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3840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docx

教育最新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

2008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

考生注意:

1.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 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 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 选择题(共54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以下措施中能体现作者重农思想的是

A.民为贵,君为轻        B.礼不及庶人,刑不及大夫

C.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D.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2.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的政权机构,并划分明确的等级,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地把持各级政权。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所述的政治模式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行省制

3.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清代)李毓秀《弟子规》。

以上文字强调的是伦理道德中的

A.孝B.节C.悌D.信

4.高丽光宗九年(公元958年),摹仿唐制,创立了高丽王朝的选官制度。

这里的“唐制”具体是指

A.世袭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九品中正制

5.当日欧洲的政教早已陷于分崩离析的局面,加上他的推波助澜,情况便益见一发不可收拾。

改教运动摧毁了宗教的统一,而国家主义正在忙于破坏政治上的联合。

在这当儿,这位充满矛盾的人物却振兴了欧洲基督徒的意识。

以上是某历史人物传记中的一段书摘,材料中的“他”是

A.奥托一世           B.马丁•路德C.亨利四世          D.亨利八世

6.右图选自弗赖辛(OttovonFreising)的编年史,内容为“在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废黜后,圣格列高利七世对神职人员和愤怒的国王处以绝罚”。

该历史事件发生在

A.5——7世纪          B.8——11世纪

C.12——15世纪         D.16——18世纪

7.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

……我们在贸易上遵循着这种惯例去做,就稳稳地可以保证我们的王国每年一定会增多20万镑财富,并且一定是大部以现金的形态带回祖国。

——[英]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以下对当时英国历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族国家利益至上B.重商主义积累资本

C.对外贸易保持逆差D.鼓励出口扩大市场

8.从西至东,从北至南,……机械装置遍及四方,世界获得了一种新的动力,一个时代的风气如新世界的大河汹涌奔腾,不可阻挡。

——王觉非《英国近代史》。

材料描述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C.爱迪生         D.贝尔

9.拿破仑留给法国一个虚幻的荣光和再次来临的动荡。

巴黎的街道成为一次次起义、革命、政变的见证。

——《大国崛起》。

以下不属于拿破仑之后“再次来临的动荡”的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七月革命C.路易•波拿巴政变         D.波旁王朝复辟

10.这个新世界曾经成为欧洲各地受迫害的酷爱公民自由与宗教自由的人士的避难所。

……

把最初的移民逐出乡里的那种暴政,还在追逐着他们的后代,这话对英国来说至今仍然是适

用的。

——[美]托马斯•潘恩《常识》,1776年。

潘恩所要表达的是

A.脱离英国争取独立B.欧洲北美同宗同源

C.启蒙思想影响北美D.美国政治氛围宽松

11.1901年,英国人威廉•斯蒂德曾说:

早晨,一个普通人从新英格兰制造的床单上起身,使用杨基保险剃刀刮胡子,在穿着北卡罗来纳短袜的脚上套上波士顿靴子,扣紧康涅狄格吊带……(注:

材料所涉均为美国地名)从这段话可以推断出

A.英国民众的日常生活用品主要来自殖民侵略        

B.英国制造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已失去市场

C.美国制造的工业产品表现出强劲市场占有力         

D.美国已完全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12.如果要给19世纪末的德国历史概括一个主题的话,最全面恰当的是

A.结束分裂       B.迅速崛起C.陷入战争       D.和平统一

13.在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德国纳粹党议席从12席增至230席。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直接原因是纳粹党利用了民众对何种形势的不满情绪

A.一战失败帝制解体      B.《凡尔赛条约》的制裁

C.经济危机生活恶化      D.二战爆发安全无着

14.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

A.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战争

C. 美国独立战争、十月革命爆发

D.美国南北战争、日本明治维新

15.右图是俄国政府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依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该时期发布国的具体名称应是

A.俄罗斯帝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D.俄罗斯联邦

16.首倡武装倒幕的吉田松阴首先提出“草莽崛起论”,认为“只有那些不再为封建主君效力的浪人、爱国的豪农富商和粗食陋衣的农民等出身卑贱者,即被称为‘草莽’的人们,才能献身于救国斗争”。

