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491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6.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docx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及检测维修

 

学生姓名班级

学院交通学院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指导教师职称

 

摘要

随着自动变速器在现代轿车上使用的普及,自动变速器的维修也越来越成为汽修行业的重中之重。

本文以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为例重点介绍了其结构、原理和维修方法。

论文介绍了奔驰722.9的结构、工作原理、常出故障及它所出故障的维修。

总结了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在工作生活中所遇见的现实故障,对故障汽车不能升档、无前进档、无倒车档等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现实故障中的思路和排除的方法。

 

关键字:

奔驰722.9自动变速器、结构、原理、检测、维修

 

Abstract

Alongwithautothegearboxisonthemoderncarusageofuniversality,autothemaintainofgearboxalsomoreandmorebecomeavaportopracticemoralteachingsanindustryofheavymediumofheavy.Thistextwithspeed722.9autogearboxforexamplepointintroductionitstructure,principlewithmaintainamethod.

Thesisintroductionspeed722.9structures,workprinciple,oftenbreakdownanditbreakdownofmaintain.Summaryspeed722.9autothegearboxisintheworkthelifetherealitymeetbreakdown,tobreakdownthecarcan'trisefile,havenogoforwardfile,havenoreverse'setc.familiarbreakdowncarriedonanalysisresearch,putforwardrealitybreakdownmediumofthemethodofwayofthinkingandexpel.

Keywords:

Speed722.9autogearbox,structure,principle,examination,maintain

 

目录

第1章绪论1

第2章自动变速器的分类2

2.1ECT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2

2.2自动变速器2

第3章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构造3

3.1总体构造3

3.2油泵3

3.3变矩器4

3.4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5

3.5多片式离合器和制动器6

3.6工作元件表:

7

3.7各档位传动图及工作原理8

3.7.1一档传动图及原理8

3.7.25档传动图及原理:

9

3.7.37档传动图及原理:

9

3.7.4‘S’模式的倒档传动图及原理:

10

3.7.5驻车档锁止:

11

3.7.6各油压说明12

3.7.7换档功能和换档过程:

13

3.8电子部件工作原理14

3.8.1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14

3.8.2信号简图:

16

3.8.3电磁阀:

16

第4章汽车自动变速器故障检修方法18

4.1自动变速器故障检测一般程序18

4.2自动变速器常见的故障及原因18

4.3轿车自动变速器出现故障,首先对其进行基础检验。

19

第5自动变速器典型故障分析22

5.1汽车不能行驶故障的诊断22

5.2自动变速器打滑故障的诊断22

5.3升档过迟故障的诊断23

5.4不能升档的故障诊断24

5.5无倒档故障的诊断24

5.6跳档故障的诊断24

5.7挂档后发动机怠速易熄火25

5.8汽车无法挂入档25

5.997款奔驰S320自动变速器不跳档27

第6章总结28

参考文献29

致谢30

第1章绪论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日新月异,新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汽车科技也如此,这样给维修行业人员提出了更新的挑战,所以只有不断地掌握新技术,才能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动变速器的新技术也在日渐更新,比如奔驰的自动变速器已经三7个前进档2个倒档了,丰田的雷克萨斯甚至有了8个前进档的自动变速器。

总不能说社会在进步,而我们不随社会的脚步前进吧!

现在让我们一起共同认识,探究奔驰722.9的自动变速器的构造、常见故障等。

722.9变速器的特征:

①全电控7前进档变速器,有7个前进档和两个倒车档

②全集成式变速器控制单元,变速器油不断流过模块外壳进行冷却。

③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有扭转减震弹簧,在7个档位都进行滑动控制。

④变矩器开启和滑动模式可以应用于全部的7前进档范围内

⑤传动比通过四组多片制动器和三组的多片离合器完成。

⑥2个新普森和一个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⑦变速器油温由安装于全集成式变速器控制单元的油温传感器监测。

722.9自动变速器的优势:

①改良的换档舒适性和驾驶乐趣,在0.1~2.5秒内快速换档,缩短0.1秒计算机反应时间,降档时间缩短到0.2秒,滑行降档时间缩短0.4~2.5秒,37至74英里的加速时间缩短23%~28%。

②减少4%以上的燃油消耗

③减少维护费用

④增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⑤式车辆和发动机更灵活地搭配

⑥驾驶员可以在“S”和“C”模式之间选择

⑦噪音值降低,由于在高速时5、6、7档可以实现较低的发动机转速

 

