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4150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docx

氯气的制备带解析

2021年03月16日的高中化学组卷

一.解答题〔共6小题〕

1.〔2021•新干县模拟〕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以下列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锰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7、+6、+4、+2,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A中m管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3〕假设要得到枯燥纯洁的气体,那么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E中假设装有FeCl2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E中假设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中发现:

浓盐酸与MnO2:

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

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展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实验c的目的是.

②实验现象:

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2.〔2021春•招远市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发生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洁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

C12>Fe3+

那么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装置D中加的最正确试剂是〔填序号〕:

供选试剂:

a.浓H2SO4b.FeCl2溶液c.无水氯化钙d.KS与FeCl2的混合溶液

〔3〕在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参加碳,a中参加浓硫酸,开场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

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

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参加足量的〔填溶液名称〕,E中参加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

3.〔2021春•XX校级月考〕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A教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下列图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展教学.

试答复以下问题:

〔1〕乙和丙中的现象分别是、;

〔2〕别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3〕分液漏斗与烧瓶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4〕将产生的Cl2通入FeCl2溶液中得到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实验测得混合物中n〔Fe元素〕:

n〔Cl元素〕=1:

2.4,那么该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4.〔2021春•历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展特定反响的装置.

〔l〕A是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2〕a仪器的名称为.

〔3〕实验开场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翻开活塞K,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反响产物为CO2和HC1.写出D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装置C的作用是.

〔4〕在E处,假设漏斗内气体带有黄绿色,那么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为.

〔5〕假设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响过程中现象为〔填序号〕.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6〕D处反响完毕后,关闭活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那么装置B

中的现象是;假设发现装置B中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查找原因时可用肥皂水或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等,假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查时观察到有白烟产生,写出该氧化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5.〔2021•巩义市校级模拟〕实验室用如下列图装置制备氯气〔加热装置略去〕,并进展氯气性质实验,请答复以下问题:

〔1〕A中参加MnO2,B中盛有浓盐酸,那么烧瓶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那么C中的现象是,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3〕假设D中是FeCl2溶液,发生的现象是,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4〕E中盛有KI﹣淀粉的混合溶液,现象是.

〔5〕F中是AgNO3溶液,现象是,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6〕G中一般应盛有,其作用是,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7〕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假设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场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H+的浓度不够大;假设2:

Cl﹣的浓度不够大;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展实验.在答题卷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蒸馏水、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1mol/L稀盐酸、1mol/LAgNO3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A中,参加少量MnO2,再参加

〔从限选试剂中选择〕.

步骤2:

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B中,参加少量MnO2,再参加

〔从限选试剂中选择〕.

6.〔2021春•XX校级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展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装置A是氯气的发生装置,其中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请写出该反响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同时装置B也是平安瓶,监测实验进展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物质的组合应是〔填字母编号〕.

编号

a

枯燥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湿润的有色布条

b

枯燥的有色布条

无水硫酸铜

湿润的有色布条

c

湿润的有色布条

浓硫酸

枯燥的有色布条

d

湿润的有色布条

无水氯化钙

枯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反响一段时间后,翻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参加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说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原因是.

〔5〕装置F的作用是,其烧杯中的溶液不能选用以下中的〔填字母编号〕.

a.饱和NaOH溶液

b.饱和Ca〔OH〕2溶液

c.饱和Na2S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2021年03月16日的高中化学组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6小题〕

1.〔2021•新干县模拟〕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等,以下列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锰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7、+6、+4、+2,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I〔浓〕

MnCI2+Cl2↑+2H2O .

〔2〕A中m管的作用是 连通烧瓶和分液漏斗,平衡压强,使分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 ,装置F的作用是 防止G中溶液倒吸到E中 .

〔3〕假设要得到枯燥纯洁的气体,那么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饱和食盐水 .

〔4〕E中假设装有FeCl2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Cl2=2Fe3++2Cl﹣;E中假设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溶液变蓝 .