最终成为武装倒幕运动主力的是

A.不再为封建主君效力的浪人    B.爱国的豪农富商

C.粗食陋衣的农民    D.上述三者的联合

17.右图宣传画反映的是

A.中日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    

B.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

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    

D.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

18.乾隆皇帝谕令两广总督苏昌:

“国家四海之大,何所不有,所以准通洋船者,特系怀柔远人之道。

乃该夷来文内,有与天朝有益之语。

该督等不但当行文笼统驳饬,并宜明切晓谕,使知来广贸易实为夷众有益起见,天朝并不籍此些微远物也。

”——《清高宗实录》,卷六四九。

材料体现的实质是

A.列强以有益天朝为由意欲侵略中国    

B.天朝大国心态阻碍中外间贸易交往

C.清初帝王以怀柔之道处理国家关系    

D.西方强权外交导致清初统治者不满

19.当清王朝大兴文字狱之际,西方思想界正值

A.人文主义兴起           B.空想社会主义终结

C.启蒙思想活跃           D.科学共产主义诞生

20.割占右图中②地区的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伊犁条约》

21.《大清律例》规定:

“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

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是

A .英国B.美国 C.法国 D.俄国

22.中国近代产业工人的人数,辛亥革命前不过50——60万人,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即达到了200万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A.清代末年洋务运动的足迹           B.二十世纪初期工人的觉醒

C.一战时期世界局势的动荡           D.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23.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

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力点是

A.经济的现代化               B.器物的现代化

C.制度的现代化             D.精神的现代化

24.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毛泽东《井岗山》,1928年。

诗句中的“敌军”是指

A.清朝残余势力        B.北洋军阀

C.国民党反动派        D.侵略日军

25.右图所示图书的出现不可能早于

A.1931年     B.1937年

C.1945年      D.1949年

26.我们总算熬出头了,二十多年来,革命一直处于防御地位,自刘邓南征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才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毛泽东。

材料所述转折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27.以下是中共党史上不同时期的口号,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④人民公社好

A.②③④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二、非选择题(共96分)

 28.儒学演变(9分)

儒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问题:

(1)请分别写出对春秋战国、西汉和南宋时期儒学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6分)

(2)儒学演变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请依次概述历史发展对上述儒学演变的影响。

(3分)

 29.十八世纪的中国(7分)

十八世纪发生了三个决定中国此后历史命运的变化。

最为学术界注意的是欧洲人的到来,并牢牢地在这里扎下了根。

不过从长远观点来看,另外两个变化可能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其一是中华帝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

其二是中国汉人人口增加了一倍。

这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便决定了近代中国历史的方向。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问题:

(1)这一时期到来的“欧洲人”主要有哪几类人?

(2分)

(2)清初政府采取哪些措施使“中华帝国的领土扩大了一倍”?

(3分)

(3)当时“中国汉人人口增加了一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

 30.十字路口的俄、中、日三国(13分)

在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

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

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

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新全球史》

(1)分别说明三国当时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6分)

(2)三国分别启动了什么“改革计划”?

(3分)

(3)哪些国家“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他们是如何限制改革范围的?

(4分)

 31.油画证史(8分)

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的奥托·冯·俾斯麦纪念馆内,一幅珍贵的油画已经悬挂了120多年,它记载了一个国家历史性的时刻,也记载了一个人的历史性时刻。

这幅画是德皇送给俾斯麦的生日礼物,这幅画所展现的场景,是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镜厅所举行的德国皇帝登基仪式。

皇帝希望能够在这幅画中突出他的个人形象,所以画师就给俾斯麦画上了白色的制服。

——《大国崛起》

(1)仔细观察图片,从中提取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观点,同时用史实来印证相应观点。

(6分)

观点:

信息依据:

史实印证:

(2)依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该油画历史价值的理解。

(2分)

 32.世界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12分)

材料一:

世界经济兜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地,过去就是、如今依然是世界主要金融强国的美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金融危机。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GreatDepression)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

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

“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发表于2008年11月)

问题:

(1)美国政府面对“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在金融方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1分)

(2)简述《布雷顿森林协定》签定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4分)

材料二:

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单位:

亿美元)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73

与日本的贸易

+2.4

+2.0

-15.9

-19.4

与西欧国家的贸易

+2.0

+10.7

-5.8

-17.8

注:

+为顺差,-为逆差。

——《当代世界经济概论》

(3)依据材料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有何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4分)

(4)这些变化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发展趋势有何影响,为什么?

