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32794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52.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docx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

钠及钠的化合物复习测试

1.下列关于Na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钠投入FeSO4溶液中,可以得到单质铁

B.足量Cl2、S分别和二份质量相等的Na反应,前者得到电子多

C.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生成lmolO2,转移2mole-

D.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可使用澄清石灰水,前者溶液变浑浊.后者无现象

2.下列物质久置在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A.铁杆生锈

B.FeSO4由浅绿色变成棕黄色

C.Na2O2由淡黄色变成白色

D.石灰水表面附有白色固体

3.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

B

MnO2用作碱性锌锰电池的活性物质

M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C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

SiO2是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

D

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过氧化钠与CO2、H2O反应生成O2

A.AB.BC.CD.D

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

B.Na2O2的电子式:

C.CO2的电子式:

D.NH4Cl的电子式:

5.在含有Fe3+、Fe2+、Al3+、Cl﹣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并微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下列离子的数目没有明显变化的是

A.Al3+B.Fe2+C.Fe3+D.Cl﹣

7.在一定条件下,钠与O2反应可生成1.5g固体,若将相同质量的钠与80mL0.5mol/L的盐酸反应,钠恰好完全转化为NaCl,则1.5g固体的成分可能是()

A.Na2OB.Na2O2C.Na2O和Na2O2D.Na2O2和NaO2

8.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

如根据H2+Cl2=2HCl推测:

H2+Br2=2HBr。

但类比是相对的,如根据2Na2O2+2CO2=Na2CO3+O2,推测2Na2O2+2SO2=Na2SO3+O2是错误的,应该是Na2O2+SO2=Na2SO4。

下列各组类比中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推测:

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H2

B.由CO2+Ca(ClO)2+H2O=CaCO3↓+2HClO,推测:

2SO2+Ca(ClO)2+H2O=CaSO3↓+2HClO

C.铝和硫直接化合能得到Al2S3,推测:

铁和硫直接化合也能得到Fe2S3

D.由Na2SO3+2HCl=2NaCl+H2O+SO2↑,推测:

Na2CO3+2HCl=2NaCl+H2O+CO2↑

9.在一定条件下,五种含有同种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其化合物,能按如图箭头方向实现一步转化(不含电解),该金属元素可能是(  )

①Fe   ②Cu   ③Al   ④Na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10.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B.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

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物

D.碱金属单质都能与水反应生成强碱

11.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A.①②⑤B.②③⑥C.②⑤⑥D.①③④

12.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HCO3大于Na2CO3

B.用Ba(OH)2溶液能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C.受热时,NaHCO3比Na2CO3容易分解

D.NaHCO3和Na2CO3各1mol分别与过量盐酸充分反应,产生CO2的质量不同

13.将20gNaHCO3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13.8g,则此NaHCO3的分解百分率为

A.84%B.42%

C.53%D.67%

14.2.3g纯净金属钠一定条件下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5g固体,由此判断其产物是()

A.氧化钠B.过氧化钠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D.无法确定

15.把500mLNH4HCO3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分成五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氢氧化钠的溶液加热,恰好使NH4+完全转化为NH3逸出,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HCl的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则该混合溶液中c(Na+)为()

A.(2b-a)mol/LB.(10b-5a)mol/LC.(

)mol/LD.(

)mol/L

16.将一定量的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V1L气体Z(V1≠0)。

反应后的固体残渣Y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又生成V2L气体Z(V1、V2均为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Y的成分为Na2CO3

B.Z的成分为CO2

C.V1>V2

D.X中n(Na+)=

mol

17.

