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8602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docx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

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设计书

第一章前言

第一节目的任务

安徽大别山区由于独特的地质背景和广泛分布的变质岩地层,蕴藏着多种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主要金属矿产有:

铁、铬、钛、铜、铅以及水晶、云母等多种非金属矿产。

安徽省枞阳县文发铜贸有限责任公司为了大致查明岳西县大花坪一带铜、铅多金属矿资源情况,为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特委托合肥斯特恩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在该勘查许可证(勘查许可证号:

T34120080902014298)范围内开展地质普查工作。

其工作目的任务是在综合分析、系统研究普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地质填图,槽探、钻探等勘查手段,大致查明该区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变质岩等特征;大致查明含矿层分布规律、产状、形态、规模等情况,并探求资源储量;为下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提出建议。

第二节工作区范围和地理条件

一、工作区范围

普查区位于岳西县西南250°方向约70Km,行政区划隶属白帽镇管辖,普查区面积为11.80Km2。

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5°53′00″,北纬30°48′00″。

探矿权有效期限:

2008年9月4日至2010年9月4日。

探矿权范围由下列4个拐点坐标圈定。

见表1-1。

二、交通位置

省道S318从勘查区北部通过,经S318向东达岳西后与六(安)——潜(山)高速相连,可达全国各地。

交通较为便利。

程控电话早已开通,通信敏捷。

见交通位置图(图1-1)。

探矿权范围表1-1

拐点编号

地理坐标

直角坐标

北纬

东经

X

Y

G1

30.4900

115.5200

3411258.7

391550.1

G2

30.4900

115.5400

3411226.8

394740.0

G3

30.4700

115.5400

3407530.9

394703.7

G4

30.4700

115.5200

3407562.7

391512.7

注:

平面坐标为54北京坐标系

三、自然地理环境

普查区地处大别山腹地。

普查区四周属中低山地形,一般山峰海拔标高为+600m~+800m,工作区内最高峰为犁头尖(+925.8m);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210m左右。

地形切割程度较高,相对高差约为200~700m。

区内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有北西向河流从查区北部流过。

四、气候条件

该地区属亚热带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水量充沛,年降水量1400mm左右,每年春、夏季为集中降水期,尤其以7、8月份为主。

年平均气温16℃,无霜期212天。

五、社会经济概况

查区经济不发达,尚属贫困山区。

人多地少是该地区的主要特点,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油菜等为主,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毛竹、茯苓等。

地方工业不发达,矿业开发较落后。

 

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

第一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1、基础地质调查

解放前基本上属于空白区;解放后五、六十年代,原北京地质学院对大别山进行过1∶20万和1∶50万区调工作;六、七十年代,原地质部航测大队等单位对本区进行了航磁测量工作;1974年由湖北省区调队完成了1∶20万罗田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本世纪初,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引进“三大岩类”新方法对本区进行了地质填图,1∶5万杨柳湾幅、1∶25万太湖幅涵盖本区。

2、综合专题研究

80年代以来,区内开展了总结及专题研究工作,较系统的有《湖北省区域地质志》及《安徽省区域地质志》等专著。

 

第二节区域地质特征

一、地(岩)层:

查区属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广布古-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大别山岩群”。

由于经历了长期强烈的构造和变质作用改造,查区地(岩)层组合复杂,形成一套孤立分布、无序、多期次变质变形叠加的非正常岩石地层体,区内岀露的变质表壳岩主要为古-中元古界桥岭组(Pt1-2q)、程家河组(Pt1-2c):

1、古-中元古界桥岭组(Pt1-2q):

深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榴辉岩透镜体,上部为浅灰色、白色白云斜长片麻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及榴辉岩斜长角闪岩。

2、古-中元古界程家河组(Pt1-2c):

灰色斜长片麻岩、大理岩夹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及团块状榴辉岩。

二、侵入岩

1、古-中元古界变质超镁铁质岩

主要为榴辉岩、斜长角闪岩、辉长岩以及角闪石岩等,多以透镜状、岩块状零星分部。

2、新元古代侵入岩

区域出露的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有

(1)银河片麻岩(YgnI):

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

(2)河图铺片麻岩(HgnI):

岩性主要为细粒花岗闪长质片麻岩;(3)金家铺片麻岩(JgnI):

岩性主要为细粒英云闪长质片麻岩。

3、中生代侵入岩

区域广泛出露的中生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与围岩具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呈岩株、岩瘤、岩枝状,主要为燕山期侵入产物。

(1)司空山超单元:

由店前河单元(K1D)、羊角河单元(K1Y)、桥埠滩单元(K1Q)组成,岩性主要为中粒、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细粒含斑花岗闪长岩。

