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12281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docx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

冷库空载验证报告(已通过新版GSP认证)

 

一验证具体操作记录表

验证操作员文自金日期:

2014年11月22日至11月24日

序号

操作内容

时间

备注

1

确认验证对象各项参数

11:

00

2014-11-22

2

确认并记录温控设备设置的温度范围

11:

10

5-8℃

3

依据验证点位安装要求安装测点

11:

20

2014-11-22

4

确认测点安装位置合理并拍照片

12:

00

2014-11-22

5

关闭冷库门,验证开始

12:

02

2014-11-22

6

记录达到设定温度的时间

12:

12

2014-11-22

7

每间隔5分钟记录一次温控器温度示值,共记录5次

13:

37-13:

57

2014-11-22

8

取出一只记录仪,查看温度是否稳定在2-8℃内,如有偏差进行纠正

15:

13

2014-11-22

9

开门作业开始时间

13:

27

2014-11-24

10

开门作业结束时间

13:

42

2014-11-24

11

断电作业开始时间

13:

52

2014-11-24

12

断电作业结束时间

14:

53

2014-11-24

13

验证作业结束时间

15:

07

2014-11-24

二验证过程记录分析

1.验证现场实景照片

2.冷库的验证过程

三验证项目及内容的逐项分析

⒈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验证报告

验证项目

温度分布特性的测试与分析

报告

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用以指导药品的摆放,使冷量扩散更均匀。

⑵温度波动性分析,用以评价温度的稳定性。

⑶门的密封性及门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⑷冷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定风机附近的药品摆放边界。

⑸货架或托盘区域的分布特性分析,判定货架或托盘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⑹均匀性点位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判定冷库中间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⑺确认超过规定的温度限度的位置及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并标注在冷库图上,以指导药品摆放。

标准及判定方法

判断标准:

下述评价指标是龙邦科技结合超过300个验证实践及企业操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满足冷链要求的平均水平的设备参数参考值,用于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考量指标

评判标准(注:

X为实际值)

温度均匀性(max-min)

均值极值差

X≤1优异

1<X≤1.5良好

X>1.5一般

温度稳定性

标准偏差(SD)

X≤1.5优异

1.5<X≤2良好

X>2一般

保温性能

启动周期

X≥1小时优异

X<1小时良好

停电特性

停电期间的温升

X≤0.05℃/min优异

0.05<X≤0.15良好

X>1.5一般

制冷效率(降温速率)

降温速率

X≥0.25℃/min优异

0.15

X<0.15℃/min一般

适合药品存储的区域在除开门和断电外应控制在目标温度范围内

评价

是否满足日常药品存储的要求

偏差处理

对影响温度均匀性的货物摆放进行调整

对漏冷点进行处理

确定货物放置的边界

风险及预防措施

防止货物随意摆放破坏温度均匀性

防止漏冷造成的温度波动

防止货物越界放置

⑴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各测点按温度均值排序

温度分布均衡性分析,对各个测点温度均值排序。

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分析,用以指导药品的摆放,使冷量扩散更均匀。

测点温度均值计算公式,如下:

取值范围为,冷库温度有效期内的稳定时段。

验证点

平均值

标准偏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化范围

T20

5.81111

1.42945

2.3

7.4

5.1

T23

5.92222

0.97244

3.8

7.1

3.3

T21

5.98148

1.0623

3.6

7.3

3.7

T32

5.98889

1.15103

2.9

7.3

4.4

T1

6.00741

0.9778

3.8

7.3

3.5

T29

6.02593

0.95337

4

7.3

3.3

T7

6.04444

1.21729

2.9

7.4

4.5

T13

6.04444

1.13148

3.3

7.4

4.1

T33

6.08889

0.87983

4

7.4

3.4

T30

6.09259

0.9527

4

7.3

3.3

T14

6.11111

1.01766

3.8

7.4

3.6

T9

6.11481

1.20757

3.2

7.5

4.3

T27

6.12222

1.25156

3

7.5

4.5

T11

6.12963

1.07231

3.3

7.5

4.2

T22

6.13333

0.99499

4.1

7.4

3.3

T8

6.15185

1.22988

3.1

7.5

4.4

T3

6.18519

0.85696

4.5

7.4

2.9

T16

6.20741

1.36267

2.7

7.7

5

T25

6.21852

1.16982

3.1

7.5

4.4

T15

6.22593

1.41899

2.1

7.7

5.6

T18

6.24074

1.19655

2.6

7.4

4.8

T4

6.25926

1.14766

3.3

7.5

4.2

T26

6.3

1.36466

3

7.7

4.7

T28

6.30741

1.01372

3.9

7.5

3.6

T10

6.32963

0.9376

4.2

7.5

3.3

T5

6.33333

1.24221

2.9

7.6

4.7

T19

6.36296

0.92535

4.6

7.6

3

T6

6.37037

1.16876

3

7.7

4.7

T12

6.37037

1.12893

3.4

7.7

4.3

T24

6.37037

1.28357

2.9

7.6

4.7

T17

6.40741

1.0355

4.1

7.6

3.5

T31

6.43333

0.87662

4.6

7.6

3

T2

6.54074

0.84365

4.7

7.7

3

结果分析:

由上可知,在有效的稳定期间内,冷库温度均值最高点是T2,为6.54℃;温度均值最低点是T20,为5.81℃,温度均值极值差为0.73℃,小于1℃的平均水平。

结论:

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该冷库的整体温度均衡性优异。

⑵温度波动性分析各测点温度数据统计——按标准偏差排序

温度波动性分析,对各个测点温度数据统计计算并按照标准偏差排序。

温度波动性分析,用以评价温度的稳定性。

测点温度标准偏差计算公式,如下。

取值范围为,冷库温度有效期内的稳定时段。

验证点

平均值

标准偏差

最小值

最大值

变化范围

T2

6.54074

0.84365

4.7

7.7

3

T3

6.18519

0.85696

4.5

7.4

2.9

T31

6.43333

0.87662

4.6

7.6

3

T33

6.08889

0.87983

4

7.4

3.4

T19

6.36296

0.92535

4.6

7.6

3

T10

6.32963

0.9376

4.2

7.5

3.3

T30

6.09259

0.9527

4

7.3

3.3

T29

6.02593

0.95337

4

7.3

3.3

T23

5.92222

0.97244

3.8

7.1

3.3

T1

6.00741

0.9778

3.8

7.3

3.5

T22

6.13333

0.99499

4.1

7.4

3.3

T28

6.30741

1.01372

3.9

7.5

3.6

T14

6.11111

1.01766

3.8

7.4

3.6

T17

6.40741

1.0355

4.1

7.6

3.5

T21

5.98148

1.0623

3.6

7.3

3.7

T11

6.12963

1.07231

3.3

7.5

4.2

T12

6.37037

1.12893

3.4

7.7

4.3

T13

6.04444

1.13148

3.3

7.4

4.1

T4

6.25926

1.14766

3.3

7.5

4.2

T32

5.98889

1.15103

2.9

7.3

4.4

T6

6.37037

1.16876

3

7.7

4.7

T25

6.21852

1.16982

3.1

7.5

4.4

T18

6.24074

1.19655

2.6

7.4

4.8

T9

6.11481

1.20757

3.2

7.5

4.3

T7

6.04444

1.21729

2.9

7.4

4.5

T8

6.15185

1.22988

3.1

7.5

4.4

T5

6.33333

1.24221

2.9

7.6

4.7

T27

6.12222

1.25156

3

7.5

4.5

T24

6.37037

1.28357

2.9

7.6

4.7

T16

6.20741

1.36267

2.7

7.7

5

T26

6.3

1.36466

3

7.7

4.7

T15

6.22593

1.41899

2.1

7.7

5.6

T20

5.81111

1.42945

2.3

7.4

5.1

结果分析:

由上可知,在有效的稳定期间内,冷库温度的波动最小点为T2,波动最大点为T20,所有点位温度标准偏差均在1.5℃的平均水平内。

结论:

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该冷库的温度稳定性优异。

(3)门的密封性及门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门口附近的点位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与冷库库门密封性无关。

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4℃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该冷库库门的密闭性优异。

结论:

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可知冷库库门的密闭性优异,温度分布均匀。

药品摆放的区域:

存储区域以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

(4)冷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确定风机附近的药品摆放边界。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风机附近的点位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

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3℃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风机附近的温度分布均匀。

结论:

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可判断冷库风机附近温度分布均匀。

药品摆放的边界为:

风机下方区域,以出风口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的圆弧空间内不得放置药品,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1m;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

(5)货架或托盘区域的分布特性分析,判定货架或托盘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库房无货架,无需分析此项。

(6)均匀性点位的温度分布特性分析,判定冷库中间区域是否适合放置药品。

结果分析:

由图可知,所有均匀性点位的温度范围基本稳定在2-8℃范围内,随着平均值的变化而变化,而超温是预冷和开门断电阶段的温度超标;温度上限偶尔有一过性超标,最高达到16℃左右,经分析是除霜造成的,对药品质量的影响可以很小,说明该冷库的均匀性点位区域温度分布均匀,适宜存放药品。

结论:

说明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冷库均匀性点位区域适宜存放药品。

药品摆放的区域:

存储区域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1m;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

(7)确认超过规定的温度限度的位置及区域确定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并标注在库房图上

结论:

由图可知,验证期间温度稳定在2-8℃范围,限值设置合理。

其余超标点位是由于预冷和开门断电和除霜引起的超标,与冷库本身保温性能无关。

适宜药品存放的安全位置及区域

药品存储区域的描述:

①存储区域距墙壁不小于30cm,距出风口水平和垂直距离均不得小于50cm;(此条目中的两个距离均为建议,可根据库的大小,风机的功率及风机位置自行进行合理调整)

②堆垛不得高于出风口;

③风机区域,以出风口为圆心,以1米为半径的圆弧空间内不得放置药品,其余空间在遵循①②的前提下均可放置药品;

④有多个托盘或货架密集排列的,货物的堆码高度应遵循“多人照相原则”,即随着与出风口距离的增加,堆码高度逐渐增加;货架或托盘松散放置时,可以等高放置;

⑤经常出入库的品种(或拆零)应放置在距离出入库操作区域(门)较近的适合存储区域;

⑥门的中心点为圆心,以于50cm为半径的圆弧内不得放置药品,方便出入库作业;

⑦待验区,出入库区应在门附近。

⒉温控设施运行参数及使用状况测试和确认:

验证项目

主机组的测试和确认

验证目的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的启动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

且兼顾机组的能效消耗是否节能。

⑶制冷效率即为对压缩机的制冷效率作出统计和计算,评价此压缩机安装在当前冷库下的制冷效率。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验证方法

⑴设置冷库不同温度上下限,根据放置的均匀性测试点温度变化情况,确认冷库温控器最佳温度设置范围;

⑵依据稳定区间内的启停曲线确定启停周期;

⑶依据稳定区间内风机启动后降温速率得出当前环境下制冷机组的制冷效率;

⑷依据预冷曲线确定预冷时间;

⑸通过在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同等位置安装的验证点的比对确定温控器传感器的精度;

⑹通过与均衡性点的平均值的比对确定温控器安装的位置的正确性

分析项目

⑴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确保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⑵对制冷机组启停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初步评价冷库的保温性能。

⑶对温控设施的制冷效率给出评价。

⑷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⑸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⑹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验证所需基本条件

提供冷库相关硬件和运行参数及相应文档

验证目标测点

库房中均匀性布点共计11个

在各角及中心位置布置测点

每两个测点的水平间距小于5米

垂直间距小于2米

数据采集时间间隔

记录间隔时间5分钟

项目总时间控制

满载或空载状态下运行48小时以上,不同温度下运行时间不少于12小时(如默认温度已符合要求则无需再做调整)

数据分析方法

分析冷库温度在特定设定值时,库内温度波动范围是否符合2-8℃要求

均匀性判定方法

相关运行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相应文档是否齐全并符合规范要求,详见下述判断标准

判断标准:

下述评价指标是龙邦科技结合超过300个验证实践及企业操作实践总结出来的满足冷链要求的平均水平的设备参数参考值,用于对冷链设施设备的性能进行评价。

考量指标

评判标准(注:

X为实际值)

温度均匀性(max-min)

均值极值差

X≤1优异,1<X≤1.5良好,

X>1.5一般

温度稳定性

标准偏差(SD)

X≤1.5优异,1.5<X≤2良好

X>2一般

保温性能

启动周期

X≥1小时优异,X<1小时良好

停电特性

停电期间的温升

X≤0.05℃/min优异

0.05<X≤0.15良好

X>1.5一般

制冷效率(降温速率)

降温速率

X≥0.25℃/min优异

0.15

X<0.15℃/min一般

1对温控系统的温度调控区间给出建议

温控区间的设置:

验证期间的温控区间实际稳定在2-8℃,除预冷及开门断电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上限超标外,其余点位均正常;说明温控区间的设置是合理的,同时药品放置位置安全合理。

该项目验证结论:

温控区间是合理的,无需调整

该项目偏差:

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

存储品种不同,可能温控区间需要调整,要严格检查温控区间与存储品种是否对应

该项目形成的SOP:

预先针对存储品种检查和确认温控区间,并按要求设置或调整温控区间

(2)对制冷机组启停周期的统计和评价----------兼顾合规和节能

结果分析:

从上图可见冷库制冷机组599分钟内启动9次,平均66.55分钟启动一次,高于60分钟的平均水平。

说明较宽的温控区间节能,并且与冷库的保温性能也是相关的。

(3)压缩机制冷效率:

结果分析:

冷库机组的制冷时间为10分钟,降温幅度为3.26℃,平均制冷状态降温速率为0.326℃/min,大于0.25℃/min的平均水平。

结论:

说明该冷库制冷机组制冷性能优异。

(4)冷库预冷时间的测试和确认,依据温度变化趋势和实际测试结果,确定制冷机组开启后多长时间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可以进行药品存储

结论:

曲线表明冷库预冷时间为10分钟,建议在冷库制冷机组开机10分钟后温度达到指定区间,再进行出入库作业。

该项目验证结论:

冷库制冷机开机10分钟之后才进行药品存储

该项目偏差:

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

防止开机运行时间过短,冷库温度未达到要求就进行入库操作

该项目形成的SOP:

冷库制冷机开机10分钟之后才进行药品存储

(5)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安装的位置能真实、有效的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

对其安装位置进行确认——其中T33为温控器传感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位置的验证点。

结果分析:

在当前环境温度下,温控器的温度传感器安装的位置验证点数据和冷库平均温度曲线基本重合,说明该位置能真实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是安装在了温度的代表性点。

该项目验证结论:

该位置能真实反应冷库的温度情况,是安装在了温度的代表性点。

该项目偏差:

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

该项目形成的SOP:

不得随意移动传感器的位置。

(6)对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精度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制冷机组在正确的温度控制点启停。

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测试记录表

时间(2014-11-22)

13:

37

13:

42

13:

47

13:

52

13:

57

机组温控器显示温度

7.1

7.3

3.7

4.9

5.3

验证点记录温度

7.5

7.6

3.2

4.4

5.3

结果分析:

上述记录说明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与验证用具的误差在0.5℃之内,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满足要求。

该项目验证结论:

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符合规定。

该项目偏差:

没有偏差,机组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符合规定。

该项目风险:

防止传感器精度发生漂移造成的温度失控

该项目形成的SOP:

每年检查和测试温控器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的精度,确保其精度符合标准。

⒊对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的精度、安装位置确认及报警功能进行确认

⑴冷库温湿度监测系统简述(附录3)

安装在冷库中的分体式温湿度记录仪(LB863RSB-XF),负责对冷库的温湿度进行采集、记录、传输,现场显示及报警;

安装在库房内的温湿度管理备用机(LBGZ-02)负责对各测点终端监测的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和记录,并具备发生异常情况时的报警管理功能。

系统不间断电源(LB-UPS-01)负责在外部供电中断期间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

安装在管理部门电脑上的温湿度监测软件(LBR2010-FDA)负责全部数据的收集、处理、记录、查询。

该系统集温湿度自动实时的监测、现场显示、记录、超标预警、远程传输以及监管信息实时传递等功能于一体,可实现24小时连续采集监测点的温湿度信息

⑵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精度的确认:

对校准证书进行检查,确认其精度在±0.5℃内(校准证书作为温湿度系统报告附件);

⑶温湿度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安装位置的建议。

并将建议的位置标注在冷库的库房图上;

温湿度监测系统测点终端应布置在不影响出入库操作的位置,建议安装在T16及T21附近靠墙位置

⑷对温湿度监测系统报警功能进行测试和确认,确保在停电、超标等状态既能够现场声光报警,又能够远程短信报警(现场报警照片、短信报警照片作为报告附件)。

 

该项目验证结论:

位置、精度和功能符合规定。

该项目偏差:

没有偏差,

该项目风险:

防止sim卡欠费造成预警短信不能及时发送

该项目形成的SOP:

按年度对温湿度测点终端进行校准;估算报警次数,0.1元/条短信,按年度进行充值,保证预警短信能及时发出;按月拨打短信卡电话,判断是否欠费。

⒋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温度变化的影响;

验证项目

开门作业对库房温度分布及药品储存的影响

报告

⑴对开门作业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开门作业影响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冷库的开门特性做出评价。

⑵确定最长的开门作业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太长造成的超温。

⑶确认冷库开门作业后温度恢复时间,防止因开门作业时间间隔过短造成的超温。

⑷对不能满足开门作业的时间要求情况给出整改措施。

⑸为冷库出入库工作做出规范性文件

标准及判定方法

满足最短开门作业时间即为合格

评价

是否满足日常开门作业要求

偏差处理

对不满足最短开门作业时间的情况进行整改

风险及预防措施

防止超过限定时间的开门作业造成超温

判定合格方法

如果在验证条件下不能满足最短出入库操作时间的要求,即提出改善措施

根据实测情况,提出是否增加出入口隔热设施及开门作业操作建议

⑴对开门作业的温度变化趋势及开门作业影响的区域进行分析,对冷库的开门特性做出评价。

结果分析:

在当前环境温度下,开门造成了温度的升高,在3.83℃开门的15分钟内,开门9分钟后温度升高到8℃,说明当前环境可保障最长9分钟的开门作业。

(2)确定最长的开门作业时间:

开门作业可知,当前环境可保障最长9分钟的开门作业。

建议在日常入库操作中,为避免开门过程中的温度超标,建议在温度低点开门,最长开门作业时间控制在9分钟内完成;批量较大出入库的情况,为提高工作效率,只要保证温度不超标,可适当延长开门作业时间。

(3)确认冷库开门作业后温度恢复时间:

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