〔5〕实验中发现:

浓盐酸与MnO2:

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

混合加热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展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NaCl固体,加热

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参加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 探究c〔Cl﹣〕的影响 ;实验c的目的是 探究c〔H+〕的影响 .

②实验现象:

a、c、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 c〔H+〕大小 .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只有有压强差时溶液才能从分液漏斗中流下;氯气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倒吸,应有缓冲装置;

〔3〕根据氯化氢和氯气的性质分析选用除杂试剂;

〔4〕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

〔5〕比较浓度变化的离子对化学反响是否有影响,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

MnO2+4HCI〔浓〕

MnCI2+Cl2↑+2H2O;

故答案为:

MnO2+4HCI〔浓〕

MnCI2+Cl2↑+2H2O;

〔2〕只有有压强差时溶液才能从分液漏斗中流下,所以m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下滴;

氯气极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产生倒吸现象,为防止倒吸,应有缓冲装置,所以F的作用是防止G中液体倒吸至E中.

故答案为:

连通烧瓶和分液漏斗,平衡压强,使分流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防止G中溶液倒吸到E中;

〔3〕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氯气也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氯气和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能抑制氯气的溶解,所以要想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应饱和食盐水;

故答案为:

饱和食盐水;

〔4〕氯气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

2Fe2++Cl2=2Fe3++2Cl﹣,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碘,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

故答案为:

2Fe2++Cl2=2Fe3++2Cl﹣;溶液变蓝;

〔5〕〕①实验b:

参加NaCl固体前后,溶液中浓度变化的离子是氯离子,所以探究的是氯离子浓度的影响;

实验c:

参加浓硫酸前后,溶液中浓度变化的离子是氢离子,所以探究的是氢离子浓度的影响.

故答案为:

探究Cl﹣浓度的影响;探究H+浓度的影响.

②由实验现象知,氢离子的浓度越大,越有氯气生成,氢离子的浓度越小,越没有氯气生成,由此得出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是氢离子的浓度.

故答案为:

H+浓度的大小.

【点评】此题考察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化学性质,明确氯气制备原理及氯气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为高考频考点.

2.〔2021春•招远市校级月考〕如图是实验室中制备气体或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图

〔1〕发生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2〕利用上图装置制备纯洁的氯气,并证明氧化性:

C12>Fe3+

那么装置B中的溶液的作用是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装置D中加的最正确试剂是〔填序号〕 d :

供选试剂:

a.浓H2SO4b.FeCl2溶液c.无水氯化钙d.KS与FeCl2的混合溶液

〔3〕在图所示圆底烧瓶内参加碳,a中参加浓硫酸,开场实验,加热产生的气体缓慢通过后续装置同时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和漂白性

实验2:

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

证明SO2具氧化性和漂白性:

B中为少量Na2S溶液、C中加品红溶液,D中应参加足量的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填溶液名称〕,E中参加 Na2SiO3溶液〔填化学式〕.

〔4〕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元素的强的现象为 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 ;实验2不严谨之处应如何改进

 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枯燥 .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

【分析】〔1〕A中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

〔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据此分析B中溶液作用;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试剂;

〔3〕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利用强酸制弱酸来比较酸性强弱,根据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响,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

〔4〕根据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响,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并再次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除尽;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干扰实验,故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

【解答】解:

〔1〕A中加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响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杂质,氯化氢易溶于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不大,可以用盛有饱和食盐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本实验目的之一为证明氧化性,氯气氧化二价铁离子生成三价铁离子,检验三价铁离子通常用硫氰酸钾,所以选:

d;

故答案为: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d;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利用碳酸的酸性强于硅酸,二氧化碳能与硅酸钠反响制得硅酸沉淀,由于CO2中混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也能与硅酸钠溶液反响,需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防止干扰检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Na2SiO3;

〔4〕假设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说明二氧化硫除尽,E中溶液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可能干扰实验,故应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枯燥管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

故答案为:

D中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E中溶液变浑浊;将烧杯换成洗气瓶,右端连接盛有碱石灰的枯燥.