(2)英山尖超单元:

由主卜寨单元(K1zb)、白凤尖单元(K1B)组成,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细粒花岗闪长岩。

(3)独立单元:

由徐良单元(K1X)、竹林潭单元(K1Z)组成,岩性主要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细—中细粒花岗闪长岩。

此外,还零星岀露燕山期大理岩、二长花岗岩、伟晶岩、花岗岩以及闪长岩等岩脉。

三构造

查区紧临水吼—五河—英山剪切带,属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西段,主要出露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的叠加和改造,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1、褶皱

查区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机制褶皱的叠加,使得多期形成的褶皱形态、特征较为复杂,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2、断裂

本区断裂构造较强烈,主要分为韧性变形与脆性变形,主要以北东向为主。

四、区域矿产

区域内矿产主要为非金属矿,有石英矿、云母矿以及蛭石矿等,其中石英矿、云母矿已被当地群众开采。

第三节工作区地质特征

(一)地(岩)层

查区广布古-中元古界中深变质“大别山岩群”,属南秦岭-大别山地层区。

由于经历了长期强烈的构造和变质作用改造,查区地(岩)层组合复杂,形成一套孤立分布、无序、多期次变质变形叠加的非正常岩石地层体,区内岀露的变质表壳岩主要为古-中元古界桥岭组(Pt1-2q)、程家河组(Pt1-2c):

1、古-中元古界桥岭组(Pt1-2q):

普查区出露面积较大,主要分布于东部。

深灰色黑云斜长片麻岩,夹斜长角闪岩、榴辉岩透镜体,上部为浅灰色、白色白云斜长片麻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及榴辉岩斜长角闪岩。

2、古-中元古界程家河组(Pt1-2c):

灰色斜长片麻岩、大理岩夹透镜状斜长角闪岩及团块状榴辉岩。

大面积出露于查区中部。

3、第四系

沿河流及低洼处零星分布,主要由砾石、砂、亚砂土组成。

(二)古-中元古代变质超镁铁质岩

查区出露的变质超镁铁质岩主要为榴辉岩、斜长角闪岩等,主要以透镜状、似层状零星出露于勘查区中。

(三)新元古代变质侵入岩

查区变质侵入岩主要为银河片麻岩(Ygn):

岩性为中细粒二长花岗质片麻岩,浅肉红色,中细粒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主要矿物成分为斜长石、钾长石、石英,少量黑云母。

(四)中生代侵入岩

查区出露的中生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岩,与围岩具明显的侵入接触关系,呈岩株、岩瘤、岩枝状,主要为燕山期侵入产物。

燕山期岩脉

查区还零星出露燕山期大理岩脉、二长花岗岩脉、伟晶岩脉、花岗岩脉以及闪长岩脉等。

(五)构造

查区水吼—五河—英山剪切带之南,属于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带的西段,主要出露高压变质带的岩石,由于后期强烈的构造变形的叠加和改造,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地质构造极为复杂。

1、褶皱

查区褶皱构造十分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不同机制褶皱的叠加,使得多期形成的褶皱形态、特征较为复杂,总体呈北东向展布。

2、断裂

本区断裂构造较强烈,主要分为韧性变形与脆性变形,主要以北东向为主。

(六)矿(化)体特征

矿(化)体位于燕山期大理岩脉、伟晶岩脉中,呈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呈细粒侵染状产出。

主要蚀变为黄铁矿化、黑云母化等。

 

第三章工作部署

第一节工作部署原则

本次普查工作在系统地收集该地区以往有关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和研究,全面熟悉和掌握工作区地质情况。

本着由面到点、由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由疏到密的原则,充分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普查找矿工作,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工作部署方案科学、合理、规范、严格,以最小的投入,确保重点,扩大外围,完成普查工作目标任务。

第二节总体工作部署及工作安排

在充分研究以往地质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继续开展1∶10000地质填图,进一步掌握区内地质特征,了解区内控矿因素特征。

在地质填图成果的基础上,布置槽探和钻探工程,对重要地质界线和矿体边界、形态、矿石质量进行控制和了解。

具体安排如下:

1、2010年9~2011年9月:

开展野外1∶10000地质填图5.8平方千米;1∶5000地质填图4.0平方千米;槽探施工100立方米。

2、2011年9月~2011年10月:

进行阶段性地质成果总结,提出下一步地质工作建议。

3、2011年11月~2012年2月:

根据上一阶段地质工作成果,布置钻探工程进行深部控制。

4、2012年3月~2012年8月:

野外验收、室内综合整理、编制报告,提交工作成果。

第四章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第一节地质填图

第一阶段设计开展1∶10000地质填图,,重点了解勘查区及其外围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分析成矿地质背景,阐明区内成矿作用规律。