第2章自动变速器的分类

2.1ECT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

1)按驱动方式分类

可以分为后驱动自动变速器,前驱动变速器,即事自动驱动桥

2)按自动变速器前进档的档位数不同分类:

可以分为2个前进档,3前进档,4前进档,5前进档,6前进档,7前进档,8前进档,4个前进档以上的都设有超速档。

3)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分类

可以分为行星齿轮式自动变速器和平行轴式自动变速器。

4)按控制方式分类

按控制方式不同,自动变速器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器,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2.2自动变速器

按照有无电脑控制可分为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和电控无级自动变速器。

 

第3章电控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构造

3.1总体构造

图3.1722.9自动变速器总体构造

1.驻车档锁止轮2.涡轮3.导轮4.泵轮5.变速箱通风孔6.油泵7.多片式制动器B1

8.多片式离合器K19.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10.多片式制动器B311.多片式离合器K212a.前辛普森行普森行星齿轮组13.多片式制动器BR14.多片式离合器K315.多片式制动器B2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17.变矩器壳体18.用于扭矩测量的信号环19.用于扭矩测量的环形磁铁20.用于扭矩测量的环形磁铁21.电子&液压控制单元22.档位选择杆

3.2油泵

图3.2722.9自动变速器油泵

722.9变速箱为月牙型油泵,位于变速箱前端,其任务是供给液压系统工作以及冷却、润滑所需的变速箱油。

泵的吸入侧设计一个凹处以帮助减小某些工况下吸入油时的噪音。

在不久的将来,油泵壳体和齿轮会用铝制造以改进油泵高温时的特性并使重量更轻。

3.3变矩器

图3.372209自动变速器变矩器构造

1.带扭力减震弹簧的锁止离合器2.涡轮3.导轮4.泵轮

注:

箭头所指处为减振弹簧

722.9变速箱的变矩器与某些722.6中使用的相同,可以容纳4升变速箱油,将减震弹簧集成于锁止离合器以减小振动,锁止离合器在全部7个前进档范围内都可以工作。

变矩器的工作原理

图3.4722.9自动变速器变矩器工作图

1.输入轴2.涡轮3.导轮4.泵轮8.导轮轴套16a.外盘架16b.内盘架16c.离合器片16d.活塞16e.扭力减振器17.变矩器外壳

变矩器壳体(17)与泵轮(4)以及发动机飞轮固定为一体,涡轮

(2)与输入轴

(1)刚性连接为一体,导轮(3)通过单向离合器单向地固定于导轮轴套(8)。

发动机的动力通过飞轮盘传递给变矩器壳体(17),变矩器壳体再通过泵轮(4)将扭矩转换为液压油的动能,然后传递给涡轮

(2)以及变速箱输入轴

(1),循环的液流通过导轮(3)及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又冲击到泵轮叶片背面,起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同时变速箱输入轴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有部分动力会转变为液压油的热能。

变矩器内有一组锁止离合器片(16),当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模块(VGS)控制变矩器锁止电磁(Y3/8y8)工作时,液压油通过输入轴油道进入锁止离合器工作腔,推动活塞(16d)将离合器片(16c)压紧,此时发动机动力通过锁止离合器组件(16a、16b、16c)机械地传递到输入轴

(1),此时变矩器起不到增大扭矩的作用,同时变矩器内液压油也不再循环流动,也无热能损失。

扭力减振器(16e)降低锁止离合器结合时的动。

3.4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图3.5722.9自动变速器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1.短行星齿轮(围绕大齿圈转动)2.长行星齿轮(围绕小齿圈转动)3.太阳轮4.行星齿轮架5.小齿圈6.大齿圈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9)由两个齿圈、一个行星架、一个太阳轮和长、短两组行星齿轮组成。

变矩器涡轮通过小齿圈输入动力并驱动行星齿轮组,依据不同的工作元件,长行星齿轮通过太阳轮或短行星齿轮传递动力。

如果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的任意两个元件连接为一体,行星齿轮组将实现联锁并以一个整体旋转。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的优势:

①在大负荷下换档

②可以产生几个传动比

③处于常啮合状态

④转换转动方向更容易

⑤高效率

⑥结构紧凑

⑦输入与输出同轴

⑧把两个辛普森行星齿轮组连接为一个整体

3.5多片式离合器和制动器

①可传输的动力增加

②K1、K2的K3的磨擦片只有一侧有磨擦材料

③成本优势

④更高的负载承受

⑤较小的安装空间需求

⑥质量更轻

A、多片式制动器

图3.6722.9自动变速器自动器

注:

B1&B3多片式制动器使用单侧片(单侧有磨擦材料)

B、多片式离合器

图3.7722.9自动变速器离合器

注:

所有多片式离合器使用单侧片(单侧有磨擦材料)

3.6工作元件表:

表3.1722.9自动变速器工作执行表

档位

传动比

B1

B2

B3

BR

K1

K2

K3

1

4.377

2

2.859

3

1.921

4

1.368

5

1.000

6

0.820

7

0.728

N

R(S)

-3.416

R(C)

-2.231

S=标准模式C=舒适模式

当变速箱处于“N”档时已经有两个换档执行元件充压,所以当选择一个行驶档位时仅需要对另一个换档执行元件充压。

一个档位的转换只需要将一个换档执行元件泄压并对另一个换档执行元件充压。

3.7各档位传动图及工作原理

3.7.1一档传动图及原理

图3.8722.9自动变速器一档传动图

2.涡轮3.导轮4.泵轮5.小内齿圈6.复式行星架7.太阳轮8.大内齿圈9.后排内齿圈10.后排行星架11.后排太阳轮12.中间内齿圈13.中间行星架14.太阳轮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BR.多片式制动器BRB1.多片式制动器B1B2.多片式制动器B2B3.多片式制动器B3K1.多片式离合器K1K2.多片式离合器K2K3.多片式离合器K3PL2k.短行星齿轮PL2l.长行星齿轮PL6.后排行星齿轮PL9.中间行星齿轮A.输入B.输出

1档时下列多片式制动器和多片式离合器工作:

①多片式制动器B2

②多片式制动器B3

③多片式离合器K3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由短行星齿轮(PL2k)、长行星齿轮(PL2l)、小内齿圈(5)、复式行星架(6)、太阳轮(7)、大内齿圈(8)组成,中间行星齿轮组由行星齿轮(PL9)、内齿圈(12)、行星架(13)、太阳轮(14)组成,后排行星齿轮组由行星齿轮(PL6)、内齿圈(9)、行星架(10)、太阳轮(11)组成。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小内齿圈(5)被输入轴驱动,长行星齿轮(PL2l)驱动短行星齿轮(PL2k)围绕被固定的大内齿圈(8)旋转。

于是产生减速增扭的同向旋转并传递到复式行星架(6)。

后排行星齿轮组:

内齿圈(9)与复式行星架(6)机械连接并同向同速旋转,行星齿轮(PL6)围绕被固定的太阳轮(11)产生减速增扭的同向旋转并传递动力到行星(10)。

中间行星齿轮组:

内齿圈(12)与行星架(10)机械连接并同向同速旋转,行星齿轮(PL9)围绕被固定的太阳轮(14)产生减速增扭的同向旋转并经过行星架(13)传递动力到输出轴。

变速箱输出轴因此与发动机同向旋转并起到最大减速增扭作用。

3.7.25档传动图及原理:

图3.9722.9自动变速器五档传动图

2.涡轮3.导轮4.泵轮5.小内齿圈6.复式行星架7.太阳轮8.大内齿圈9.后排内齿圈10.后排行星架11.后排太阳轮12.中间内齿圈13.中间行星架14.太阳轮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BR.多片式制动器BRB1.多片式制动器B1B2.多片式制动器B2B3.多片式制动器B3K1.多片式离合器K1K2.多片式离合器K2K3.多片式离合器K3PL2k.短行星齿轮PL2l.长行星齿轮PL6.后排行星齿轮PL9.中间行星齿轮A.输入B.输出

5档时下列多片式离合器工作:

①多片式制动器B1

②多片式离合器K2

③多片式离合器K3

在5档时三组行星齿轮机构的元件全部连接为一体,变速箱输入轴动力通过相互联锁的行星齿轮机构传递到输出轴。

注:

在5档时全部行星齿轮组的元件锁定为一体,如果变速箱有噪音并且换入5档时噪音消失,则检查中间行星齿轮机构!

