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628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docx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

【最新】北京市朝阳区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骨质疏松的是()

A.铁元素B.锌元素C.碘元素D.钙元素

2.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2H2B.2H+C.H2OD.2H

3.下列关于甲醛(C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醛由4个原子构成B.1个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水分子

C.甲醛由3种元素组成D.甲醛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4.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3MnO2+4Al

3Mn+2Al2O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

5.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

D.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水

6.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CO2经“捕捉”后可用于生产甲醇(Z),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

B.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

1

C.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2:

3

D.Z是由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7.下列食品中,含营养素种类最多的是

A.汉堡B.大米粥C.面包D.油条

8.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相同温度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

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仍是饱和溶液

D.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盐酸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碳酸钠钠溶液

B

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C

除去铁钉表面上的铁锈

用过量稀硫酸浸泡

D

鉴别二氧化碳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A.AB.BC.CD.D

10.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a溶液和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3℃时,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D.将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均有晶体析出

11.今年4月6日,福建漳州市某化工厂的对二甲苯装置发生漏油爆炸,并致人员受伤,损失惨重。

对二甲苯的化学式是C8H10,无色透明液体,具有芳香气味,可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下列有关对二甲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二甲苯分子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B.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6g

C.对二甲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4:

5

D.对二甲苯是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

12.铼(Re)可用于制造卫星和火箭的外壳。

其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

铼的制取过程如下:

从冶炼辉钼矿的烟道尘中获得Re2O7,与KCl反应得到高铼酸钾(KReO4),再与氢气反应制得铼:

2KReO4+7H2=====2Re+2KOH+6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一个铼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75

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

D.KReO4与氢气制取铼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二、填空题

13.中草药煎制过程:

①冷水浸泡②加热煎制③箅渣取液④灌装保存。

其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________。

14.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1)酿酒祭祀先人。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_____。

(2)吃青团。

做法是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混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以上未涉及的营养素主要有_____。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某电镀厂处理含硫酸废水过程如下图所示。

(1)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下列物质中,能用于检验废水中含有硫酸的是_______(填序号)。

A.铁粉B.紫色石蕊溶液C.pH试纸

(3)若处理含硫酸98kg的废水,则至少加入熟石灰的质量为______kg。

16.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

(1)为保证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_____________实验。

(2)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2种常见的食品保鲜方法。

(1)做成真空包装或填充氮气做保护气,这两种方法保鲜的原因是______。

(2)放置高效能保鲜剂,如活性铁粉,铁粉能保鲜的原因是___。

18.如图所示,在一去盖塑料瓶上打3个孔,在一根细铁丝上穿2张用紫色石蕊溶液浸泡过的纸条(其中一干、一湿)放入塑料瓶中,在塑料瓶外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火焰分别与高低两个孔持平,通入CO2。

(1)证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

(2)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的原因是______。

三、科普阅读题

1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你吃过木糖醇口香糖吗?

木糖醇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甜度与蔗糖相当。

木糖醇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蔬菜、谷类中,但含量很低。

商品木糖醇是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制得的。

我国木糖醇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原料→水解→中和→…….→加氢、结晶→包装。

其中原料水解时用硫酸做催化剂,再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

龋齿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其发生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微生态环境是牙菌斑。

目前普遍认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溶解,进而形成龋齿病。

牙菌斑pH变化可反映牙菌斑内产生酸性物质的情况。

木糖醇不致龋齿病且有防龋齿的作用。

第三军医大学韩旭对木糖醇防龋齿过程进行了研究,

部分内容如下。

研究1:

用10%的蔗糖、葡萄糖、木糖醇溶液漱口,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2:

用蔗糖溶液漱口后咀嚼口香糖,牙菌斑pH的变化

研究表明,饭后咀嚼木糖醇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齿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患龋齿率。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木糖醇生产中用碳酸钙将硫酸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龋齿病的形成的原因是_____(填“酸性”或“碱性”)物质导致。

(3)根据研究1,木糖醇不致龋齿的原因是_____。

(4)根据研究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5)下列有关木糖醇与蔗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甜度相当

B均能形成溶液

C分别食用蔗糖、木糖醇,蔗糖对牙菌斑酸性变化影响小于木糖醇

四、流程题

20.高锰酸钾的一种工业生产简图如下所示。

 

(1)上述含锰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2)氧化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__。