【点评】此题考察了氯气的制备及性质的检验,明确制备原理、熟悉装置特点及作用是解题关键,注意实验设计的严密性,题目难度不大.

3.〔2021春•XX校级月考〕为了讲授“氯气的性质和用途〞,A教师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主要原料制取氯气,并设计了如下列图装置〔其中A是连有注射器针头的橡皮管,针头已插入并穿过橡皮塞〕进展教学.

试答复以下问题:

〔1〕乙和丙中的现象分别是 枯燥的红布条不褪色 、 湿润的红布条褪色 ;

〔2〕别离丁中液体的方法是 分液 ;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分液漏斗 

〔3〕分液漏斗与烧瓶连接橡皮管的目的是 有利于分液漏斗里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 ;

〔4〕将产生的Cl2通入FeCl2溶液中得到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实验测得混合物中n〔Fe元素〕:

n〔Cl元素〕=1:

2.4,那么该溶液中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 3:

2 .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卤族元素.

【分析】〔1〕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据此解答;

〔2〕氯气与碘化钾反响生成碘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

〔3〕根据针头的作用判断压强的大小,气体的压强有利于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下;

〔4〕设二价铁离子物质的量为x,三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依据n〔Fe元素〕:

n〔Cl元素〕=1:

2.4计算解答.

【解答】解:

〔1〕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通入到乙中的氯气为枯燥氯气,所以不能使红色布条褪色,通入丙中的氯气与湿润布条中的水反响生成据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所以有色布条褪色;

故答案为:

枯燥的红布条不褪色;湿润的红布条褪色;

〔2〕氯气与碘化钾反响生成碘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溶于分层,所以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别离;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分液漏斗;

故答案为:

分液;分液漏斗;

〔3〕利用针头的橡皮管连接后,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等,有利于液体流下;

故答案为:

有利于球形分液漏斗里浓盐酸顺利流入烧瓶里;

〔4〕设二价铁离子物质的量为x,三价铁离子的物质的量为y,那么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x+3y,

依据n〔Fe元素〕:

n〔Cl元素〕=1:

2.4可知:

〔x+y〕:

〔2x+3y〕=1:

2.4,解得x:

y=3:

2,

故答案为:

3:

2.

【点评】此题考察了氯气的制取、性质,明确氯气制备原理及氯气、次氯酸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2021春•历城区校级月考〕如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展特定反响的装置.

〔l〕A是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2〕a仪器的名称为 圆底烧瓶 .

〔3〕实验开场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翻开活塞K,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反响产物为CO2和HC1.写出D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Cl2+C+2H2O

4HCl+CO2,装置C的作用是 吸收HCl气体,并提供水蒸气参与D中反响 .

〔4〕在E处,假设漏斗内气体带有黄绿色,那么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为 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 .

〔5〕假设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响过程中现象为 ② 〔填序号〕.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6〕D处反响完毕后,关闭活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那么装置B

中的现象是 装置B中瓶内页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假设发现装置B中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 A或B装置漏气 ;查找原因时可用肥皂水或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等,假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查时观察到有白烟产生,写出该氧化复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Cl2+8NH3=N2+6NH4Cl .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专题】气体的制备与性质检验类实验.

【分析】〔1〕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2〕依据仪器的形状说出其名称;

〔3〕依据题干结合原子个数守恒可知氯气与碳、水蒸气反响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能提供水蒸气,据此分析;

〔4〕氯气与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据此判断现象;

〔5〕氯化氢、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响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

〔6〕根据B装置内气体的压强变化分析液面变化;假设发现装置B中该现象不明显,可能是A或B装置漏气,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同时生成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白烟为氯化铵、单质为氮气.

