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767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docx

高考政治第三部分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第十课 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

题号

难易度

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1、2

易、中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4、13、14

易、中、中、难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

规范

5、6、7、8

易、中、中、难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9、10、11、

12、13、14

易、中、中、

中、中、难

一、选择题

1.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  )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B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地位。

①③从地位、作用角度正确说明了重视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因;②片面夸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观点错误,不能入选;思想道德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文化建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④与题意不符。

2.(2016·山东德州二模)2016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傅某指出:

把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设立为法定节假日,通过宣传金婚老人、和睦家庭等载体,大力宣扬爱情忠贞、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扭转当前不断被西方文化腐蚀的社会道德。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民族节日是传统美德的凝结 ②思想道德模范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感染力和普遍的模仿价值 ③促进家庭美德建设有利于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 ④要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

③正确分析了家庭美德建设的积极作用;材料强调要扭转当前不断被西方文化腐蚀的社会道德,④符合题意;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并不是传统美德的凝结,①观点错误;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②错误。

3.(2016·河北邯郸一模)“五福临门”是中国人最常提及的祝福语之一。

来自《尚书》中的“五福”,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除夕夜,四个半小时里,有1.63亿观众直接参与的集齐“新五福”的互动游戏,以“富强、爱国、友善、和谐、敬业”为基调的幸福观勾勒出中国文艺的“猴年底色”。

这体现了(  )

①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 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④新媒体是促进文化发展和推动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与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新五福”的出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①符合题意;“富强、爱国、友善、和谐、敬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②符合题意;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③错误;新媒体是促进文化传播的手段而非重要途径,④排除。

4.互联网时代新成长起来的“微公益”,强调人人从微不足道的事情着手,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人们的爱心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

“微公益”(  )

①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④提升了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微公益”活动,属于群众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调用自己的善举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友善的要求,②③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微公益”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科学文化修养无关,故排除①④。

5.湖南长沙一位母亲在陪送女儿参加高考的路上被车撞倒,在交警和路人劝说下,女儿含泪继续赴考,母亲经抢救后脱离生命危险。

女儿含泪赴考,被一些人解读为舍母赴考,进而上升到高考与母亲谁更重要的价值层面,对女孩进行道德批判。

下列对该事件的解读你认为合理的是(  )

①思想道德冲突普遍存在,应对现实生活中的所有冲突进行道德批判 ②道德评价不能忽视具体情境,不是所有的行为都要上升到道德高度 ③道德原则应该推崇,但不能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评判一切现实行为 ④高考与亲情始终是冲突的两个方面,舍母赴考违背了中华传统美德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

B 道德评价要重视具体情境,不能用抽象的道德原则来评判一切现实行为,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现实生活中存在着道德冲突,但不能对生活中所有的冲突进行道德批判,①说法错误;不能说高考与亲情始终存在冲突,④说法错误。

6.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和传承,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

“家风”,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深刻词汇,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

重视家风教育,有利于(  )

①全面继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②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弘扬“主心骨” ③在继承和创新中培育醇美和谐的家风 ④促进家庭成员的价值共识和道德形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D 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①错误;“多样化”不等于“多元化”,②错误;③④正确分析了家风教育的积极意义。

7.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

他们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有待提升以及圈子文化影响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  )

①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②主导文化市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④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①③正确;②中的“主导”说法错误;④中的“各种精神文化需求”说法错误。

8.杭州市通过千个学习书屋进社区、乡村等系列活动,营造了“满城书香”的浓厚氛围。

市民除了能在城市阳台、市图书馆、杭州大剧院等“核心学习空间”感受浓厚的书香外,还能在江堤的“漂流书亭”里体会阅读的愉悦。

这有利于(  )

①发挥优秀文化的影响,提高民族素质 ②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③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培养良好社会风尚 ④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

D 本题考查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杭州市举办学习书屋进社区、乡村等系列活动,让市民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和道德模范,②③不符合题意。

9.王国维《文学小言》: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与这段话蕴含的道理相近的是(  )

①人唯知所贵,然后知所耻(陆九渊) ②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符) ③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④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解析:

C 材料中王国维语句的意思是人既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也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①的意思是:

人只有知道所尊敬的,然后才知道什么是耻辱的;②的意思是:

一个人的德行如果不能和他的责任相称,所遭遇的灾祸必定严酷;一个人的才能如果不能和他所在的位置相称,所殃及的人必然很多;③的意思是:

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存在的基础,如果这四项根本的基础被动摇,那么国家将会不存在;④的意思是:

做大学问的方法在于,提倡和发扬好的德行和德政,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

由此可见,②④符合题意,可以入选。

10.某中学将读书活动作为学校德育与教学的契合点,以“好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精心策划,广泛发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明素养。

上述事实说明(  )

①读书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②科学文化知识能够陶冶情操、升华品德 ③加强自身修养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 ④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C 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根据材料中“以‘好读书,读好书,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精心策划,广泛发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文明素养”的信息,可知强调的是科学文化修养对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科学文化可以陶冶情操,故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途径;③材料不体现。

11.(2016·山东菏泽一模)某省以“仁爱公益——关爱老年人”为主旨,发起了“老吾老”关爱老人公益行动,号召人们积极行动起来,让爱心传递。

这项活动说明(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②人的思想道徳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 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B 本题考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关爱老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①符合题意;活动号召人们行动起来,有利于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水平,排除②;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文化修养,④与材料无关。

12.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然成风,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自己不尽力而只想“坐享其成”,坐等享受和谐社会、文明城市的美好与幸福,不是一个现代公民的觉悟。

这告诉我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

①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②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③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④应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A 本题考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措施。

“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然成风”,强调实践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因此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重在多实践,①②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文化修养、共产主义理想,③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3.(2016·福建厦门第二次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仁爱奉献的美德。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患难与共、守望相助,乐善好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习惯,然而火热的爱心也时常遭遇现实尴尬——从求助真伪难辨、善款成“糊涂账”到慈善组织饱受质疑,一些不规范的慈善行为将慈善演化为“名利场”,鱼龙混杂,不仅损毁了慈善事业的声誉,还挫伤了社会爱心。

发展慈善事业亟待与法同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慈善法规定:

“国家鼓励和支持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依法开展慈善活动。

”对于骗捐、诈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慈善法把慈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使法治精神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论证法治精神能够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弘扬慈善文化需要规范慈善活动。

请就如何规范义捐活动提两条建议。

解析:

回答第

(1)问,需要明确,法治精神首先是一种文化,应该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其次,法治精神蕴含着道德要求,需要从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角度入手;再次,法治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需要分析法治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积极作用。

(2)问属于实践探究类问题,只要有利于规范义捐活动,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①法治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精神力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并转变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能够引领、规范、促进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美德健康发展;②有利于人们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释放更多向善力量,促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结合;③有利于社会成员在义行善举中不断累积道德力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善行从“他律”走向“自律”,达到“利他无欲”的行善境界。

(2)答案示例:

①让义捐活动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②做好义捐账目,公布善款去向。

14.(2016·广东中山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戏曲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戏曲主题仍然是“才子佳人,王侯将相”,严重偏离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创排了《中华美德故事汇》系列剧,用戏曲演绎中华美德故事。

让观众伴随艺术进入到中华美德的世界,感受真、善、美的艺术境界。

其中《木兰从军》传递的是花木兰骁勇善战、孝老爱亲的故事;《岳母刺字》则讲述了岳母训教岳飞要以国家为重的故事;《带着妹妹上学》讲述了当代青年洪战辉面对家庭重负孝老爱亲、自强不息的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年轻女孩徐秀娟爱岗敬业,不惜牺牲生命救助丹顶鹤的故事……

目前,该系列剧演出过百场,以青少年儿童为主体的观众逾3万人,受到了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而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创作和演出中也提升了艺术素养和水平。

(1)有专家指出,《中华美德故事汇》戏曲系列剧实现了立德树人和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该观点的合理性。

(2)假如某校即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为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两条宣传语。

解析:

回答第

(1)问,需要提取材料信息,从对道德建设、对人的影响、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2)问只要围绕“戏曲进校园”这一主题,从“宣传语”角度,说明活动的作用即可。

答案:

(1)该活动让青少年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丰富了精神世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弘扬了中华美德,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戏曲的内容,为戏曲的传承培养了人才,扩大了戏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促进了传统戏曲的继承和发展。

(2)品校园生活,尝戏曲文化;走进戏曲,感受戏曲的魅力;重温时代经典,畅想戏曲之声。

(针对题干要求,宣传标语的主题是“戏曲进校园”,所以标语要有针对性,另外作为标语还要具有宣传性,符合这两点内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中职中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