(2分)

(5)依据以上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再也没有下一次”成为可能?

(1分)

 33.透视老新闻中的历史(8分)

以下是1934年10月23日登载于上海《申报》的一则新闻,标题为《赣匪弃巢西窜》。

香港:

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知残局不能再支,朱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瑞金老巢西窜。

(二十二日专电)

南京:

东路总司令部电军事机关称,瑞金、古城、会昌间有残匪五万余人,经我东北两路军压迫,有突围而走赣西、退窜鄂川模样。

但我军布置周密,不置漏网。

长河残匪,我军挺进后,知难立足,内部已感恐慌,不难直捣巢穴。

(二十二日专电)

(1)上述新闻内容与我党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如何?

(4分)

(2)此文代表何方立场,为什么?

(2分)

(3)此文是否研究该历史事件的原始材料,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

34.改革开放30年(9分)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它却影响或改变了许许多多中国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影响或改变了我们这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如何看待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贡献?

可以从多视角来评价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试从三个视角叙述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9分)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0分)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材料二

1787年宪法规定实行联邦制,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

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

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

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

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

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

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

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

——《美国1787年宪法简介》

材料三

联邦政府成立后,(1789年9月)国会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的自由等。

此后的一百多年中,美国国会又先后通过十几个修正案,重要的有1865年生效的关于废除奴隶制、1920年关于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1972年通过的关于男女权利平等的修正案等。

——《高三历史教材》P84

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家的思想?

(4分)

(2)除材料涉及的文献外,另列举18世纪左右西方国家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三例及相应颁布机构(或人物)。

(6分)

(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20分)

2008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54分,每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D

2

A

3

D

4

C

5

B

6

B

7

C

8

B

9

A

10

A

11

C

12

B

13

C

14

D

15

C

16

A

17

B

18

B

19

C

20

B

21

A

22

D

23

C

24

C

25

A

26

D

27

C

二、非选择题(共96分)

28.(9分)

(1)孔子:

提倡“仁”和“礼”(或孟子及主张);董仲舒:

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朱熹:

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提出“明天理,灭人欲”。

(6分)

(2)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针对周代制度礼崩乐坏的局面提倡“仁”和“礼”;孟子针对战国时代战争不断,提倡仁政。

西汉:

汉武帝对内加强中央集权,由“无为”转向“有为”。

南宋:

东汉以来,佛教和道教思辨的特点及其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作出的解释对儒学产生很大影响。

(3分)

 29.(7分)

(1)传教士;英国使团;鸦片走私者;商人等。

(任二,2分)

(2)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3分)

(3)明末清初,番薯、玉米、马铃薯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康熙采取了“圣世滋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2分)

30.(13分)⑴俄:

农奴制度阻碍经济发展,农奴起义威胁沙皇统治,克里木战争俄国失败;中国: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王朝统治,两次鸦片战争失败;日本:

资本主义兴起引发幕府统治危机,美国打开日本国门,面临民族危机。

(6分)

⑵俄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改革;中国:

洋务运动;日本:

明治维新。

(3分)

⑶俄国:

由沙皇自上而下改革,农民获得自由但要交赎金并为地主服役;中国: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

(4分)

31.(8分)

(1)观点一:

在德国统一过程中,俾斯麦起了重要作用。

(2分)

信息依据:

俾斯麦的服装颜色不同于他人,并站在画的中间,是画中人物的主角。

(2分)

史实印证:

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主张通过“铁血政策”实现德国的统一,是德意志统一的领导人物。