【解答】解: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化学方程式: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a仪器的名称为圆底烧瓶;

故答案为:

圆底烧瓶;

〔3〕氯气与碳、水蒸气反响生成氯化氢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

2Cl2+C+2H2O

4HCl+CO2;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通过以上分析知,C装置的作用是:

吸收Cl2中的HCl气体,提供D处所需水蒸气,

故答案为:

2Cl2+C+2H2O

4HCl+CO2;吸收HCl气体,并提供水蒸气参与D中反响;

〔4〕氯气与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变红的溶液褪色,所以现象为:

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

故答案为:

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

〔5〕剩余的氯气在E装置中和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氯化氢、次氯酸和澄清石灰水反响都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所以反响过程无现象无白色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

②;

〔6〕D处反响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气体通过导管进入B装置,导致B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迫使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假设发现装置B中该现象不明显,可能是A或B装置漏气,氯气和氨气相遇,有浓厚的白烟,白烟为氯化铵同时生成单质为氮气,该反响为3Cl2+8NH3═6NH4Cl+N2,

故答案为:

装置B中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A或B装置漏气;3Cl2+8NH3═6NH4Cl+N2.

【点评】此题为以氯气的制取和性质结合的实验题,熟悉氯气制备的原理及氯气、氯水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结合题干信息、灵活运用物质之间的反响,题目难度中等.

5.〔2021•巩义市校级模拟〕实验室用如下列图装置制备氯气〔加热装置略去〕,并进展氯气性质实验,请答复以下问题:

〔1〕A中参加MnO2,B中盛有浓盐酸,那么烧瓶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

〔2〕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那么C中的现象是 先变红后褪色 ,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变为红色的溶液褪色. .

〔3〕假设D中是FeCl2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溶液从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FeCl2+Cl2=2FeCl3

〔4〕E中盛有KI﹣淀粉的混合溶液,现象是 溶液变蓝 .

〔5〕F中是AgNO3溶液,现象是 产生白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Ag++Cl﹣=AgCl↓ .

〔6〕G中一般应盛有 氢氧化钠 ,其作用是 吸收过量的氯气 ,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l2=NaCl+NaClO+H2O .

〔7〕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假设用稀盐酸代替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没有氯气生成,于是开场探究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氯气的原因.

①提出合理假设,假设1:

H+的浓度不够大;假设2:

Cl﹣的浓度不够大;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展实验.在答题卷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

蒸馏水、浓H2SO4、NaCl固体、MnO2固体、1mol/L稀盐酸、1mol/LAgNO3溶液、淀粉﹣KI溶液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A中,参加少量MnO2,再参加

 浓H2SO4〔从限选试剂中选择〕.

 假设有黄绿色气体生成,那么与氢离子浓度有关

假设无黄绿色气体生成,那么与氢离子浓度无关 

步骤2:

取少量1mol/L稀盐酸于试管B中,参加少量MnO2,再参加 NaCl固体 

 . 〔从限选试剂中选择〕.

 假设有黄绿色气体生成,那么与氯离子浓度有关

假设无黄绿色气体生成,那么与氯离子浓度无关 

【考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溴、碘的性质实验.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

〔2〕依据氯气溶于水后与水发生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性质解答;

〔3〕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二价铁离子;

〔4〕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

〔5〕氯化银为白色沉淀;

〔6〕氯气有毒,应进展尾气处理,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响,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

〔7〕浓盐酸和稀盐酸的区别在于溶液中氢离子和氯离子浓度大小,可以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是氯离子浓度影响反响还是氢离子浓度影响反响;证明氯离子对反响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稀盐酸中氯离子浓度,观察是否产生黄绿色氯气;证明氢离子对反响的影响,可以改变稀盐酸中的氢离子浓度,观察是否产生黄绿色气体;

【解答】解:

〔1〕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响生成氯化锰、水和氯气,反响的方程式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石蕊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变为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