本阶段工作结束后,根据阶段性地质成果,确定和调整下一阶段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设计开展1∶5000地质填图,研究矿床地质特征及围岩蚀变、矿化作用等。

地形底图采用1∶10000地形图,野外地质观察点采用GPS技术方法进行控制。

地质填图的主要技术要求包括:

①地质填图路线以穿越法为主,辅以追索法。

穿越路线一般垂直于工作区构造线方向,即平行勘探线方向,对于重要的地质界线、构造及含矿带等,采用追索法。

②地质编录除文字描述、数据记录外,加强必要的野外地质素描与地质摄影,做到文、图并茂,互为补充;野外手图表示的内容与地质记录相互吻合;③地质编录采用统一的格式和要求,使用的各类地质代号、符号应严格执行《GB958—89图例标准》。

地质剖面实测及槽探编录也使用统一的标准。

本次设计1∶10000地质填图面积5.8平方千米;1∶5000地质填图面积4.0平方千米

第二节槽探及取样工作

槽探工程主要根据地质填图工作成果,工程布置的目的是用于揭露含矿层位及边界,尤其是工作区内地表出露的矿化点,了解其地质特征及含矿性,控制地表矿体、揭露重要地质界线,了解构造特征,追索和控制矿(化)体的地质界线等。

探槽布置应与所揭露的地质体或构造线方向相垂直,视具体情况确定其工程规格及工作量。

槽探工程垂直地质界线或矿体走向按150米间距布置,揭露基岩深0.2米。

局部覆盖层较厚,可适当加宽探槽,以达到地质目的。

地表取样采用刻槽法,刻槽断面10×3厘米,单样取样长度一般为1-2米。

本次设计工作量为100立方米/3条。

第三节钻探及取样工作

钻探工程应在综合分析各项地质勘查资料和地表槽探成果的基础上,合理布置,用于了解矿体延深及矿石质量变化。

采用先进的钻探工艺,确保“六项指标”合格,要求施工最终钻孔直径不得小于75mm。

勘探线方向和矿体走向垂直,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勘探线上。

勘探线平行排列。

钻孔竣工后测定孔位坐标。

为提高勘探工程质量,还需保证:

①岩(矿)体和矿体顶、底围岩板3~5m采取率平均不得低于80%,采取率低于80%的不能连续超过5m,否则,要采取补救措施。

围岩岩芯分层采取率平均要达到65%以上;②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必须按有关规定系统测量顶角和方位,保证测斜数据准确可靠,符合设计要求;③钻孔完工后,必须进行封孔质量检查和评述,埋设好孔口标志。

总体设计钻探工作量为100米/1孔,设计施工钻孔位置应根据地质填图及槽探等综合地质成果进行设计,工作量可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

 

第五章实物工作量及经费预算

本项目主要实物工作量为1∶10000地质填图5.8平方千米;1∶5000地质填图4.0平方千米;槽探工作量100立方米,钻探工作量100米。

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编制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进行项目设计预算。

本项目所需投资总额为28.19万元,其中第一年度预算投入资金为12万元,第二年度预算投入资金为16.19万元。

第六章组织管理和项目人员组成

成立项目部,实行项目管理,其下分设地质综合组、探矿组。

项目人员由矿产地质、测绘、探矿及水文等专业技术人员及若干名技术人员组成,其中:

项目负责:

1人(高级工程师);

矿产地质人员:

2人(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工程师);

水文地质人员:

1人(名工程师);

钻探技术工人:

8人。

 

第七章技术安全保障措施

我公司收集了该区大量的地质资料,这对普查找矿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具有一批年富力强、高效精干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力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与有关单位通力协作,走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路子;加强技术人员专业知识的提高、更新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及新理论。

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尤其要注重钻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加强岗前培训,特殊行业要持证上岗,设置专业安全人员。

项目施工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主要执行《固体矿产勘查普查暂行规定》(DD2000—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固体矿产普查总则》(GB/T13687—9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DZ/T0214—2002)、《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等国标及行标,制定详细的地形测量、地质测量、山地工程及钻探工作等技术质量要求和岗位责任制。

责、权、利三者相结合,奖罚分明。

实行项目专款专用、保证资金到位,采用工作质量、速度与经济报酬相挂钩的办法,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及积极性。

该项目质量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将实行四级质量监控体系:

①承担项目的人员自查,自查率100%;②项目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检查率达70%;③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定期进行监督检查;④项目业主组织专家抽查。

第八章预期提交成果

预计2012年8月提交成果。

预期主要成果:

提交《安徽省岳西县大花坪地区铜铅多金属矿普查地质报告》一份(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