(2分)

(或观点二:

军事、武力手段是德统一的主要手段。

(2分)

信息依据:

图中人物都穿军装,并且很多人手持武器。

(2分)

史实印证:

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普丹、普奥、普法)扫除分裂障碍,实现德意志统一。

)(2分)

(2)油画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真实的历史;同时油画是艺术作品,往往带有创作者(或授意者)的个人情感,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分)

32.(12分)

(1)通过《紧急银行法》。

(1分)

(2)历史背景:

二战结束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中心。

影响:

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世界金融中心从英国转到了美国。

(4分)

(3)变化:

美国与日本、西欧国家的贸易由五、六十年代的顺差转为七十年代的逆差,而且差距逐渐扩大。

原因:

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六十年代,欧共体成立,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4分)

(4)美国贸易逆差增大,黄金储备急剧下降,美元危机出现,导致体系解体。

(2分)

(5)建立更广泛国家参与的、更公正合理的金融体系等。

(言之有理即可)(1分)

 33.(8分)

(1)长征。

原因: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犯了“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

结果: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4分)

(2)国民党官方立场;把红军称为匪军,我军是指国民党军队等。

(2分)

(3)是。

因为新闻发表日期与历史事件相一致,属于当时人记当时事的范畴。

(2分)

34.(9分)政治:

国家统一大业步伐不断加快:

一国两制的构想,港澳的回归,台湾问题方面的推进。

(3分)

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股票、中共十四大、十六大有关内容、加入世贸组织)。

(3分)

思想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放思想;义务教育法;恢复高考;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

(思想从僵化到开放,文化普及)(3分)

(本题重视语言的组织,或从其他角度叙述,亦可酌情给分,每方面要求至少有三个史实以说明问题,如只是列举,则不给分)

35.(30分)

(1)卢梭;孟德斯鸠。

(4分)

(2)英国议会《权利法案》;法国制宪会议《人权宣言》;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民法典》。

(6分)

(3)按以下五个递进的层次评分:

第一层次:

没有运用材料,直接作出判断。

(0-2分)

0分:

回答内容与问题无联系。

1分:

对一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

2分:

对二个方面作出直接判断。

第二层次:

能利用单一材料,得出简单的结论。

(3-6分)

依据材料二中的相关条文得出结论,按每个合理结论、第一项3分,以后每增加一项加1分,最高给6分。

如:

通过三权分立,维护民主制度;明确联邦与州的权利,巩固联邦国家;修正案方案有助于法律的完善;法律至上的原则,促进法制观念深入等。

第三层次:

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

(7-11分)

7-8分:

对比材料一和二,1787年宪法没有将《独立宣言》中的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

或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1787年宪法没有将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

9-11分:

综合三个材料,看到进步性,也看到局限性。

第四层次:

能将评价的不同方面进行合理组织。

(12-18分)

如:

1787年宪法没有将人民权利写入,具有局限性。

但1787年宪法建立了巩固的联邦政府,确立了法律的权威,为实现《独立宣言》的内容奠定了基础;同时,修正案条文的规定,体现了该宪法的开放性,为不断完善畅通了渠道等。

第五层次:

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

(19-20分)

在第四层次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

法律的制定受制于时代特点,法律的完善有一个历史过程,民主的进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等。

注:

1.引用材料,可以是部分引用,也可以是归纳概括式的引用,但不可以照抄,必须自己重新进行组织

2.浮动的分值,可以视“组织”情况而进行赋分。

(组织包括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逻辑是否合理,结构是否清晰等要素)。

2008学年嘉定区高三历史第一次练习卷

答题纸

题型

选择

非选择

总分

题号

1-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共54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二、非选择题(共96分)

得分

评卷人

28、

(1)

(2)

得分

评卷人

29、

(1)

(2)

(3)

得分

评卷人

30、

(1)

(2)

(3)

得分

评卷人

31、

(1)观点:

信息依据:

史实印证:

(2)

得分

评卷人

32、

(1)

(2)

(3)

(4)

(5)

得分

评卷人

33、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