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9051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四深加工论述.docx

碳四深加工论述

碳四深加工综述

摘要欧美国家因为原油消费量增加缓慢,乙烯原料轻质化致使碳4产出下降。

国内因为原油消费量的增加致使碳4供给增加,品质改善,供求关系趋缓。

目前全世界碳四深加工产业存在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可是碳四深加工产业涉及到丁烯分离、重物质操纵等,具有较强的技术门坎和原料门坎,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碳四深加工目前有很多,若是按产业链能够分为:

从气分装置来的含异丁烯的碳四进入MTBE装置,从MTBE装置出来的碳四再进入液化气芳构扮装置,从芳构扮装置出来的碳四一样含有一部份碳三,通过脱丙烷塔粗分后再进入丁烷精制装置,分离出异丁烷,正丁烷等组分。

一、碳四的历史背景 

重油裂解进程中产生的炼厂气,不可紧缩干气炼厂作为制氢原料或作为燃气回用,可紧缩气体作为下游化工装置原料,但目前主若是利用了其中的丙烯和异丁烯。

其他碳四目前大部份是作为民用燃料利用,整体化工利用率很低。

提取丙烯后的液化气作为民用液化气不仅质量较差,而且是专门大的浪费。

随着城市煤气和管输天然气工业的进展,城市民用液化气的市场也会慢慢缩小,价钱慢慢走低。

 

由于地炼加工原料来源不定,原料品质复杂,致使产品性质千差万别。

专门是要紧产品车用汽油,专门大部份地炼汽油产品达不到不断提高的国家标准,其中要紧两项指标是辛烷值和硫含量。

因此,利用多项现有成熟专利技术的组合,以现有地炼液化气为原料,通过量套化工工艺装置,生产高品质汽油调和成份和车用液化气前景十分广漠。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进程中副产大量碳四烃类,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这些副产资源,进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前石油炼制进程中催化裂化(FCC)副产的碳四要紧用于生产烷基化汽油和叠合汽油,和作为工业锅炉和民用的燃料;石油化工蒸汽热裂解碳四馏分除其中的丁二烯部份用作合成橡胶原料外,亦多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用。

自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分离技术的进步,碳四馏分分离后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的应用不断取得进展。

二、国内外的现状

一、应用领域

全世界大量碳四烃要紧用作燃料,以丁烯为例,约90%用于燃料,仅10%用于化学品市场。

相对碳四烃直接作燃料利用而言,将碳四烃加工成烷基化油、甲基叔丁基醚及车用液化石油气等各类液体燃料或添加剂那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碳四烃生产甲基叔丁基醚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和辛烷值改良剂,是全世界少数几个进展极为迅速的石化产品。

但由于甲基叔丁基醚对饮用水的污染,致使美国部份地域限制或禁用甲基叔丁基醚。

全世界甲基叔丁基醚产能和需求量已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较之下,进展烷基化油是碳四烃燃料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

固体酸烷基化工艺由于在环保和平安方面的明显优势而取得普遍关注,它代表了烷基化工艺技术的进展方向。

目前,世界上有多家专利商正在开发固体烷基化工艺,部份已完成中试实验。

而最近几年来开发的间接烷基化工艺由于适应原料范围更宽,生产本钱更低而被石油石化界普遍看好。

总之,生产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碳四烃燃料产品,开发和应用环保型碳四烃利用新技术,是国外进展碳四烃燃料利用的总趋势,也是我国石油石化行业的必然选择。

随着国内外炼油工业进展,尤其是催化裂化技术的不断提高,炼厂气的深加工慢慢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炼厂副产的碳四除少量通过醚化、烷基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额外,其余大部份作为石油液化气产品出售。

由于原油价钱的不断上涨碳四作为一般燃料销售的经济性值得考虑。

另外,天然气在民用和车用市场的普遍利用,炼厂液化气的销售将面临庞大的挑战。

因此,如何利用炼厂副产碳四生产高附加值的下游产品,受到广大炼化企业的普遍关注。

近两年,我国碳四总量正随着炼油、乙烯产能和MTO工艺的进展而增加。

202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为5.4亿吨/年,同比增加5.2%。

其中,富含碳四的液化石油气产量达到2181.1万吨,比上年增加6.3%。

裂解碳四的产量为乙烯产量的40%~50%。

到2020年末,我国乙烯年产能已由2005年的785.9万吨猛增至1569.5万吨;乙烯产量为1554万吨,增加9.4%。

估量到2021年,我国乙烯产能将达同时,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将在3年内动工建设(含已投产和正在试车)的煤制烯烃项目有20多个,各地计划的煤制烯烃总产能已超过2000万吨/年。