(1)实验室有甲、乙两瓶无色溶液,其中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碳酸钠溶液。

为测定甲、乙两瓶溶液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

取甲溶液,向其中缓慢滴入乙溶液,并边滴加边振荡,观察到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有大量气体生成。

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甲是___________溶液,乙是____________溶液;

(2)为了达到下表所列的实验目的,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将其标号填在相应的空格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钠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填写下面几种情况的空白:

(1)称取相同质量的钠镁铝,然后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的氢气在通常条件下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

(2)取相同物质的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则产生氢气质量之比为_________。

(3)如果要制取相同体积的氢气(同温同压下),与足量的盐酸分别反应时所消耗的钠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19.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草酸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紫色溶液的褪色速率先慢后快,然后又变慢,褪色速率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mol/L硫代硫酸钠与0.1mol/L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H2O2在常温下分解比较慢,但在MnO2催化下可以剧烈分解,并且剧烈放热。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常用过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2O2与水的反应历程实际上是Na2O2先和水反应生成H2O2,然后H2O2再分解产生氧气。

②和③的实验说明H2O2保存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_________(填“稳定”“不稳定”或“一样稳定”),说明_________(填离子符号)能够催化H2O2分解。

20.Ⅰ.实验室需要配制0.1mol·L-1NaOH溶液500mL。

(1)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_________g。

在下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_________(填序号),除图中已有仪器外,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2)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字母表示,每个操作只用一次)__________。

A.用少量水洗涤烧杯2次~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

C.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E.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cm~2cm处

(3)下面操作造成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

A.溶解后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C.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D.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II.向浓度相等、体积均为100mL的A、B两份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向所得溶液中滴加0.1mol/L盐酸,产生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4)①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盐酸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_________mL(标准状况)。

②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III.某学生用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且不考虑HCl的挥发)

实验序号

盐酸体积/mL

50

50

50

固体质量/g

4.11

8.22

16.44

生成气体体积/L(标况)

1.008

2.016

2.016

(5)原混合物样品中n(Na2CO3)∶n(NaHCO3)=____________,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实验③反应后,至少需继续加入_____mL的该盐酸溶液才能把混合物全部反应。

21.现有中学化学常见三种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其中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乙__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溶液与F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该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该沉淀在空气中由白色很快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物质C与物质E的溶液反应生成5.6L氢气(标准状况)时,参与反应的物质C的质量是_______克。

22.有4种钠的化合物W、X、Y、Z,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①W

X+H2O+CO2↑

②Z+CO2―→X+O2

③Z+H2O―→Y+O2↑

④X+Ca(OH)2―→Y+Ca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W、X、Y、Z的化学式分别是W:

________、X:

________、Y:

________、Z________。

(2)以上4个化学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④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以及能用该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钠与盐溶液反应首先与水反应,然后再与溶质反应,所以钠投入FeSO4溶液中生成氢氧化亚铁,随即被氧化成氢氧化铁,A错误;B、足量Cl2、S分别和二份质量相等的Na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B错误;C、在2Na2O2+2H2O=4NaOH+O2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每生成1molO2,转移2mol电子,C正确;D、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D

【解析】A、铁单质→Fe2O3,存在化合价的变化,故A错误;B、Fe2+具有还原性,能被氧气氧化成Fe3+,存在化合价的变化,故B错误;C、过氧化钠与水或CO2反应生成氧气,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石灰水吸收CO2,转化成CaCO3,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3.C

【解析】A、硅胶硅胶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干燥剂,故A说法正确;B、碱性锌锰干电池中MnO2在正极上参与反应,体现MnO2的氧化性,故B说法正确;C、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说法错误;D、发生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因此过氧化钠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故D说法正确。

4.D

【解析】A项,氮气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每个N原子还含有一个孤电子对,电子式为:

,A错误;B项,Na2O2为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B错误;C项,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达稳定结构,电子式为:

,C错误;D项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电子式书写,注意:

①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电荷,阳离子的电子式除铵离子外,一般与阳离子符号相同;②注意4类电子式:

阳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分子的电子式。

5.A

【解析】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放出热量,钠离子增大,Fe2+被氧化成Fe3+,Fe2+减少;Fe3+、Al3+、NH4+均与碱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Fe3+转化为氢氧化铁,NH4+转化为一水合氨和氨气,故NH4+减少;再通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氢氧化铁转化为铁离子,铁离子增多,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铝离子保持不变;A.Fe3+增多,故A不选;B.Fe2+减少,故B选;C.Al3+浓度保持不变,故C选;D.加入过量盐酸,Cl-增大,故D不选;故选C。

