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3020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7.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 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4.docx

学年高中地理12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

第二节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含义,理解衡量城市化的指标,掌握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4.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城市的发展规律,从而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一、城市化与城市化进程

1.城市化

(1)概念:

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和①____________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衡量指标:

②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城市化进程的地区差异

(1)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有差异

a.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与城市经济发展③__________。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④______,发展水平⑤______,与经济发展程度⑥____________。

(2)不同国家所处的城市化阶段也不尽相同

a.发达国家城市化阶段相对完整

城市化→⑦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⑨____________。

b.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形成了低质量的城市化。

c.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加速阶段、后期阶段。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1.城市环境要素

a.自然要素:

大气、土地、生物、园

林绿地及水体等。

b.⑩____________:

房屋建筑、交通设施、工业设施、文化设施、城市垃圾等。

2.城市环境问题

(1)自然环境问题

a.城市环境⑪________:

⑫________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⑬______污染、电磁波污染、⑭______________污染。

b.生态失衡。

(2)社会环境问题

a.城市交通⑮________。

b.居住条件差。

c.⑯________困难。

d.社会秩序混乱。

3.成因:

⑰__________、⑱__________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诱因。

三、城市环境问题的治理对策

1.依据⑲____________,加强城市综合管理。

2.依靠⑳________________,完善城市环境设施。

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一、城市化进程的分析

1.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发展新趋势

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

发展中国家

加速阶段

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

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

后期阶段

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

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达国家

【思维拓展】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

时间

阶段

原因

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

城市化

人口向城市中心区聚集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

郊区城市化

由于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加上私家车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开始移居郊区,随之商业服务部门、工厂等移往郊区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

逆城市化

人们迁往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中心城市人口减少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再城市化

积极开发中心衰落区,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市区人口再度增长

2.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18世纪中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目前速度

趋缓

快速增长

城市化水平

70%左右

30%左右

原因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后果

出现逆城市化、再城市现象

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与经济发展的适应程度

相适应,即同步城市化

不相适应,出现“滞后城市化”和“虚假城市化”

【思维拓展】 城市化水平同经济发展程度不相适应主要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分为两种情况:

(1)“滞后城市化”:

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

这种类型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中国、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就属于这种状况。

(2)“虚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南美洲的部分国家“虚假城市化”状况最为突出。

典例1 读“部分大洲和地区的城市、乡村人口当前与未来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的代码,填入对应的地区:

西亚地区________,非洲________,北美洲________,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________。

(2)北美洲城市化进程变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洲城市化进程特别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度发展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达国家在高度城市化的同时,出现了城市“郊区化”的新趋势,即城市________区、________区及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

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 

(1)D A B C 

(2)已经高度城市化 城市经济的畸形发展

和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涌入

(3)失业人口增多,住房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加剧

(4)住宅 工业 市中心环境恶化,地租高 地铁、高速公路和私人小汽车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题,可以采用排除法。

四个地区中北美洲主要是发达国家,目前城市人口比重在70%左右,很容易判断出对应图是B;其余三个地区均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内部存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化水平也不相同,西亚地区石油生产国居多,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进程有一个快速的增长,应为D图;拉丁美洲的加勒比海地区整体上比非洲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化水平也应比非洲高,故C为加勒比海地区,A为非洲。

(2)题到第(4)题,考查两类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差别及其城市化问题,难度不大。

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特点

初级阶段

速度慢,常为工业化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呈孤岛或点状分布

中级阶段

进程快,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开始起到动力作用,城市数量增多,开始出现城市带(群)

高级阶段

速度回落,动力转化为第三产业,城市带(群)不断出现

                   

【变式训练1】由下图可知,当前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分别是(  )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①

二、城市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受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产生了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自然环境问题;伴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出现了城市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等社会环境问题。

如下表: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量下降

大气

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污染水体

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城市

垃圾

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

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方法技巧】 从城市环境保护角度考虑,工业用地布局的基本原则

1.布局在城内或居民区内——基本没有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如小型食品、轻纺、服装、印刷、精密仪表等)。

2.布局在城市远郊——环境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如钢铁联合企业、石化企业、煤气、木材加工和砖瓦石灰等)。

(1)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

①盛行单一风向——下风向;②季风——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③多种风向——工业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④居住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下风向。

(2)对水源有污染的工业:

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典例2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