为此,副产的碳四资源也将会有较大增量。

到2700万吨。

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进程中副产大量碳四烃类,如何充分合理利用这些副产资源,进行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已经引发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20世纪80年代以前石油炼制进程中催化裂化(FCC)副产的碳四要紧用于生产烷基化汽油和叠合汽油,和作为工业锅炉和民用的燃料;石油化工蒸汽热裂解碳四馏分除其中的丁二烯部份用作合成橡胶原料外,亦多作为工业和民用燃料用。

自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分离技术的进步,碳四馏分分离后作为石油化工原料的应用不断取得进展。

 

2、利用方式

2.1碳四馏分的利用现状 

    我国碳四馏分的利用一样分两种,即工业利用和分离化工利用。

工业利用

2.1.1碳四包括不经加工直接作为燃料应用的液化石油气、掺入汽油调剂蒸汽压、直接作燃料气利用和经化学加工生成液体燃料等多种形式。

通经常使用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其中包括烃类和非烃类燃料。

烃类如烷基化汽油、齐聚叠合汽油;非烃类如叔丁醇、甲基叔丁基醚等。

分离化工利用是将碳四馏分中各要紧组分进行分离、精制,然后用来做各类化工产品生产的原料。

由于碳四馏分中各组分的沸点十分相近,有些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不同极小,采纳简单蒸馏方式难以有效分离;还由于碳四馏分中各组分的凝点较接近,低温结晶分离能量消耗极为可观,而且这两种分离方式都难以保证分离组分的纯度,因此还要进行后续的精制处置,因此加工本钱比较高。

的工业利用途径

烷基化汽油

烷基化汽油是由异丁烷和低分子烯烃在催化下所生成的一种异构烷烃混合物,它与含有大量烯烃的催化汽油和大量芳烃的重整汽油相较,有辛烷值高、两种辛烷值的差值小、挥发性好,燃烧后清洁性好的特点,是各类汽油的高辛烷值的调和组分,常成为航空汽油、无铅优质汽油的必要组分。

叠合汽油

来自催化裂化、焦化及热裂化的副产气体中的丁烯和丙烯腈非选择性叠合或选择性叠合生产一种汽油的高辛烷值调和组分,或某种特定的产品如异丁烯选择叠合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二异丁烯等,目前正在研究C4、C4烯烃叠合生产高质量的柴油及喷气燃料的可能性。

齐聚汽油

  齐聚汽油是通过单体烯烃(包括丙烯、丁烯的二聚、三聚、四聚和丙烯、丁烯的共聚或共齐聚)2-4个少数分子所起的聚合反映而生成的高辛烷值汽油组分。

法国石油研究院提供的Dimersol技术在工业上取得普遍应用,它将自流化催化裂化或蒸汽裂解的丙烯和(或)丁烯进行选择性二聚或共二聚以制取高辛烷值汽油掺合组分或石油化工原料。

 MTBE

  MTBE是甲醇和含有异丁烯的混合碳四在大孔强酸阳离子树脂为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得,裂解碳四馏分经萃取蒸馏分离丁二烯后异丁烯含量高达35%-50%,以往这一馏分除掉丁二烯后大多作为气体燃料利用,现将其中近半数含量的异丁烯转化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提高了燃料的利用价值和汽油的辛烷值。

MTBE生产工艺也能够作为分离碳四中异丁烯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MTBE作为中间化工产品在必然条件和催化剂下将MTBE裂解即可取得高纯度的异丁烯。

将碳四中的异丁烯进行一样转化和深度转化,可进一步分离提纯取得高纯度的1-丁烯和2-丁烯作为化工原料。

 叔丁醇

  过去叔丁醇一样在工业上都是作为某一工艺进程的中间产物显现,美国ARCO公司利用异丁烷与丙烯共氧化生产环氧丙烷的同时联产叔丁醇,叔丁醇作为与甲醇彼此配合的共溶剂,在甲醇汽油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

汽油中掺入甲醇后,为了幸免油中含水显现分层,加入叔丁醇共溶剂,不但能够提高油中的许诺含水量,而且有助于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叔丁醇又是制高纯异丁烯的要紧原料。