3.7.37档传动图及原理:

图3.10722.9自动变速器七档传动图

2.涡轮3.导轮4.泵轮5.小内齿圈6.复式行星架7.太阳轮8.大内齿圈9.后排内齿圈10.后排行星架11.后排太阳轮12.中间内齿圈13.中间行星架14.太阳轮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BR.多片式制动器BRB1.多片式制动器B1B2.多片式制动器B2B3.多片式制动器B3K1.多片式离合器K1K2.多片式离合器K2K3.多片式离合器K3PL2k.短行星齿轮PL2l.长行星齿轮PL6.后排行星齿轮PL9.中间行星齿轮A.输入B.输出

7档时下列多片式制动器和多片式离合器工作:

①、多片式制动器B3

②、多片式离合器K2

③、多片式离合器K3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小内齿圈(5)被输入轴驱动,长行星齿轮(PL2l)驱动短行星齿轮(PL2k)围绕被固定的大内齿圈(8)旋转。

于是产生减速增扭的同向旋转并传递到复式行星架(6)。

后排行星齿轮组:

内齿圈(9)与复式行星架(6)机械连接并同向同速旋转,行星齿轮(PL6)将旋转动作传输到太阳轮(11),太阳轮(11)经过结合的多片式离合器K3传递旋转动力到中间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14)。

中间行星齿轮组:

变速箱输入转速和扭矩经过结合的多片式离合器K2传递到内齿圈(12),由于太阳轮(14)和内齿圈(12)之间存在转速差,所以产生增速减扭的同向旋转,动力经过行星架(13)传递到变速箱输出轴。

3.7.4‘S’模式的倒档传动图及原理:

图3.11722.9自动变速器S档传动图

2.涡轮3.导轮4.泵轮5.小内齿圈6.复式行星架7.太阳轮8.大内齿圈9.后排内齿圈10.后排行星架11.后排太阳轮12.中间内齿圈13.中间行星架14.太阳轮16.变矩器锁止离合器BR.多片式制动器BRB1.多片式制动器B1B2.多片式制动器B2B3.多片式制动器B3K1.多片式离合器K1K2.多片式离合器K2K3.多片式离合器K3PL2k.短行星齿轮PL2l.长行星齿轮PL6.后排行星齿轮PL9.中间行星齿轮A.输入B.输出

‘S’模式的倒档时下列多片式制动器和多片式离合器工作:

①多片式制动器BR

②多片式制动器B1

③多片式离合器K3

拉维纳尔赫行星齿轮组:

小内齿圈(5)被输入轴驱动,长行星齿轮(PL2l)围绕被固定的太阳轮(7)旋转并产生减速增扭的同向旋转并传递到复式行星架(6)。

后排行星齿轮组:

内齿圈(9)与复式行星架(6)为机械连接并同向同速旋转,由于行星架(10)被制动器BR锁止,因此太阳轮(11)反向旋转。

中间行星齿轮组:

中间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14)和后排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11)被结合的多片式离合器K3连接为一体,所以中间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14)和后排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11)同向同速旋转并驱动行星齿轮(PL9)。

减速增扭的旋转经过行星架(13)传递到变速箱输出轴,车辆实现倒档。

3.7.5驻车档锁止:

图3.12722.9自动变速器驻车档图

4停车档锁止齿轮38棘爪板40引导套管41弹簧42球头43停车棘爪

当换档杆移动到“P”位置,换档杆联动机构带动棘爪板(38)旋转,从而带动球头42移动,将停车棘爪(43)卡到停车档锁止齿轮(4)的两个齿之间,如果车辆停止时停车棘爪(43)正好与车档锁止齿轮(4)的凸齿相对应,那么弹簧(41)被压缩,当车辆发生移动时,停车棘爪(43)会自动卡到停车档锁止齿轮(4)的两个齿之间,因为停车档锁止齿轮(4)与变速箱输出轴及车辆传动轴机械地联接为一体,车辆被机械地锁止。

3.7.6各油压说明

图3.13722.9自动变速器油路图

1、主油压:

油泵产生的油压经主油压调节阀调制成工作油压(主油压),主油压值取决于主油压调节阀的位置和其几何尺寸,主油压调节阀的位置由主油压控制电磁阀(Y3/8y1)依据不同驾驶风格的所对应的负荷/档位决定。

所有其它的油压均由主油压调制而来。

2、控制阀供给油压:

控制阀供给油压由主油压调制而来并被限制最大油压为8bar。

使用两个供给油压调节阀,供给油压调节阀1供应油压到下列控制电磁阀:

①主油压控制电磁阀(Y3/8y1)

②离合器K2控制电磁阀(Y3/8y3)

③制动器B2控制电磁阀(Y3/8y6)

④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控制电磁阀(Y3/8y8)

供给油压调节阀2供应油压到下列控制电磁阀:

①离合器K1控制电磁阀(Y3/8y2)

②离合器K3控制电磁阀(Y3/8y6)

③制动器B1控制电磁阀(Y3/8y5)

④制动器B3控制电磁阀(Y3/8y7)

通过使用两个供给油压调节阀1和2,控制电磁阀分为两组并相互独立,当处于换档过程时电磁阀组之间不会相互影响。

3、润滑油压:

在主油压调节阀处过剩的油液转移至润滑油压调节阀,并通过其调节后润滑和冷却变速箱机械部件和变矩器。

另外变矩器内的油压被润滑油压限制。

3.7.7换档功能和换档过程:

每个换档动作由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模块控制,在此过程中每个部件组根据元件工作表动作。

每个部件组由各自的控制电磁阀、调节阀、换档阀和必要的多片式制动器或多片式离合器。

参与工作的执行元件压力腔中的油压不断升高,同时释放工作的执行元件压力腔中的油压不断降低。

1、N-D

(1)档换档过程:

换档杆在“N”位置时多片式制动器B3和多片式离合器K3工作,当换档杆从“N”移动到“D”位置时供给到多片式制动器B2的油压被手动选择阀释放掉。

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模块(Y3/8n4)驱动B2制动器控制阀(Y3/8y6)工作,多片式制动器B2开始充压。

由于发动机转速和涡轮转速之间存在偏差(实际滑动),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模块(Y3/8n4)监测多片式制动器B2压力腔是否充满。

B2制动器控制阀(Y3/8y6)驱动B2/BR调节阀,它将把与主油压接近的工作油压转变为换档油压并传递到多片式制动器B2。

各自档位的滑动需求(正常滑动)存储于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模块(Y3/8n4)。

依据这些,调节阀BR上的控制油压由制动器B2控制阀(Y3/8y6)改变。

换档油压更进一步地由B2/BR调节阀的几何尺寸影响。

多片式制动器B2工作腔的油压改变,直至达到存储于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模块(Y3/8n4)内的滑动值。

2、1-2档换档过程:

在1档时多片式制动器B2、B3和多片式离合器K3工作,从1档到2档升档期间多片式制动器B3释放,同时多片式制动器B1工作。

换档过程通过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单元(Y3/8n4)控制。

在此过程中多片式制动器B1压力腔逐渐被充压并且多片式制动器B1上的压力增加,同时多片式制动器B3上的压力逐渐减小。

这就包含一个平滑过渡,如果此时2档的扭矩太高,发动机转速则必须与之相适应,当此转速自适应完成后多片式制动器B1上的油压才会增加。

如果需要,ME发动机控制模块(N3/10)或CDI控制模块(N3/9)会降低发动机扭矩。

3.8电子部件工作原理

3.8.1全集成式变速箱控制(VGS)

图3.14722.9自动变速器VGS图

11.塞型接线器21b.上阀体21c.中间隔板21d.下阀体31.机油控制浮子132.机油控制浮子2Y3/8.变速箱控制单元Y3/8n1.涡轮转速传感器Y3/8n2.中间转速传感器Y3/8n3.输出轴转速传感器Y3/8n4.变速箱控制模块Y3/8s1.选择杆范围传感器Y3/8y1.主油压控制电磁阀Y3/8y2.离合器K1控制电磁阀Y3/8y3.离合器K2控制电磁阀Y3/8y4.离合器K3控制电磁阀、Y3/8y5.制动器B1控制电磁阀、Y3/8y6.制动器B2控制电磁阀、Y3/8y7.制动器B3控制电磁阀、Y3/8y8.变矩器锁止离合器控制电磁阀

①基本的电子&液压控制原理与722.6相似

②变速箱控制模块与阀体装配为一体,变速箱控制模块自适应到最佳换档品质

③阀体包含传统的阀、节流器、选择阀等

④每个阀体总成都经过单独的测试,电磁阀电流所对应的液压都经过测试设备传感器的测量,测试值和相应的运算法则被永久地写入控制模块

⑤此过程确保同一个变速箱的控制模块与阀体的机械和电磁阀是经过校准的,一旦此过程完成,阀体总成被安装到变速箱内。

注:

不能单独地更换这个总成单元中的任何部件,只能整体更换!

图3.15722.9自动变速器阀板图

11.接线塞31.浮子132.浮子2Y3/8.电子控制模块Y3/8n1.涡轮转速传感器Y3/8n2.中间转速传感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