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6380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28.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二轮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专题卷全国通用3.docx

届二轮变异育种和进化专题卷全国通用3

变异、育种和进化

一、单选题

1.某雌性果蝇(2N=8)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产生的三个极体的基因型为A、A、aXBXb

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2条X染色体

C.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

D.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中有的不含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某雌性果蝇(2N=8)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说明该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aXBXb,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次级卵母细胞经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基因型都是aXBXb,第一极体经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基因型都是A,A正确;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4条X染色体,B错误;第一极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3条染色体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该卵原细胞产生的极体中有2个不含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D正确。

【考点定位】异常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根据题意,某雌性果蝇(2N=8)的一个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XBXb,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xBXb的卵细胞,说明该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对性染色体没有分离,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基因型为aXBXb,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次级卵母细胞经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体基因型都是aXBXb,第一极体经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基因型都是A。

2.下图表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情况,有关①②③④叙述正确的是

A.缺失、重复、易位、倒位B.缺失、倒位、重复、易位

C.缺失、易位、重复、倒位D.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可知,①是缺失,②是倒位,③是重复,④是易位,B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和分析图形能力。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A.红细胞的形状发生了改变B.信使RNA上一个碱基的改变

C.血红蛋白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D.基因上一个喊基对的改变

【答案】D

【解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原因是由于基因突变使转录的mRNA中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使翻译过程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使正常的血红蛋白变成异常血红蛋白,红细胞由两面凹的圆饼状变成镰刀状,因此使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即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改变,故选D。

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胎儿时期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基因突变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化

D.突变的基因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少和替换,这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化;DNA分子是双链结构,在复制时,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胎儿时期细胞不停地分裂,所以也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则突变的基因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但不产生新的基因型

B.DNA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环境因素可诱导基因朝某一方向突变

D.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在在,但在自然状态下,突变的频率很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因为这时候DNA的双螺旋结构打开,容易出错。

,基因突变大多是有害的,但对于生物进化是有利的;无论是有细胞核的还是没有细胞核的生物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基因突变率低,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所以D选项正确。

考点:

考查有关基因突变知识。

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6.假设a、B为玉米的优良基因,位于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实验小组用不同方法进行了实验(见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过程①表示诱变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

B.过程②③④属于杂交育种,aaB__的类型经过④后,子代中aaBB所占比例是5/6

C.过程⑤⑦使用的试剂一般为秋水仙素,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D.过程⑥⑦表示单倍体育种,其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最大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可知,过程①用射线照射,属于诱变育种,其优点是能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故A正确;aaB自交,aaBB的概率为1/3×2/3×1/4=1/2,故B错误;在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过程中,通常都使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使之染色体数目加倍,故C正确;过程②⑥⑦表示单倍体育种,其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育种,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识图的能力。

7.图1表示某种二倍体动物处于细胞分裂某时期的图像;图2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变化与分裂时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①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则该变异发生于图2的EF段

B.②图像的变化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发生于图2的CD段和EF段

C.若③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则该变异主要发生于图2的CD段

D.图1中①②③的变异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只有①变化的结果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答案】D

【解析】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内发生的变异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基因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即该变异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而此时细胞内的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图2中的CD段,A项错误;细胞②中右侧的两条子染色体的颜色不同,说明该变异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所致,属于基因重组,发生于图2的CD段,故B项错误;细胞③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该细胞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所以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该变异主要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即主要发生于图2的BC段,C项错误;图1中①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②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③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但只有①变化的结果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D项正确。

【考点定位】生物的变异、细胞的减数分裂

【名师点睛】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判断

(1)根据概念判断:

①如果是基因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基因内部发生了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产生了新基因,则为基因突变;②如果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包括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而引起的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而引起的基因重组,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中的基因重组等),则为基因重组。

(2)根据细胞分裂方式判断: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②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可能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

(3)根据染色体图示判断:

①如果是有丝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②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③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两条子染色体(颜色不一致)上的两基因不同,则为交叉互换(基因重组)的结果。