少量的叔丁醇用作溶剂,也用于化学合成。

日本今年开发了以叔丁醇二步法氧化制甲基丙烯酸的工艺,为叔丁醇的化学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2.碳四馏分的分离及化工利用

2.2.1丁二烯的分离

  目前工业上通经常使用的丁二烯萃取精馏工艺有:

二甲基甲酰胺(DMF)法、乙腈(CAN)法、N-甲基吡咯烷酮法(NMP)法3种,另外还有糠醛和β-甲氧基丙腈联合作萃取剂法和用醋酸铜胺(OAA)作络合剂的方式等。

前3种工艺在我国都建有生产装置。

关于这些引进的技术,国内各生产厂家都曾进行过量次的技术改造。

  吉林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JSR生产技术,用乙腈经两段萃取精馏及脱重精制后分离聚合级丁二烯,最初能耗较高,通过1986年的改造现已达到JSR公司水平。

  我国对引进的DMF法工艺技术也进行了多次改良。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合成橡胶厂自装置投产以来,对原有生产工艺进行了100多项改造,该厂通过对萃取精馏塔系、碳四原料蒸发器流程、第一精馏塔循环采出系统、溶剂精制系统的改造,优化工艺和增强工艺操纵。

  国内其他几套DMF装置依照各自的特点也进行了改造和提高。

大庆石油化工公司和扬子石油化工公司在二萃塔板上增加了假设干个筛孔,形成浮阀-筛孔复合塔板,增加了开孔率,还将各塔的降液管底隙改成40-60mm,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也进行了改造,增大了塔板间距,提高二萃塔生产能力,为适应生产的进展,齐鲁石油化工公司又新建了第2套DMF法装置,并将二萃塔径设计为Ф1.6m。

  另外还有兰州石油化工公司利用自行设计的乙腈法,建成国内第一套丁二烯工业生产装置,但因技术掉队,能耗太大,于1988年和1996年前后对该装置进行了两次全面改造,改造后丁二烯收率由94%提高到97%,产品质量提高到99.6%-99.8%,萃余C4中丁二烯含量由原先的0.8%下降到40×10-6以下,CAN含量降至1×10-6以下,循环水和蒸汽用量别离减少了57%和32%。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乙腈装置在1986年也进行了技术改造,要紧增加了炔烃萃取径流系统,采取了一些节能方法。

正丁烯的分离

  我国最先的正丁烯的分离装置是齐鲁石化公司从日本瑞翁公司引进的,规模为1.5万吨/年,通过量年的消化吸收,整套设备现已国产化。

装置采纳的工艺线路为:

未反映碳四(混合碳四经除去丁二烯和异丁烯后的余液)通过共沸精馏方式在脱异丁烷塔将以丁烷、水及一些轻烃从塔顶脱除;脱异丁烷塔底的碳四经丁烯-1精馏塔周密分馏,从塔顶取得纯度大于99%(质量分数)的合格正丁烯产品。

  2.2.3异丁烯的分离

  目前,异丁烯的工业分离方式要紧有硫酸萃取法、吸附分离法、树脂水合脱水法、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法等。

  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法和其他方式相较,具有对设备无侵蚀,对环境无污染,工业流程合理,操作条件缓和、能耗低,产品纯度高,装置规模灵活性大,能够依照市场需求生产MTBE或异丁烯的特点,自开发成功至今一直是国内外生产异丁烯最要紧的方式之一。

  另外,我国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树脂法工艺,并于1973年在上海高桥化工厂和天津石化二厂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三碳四深加工的进展途径

 1分离后的化工利用途径

 丁二烯

丁二烯是生产ABS树脂、合成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工程塑料、丁苯胶乳等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

国外90%以上的丁二烯用于生产合成橡胶、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弹性体和1,2-低分子聚丁二烯。

目前我国除生产合成橡胶产品之外,还向非橡胶产品进展,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SBS及合成乳胶。

DuPont/DSM开发的以丁二烯为原料经羰化等多步骤合成己内酰胺和(或)己二酸是有望近期工业化的新利用途径。

技术经济分析说明,该线路比DuPont/BASF的己二腈法和传统苯法己内酰胺合成线路更具竞争力,其现金本钱仅为二者的1/3,即便有较高的折旧费用和投资回报,但总生产本钱为1986.6美元/t,仍低于传统苯法的2190.10美元/t。

