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20536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四.docx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四

信息系统》模拟试题四

一、选择答案(除特别说明以外,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5题)

1、用MD码之所以能够实现网格数据的二维游程压缩,其原因是_。

(A)MD码将二维的网格号变为一维数据

(B)网格号(I,J)与MD码相互转换方便

(C)MD码编码简单

(D)MD码本身已经实现了数据压缩

2、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度带比6度带制作的地图在_投影误差相对要小。

(A)任何地点(B)靠近赤道地区

(C)6度分割带的边沿地区(D)纬度高的地区

3、地理信息系统中设置的专家系统是指_。

(A)召集专家在计算机前开会决策

(B)用计算机展示专家的书面意见

(C)将专家的经验知识用计算机模型表达,辅助用户决策

(D)由专家控制计算机系统辅助用户决策

4、对于图形的缩放变换或旋转变换,系统都要求设置缩放中心或旋转中心,其目的是_。

(A)控制变换后图形的形状(B)调整变换后图形的大小

(C)改变图形移动方向(D)控制图形变换后的位置

5、在图件数字化输入(包括手扶数字化仪输入与扫描输入)中特别强调要准确采集图件的四角点数据的意义主要在于_。

(A)使图件四角呈现直角

(B)能够构建较为理想的坐标系转换模型

(C)使图件有一个准确的方位

(D)能够准确保持图件原比例尺不变

6、所谓点位判别是指判别指定点在图中_。

(A)与坐标原点的距离

(B)所在的图斑,或与之最近的线,或与之最近的点

(C)大概的方位

(D)与图廓线的最短距离

7、在地理信息系统图件输入模块中,系统一般提供以下功能,但不包括_。

(选择两个答案)

(A)自动转换坐标系

(B)计算图斑面积

(C)开窗放大、显示细部

(D)自动容差处理

(E)检索用户指定的图形数据

(F)支持修改或删除数据

(G)估测数据误差

(H)悬点与桥弧段错误提示

(I)自动生成拓扑关系

8、用基于分形理论与数字滤波进行的面插值具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_。

(A)可以任意增加分形阶数,减少网格尺度

(B)插值的数值变化平缓

(C)所有插入数值都小于样本点的最大值又大于样本点的最小值

(D)根据概率自动判断局部地区的峰值及位置

9、地理信息系统图形统计叠加分析可以使用在以下场合,但不包括_。

(A)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B)耕地质量多因素评价

(C)行政区划自然条件分析

(D)洪水淹没区原有土地利用类别统计分析

10、在具备数字地形图、数字土地利用图的条件下,缓冲区分析功能可以用于以下情况,但不能_。

(A)分析地震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涉及到的公路、村庄、工厂等

(B)分析河流、沟渠两岸一定距离范围内涉及到的农田

(C)分析河流、沟渠位置的变化

(D)城镇周边一定距离范围内涉及到的园地、道路等地类用地

11、确定各影响因子权重的排序法工作可以分为以下步骤,但不包括_。

(A)将各影响因子按重要性作升序排队

(B)第一个相对重要指数设为1

(C)统一影响因子的单位

(D)逐个确定相对重要指数

(E)代入排序法权重确定公式逐个计算各影响因子权重

1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面积平差与传统求积仪面积平差在概念上之所以不同,其原因在于前者_。

(A)面边界弧段数据只输入一遍,后者却是两遍

(B)数据精度比后者高

(C)面积是计算出来的,后者是测量来的

(D)是自动的,后者是手工的

13、信息具有时限性的意思是指_。

(A)信息需要有时间内容

(B)信息在某一时间段内有效

(C)获取信息需要在某一时间段

(D)信息的误差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14、所谓DTM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空间数据按其表达的属性不同,分_存储。

(A)数据项(B)图层(C)记录(D)编码

15、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相比6度带分割,3度带分割的优点是_。

(A)X方向数据表达精度高(B)Y方向数据表达精度高

(C)X、Y方向数据表达精度都高(D)数据得到压缩

答:

1.A2.C3.C4.D5.B6.B7.B、G8.C9.A10.C11.C12.A13.B14.B15.C

二、命题是非判断。

若认为错误,ChristianDior,将错误命题改正。

(每题4分,共8题)

1、地理信息系统对一个区域图斑面积平差可以提高该区域每一个相关图斑的面积精度。

2、如果系统仅变更一个弧段端点的坐标值,则将会破坏图形数据一致性。

3、所谓编码唯一性是指在编码覆盖地区或范围内,一个编码只对应一个对象。

4、计算机屏幕上画出的任意一条斜线都呈阶梯形状。

5、在图件输入中,闭合区域与图斑是同一个概念的两种不同的提法。

6、相比矢量格式,用网格格式数据进行图形叠加分析在算法上相对要简单。

7、拓扑叠加分析方法的一个特点是对底图的图斑不产生分裂。

8、层次分析法是对图层进行空间分析的一种方法。

答:

1.错。

可以改为:

地理信息系统对一个区域图斑面积平差并不能提高该区域每一个相关图斑的面积精度,只能在整体上实现该区域与其他区域面积数据的匹配。

2.对。

3.错。

可以改为:

所谓编码唯一性是指在编码覆盖地区或范围内,一个编码只对应一个对象,而一个对象也只对应一个编码。

4.对。

5.错。

可以改为:

在图件输入中,闭合区域与图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别在于前者一定是单联通域,而后者有可能是多联通域,即带有一个或多个岛区域。

6.对。

7.错。

可以改为:

统计叠加分析方法的一个特点是对底图的图斑不产生分裂。

8.错。

可以改为:

层次分析法是在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一个事物,并且因素中存在若干层次,不同层次的因素又存在多对多的复杂关系,这样一种情况下,决定各因素权重的一种分析计算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什么需要进行标准化建设,而这里的标准化又包含哪些内容?

答: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多专业、多部门普遍使用的一种信息系统,而地理信息又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信息。

为了系统能够为各部门使用,信息表达形式能够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就必须对地理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实行标准化建设,以使各部门应用系统能够兼容,信息数据能够共享。

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包括名词术语的标准化、系统建设技术标准化、数据工程标准化、系统管理标准化、信息数据分类标准化、数据编码标准化、标准制定的标准化等等,涉及到系统建设的方方面面。

2、在实际工作中生成泰森多边形的目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答:

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数据往往是离散的样本点的数据,为了用这种数据与其他的面状分布数据进行叠加综合分析就需要将离散样本点数据转换为面状分布数据,用离散样本点数据生成泰森多边形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这种转换。

比如,土壤单位面积的有机质含量就是一种用采样测试的离散样本点数据,如果要进行农业生产潜力综合分析,则需要将这一数据转换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面状分布数据,与水资源分布状况、气温平均值分布状况等数据匹配,进行综合分析。

3、试解释在GIS中完备的拓扑关系数据在保证点、线、面数据一致性中的作用。

答:

在GIS中完备的拓扑关系数据结构是以弧段为空间数据的基本存储单位,系统将结点与弧段、弧段与结点、面与弧段、弧段与面的关联关系逐一表达并存储起来,这就是拓扑关系数据。

系统藉此一系列的信息数据,当弧段中某一点坐标数据变更时,相关联的面自然随之改变;当结点坐标数据变更时,相关联的弧段也随之改变,由此保证了系统数据的一致性。

这样看来,完备的拓扑关系数据在系统中是保证点、线、面数据一致性的保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试用道路不对称拓宽为例,分析在小比例尺数字图件中对线状地物中轴线左右两侧宽度进行拓扑表达的必要性。

答:

在GIS中,小比例尺数字图件对线状地物,如道路、水区等是以其中轴线的坐标链数据存贮的。

当道路发生不对称拓宽时,系统仅仅记录道路的宽度是不够的,因为如果仅记录宽度,势必会将未发生拓宽的一边也被认为拓宽了,这样造成信息记录的错误,构成了以后土地权属认定的隐患。

因此,在小比例尺数字图件中对线状地物中轴线左右两侧宽度进行拓扑表达是完全必要的。

四、计算或软件开发方案设计题(每题6分,共3题)