(3)电解槽中发生反应,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

21.复印用的墨粉中含有Fe3O4粉末。

制备Fe3O4的主要流程如下。

(1)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试剂X为_____。

(3)流程③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_____。

五、简答题

22.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前活塞关闭。

燃烧匙盛有足量白磷,左右两管中水的液面相平,左管中气体的高度为h0

Ⅰ.光照引燃白磷Ⅱ.待白磷熄灭,________左管中气体的高度为h1

(1)步骤I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

(2)请补充步骤Ⅱ的操作___________。

(3)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h0、h1表示)。

六、科学探究题

23.实验小组研究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实验一: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内容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1)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

溶液变红

(2)加入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Ⅰ

(3)加入5%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有气泡产生

产生白色沉淀

(4)加入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有气泡产生

(5)加热溶液,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

石灰水变浑浊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现象Ⅰ的原因_____。

实验二: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将各自实验一中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滤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氯化钙溶液显中性,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

(2)两种溶液的取用量不同,滤液中溶质的组成情况可能有:

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甲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2CO3

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少量CO2

产生白色沉淀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

丙同学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塞紧胶塞,并用导管与澄清石灰水连接,加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HCO3

(反思与评价)

(3)根据丙同学的结论,NaH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甲同学进一步实验,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

其实验方案是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

钙能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故选:

D。

2.D

【解析】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

2H.

A、该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B、该符号表示2个氢离子,故选项错误.

C、该符号表示1个水分子,故选项错误.

D、该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离子符号、分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3.C

【详解】

A、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每个甲醛分子是由四个原子构成的;B、每个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C、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甲醛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1∶2,质量比是12:

2=6:

1。

故选C。

4.B

【详解】

由方程式:

3MnO2+4Al

3Mn+2Al2O3可知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B。

【点睛】

抓住四种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多变一”还是“一变多”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

5.C

【详解】

A、电解水实验证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不含有氢气和氧气,故错误;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不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故错误;C、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加水,可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D、硝酸钾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溶剂是水,故错误。

故选C。

6.D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等于生成的Z和W中氢元素的质量之和,故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分子数之比为1:

1,故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44:

(2×3)=22:

3,故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Z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错误。

故选D。

7.A

【详解】

A、汉堡中含有肉、面包、蔬菜等,富含的营养素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

B、大米粥富含糖类和水;

C、面包富含糖类;

D、油条富含糖类和油脂;

故汉堡中含有的营养素种类最多,选A。

8.D

【解析】

A.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B.t1℃、t2℃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错误;C.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变大,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t1℃时,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则该温度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分别将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溶解度曲线上,溶剂的量都是100g,所以分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只需要比较溶质的多少即可,溶解度变大时,溶质不变,溶解度变小时,溶质质量等于减小后的溶解度。

9.C

【详解】

A、检验氯化钠溶液中是否混有少量盐酸,可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如果有气泡产生,说明混有盐酸,正确;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可采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正确;

C、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可与稀硫酸反应,所以除去铁钉表面上的铁锈,可用稀硫酸浸泡,铁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所以不能过量,错误;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如果燃着的木条照常燃烧,则气体是空气,如果熄灭,则气体是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C。

10.A

【解析】

A.t1℃时,a饱和溶液和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相等,但a溶液和b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错误;B.t2℃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t3℃时,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正确;D.由图看出,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均有晶体析出,正确。

故选A。

点睛: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C

【详解】

A、对二甲苯分子是由碳、氢原子构成的,错误;

B、对二甲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2×8+10=106,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错误;

C、对二甲苯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8:

10=4:

5,正确;

D、一个对二甲苯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构成,错误。

故选C。

12.D

【详解】

A、铼的偏旁是“钅”,说明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铼原子中含有75个质子,故核外电子数为75,正确;C、Re2O7读作七氧化二铼,正确;D、该反应中有三种产物,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D。

13.③或箅渣取液

【解析】

通过过滤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所以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

14.分子在不断运动蛋白质、脂类、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合理即可

【详解】

(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乙醇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

故填: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来自食物的营养素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生理作用,可分为七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水。

糯米中含有糖类,草汁中含有维生素,未涉及的营养素主要有:

蛋白质、脂类、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故填:

蛋白质、脂类、矿物质、膳食纤维等合理即可。

15.H2SO4+Ca(OH)2==CaSO4+2H2OABC74

【解析】

(1)硫酸与氢氧化钙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a(OH)2=CaSO4+2H2O;

(2)若有硫酸,加入铁粉会看到有气泡产生;加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会变红;用pH试纸测其溶液可得pH<7;(3)设至少需要熟石灰的质量为x,