  目前,国外已经开发成功和即将开发成功的丁二烯化工利用新途径包括基于丁二烯的l,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基于丁二烯的丁醇和辛醇;丁二烯制l-辛烯;丁二烯氢氰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羰基化制己内酰胺/己二胺;丁二烯环化二聚制乙苯和苯乙烯;丁二烯与临二甲苯烯基化制二甲基萘等新工艺和新技术。

同时,国内外还开发了环氧化制备环氧丁烯及下游产品的新工艺,如Astrochemist、BASF、我国中科院兰化物所均有相关的工艺。

尽管我国丁二烯目前还供不该求,但专家分析指出,趋势正在向供需大体平稳转变。

从国际看,很多国家和地域产能多余。

其中,美国是最大生产国,年产能力达274万吨,美国等发达国家丁二烯行业抹上了不景气的色彩。

"风光这边独好"的中国,必将会成为他们的目标,从而对国内供需走向带来阻碍。

国内方面,为与新建或扩建乙烯装置配套,多家企业预备新建或扩建丁二烯装置,据不完全统计,尔后几年可能会新增50万吨丁二烯年产能力。

如顺丁胶、SBS热塑性弹性体等,需求也在增加,ABS将是我国丁二烯消费增加的要紧动力。

随着国内信息和汽车工业迅速进展,对ABS需求量将较快增加,很多地址都在新建ABS装置,投产后对丁二烯的需求必然增加。

但总的看,受消费要紧领域合成胶新增产能的限制,随着丁二烯产能增加,国内丁二烯市场将由供不该求转向供需大体平稳。

 正丁烯

正丁烯法是目前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甲乙酮(MEK)普遍采纳的方式。

目前,国外成功开发的工艺有德国Deutschemark工艺,日本出光杂多酸工艺。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也成功开发了正丁烯直接水合-仲丁醇气相脱氢制MEK成套技术,齐鲁石化采纳该技术于2001年11月建成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20kt/amen装置。

尔后又有抚顺石化等6家公司前后采纳该技术建设了8套生产装置。

MEK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溶剂,具有沸点较高、蒸汽压较低等优势。

国内目前入口量在100kt/a左右。

国内技术开发成功后,形成甲乙酮装置建设热潮,我国现有装置加上在建(或拟建)的甲乙酮装置能力共达200kt/a。

正丁烯和无水冰醋酸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反映可直接合成醋酸仲丁酯。

采纳正丁烯法合成醋酸仲丁酯目前在我国正处于进展初期,采纳混合碳四生产醋酸仲丁酯,与传统醇酯化法相较,正丁烯直接加成线路生产本钱大约低20%~30%。

醋酸仲丁酯最要紧的用途为溶剂,近几年,由于全世界范围内对环境爱惜的要求日趋严格,醋酸仲丁酯及其调合物可取代挥发性涂料配方中的芳烃和酮类。

目前醋酸仲丁酯在我国存在市场紧缺,醋酸仲丁酯在我国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作溶剂、萃取剂等的潜在市场广漠。

开发正丁烯法合成醋酸仲丁酯并开拓利用途径,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最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是通过烯烃歧化或催化裂解方式,使低价值的碳四烯烃转化成高附加值的丙烯和乙烯产品。

烯烃歧化工艺已在多家企业实现工业化生产,碳四/碳四烯烃裂解制低碳烯烃国外在近期可能实现工业化。

  生产聚正丁烯也是正丁烯的重要用途之一,具有较好的进展前景。

二茂基过渡金属化合物/茂催化剂催化正丁烯聚合是最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正丁烯二聚体及三聚体的要紧产物为1-辛烯和十二碳烯,最近几年来国内也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但总的来讲与国外仍有必然的差距。

聚1-丁烯被称为现今塑料中的黄金,其原料为1-丁烯,上游原料为醚后碳四组分。

目前国内无生产企业,其中青岛科技大学正处于研究时期,据卓创了解,青岛科技大学与潍坊东方宏业化工的聚1-丁烯中试项目将于2021年启动,若是中试项目成功,有望开启醚后碳四下游新应用领域,也将吸引新资本介入。

异丁烯

异丁烯要紧用于生产丁基橡胶、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丁烯或聚异丁烯或生产其它精细化学品。

生产不同的化学品对异丁烯的纯度有不同的要求,含量大于50%的异丁烯能够生产甲基叔丁基醚、叔丁醇、聚丁烯和二异丁烯等;含量大于90%的异丁烯能够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异戊二烯等;含量大于99%的异丁烯那么能够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2,4-二叔丁基甲酚、叔丁胺、特戊酸、甲代烯丙基氯等产品。