2.易位与交叉互换的区别

项目

染色体易位

交叉互换

图解

发生于非同源

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原理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属于基因重组

观察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8.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含1个染色体组

B.雄果蝇1个染色体组由3条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组成

C.1个染色体组中可存在或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D.1个染色体组只含某种生物生长发育的部分遗传信息

【答案】C

【解析】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因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1个染色体组,例如普通小麦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含3个染色体组,A错误;雄果蝇1个染色体组由3条常染色体和X或Y染色体组成,B错误;染色体组是由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1个染色体组中可存在或不存在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1个染色体组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含某种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D错误。

9.原生生物界的细胞类型和数目的特征是(  )

①细胞类型为真核细胞

②细胞类型为原核细胞

③细胞数目为单细胞或群体

④细胞数目为单细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原生生物界主要是指原生动物、真核单细胞藻类等一些生物,这些生物的特点是由真核细胞构成,多为单细胞或多细胞群体。

原生生物是简单的真核生物,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份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这个界别是真核生物中最低等的。

所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0.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错误叙述是

A.染色体变异的致死机会大于基因突变B.突变基因都能遗传给后代

C.有丝分裂和减数过程中都可以发生D.发生于生殖细胞才可以遗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知识,要求考生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而分析、判断各选项,此题难度不大。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染色体变异的致死概率大于基因突变,A正确;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但是不一定都遗传给下一代,如体细胞突变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有丝分裂和减数过程中都可以发生,C正确;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发生于生殖细胞可以遗传给后代,D正确。

11.由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可能具有与亲代不同的基因型,其主要原因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A

【解析】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A项正确;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但不是产生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的主要原因,B项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在多数情况下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故也不是产生多样化基因组合的子代的主要原因,C、D项错误。

12.经检测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其性状并没有发生变化

,其原因是()

A.遗传信息没有改变    B.遗传基因没有改变

C.遗传密码没有改变   D.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没有改变

【答案】D

【解析】基因突变不改变生物性状的原因有这样几种情况:

 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某些基因突变,但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发生变化。

 ②隐性突变在杂合子状态下,也不引起性状改变。

 ③某些基因突变,对应蛋白质个别位置的氨基酸改变,但并不影响蛋白质功能,不影响性状。

基因发生突变,生物的遗传信息一定会发生改变,通过转录也会导致遗传密码的改变,如果生物性状没有发生改变,可推测该基因控制的蛋白质结构没变。

13.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工诱导的突变基因都是有利的

B.基因突变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C.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D.在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频率是很低的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突变的特点之一是害多利少性,故A错误;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基因,故C正确;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故B正确;自然情况下,基因突变的特点具有低频性,故D正确。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突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4.下图为利用纯合高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

B.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C.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D.④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杂交,②是减数分裂,③是花药离体培养,④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

①过程是让两个各具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②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配子中的染色体带有全部的遗传信息,C错误;实施④过程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D正确。

【考点定位】杂交育种

1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

B.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对应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A正确、B错误;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错误;同卵双生兄弟间的基因型应该相同,所以他们之间性状的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可能是突变或环境因素导致的,D错误。

16.下面是某些生物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的模式图,其中属于染色体缺失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该图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错误;该图是染色体片段的重复,重复了片段4,B错误;该图表示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成的倍数增加或减少,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错误;该图表示染色体片段的缺失,缺失了片段3和4,D正确。

【点睛】对于染色体变异类型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7.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植株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生物的变异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改变基因结构

D.基因重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基因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三倍体植株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的种子发育成的西瓜是三倍体植株,故A正确;生物的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因而有的不可以遗传给后代,故B错误;染色体结构变异可改变基因结构,故C错误;基因重组过程中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故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变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

B.人工诱变育种改变基因结构,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

D.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不利,但也会出现少数优良性状,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A正确;人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改变基因结构,但不能缩短育种年限,B错误;可用诱变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C错误;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D错误。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变异与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一般通过杂交、选择、纯合化等手段

B.通过人工诱变可提髙基因的突变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C.诱导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的纯合子,就成为可育良种