1、某单位开发GIS技术预防禽流感。

已知禽流感疫情传播与候鸟迁徙有关。

每年10至12月份候鸟迁徙的路径为A―B―C―D―E―F―G,3月至5月相同路径、但相反方向。

根据研究统计,在迁徙路径的两侧各20公里都是候鸟可能到达的范围;又已知3月E地发生禽流感疫情。

试问为防御疫情,需要使用GIS哪些技术,应向哪些地区发出疫情预警;为此又需要什么数字图件数据。

解:

由于3月E地发生禽流感疫情,又已知鸟迁徙的路径为E―D―C―B―A,在迁徙路径的两侧各20公里都是候鸟可能到达的范围,即都是可能禽流感可能发生的地区。

因此,以E―D―C―B―A路径使用GIS缓冲区分析功能,划定该路经两侧20公里的缓冲区为疫情可能发生区,用这一缓冲区与行政区划图进行逻辑"与"叠加分析,凡在缓冲区内的各行政区都属于疫情传播区,应向这些地区发出疫情预警。

为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数字地形图以及相应比例尺的数字行政区划图数据。

2、现有2003年与2004年两年的土地利用数字化图件,如果要统计2003年为耕地、而2004年已被改作它用的土地面积,试问使用GIS软件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解:

将2003年与2004年两年的土地利用数字化图件做拓扑叠加分析,对耕地图斑进行逻辑"差"运算,注意用2003年耕地图斑逻辑"减"2004年耕地图斑,对这种逻辑"减"的结果进行面积量算与统计,得到的结果就是2003年为耕地、而2004年已被改作它用的土地面积。

3、用MD码表达某网格格式数字图件,某网格的MD码为673,试计算该网格的列号(即I=?

)与行号(即J=?

)。

解:

[673]=1010100001;[J]=11100;[I]=1

{11100}=28;{1}=1I=1;J=28

《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题

(二)

一、选择答案(除特别说明以外,每小题只选择一个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每题2分,共15题)

1、在高斯―克吕格投影制作地图时,采用3度或6度投影分割带,其目的是_。

(A)减少横向投影误差(B)减少纵向投影误差

(C)减少横向与纵向投影误差(D)方便投影的坐标计算

2、网络格式DEM模型数据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_。

(A)每一个网格都有一个高程数据

(B)每一个网格实地面积相等

(C)数据精度比一般网格格式数据精度高

(D)能够与其他网格格式数据叠加分析

3、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有以下不同点,但不包括前者_。

(A)是软件平台,而后者是应用系统

(B)常用来研究,而后者用来专项业务管理

(C)前者复杂,而后者简单

(D)作为后者的开发基础

4、在地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将弧段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用弧段组织图斑的有以下重要意义,但不包括_。

(A)减少表达图斑的数据量

(B)改变弧段坐标数据可以同时改变相关图斑的空间属性,保证数据一致性

(C)便于图斑数据检索

(D)增加空间数据精度

5、一维游程码压缩网格数字图件需要表达的信息数据有每个游程_。

(A)位置与长度(B)所在的行与列编号以及长度

(C)所在的行或列编号以及相应的属性代码

(D)所在的行与列编号、起始或终止的列或行编号以及相应的属性代码

6、变更一个图斑边界弧段端点的坐标位置会影响_图斑的面积。

(A)图中所有(B)2个

(C)3个(D)在此端点交汇的所有弧段相关的

7、在实施图形剪裁功能中,系统需要计算相关坐标链与剪裁窗口的交点,其目的是为了_。

(A)确保窗口内侧边沿线条的整齐

(B)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在窗内的完整

(C)线状地物与面状地物的完整

(D)(A)与(B)

(E)(A)与(C)