目前混合碳四中的异丁烯因其纯度低,多采纳合成MTBE工艺用来生产汽油辛烷值的调和组分。

依照醚化反映器的不同,MTBE合成工艺要紧有固定床反映技术、膨胀床反映技术、催化蒸馏反映技术、膨胀床-催化蒸馏反映技术、混相反映技术和混相反映蒸馏技术等。

MTBE裂解能够取得高纯度的异丁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大体原料。

丁基橡胶是由异丁烯和少量异戊二烯共聚而成,是世界上第4大合成橡胶胶种,因其具有优良的气密性,耐热、耐老化、耐酸碱、耐溶剂、电绝缘性好,用途超级普遍。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等少数国家拥有丁基橡胶生产技术。

近几年来,我国进行了丁基橡胶技术的引进和持续攻关,取得了必然成效。

目前国内唯一的30kt/a丁基橡胶生产装置,产量为39.6kt/a只能知足17%的市场需求。

异丁烯直接氧化法(碳四法)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技术,与传统的丙酮氰醇法和其他方式比较,此法具有原料来源普遍,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寿命长,反映收率和原子利用率高,无污染、环境友好、本钱低的优势,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MMA要紧用于生产丙烯酸树脂、塑料、涂料和乳胶漆,普遍应用于汽车、家具、建筑、国防建设和日常生活等方面;MMA另一个重要的市场是用作PVC改性剂,包括聚丙烯酸酯类树脂(ACR)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

依照国内相关部门预测,以后几年国内MMA的需求将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2020-2016年期间的年均需求增加速度约为7%左右,2016年国内MMA市场需求将达到650kt左右。

异丁烯经氯化可制DV菊酯及再制得氯氰聚酯等杀虫剂。

氨化合成叔丁胺可作为一些杀虫剂、杀菌剂、增进剂和染料着色剂的中间体,德国BASF公司即采纳了异丁烯直接氨化制叔丁胺的工艺,我国山东菏泽化工也采纳此法,已有产品上市。

除此之外,异丁烯还可与苯酚等酚类化合物进行烷基化反映,生成不同种类的叔丁基酚类产品,用于合成受阻酚类橡塑加工助剂[18]。

也能够氧化生成异丁烯醛,与醋酸反映生成醋酸丁酯,与甲醛作用生成异戊二烯,与硫酸水合制叔丁醇,氯化、次氯酸化还可制得β-环氧氯丙烷,低温一步法制备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

2020年,我国异丁烯的产能--万吨/年,产量和消费量约--万吨,进出口较少。

随着以后我国乙烯装置及配套C4的建成投产,异丁烯的生产能力也将愈来愈大,关键是要继续加大分离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综合利用率,增加异丁烯的产量,以知足国内下游产品的进展需要。

 由于我国橡胶的消费量增大,目前我国工业生产装置还有专门大进展空间,因此,异丁烯橡胶的进展,能够知足我国轮胎及子午化的增加需要。

 除橡胶行业外,应该加速研究异丁烯的分离工艺和在精细化工产品方面的应用开发力度,扩大消费量,幸免资源多余。

正丁烷

  正丁烷可生产丁烯和丁二烯、异丁烷、顺酐、醋酸、乙醛、甲乙酮、卤化丁烷、硝基丁烷、二硫化碳和用作制氢原料等,还可用作气溶剂和发泡剂。

从进展趋势看,正丁烷及其下游产品供大于求、利润率持续降低将是尔后10年全世界市场的要紧特点。

各类基于正丁烷的深加工线路如BPAmo2co-Lurgi合作开发的Geminous工艺、Huntsman-Taverner和BASF-Taverner的氧化-酯化-加氢工艺、DuPont公司的THF(四氢呋喃)工艺等也将成为全世界新的进展方向。

生产乙烯是正丁烷最大且最具潜力的应用途径,但受其它裂解原料本钱的制约。

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工艺因其原料价廉、对环境污染轻取得迅速的进展,成为顺酐生产工艺的主流。

目前全世界顺酐生产能力80%以上采纳正丁烷线路,而且最近几年来仍维持较快进展势头。

 