H2SO4+Ca(OH)2==CaSO4+2H2O

9874

98kgx

x=74kg。

16.灯火吸附3CO+Fe2O3

2Fe+3CO2

【详解】

(1)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对人体健康不利,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必须先做灯火实验;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防毒面具的滤毒罐里盛放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O+Fe2O3

2Fe+3CO2。

17.隔绝氧气吸收氧气和水分

【详解】

(1)做成真空包装或填充氮气做保护气,这两种方法保鲜的原因是隔绝氧气防止氧化,使食物变质;

(2)铁在空气中生锈能吸收氧气和水。

放置高效能保鲜剂,如活性铁粉,铁粉能保鲜的原因是吸收氧气和水分。

18.干纸条无明显变化,湿纸条变红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

(1)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故干纸条无明显变化,湿纸条变红;

(2)低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9.CaCO3+H2SO4=CaSO4+H2O+CO2↑酸性木糖醇代谢过程中不产生酸性物质饭后咀嚼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齿的作用AB

【详解】

(1)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H2SO4=CaSO4+H2O+CO2↑。

(2)目前普遍认为,牙菌斑中的细菌在代谢食物中糖类的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酸性物质导致牙釉质溶解,进而形成龋齿病。

所以龋齿病的形成原因是酸性物质导致。

(3)根据研究1可知,木糖醇不致龋齿的原因是木糖醇代谢过程中不产生酸性物质。

(4)根据研究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饭后咀嚼口香糖可以起到防龋齿的作用。

(5)A木糖醇为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热,甜度与蔗糖相当,此选项正确;B木糖醇与蔗糖都极易溶于水,均能形成溶液,此选项正确;C分别食用蔗糖、木糖醇,蔗糖对牙菌斑酸性变化影响大于木糖醇,此选项错误。

故选AB。

20.MnO2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氧气Mn、H

【详解】

(1)根据氧化物定义,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另外一种为锰元素,则符合此要求的只有二氧化锰;

故答案为:

MnO2。

(2)进入的反应物有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空气,空气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然后出来的物质为氮气、锰酸钾和水,氮气是空气中本身含有的,所以未参与反应,所以可以看到是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氧气反应生成锰酸钾和水,因此反应物为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氧气;

故答案为:

二氧化锰、氢氧化钾和氧气。

(3)锰酸钾中锰元素为+4价,高锰酸钾中锰元素为+7价,水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生成氢气中氢元素化合价为0价,所以发生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锰元素和氢元素;

故答案为:

Mn、H。

21.Fe+H2SO4=FeSO4+H2↑NaOH把部分氢氧化亚铁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详解】

(1)①中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②中是硫酸亚铁与X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亚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道,X为NaOH;

(3)流程③反应前后,通入氧气后,部分氢氧化亚铁转化为氢氧化铁,根据前后对比可知道氧气的作用是:

把部分氢氧化亚铁氧化生成氢氧化铁。

22.白磷为可燃物,光照可让白磷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冷却之后,左右两管中水的液面相平

【详解】

(1)因为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所以步骤I中白磷能燃烧的原因是白磷为可燃物,光照可让白磷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2)白磷燃烧时放出热量,使气体体积增大,所以必须等冷却之后,再测量气体体积,以免产生误差,另外必须保证左右两管中水的液面相平,这样才能与反应前测量体积的条件一样,所以补充步骤Ⅱ的操作是冷却之后,左右两管中水的液面相平;

⑶假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由实验的数据可知,所以最终测得的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23.Ca(OH)2+Na2CO3=CaCO3↓+2NaOH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NaOH和Ca(OH)2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取甲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5%CaCl2溶液,直至没有沉淀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分析】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都显碱性,都可以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都可以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详解】

实验一:

(1)碳酸钠溶液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现象I是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

Ca(OH)2+Na2CO3=CaCO3↓+2NaOH;

实验二:

[查阅资料]

(2)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物用量不同所得到的其他生成物有差异。

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故填:

①NaOH、②Na2CO3、③NaOH和Ca(OH)2、④Na2CO3和NaHCO3、⑤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

乙同学在滤液通入少量CO2,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滤液中有Ca(OH)2,根据前面对溶液中存在可能性的分析可知,此时溶液中一定还有NaOH。

故填:

NaOH和Ca(OH)2;

[反思与评价]

(3)根据丙同学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可知,澄清石灰水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故填: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4)由于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呈碱性,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那么要把碳酸钠除去以排除干扰,方法是:

取甲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5%CaCl2溶液,没有气泡产生;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点睛】

此题考查学生对实验表格流程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认真阅读实验程序,透过现象,发现现象后面隐藏的化学原理,综合信息加以分析,运用新信息解决新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