(1)~

(2)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

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B.a-c-d-b

C.d-b-c-aD.c-d-b-a

(2)该城市在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城市人口逐渐向市中心集聚

B.出现逆城市化趋势

C.城市用地规模逐渐减小

D.市区交通流量明显减小

答案 

(1)B 

(2)B

解析 

(1)在城市化的初期,城市中心人口稠密,城郊人口稀少。

随着城市发展,功能区逐渐分

化,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逐步显现。

市内居住人口逐渐向外迁移,最终市中心形成商业区,人口较少;向外为居住区,人口稠密;外围为工业区,交

通方便且成本低,人口更少。

(2)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市中心地价上升,逐渐形成商业区,人口向外迁移,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

尽管市区内常住人口少,但商业发达,交通流量逐渐增大,市中心人口逐渐减少,市郊人口逐渐增多,可体现逆城市化趋势。

【变式训练2】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

据此回答

(1)~(3)题。

(1)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原因的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2)根据调查实验结果,研究小组提出降低城市洪水频率的建议,合理的有(双选)(  )

A.进行城市合理规划,完善排水系统

B.发展城市立体交通,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C.在老城区大量建设高层建筑,以留有充分的绿化空间

D.提高城市绿地覆盖率,加强现有水面的保护治理

(3)下列关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正确的是(  )

A.为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市区应多建高速公路和铁路

B.为方便工人上下班,工厂应多建在居民区及其周围

C.为扩大城市绿化面积,城市中心区应建大型森林公园

D.为避免城市中心区人口和工厂过多,应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郊区分散

图1.21 关于城市化的不同见解,据图分析:

(1)城市化包括哪两个方面?

(2)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

提示 

(1)城市化包括人口城市化和地域城市化两个方面。

(2)城市化的内涵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

农村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就业转移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空间转移,而后一个转移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是与城镇建设有关的城镇地域的扩展,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镇的涌现和基础设施的改善。

三是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产方式的传播。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高低,通常用城市人口集中度的指标,即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是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

正确认识城市化的内涵,对于我们科学合理地制定本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规划是十分重要的。

图1.22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增长情况,据图分析: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在起步时间上有何差别?

(2)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有什么特点?

(3)二战后,世界城市化得到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 

(1)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约在18世纪中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在二战以后。

(2)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镇,大城市数目增多;人口规模迅速膨胀;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引人注目。

(3)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图1.29 多中心带状的城市平面结构(深圳),据图分析:

(1)深圳市的城市规划有什么特点?

(2)城市中的绿化带有什么作用?

(3)这种城市结构对城市环境有什么影响?

提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深圳总体规划采用了多中心带状结构,不同中心有几百米的绿化带,各个中心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接,设计合理。

(2)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

(3)对减轻城市大气、噪声和热污染等都有良好的作用。

图1.30 城市内部的绿地和水面,据图分析:

(1)城市内部的绿地和水面有什么作用?

(2)在城市建设中应如何对待自然生态环境?

提示 

(1)绿地和水面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噪声、降风除尘、维护城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应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湿地、水面等,维护自然生态环境。

  

材料展示

世界城市化进程特点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工业革命的浪潮起源于英国,继而席卷欧美以至全世界。

从此世界从农业社会开始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开始进入城市化时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一、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从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的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上的缓慢增长。

1800年世界总人口为9.78亿,大约5.1%居住在城市。

从这以后态势完全改变,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世界的城市人口以更高的速率增长,城市化的发展迅猛异常,势不可挡。

在19世纪的10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从5.1%提高到13.3%,20世纪前50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2%,城市人口增加了230%,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29%。

1950~1980年这3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75%,城市人口增加了150%,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逼近了40%。

合计这180年中,世界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35倍有余,显然可以看出,1800年以来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加速的过程。

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最早欧洲一度是世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

1800年世界有6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1个在欧洲,到1900年世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01个,欧洲却占了148个,英国在1850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国家。

20世纪初美洲的城市发展具有更高的速度,世界发达地区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其主流又逐渐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普遍胜利,这一趋势就更加明显,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年增长率1925~1960年间接近甚至超过4%,1950~1960年期间最高曾达到4.86%,这种速度不仅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地区,而且比发达地区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

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地区,而且差距也越拉越大,目前约集中了世界全部城市人口的60%。

只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基数很大,而且增长速度也很快,所以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1980年时只有30%左右。

三、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大城市在地域空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许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城市化的地区的巨大城市集聚体。

百万人口的城市集聚体已经比比皆是,且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集聚体也已有10多个。

许多大城市还首尾相连,形成了若干个包括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带。

知识链接

(1)城市化的概念、表现;

(2)世界城市化进程;(3)城市化带来的问题。

题目设计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是区域发展的____________中心。

城市化一般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过程。

(2)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表示,它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3)从图中可知,到________年,世界城市人口已超过半数。