我国利用正丁烷生产顺酐的技术还很掉队,仅有的3套正丁烷法生产顺酐的生产装置目前有2套已经停产或转产。

正丁烷氧化制醋酸副产甲乙酮是生产醋酸的传统线路,但最近几年来受到甲醇羰基化生产线路的冲击,各生产厂家已纷纷改变生产线路。

1,4-丁二醇与对苯二甲酸能够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工程塑料,可用于电子电器元件和零部件和汽车工业中。

顺酐酯化加氢生产1,4-丁二醇被以为是最经济和最有前途的生产工艺线路。

在下游氨纶聚氨酯、PBT工程塑料、γ-丁内酯等行业带动下,以后国内1,4-丁二醇需求将呈快速增加趋势,最近几年我国1,4-丁二醇需求年均增加率有望高达15%。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了正丁烷通过顺酐,顺酐直接加氢水解生产丁二酸并联产γ-丁内酯技术。

丁二酸在食物、医药、表面活性剂、绿色溶剂、生物可降解塑料等领域具有普遍的应用前景,其衍生物的化学产品市场潜力每一年超过270kt。

丁二酸作为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要紧原料是最具有进展前景的领域,估量到2021年国内PBS需求量将达到1Mt/a,需要丁二酸350kt/a,而我国丁二酸年生产能力尚不足50kt,丁二酸的市场增加空间十分庞大。

目前,由于正丁烯和丁二烯需求量增加,增进了正丁烷脱氢工艺进展,国外成熟的工艺有Fumulus公司的Catofin工艺、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Phillips公司的蒸汽活性转化(STAR)工艺和Progestin公司的流化床脱氢(FBG)工艺。

其中正丁烷脱氢催化剂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热点。

异丁烷

异丁烷脱氢生产高纯度异丁烯是解决异丁烯欠缺问题的要紧技术之一,目前国外已经开发的工业化技术有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Fumulus公司的Catofin工艺、Phillips公司的STAR工艺、Progestin公司的FBD-4工艺、Kinde公司的Kinde工艺。

我国的科研机构也在踊跃研究异丁烷脱氢催化剂,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等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必然功效。

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异丁烷脱氢技术,采纳Pt-Sn催化体系,是具有国有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异丁异丁烷与正丁烯的烷基化是炼油工业中提供高辛烷值组分的一项重要工艺,目前开发的新工艺有Fumulus公司和Bellinzona公司开发的Alkyclean工艺、UOP公司的Acetylene工艺,基于负载型磺酸盐/SiO2催化剂工艺,和固体酸催化工艺。

与传统的HF法和H2SO4法相较,幸免了侵蚀性强、环保差等问题。

异丁烷与丙烯一路通过哈康(Balcon)共氧化法制环氧丙烷,联产叔丁醇(TBA),与传统的氯醇法相较,不仅大大地降低了三废处置量,而且也降低了环氧丙烷的生产本钱。

由于受到原料来源和联产品叔丁醇市场的制约,因此最近几年来新建的环氧丙烷装置多采纳乙苯与丙烯共氧化法,采纳异丁烷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的新建装置很少。

由于本钱和环保方面的优势,异丁烷选择氧化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最近受到普遍关注。

Alfa-tochem公司和日本住友公司的以异丁烷为原料生产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生产工艺取得了必然的进展,但还未取得冲破。

缘故是当异丁烷单程转化率较高时,产品的选择性就很低。

如采纳负载钯和钼的新型多组分催化剂,异丁烷单程转烷经氧化取得过氧化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氧化、羰基化可取得国内外关注的绿色环保的碳酸二甲酯化工产品。

最近几年来异丁烷(HC-600a)被开发用作冰箱制冷剂替代二氟二氯甲烷(CFC-12)和1,1,1,2-四氟乙烷(HFC-134a),用异丁烷作制冷剂几乎可不能造成气候变暖,而且能够增进冷却效率。

  目前国外利用较多的主若是炼厂和油田副产的异丁烷,其要紧用于共氧化法生产环氧丙烷、脱氢生产异丁烯、芳构化制芳烃。

采纳异丁烷和丙烯共氧化法可生产环氧丙烷并联产叔丁醇,其中环氧丙烷是低本钱生产1,4-丁二醇的原料。

由于受到原料来源和联产品叔丁醇市场的制约,最近几年来新建的环氧丙烷装置多采纳乙苯与丙烯共氧化法。

  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是解决异丁烯欠缺问题的要紧竞争技术之一,包括异丁烷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