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635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docx

对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思考

对定西市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实施工业强市战略,走工业强市之路,是发展定西经济的必然选择。

本文对定西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推进定西工业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工业强市实践思考

目前,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已成为欠发达地区增强经济实力、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

如何在我市这样一个自然条件严酷、资源相对贫乏、经济落后的传统农业地区发展工业,如何在新形势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工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对此,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定西工业经济发展的定位及取得的成效

对于定西这样一个西部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市来讲,工业发展无疑是解决温饱后扩充经济总量、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同时也是各项工作当中的一个弱项,其发展过程势必存在实效不明显、矛盾和问题交织的现实状况。

工业强市战略就是市委、市政府站在现阶段定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认真总结全市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科学把握市内外发展环境及发展趋势和特点,密切结合我市市情实际,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坚持把发展壮大工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抓手,不断强化发展举措,多次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工业发展倍增计划加快推进工业转型跨越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指导意见。

在具体工作中,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狠抓现有企业技术创新和挖潜改造,积极推进节能减排,举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我市将以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全市经济总量的扩张,促进财政收入的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努力改变我们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穷市的现状。

近年来,我市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现有工业基础,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定西实际、具有定西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全市工业经济总体规模、结构、效益迅速提升,工业在全市经济社会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助推发展的能力逐年增强。

一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增强了工业经济综合实力。

自2008年全市第一次工业发展大会以来,我市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推进“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先后开工兴建了铝箔深加工、铝治炼产能置换、盐产联硝、建筑材料、生化制药、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一批重大项目,2008年到2013年,全市开工建设工业项目1111个,完成投资394亿元,西北铝5万吨铝箔、东兴铝25万吨电解铝、漳县、临洮三易2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顺泰10万吨铝型材、武阳盐化工30万吨盐硝联产及圣大方舟、千金药业、一方制药等一批骨干项目的建设,切实增强了工业发展的后劲,拥有了一批研发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均居全省同行业前列的骨干企业。

初步形成了以铝冶炼及加工、中医药产业、矿产建材、马铃薯精深加工、盐化工、电能及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二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了全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013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2.1亿元、68.5亿元和109.4亿元,分别增长6.5%、15.3%和11%,全市三次产业比由2006年的41︰18︰41调整为29∶27∶44,“两头大、中间小”的经济结构得到历史性的改变,初步实现了从以农村经济为主到以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

三是“工业强市”战略的深入实施,使工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截止2013年底,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加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5亿元,增长23.3%,居全省第3位。

工业占GDP的比重为17.45%,工业对全市财政的贡献率达到22%,比2007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目前,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2户,完成工业增加值25.5亿元,增长19%,居全省第一,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26户。

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全市GDP增长的重要力量。

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打破了我市长期以来农业“一头沉”的局面,实现了产业结构、财源结构的重大突破,工业已逐渐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企业成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有力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工业强市战略的实践给我们的有益启示是:

一是要坚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全市普遍形成抓经济必须重点抓工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是要坚持优化发展环境。

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定西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支持工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不断改善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强化对企业的服务,营造了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是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围绕打造“中国薯都”“中国药都”,加快推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全力实施“工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重点发展铝冶炼及加工、矿产建材、装备制造等七大主导产业。

四是要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

实践证明,项目建设是工业发展的最好抓手,立足优势资源谋划项目,依靠项目建设助推工业发展。

五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按照规模化、集约化和循环发展的理念和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的平台。

并通过争取国家投资、社会融资和招商引资,着力提升工业发展的规模和层次,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二、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偏小。

2011年,我市工业实现增加值40.01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仅为1.8%,居全省第12位。

仅高于甘南州和临夏州。

二是重点骨干企业带动能力不强。

到2013年底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122户。

虽然在有色冶金、中医药、马铃薯加工等领域已培育出了一批对本市来说规模较大的企业,但与同行业相比,规模仍然偏小,同时,产品同质化竞争问题突出,企业之间没有形成紧密的产业链,整体发展较慢。

三是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偏高,但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偏小、发展不够,2013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9.6亿元。

从工业布局结构看,各县区工业发展不平衡,工业园区内布局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不高,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链经济不发达,产业配置效率较低,与产业集群化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四是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的压力。

企业融资渠道窄,民间资本聚集能力弱;企业专业人才短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承接东部的产业层次较低;支撑力较强的重大工业项目少,发展的外部环境还不宽松、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等。

 

三、加快定西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宏观环境总体有利,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承受的压力很大。

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构建定西特色的工业支撑体系。

一是要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要以培育壮大铝冶炼及加工、中医药、马铃薯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为重点,按照横向重组、纵向延伸和扶大、扶强、扶优的思路,把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关键资源向主导产业倾斜,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主导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是要着力培育新兴产业。

利用国家支持节能环保、生物产业、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高增长性产业集群,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进一步扩大机械、有色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生产规模,着力提升发展水平。

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通过争取项目、引进嫁接,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打造品牌,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要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来抓,按照“一县一区、一区多园”的思路,着力在财税扶持、规划修编、基础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完善4个省级开发区和3个工业集中区承载功能。