8、已知某图斑A各个顶点的坐标值,又已知任意一点P(x,y)的坐标值,用穿刺法判断出点P与图斑A边界有偶数个交点,则_。

(A)可以断定点P在图斑A以外

(B)可以断定点P在图斑A以内

(C)当点P不在图斑A边界情况下可以断定点P在图斑A以外

(D)当点P不在图斑A边界情况下可以断定点P在图斑A以内

9、在手扶数字化仪图件输入模块中,容差设置过大,则_。

(A)两条坐标链之间的弥合不起作用

(B)两条坐标链之间不应该弥合的发生弥合

(C)降低了坐标采点输入精度

(D)增加了输入困难

10、在图件输入中,系统先自动生成闭合区域,后自动生成图斑,其原因是_。

(A)前者输入精度低,后者精度高

(B)生成图斑要将可能的闭合区域作为内边界套合在当前闭合区域内

(C)两者没有关系,系统生成总有先后

(D)在图件输入时,先输入的是闭合区域数据,后输入的是图斑数据

11、在数字图像处理中所谓的数字滤波的意思是指_。

(A)过滤掉数值的波动(B)过滤掉某种数值变化的分量

(C)降低各网格点数值的差异(D)减少网格数值的误差

12、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图形统计叠加分析有以下特点,但不包括_。

(A)空间分析精度高

(B)底图的图斑不被分割

(C)底图的每一个图斑都生成一个属性值

(D)叠加图的所有与底图当前图斑相关图斑对生成属性值都有贡献

13、网格格式下的图形叠加分析程序相对简单,其原因是_。

(A)网格格式数据精度高、数据量少

(B)计算机屏幕图形显示就是网格格式

(C)数据转换容易

(D)两幅图上任意一个网格都可以很容易在另一幅图上找到对应的网格

14、图形叠加分析中的拓扑叠加与统计叠加两者具有以下主要区别,但不包括_。

(A)前者分析精度比后者精度高

(B)前者参与叠加分析的图件不分底图与叠加图;而后者需要区分

(C)前者可以进行逻辑"与"、"或"、"差"运算;而后者不可以

(D)后者有一幅图的图斑不被分割;而前者两幅图的图斑都可能被分割

15、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测算图斑面积的相对误差与图斑边界坐标采点数目的平方根成反比,其原因是采点越多_。

(A)技术越熟练,采点精度越高

(B)坐标误差对于测算面积的正负误差相抵的概率越大

(C)辛普森求积公式的误差可以消除

(D)计算机运算的误差可以消除

答:

1、C2、A3、C4、B5、D6、D7、D8、C9、B10、B11、B12、A13、D14、A15、B

二、命题是非判断。

若认为错误,将错误命题改正。

(每题4分,共8题)

1、信息是可以生产的,而信息的载体是可以置换的。

2、矢量格式数字图件中坐标链的方向取决于数据库相应坐标点的顺序,也就是坐标点采集的先后次序。

3、在图形旋转变换中设置了固定的旋转角度,由于旋转中心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能使图形向完全相反的方向移动。

4、在数字等高线图上不是所有的点都可以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测算其坡度、坡向。

5、面插值的功能使我们能够根据离散样本点数据推算研究区内任意一点的数据值。

6、用来确定因子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中,高一层次的因子与低一层次的相关因子的关系是并列关系。

7、用多项式法进行曲线平滑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已知点之间只可以插入少数两三个点。

8、所谓线性规划的"线性"是指规划中,各数据都用直线相连接。

答:

1、错。

可改为:

信息是不可以生产的,而信息的载体是可以置换的。

2、对。

3、对。

4、错。

可改为:

在数字等高线图上任意一点都可以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测算其坡度、坡向。

5、对。

6、错。

可改为:

用来确定因子权重的层次分析法中,高一层次的因子与低一层次的相关因子的关系是主从关系,DBHandbagwholesale。

7、错。

可改为:

用多项式法进行曲线平滑在任意相邻的两个已知点之间只可以插入任意有限个点。

8、错。

可改为:

所谓线性规划的"线性"是指规划中涉及到的所有方程、不等式都是线性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试问在进行相似距计算过程中为什么需要对数据做归一化处理?