D.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种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一般通过杂交、选择、连续自交进行纯合化等手段,A正确;人工诱变可提髙基因的突变率,同时诱变因子也能导致染色体畸变,B正确;诱导二倍体的单倍体的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是纯合子,而多倍体的单倍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不一定是纯合子,C错误;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或萌发种子,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0.(2015•山东模拟)图1为某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D段含有4个染色体组,12个DNA分子

B.FG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D.右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处于曲线图的HI段

【答案】C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

【分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又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而经过有丝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不变,因此仍然存在同源染色体;而减数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且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分离.分析图解:

图1中,AF区段表示有丝分裂,FG区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区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阶段.

图2中,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因此该细胞是处于减二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解:

A、曲线图表示的是二倍体动物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CD段表示的是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量加倍,染色体组有4个,由分裂示意图可以看出,此动物体细胞中含有6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数加倍,DNA分子数也加倍,为12个,A正确;

B、FG段表示第一次减数分裂,此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片段的交叉互换造成的,C错误;

D、右图表示第二次减数分裂,此时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着重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特点的掌握,难度适中.考生要能够通过细胞分裂图判断细胞所属时期,并且明确②⑤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也可能是交叉互换;乙图中表示的是同源染色体的对数,因此可以根据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判断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

21.雄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

XO等,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等。

现有一只基因型为XbXb白眼雌果蝇和基因型为XBY的红眼雄果蝇杂交,后代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M。

果蝇M产生的原因不可能是

A.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B.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C.亲本雄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缺失现象

D.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B

【解析】白眼雌果蝇的必定至少含有2个X^b且不含任何X^B,理论上,B基因来自雄果蝇,若突变为b,则可产生白眼雌性,A正确;雌果蝇无论如何突变,其雌性后代都会结合来自雄果蝇的B基因,从而表现为红眼,B错误;若雄果蝇配子染色缺失,则后代可能为白眼雄性(X^bO),C正确;雌果蝇配子加倍与Y结合,产生雌性白眼后代,D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

22.单倍体是指

A.含有一个染色体的个体

B.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C.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

D.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答案】D

【解析】单倍体通常是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不论含有几个染色体组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都为单倍体,故选D。

23.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杂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是杂交育种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

C.过程③主要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D.过程④通常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答案】D

【解析】略

24.韭菜的体细胞中含有32条染色体,这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结构,韭菜是

A.二倍体B.四倍体C.六倍体D.八倍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32条染色体有8种形态,说明有4条染色体形态是相同的,而这4条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应分别分布在不同的染色体组中,故应是四倍体,故B正确。

其余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5.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上的一个个片段代表一个个基因,DNA碱基的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B.参与基因表达的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C.丙肝病毒的RNA分子复制出的子链即是其遗传物质

D.染色体变异都是在染色体断裂后发生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A.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才表示基因,A错误;B.核糖体内mRNA片段含有6个碱基的长度,所以核糖体具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B正确;C.丙肝病毒的RNA分子复制出的子链与其遗传物质互补,C错误;D.染色体变异包括数目变异和结构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是因为染色体断裂造成的,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中,染色体是不需要断裂的,D错误。

考点: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的知识网络

26.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C.一个基因只可以向一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一般是不同的;错误。

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错误。

C.一个基因只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具有不定向性;错误。

D.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一般是间期发生,中期也可能发生;正确。

考点:

基因突变的特点。

点评:

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27.一个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2N=4,其染色体DNA双链均带32P标记,将该细胞置于不含放射性的培养基中,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得到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目记为相应数字,不考虑变异,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2\2\2\2B.4\4\0\0

C.4\3\1\0D.3\3\2\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的2体细胞含有4个DNA分子,以其中一个DNA分子为例分析.细胞有丝分裂一次,细胞中的DNA复制一次.一个被32P标记的DNA分子在31P的培养基中复制一次形成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这两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31P.这2个DNA分子在含有31P的原料中再复制一次,形成4个DNA,这四个DNA分子中,有两个DNA是一条链含有32P,一条链含有31P,还有两个DNA都含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表格类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