点睛:

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过氧化钠的性质、发生的离子反应为解答的关键,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固体,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氧气,放出热量,钠离子增大,Fe2+被氧化成Fe3+,Fe2+减少;Fe3+、Al3+、NH4+均与碱反应,铝离子转化为偏铝酸根离子,Fe3+转化为氢氧化铁,NH4+转化为一水合氨和氨气,故NH4+减少;再通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氢氧化铁转化为铁离子,铁离子增多,偏铝酸根离子转化为铝离子,铝离子保持不变,以此来解答

6.D

【解析】试题分析:

A.合金的熔点低于其任一成分熔点,所以该合金的熔点低于金属钠的熔点,故A正确;B.该反应方程式为:

Na+Al+2H2O=NaAlO2+2H2↑,根据方程式知,若将钠铝合金投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且无固体剩余,则n(Na)≥n(Al),故B正确;C.Na和水反应生成NaOH,NaOH溶液和FeCl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故C正确;D.根据

Al~H2↑,2Na~H2↑知,46g钠放出2g氢气,9g铝就可以放出2g氢气,所以相同质量的钠铝合金中铝含量越大,放出氢气越多,故D错误;故选D。

考点:

考查合金的性质及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计算

7.C

【解析】

试题分析:

相同质量的钠与80mL0.50mol/L的盐酸反应,钠恰好完全转化生成NaCl,由Na~HCl~NaCl可知,n(Na)=0.08L×0.5mol/L=0.04mol。

设1.5g固体为Na2OX,

则Na2OX~2NaOH~2HCl

0.02mol0.04mol

则Na2OX平均摩尔质量M=1.5g÷0.02mol=75g/mol,介于Na2O(62g/mol)和Na2O2(78g/mOl)之间,因此,一定条件下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是Na2O和Na2O2,答案选C。

考点:

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8.D

【解析】A、活泼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但是金属活动顺序表金属铝以后的金属均和水不反应,故A错误;B、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生成的亚硫酸钙会被氧化为硫酸钙,故B错误;C、硫是弱氧化剂只能将铁氧化成亚铁,所以铁和硫直接化合也能得到 FeS,而得不到Fe2S3,故C错误;D、Na2CO3+2HCl═2NaCl+H2O+CO2↑和Na2SO3+2HCl═2NaCl+H2O+SO2↑都强酸制弱酸,所以类比合理,故D正确;故选D。

9.A

【解析】①Fe能够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硝酸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加热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元素反应生成氯化铁,氯化铁与锌反应生成铁,铁及其化合物均能够按照图示箭头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故①正确;②Cu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铜,所以Cu满足题中转化关系,故②正确;③Al的硝酸盐为硝酸铝,硝酸铝(除电解外)无法一步反应转化成Al,故③错误;④硝酸钠无法一步转化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也无法一步生成氧化钠,氯化钠也无法一步生成金属钠(除电解方法),故④错误;故选A。

点睛:

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根据图示可知,金属的盐酸盐能够一步转化成金属单质(不含电解),该反应为置换反应,较活泼金属无法实现,如Al、Na,而Fe、Cu两种金属可以按照图示实现一步转化。

10.C

【解析】A.碱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IA族,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金属性较强,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故A正确;B.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所以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故B正确;C.碱金属单质都能在O2中燃烧产物比较复杂,Li燃烧生成Li2O,Na燃烧生成Na2O2,故C错误;D.碱金属单质都是强还原剂,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故D正确;故选C。

11.C

【解析】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①错误;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②正确;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不能电解,③错误;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④错误;二氧化硫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具有还原性,能够被氧气氧化生成硫酸,⑤正确;根据侯德榜制碱的原理,在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能够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⑥正确;正确的有②⑤⑥,故选C。