(4)试从图中分析,1980年以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进程特点上的差异。

 

                    

1.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规模

B.城市用地规模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D.城市

数目的增多

2.下列对城市化及其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B.发达国家人口向城市移动,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占40%

C.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过快的原因是经济畸形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过剩

D.二次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超过发展中国家

3.关于非洲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速度发展缓慢

B.人口高度集中在首都或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C.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D.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所致

4.近年来,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其原因并不是由于(  )

A.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B.乡村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C.城市经济发展缓慢

D.地铁、高速公路等交通事业的发展

5.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发展过程。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可能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下图表示两类国家不同时期城市化进程。

读图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城市化的进程快、水平高

B.发展中国家起步晚,二战后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目前已变慢,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国内工农业生产持续上升,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D.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减慢主要是因为城市吸收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农业提供不出更多剩余产品维持城市人口增长的需要

2.下列关于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始终呈低水平缓慢增长

B.产业革命时期,世界城市化速度最快

C.二战以后,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

D.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始终低于发达国家

在城市建设中,连云港市率先提出要把连云港打造为“和谐港城”、

“绿色家园”。

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措施有利于建设“绿色家园”的是(  )

①改造老城区,建设别墅群 ②进行合理功能分区 ③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④扩大城市规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4.建设“和谐港城”正确的做法是(  )

①创新科技,增强城市活力

②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工业

③革新技术,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5.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在城市绿化中因使用杀虫剂而污染了地下水,下列绿化种类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是(  )

A.落叶阔叶树林

B.常绿针叶树林

C.“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D.人工草地

读“聚落演变示意图”,回答6~7题。

6.图中村落四周演变为工业、居住混杂地带,与此相对应的是(  )

A.部分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B.人口向乡村集聚

C.城市规模缩小

D.工厂呈分散分布

7.图中中心地带出现衰退乃至废弃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心区地价较高

B.中心区环境质量下降

C.市中心交通便利

D.人口、工业向郊区迁移

读“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第8~9题。

8.下列有关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早期阶段,城市化保持在较高水平

B.城市化中期阶段,人口和工业向市中心区迁移

C.城市化成熟阶段,生态城市建设得到高度重视

D.城市化中期阶段,许多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9.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处于(  )

A.早期阶段B.中期阶段

C.成熟阶段D.停滞阶段

10.据下表分析回答问题。

城市

面积(km2)

1990年人口数(万人)

人口密度(人/km2)

道路密度(km/km2)

人均道路长度(m/人)

人均道面积路(m2/人)

上海

0.6万

1350

2025

6.66

0.22

2.38

北京

1.68万

1106

647

7.04

0.49

4.22

天津

1.1万

916

776

8.75

0.64

6.18

(1)上海、北京、天津三大城市中,交通堵塞现象,最严重的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什么?

 

(2)造成该城市交通堵塞最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3)该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什么?

 

答案

基础梳理

①乡村地区 ②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③相适应④晚 ⑤低 ⑥不相适应 ⑦郊区城市化 ⑧逆城市化⑨再城市化 ⑩人工设施 ⑪污染 ⑫大气 ⑬光 ⑭固体废弃物 ⑮拥挤 ⑯就业 ⑰工业化 ⑱城市化 ⑲法律法规 ⑳科学技术力量

重难突破

【变式训练1】C [首先分析图中①②③三个阶段所表示的含义:

①时期表示水平低、速度慢的城市化初期;②表示速度加快、水平提高的城市化中期;③时期表示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很慢甚至停滞的城市化后期。

然后可根据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实际情况得出正确答案。

]

【变式训练2】

(1)D 

(2)AD (3)D [

(1)城市发生洪水的原因不可能与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地下水位升高有关。

(2)此题以社会焦点——城市改造为背景考查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问题,立意较新颖。

城市改造过程中洪水发生频率增加,主要是城市排水方法不够合理以及人工改造地表使地表水下渗、径流受阻所致。

措施必须从此原因入手。

(3)高速公路和铁路占地面积广,噪声及废气多,对城市具有严重的污染及分割作用。

高速公路及铁路宜建到市郊;工厂是城市环境的主要污染源,尤其钢铁、化工、火电厂等,应远离市区布局,并考虑盛行风向的影响;大型森林公园也不宜布局在市中心,因为市中心一般是经济、商业、文化中心,而大型森林公园占地面积广,建在市中心不利于人们购物、交往,应布置在城市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起到防护及美化环境的作用;将大城市部分人口、工厂等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