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

根据各个园区的不同情况,确立各自的产业发展定位,突出园区的主导产业特色,注重引进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主动衔接、延长产业链,为产业集聚创造条件。

二要进一步完善园区基本设施。

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快园区供排水、电力、道路等建设,高度重视园区内职工的生活设施和必需的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从综合功能上提升园区形象。

三要着眼园区长远发展,适当提高准入门槛。

对入驻企业在亩均投资强度、投资总额等方面提出要求,避免一些占地大、产值低、贡献小、污染重、前景差的企业进入园区。

(三)提高产业和项目谋划水平,实施引强入定战略。

一是科学编制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要认真研究国家和省上出台的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结合定西实际,尽快编制完成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矿产建材、中医药产业、食品加工、电能及新能源、生产性服务业、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特色农副产品循环基地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各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目标定位、总体布局、发展导向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切实提高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注重与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等的衔接。

二是谋划论证一批工业大项目。

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新10年扶贫开发、甘肃意见、定西意见等各项政策机遇,结合“十二五”期间宏观政策走势,把政策中涉及我市加快发展的重大项目梳理出来,按照滚动开发、梯次管理、推陈出新、保证规模的原则建立项目储备库,根据建设动态不断充实、更新和完善,形成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的良性循环格局,力争每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000个以上。

要在增加谋划项目总量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带动性强、效益大、技术含量高的重大项目谋划,努力以大项目的大突破、大推进,带动工业经济实现大发展。

三是积极承接产业转移。

要抓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创新招商方式,在坚持和完善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以籍招商、会展招商、小分队招商等行之有效的办法的同时,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积极探索网上招商、产业链条招商和产权招商的新方法。

整合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精心筛选、包装和推介一批优质大项目好项目,吸引更多的外来资本参与我市的工业项目建设和产业开发,推动我市产业升级。

(四)培育壮大工业企业,努力扩充工业经济总量。

一是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企业是工业强市的主体,大企业大集团更是发展实力的象征。

支持有色冶金、马铃薯、中医药等优势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在国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并购和跨区域联合重组,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

跟踪一批主绩突出、成长性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更多的企业龙头。

支持有条件的重点骨干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拓展企业做大做强的空间。

加快上市条件较好的扶正制药、陇原中天、爱兰薯业、清吉淀粉等企业上市进程,打造一大批具有国内外行业竞争优势的工业企业。

二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坚持抓大不放小,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选择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产权明晰、管理规范、5年内有望达到培育目标的中小工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

(五)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加大产品创优对产业扩张的支撑力度。

鼓励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高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形成以技术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加大产品创优对市场扩张的推动力度。

扎实推进质量振兴,把创立品牌、扩大影响作为增强工业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现工业在技术层面和产品档次层面的新突破,真正形成几个具有全国影响和国际影响的工业产品品牌。

三是加大产品创新对提升效益的保障力度。

加快解决技术瓶颈,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以产品升级推动产业效益和工业整体效益的稳步提高。

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发展。

进一步完善市县区工信系统信息化管理与骨干企业的对接,提升信息化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监管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升工业竞争力。

(六)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

一是要严把新上项目的环评关、能评关。

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节能评估审查,提高新上项目的科技含量,促进节能环保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

支持我市电解铝、电石、水泥等行业的企业加快对能耗和环保不达标的工艺、装备的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水平,对转型升级的企业和项目,给予财政补贴、优惠电价等政策支持。

按计划淘汰小水泥、小化工等落后产能和污染项目。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

健全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强化对重点耗能排污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监督管理,对未完成年度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禁止其新上整改项目以外的新项目,不得享受各项优惠支持政策。

(七)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筑工业化低成本支撑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经济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建设定西现代物流园、陇西宇臻物流公司市场改扩建和陇中商贸物流中心等项目,尽快形成区域性物流中心和现代物流集聚区,结合定西实际,逐步引导重点工商企业,改造业务流程,分离外包非核心业务,促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高定西物流的速度、规模和质量。

二是加快产业金融服务和融资体系建设。

招引域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进入我市发展,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

大力发展期货公司、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小企业贷款中心等多种金融业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企业项目对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管理,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

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建立政府性风险投资基金,引进和培育民间股权投资机构。

三是推动相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积极发展面向工业企业的产权交易、科技咨询、管理咨询、商务服务、检测认证、设备租赁、会展服务、品牌策划、人才培训等生产性服务机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智力和技术、服务支撑。

八、强化保障措施,努力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一是优化体制、政策环境。

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同时,营造有利于工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和宽松的政策环境,抓好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着力解决好资金、用地、市场主体培育等影响工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

二是强化人才支撑。

努力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领军人物,要在生活上给待遇、政治上给荣誉、社会上给地位。

要做好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引进工作,畅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打破身份、户籍、人事劳动关系等制约因素,广泛吸引省内外高级人才全职、兼职或短期来定创新创业,提供智力服务。

要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和开发机制。

根据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是提高政府服务水平。

要加强法制建设,改善执法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规范行政执法和审批行为,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强化政府信用意识,切实减少乱收费、乱罚款等不良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