答:

相似距处理的数据是量纲及单位互不相同数据,数据与数据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

比如,PH值数据,两地相差1已是相当大的差别;而对于降雨量,两地相差50毫米并不认为有多大的差别,为消除量纲,使各种类型的数据都在一个共同可比的尺度上,就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

2、请解释面积平差概念是解决什么问题的,为什么说在地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面积平差与一般面积平差有所不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

面积平差是由于在求积仪测算面积中,实际每个图斑边界取点测算过两次,两次不可能完全重复,致使一个区域的总面积不等于区域内各图斑面积的相加和。

所谓平差就是将这两者的差按各图斑面积为权重,进行误差均赋,迫使各图斑面积的和等于区域的总面积。

应当说,在地理/土地管理信息系统中测算各图斑面积的情况有所不同,即,由于各个图斑边界采点坐标严格只是一次,不存在各图斑面积的和与区域的总面积不相等的问题,此时的平差只是将各图斑面积的和与区域的总控制面积的差按面积大小为权重均赋给各图斑。

这样具体做法可以是:

仅将图斑边界与区域边界重合的图斑参与均赋,没有重合边界的图斑不参与均赋。

3、数据库建库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确保建库的工程质量?

回答要点:

数据库建库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系统软件功能再强大,对于一大堆错误数据都是无能为力的。

因此,数据库建库十分关键,对于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有重要影响。

确保建库工程质量的措施有:

在数据输入子系统中尽可能设置数据智能化检测功能,严格把住数据进口关;数据输入前要对数据录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注意培训质量;数据输入前要详细整理原始数据,防止原始数据的错误;建立岗位责任制,数据录入人对录入数据负责;数据输入中、以及输入后使用多种方法对入库数据检查,包括全部的核对、抽样检查、统计数据的逻辑性检查、空间数据制图与原始图件叠置检查等等。

建库后要进行工程验收。

4、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土地利用规划是什么关系,土地适宜性评价如何进行?

回答要点: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一个必要工作步骤。

一般来说,土地适宜性评价按以下工作顺序进行:

(1)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评价因子、每一因子的评分办法及各自的权重;

(2)土地调查,获取评价对象各个因子的数据;(3)建立一个标准的理想土地的各因子数据;4)用相似距模型计算各块土地与理想土地的相似距;(5)根据与理想土地的相似距数据确定土地适宜性等级。

四、计算或软件开发方案设计题(每题6分,共3题)

1、已知MD码为362,请计算I,J各应当为多少?

解:

[MD]=101101010;[I]=11000;[J]=111;

{11000}=24;{111}=7,即I=168,J=7。

2、已知坐标系是左手坐标系,坐标单位为米,某四边形的顶点坐标分别为(35,22),(62,48),(72,63),(21,55),请用辛普森公式计算该四边形的面积,并判断该四边形顶点的排列走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解:

计算该四边形面积的辛普森公式为:

A=X1(Y2―Y4)+X2(Y3―Y1)+X3(Y4―Y2)+X4(Y1―Y3)

代入数据有:

A=35(48―55)+62(63―22)+72(55―48)+21(22―63)

=―245+2542+504―861

=1940

该四边形面积为1940平方米,顶点排列走向是顺时针。

3、某地发生强烈地震,已知震中的经度、纬度,现有行政区划图件、土地利用图件,并全部数字化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下,现在要对地震灾民救援,adidasshoes,根据经验,距离震中200公里范围内认为是重灾区、200公里至500范围内认为是灾区,请问用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如何分别将重灾区、一般灾区涉及的村庄检索出来。

又已知行政管辖区内的若干支部队驻地坐标,用系统如何判定应调用哪支部队最为恰当?

回答要点:

根据震中的经度、纬度数据,在输入子系统支持下,将经纬度数据转换为大地坐标系下的(X、Y)数据,以此数据对土地利用图件进行圆形开窗剪裁处理,开窗圆圆心设在(X,Y),圆半径分别为200公里及500公里。

200公里开窗圆内剪裁到的村庄即为涉及到的重灾区村庄,500公里开窗圆内剪裁到的村庄去掉重灾区村庄的村庄即为一般灾区村庄。

用已知行政管辖区内的各支部队驻地坐标分别计算与震中(X,Y)的距离,选择其中距离最短的部队即为应当调用的救灾部队。

相关的主题文章:

特别声明:

1:

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

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

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