12.C

【解析】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故A错误;B、Ba(OH)2溶液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都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鉴别,故B错误;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故C正确;D、NaHCO3和Na2CO3都可以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盐酸过量),NaHCO3+HCl=NaCl+H2O+CO2↑,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质量相等,故D错误;故选C。

13.A

【解析】分解NaHCO3的质量为xg;

x=16.8g

NaHCO3的分解百分率为

故A正确;

14.C

【解析】

试题解析:

2.3g纯净金属钠为0.1摩尔,在在干燥空气中被氧化可能生成氧化钠或过氧化钠或二者的混合物;设氧化钠为Xmol;过氧化钠ymol;根据钠原子守恒:

2X+2y=0.1;质量守恒:

62X+78y=3.5X=0.075mol;Y=0.025mol;答案C正确;

考点: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产物的判定;

15.B

【解析】由题意,涉及的反应为:

2NaOH+NH4HCO3=Na2CO3+NH3↑+H2O,HCl+NH4HCO3=NH4Cl+H2O+CO2↑,2HCl+Na2CO3=2NaCl+H2O+CO2↑,

n(NH4HCO3)=

n(NaOH)=

amol,所以与NH4HCO3反应的HCl为

amol,因此与Na2CO3反应的HCl为(b−

a)mol,所以c(Na+)=(b−

a)mol÷0.1L=(10b-5a)mol∙L-1,A、C、D项错误,符合题意的选项为B。

点睛:

该题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目,关键是根据反应的方程式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借助于守恒法计算即可。

16.C

【解析】A.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X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反应:

2NaHCO3

Na2CO3+H2O+CO2↑、2NaOH+CO2=Na2CO3+H2O,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说明NaHCO3的物质的量大于NaOH,所以Y的成分为Na2CO3,故A正确;B.Z的成分为CO2,故B正确;C.因为发生反应:

2NaOH+CO2=Na2CO3+H2O,所以V1

Na2CO3+2HCl=2NaCl+H2O+CO2↑,所以X中n(Na+)=

mol,故D正确。

故选C。

17.CO32-+H+=HCO3-HCO3-+H+=H2O+CO2↑碳酸钠稀盐酸DCAB

【解析】

(1)当向盐酸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发生反应2H++CO32-=CO2↑+H2O,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的Na2CO3不再放出CO2;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先发生反应CO32-+H+=HCO3-,当所有CO32-均转化为HCO3-时,再发生反应HCO3-+H+=CO2↑+H2O,开始无明显现象,后来有大量气体生成说明甲为HCl、乙为Na2CO3;

(2)氯化亚铁易被氧化为三价铁,三价铁离子遇硫氰化钾变红色;

食盐中少量细沙不溶于水,可溶于水后用过滤分离,然后蒸发结晶;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故可用加热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铝粉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偏铝酸钠,然后过滤得到镁;

故答案为:

D;C;A;B。

点睛:

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鉴别,若将Na2CO3溶液滴入盐酸溶液,则盐酸相对过量,所有CO32-都会转化为CO2,开始就生成气体;反之,将盐酸溶液滴入Na2CO3溶液,则盐酸相对不足,前一部分盐酸将CO32-先转化为HCO3-,后一部分盐酸使之转化为CO2;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

(1)(1/23):

(1/12):

(1/9)

(2)1:

2:

3(3)6:

3:

2

【解析】

试题分析:

(1)金属完全反应,令质量为1g,则Na、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生成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

,则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体积之比为

(2)金属完全反应,令金属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mol×1:

1mol×2:

1mol×3=1:

2:

3,则生成氢气质量之比为1:

2:

3;

(3)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体积相等,则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令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需要Na的物质的量=

=2mol,Mg的物质的量=

=1mol,Al的物质的量=

mol,故需要Na、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2mol:

1mol:

2/3mol=6:

3:

2,Na、Mg、Al的质量之比=2mol×23g/mol:

1mol×24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