:
一种用于比较某一项目或者干预措施所消耗的所有资源的价值和由该项目或者干预措施带来的产出价值的方法
2、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的主要区别:
(1)结果单位测量不同:
成本效益分析要求方案的所有结果都以货币单位进行测量,如元、美元、英镑、欧元等;成本效果分析的结果一般以自然单位进行测量,如mmHg(血压)、kg(体重)等,也有比率型的结果指标测量,如有效率、n年生存率等;而成本效用分析则常采用调整生命年作为结果测量单位
(2)应用范围更广:
与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相比,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范围更广(3)理论基础不同:
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基础是福利经济学,而成本效果分析和成本效用分析的理论基础是决策理论
3、外部性:
指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收益
4、帕累托最优状态:
指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意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5、福利经济学的两大定理:
(1)在完全竞争和完全市场的经济体系中,如果存在竞争性均衡,那么这种均衡就是帕累托最优的
(2)如果存在完全市场并且满足有关个人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的某些条件,那么通过资源在个人之间的合理再分配,竞争性均衡的结果是可以实现第一种帕累托最优状态的
6、帕累托最优状态满足的的条件:
(1)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指消费者之间商品的最优分配,对任意两个消费者,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相同,这时两个消费者的效用都达到最大化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指生产者之间投入的最优配置,要两个生产者使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不同产品的情况下,这两个生产者的任何两种投入之间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相同,那么这时,两个生产者的产量都达到了最大化(3)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指行业间的投入配置和消费者之间的商品分配都达到最优状态,即任何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7、净效益:
指某项目带来的贴现后的社会总效益与贴现后的社会总成本之间的差值
8、效益成本比:
指某方案带来的贴现后的社会总效益和贴现后的社会总成本之间的比值
9、效益的概念:
就是用货币值表示药物治疗或者干预的有用结果
10、直接效益:
实行某个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节省的卫生资源和健康的改善及生命的延长
11、间接效益:
指实行某项药物治疗方案之后所减少的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主要指劳动生产力的恢复带来的效益等
12、无形效益:
指某项药物治疗方案减轻或者避免了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带来的舒适和愉快等
13、外部效益:
即由于患者传染性疾病的治疗而减少的周围健康人被传染的危险,从而避免的发病和治疗的成本
14、效益的估计——人力资本法:
(1)基本概念和原理:
人与其他资本相似,至少在人参与社会劳动的时候,可以在将来的年份中产生生产性活动流量
(2)实际应用:
一、用来评估卫生服务项目的所有方面的产出
(2)用来评估卫生服务项目部分方面的产出,仅用于评估对患者对生产力改变的方面的产出。
根据是否考虑患者健康改善或生命延长时间里日常消费增加的影响,还可以分为:
一、不考虑个体消费,仅考虑个体对社会的产出;二、不仅考虑个体的产出,同时以考虑个体对资源的消耗。
(3)主要争议:
一、用工资率代替的生产力不合适;二、难以评估与患者生产力改善无关的健康结果;三、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问题;四、人力资本法与福利经济学理论不一致
15、效益的评估——意愿支付法(WTP):
(1)基本概念与原理:
意愿支付法是以患者的健康效用为基础,测量患者的偏好,体现了更广意义上的健康状况的改善,如生命的延长、劳动力的恢复、身体痛苦的减轻及精神状态的改善等;简单的说,意愿支付法是一种用来评价对某商品偏好的强度或者某商品的价值工具
假定个体的效用取决于个体的健康状态和其他消费品(医疗产品除外的消费品)的消费,则效用函数为:
U=U(C,H)其中,C是个人其他消费支出,H是个人健康状态。
个人消费支出受到其税后收入
Y的约束,约束条件为pxc小于或等于Y,其中P为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则个人的效用函数可改写为:
U=U(Y,P,H)
(2)实际效用:
一、患者的WTP都是在一些假设情境下收集的;二、WTP是对于一定健康结果的获得,患者愿意支付的最大的价值,包括消费者剩余(3)存在的争议:
一、WTP的理论基础;二、在个人支付意愿测量的可行性上的争议。
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WTP受到个人支付能力的影响,不同支付能力人的WTP不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关于WTP测量的有效性;三、WTP的伦理情感问题
16、成本效益分析的其他方法:
(1)显示偏好法,以条件评估为基础的WTP方法测的的偏好是个人的陈述偏好,而在真是状态下个人作出的支付行为反映的个人的显示偏好。
显示偏好法的特点:
评价是基于个人实际作出选择的偏好,而不是基于假设性问题的偏好。
缺点是:
由这种方法测得的偏好的变化范围较大,受具体工作类型的影响很大;容易受到劳动力市场上很多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个人对职业风险的理解对结果的影响也较大;并且只能用于有限的几类与工作有关的健康结果的评估
(2)联合分析:
联合分析可以用于建立一项健康产品或服务带来的效益的各种特征对患者影响的重要程度,并以此来估计患者的效用,如果健康产品或者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