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6249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docx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

文明礼仪培训内容3

礼仪知识

1、什么是礼仪?

答:

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

答:

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3、什么是礼节?

答:

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4、什么是仪表?

答: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

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5、什么是仪式?

答:

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6、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

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7、礼仪的四个原则是什么?

答:

尊重的原则、遵守的原则、适度的原则、自律的原则。

8、礼仪的四个功能是什么?

答:

沟通功能、协调功能、维护功能、教育功能。

9、为什么说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答: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10、为什么要讲究礼仪?

答:

讲究礼仪并非是个人生活小节或小事,而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11、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答:

对社会来说,礼仪能够改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净化社会风气,提高社会文化素质。

12、礼仪对个人的作用是什么?

答:

对于个人来说,礼仪可以建立自尊、增强自重、自信、自爱、为社会的人际交往铺平道路,处理好各种关系。

13、加强个人自身修养要做到什么?

答:

(1)要自觉提高个人品德修养;

(2)要有正义感和原则性;(3)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肋人为乐。

14、怎样陶冶自我情操?

15、交友的原则是什么?

答:

诚实守信、与人为善、宽宏大度、不卑不亢。

16、什么是化妆?

答:

化妆是人们在政务、商务、事务及社交生活中,以化妆品及艺术描绘手法来装扮自己,以达到振奋精神和尊重他人的目的。

17、仪表礼仪应注重什么?

答:

应该注重仪表的协调,注重色彩的搭配,注重场合。

18、佩戴饰物要注意什么原则?

答:

无论佩戴的是何种饰物,都必须配合自己的体型、脸型及服装的美感。

19、佩戴戒指在不同的千指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答:

一般来说,戴在食指上表示求婚;中指上表示正处往热恋中;无名指上表示已订婚或结婚;小指上则表示独身;而大拇指上一般不戴戒指。

20、选择项链主要考虑哪些方面?

答:

项链的选择,价格并不重要,个管是什么样的款式,与年龄、肤色、服装的搭配协调才是主要的。

21、说明饰物中耳环的作用?

答:

耳环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有保护视力、防治眼病、预防和治疗近视的作用。

22、选戴手镯时应注意什么?

答:

如果只戴一个手镯,应戴在左手上;戴两个时,可每只手戴一个,也可以都戴在左手上;戴三个时,应都戴在左手上,不可一手戴一个,另一手戴两个;手镯要与戒指、服装样式协调统一。

23、胸针是一种什么样的装饰品?

答:

胸针是人们佩戴在胸前的一种装饰品,广义的胸针包括别针、插针、胸花等。

24、选戴眼镜时应注意什么?

答:

眼镜影响整个面部轮廓的印象,选戴时应注意镜框形状和脸型必须平衡:

镜框颜色应与肤色相协调。

25、女性的披肩起什么作用?

答:

披肩除了装饰外还有应付早晚温差大的作用。

26、女性皮包的作用?

分为几种?

答:

是女性在各种场合中都不可缺少的饰物,它既有装饰价值又有实用性。

就外型和用途来说可以分为三种:

肩挂式、平提式、平拿式。

27、女性服饰中丝补袜的作用?

答:

一双漂亮的丝袜可以衬托出女性腿部的曲线美和神秘感,丝袜是女性必备的服饰。

28、戴什么面料的手套可使女性显得温柔,更加女性化?

答:

针织手套。

29、行握手礼要注意什么?

答:

(1)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伸手相握;

(2)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3)男女之间,女士伸出手后,男士才能伸手相握(4)握手时,男士应脱下手套,女士如戒指戴在手套外面可不脱手套;(5)握手时,应伸出右手,绝不可伸出左手;(6)握手的力量要把握适中,既不能有气无力,也不能太用力。

30、跨国文化交流的人如何注意无声语言"手势"的交流?

答: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化习俗,无声语言也因民族而异。

在某一国家或地区内一种手势可能十分普遍,而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内,这种手势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意思完全相反。

所以进行跨国文化交流的人来说,最保险的行动准则是"入乡随俗",这样可以避免误会,避免陷入困境。

31、简要说明接待礼仪的重要性。

答:

迎来送往是社会交往接待活动中最基本的形式和重要环节,是表达主人情谊、体现礼貌素养的重要方面。

尤其迎接,是给客人良好印象的最重要工作。

32、简述接待人员在走廊的引导方法。

答:

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33、简述接待人员在楼梯的引导方法。

答:

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走在后面。

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34、简述接待人员在电梯的引导方法。

答:

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应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由接待人员按开电梯门,让客人先走出电梯门。

35、简述接待人员在客厅的引导方法。

答:

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

如客人错坐下座时,应请客人改坐上座(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

36、乘车礼仪中小轿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

如有司机驾驶时,以后排右侧位为首位,左侧次之,中间座位再次之,前座右侧殿后,前排中间为末席,如果由主人亲自驾驶,以驾驶座右侧为首位,后排右侧次之,左侧再次之,而后排中间座为未席,前排中间座则不宜再安排客人。

37、乘车礼仪中旅行车的座位如何排定。

答:

司机座后第一排即前排为尊,后排依次为小,其座位的尊卑以每排右侧向左侧递减。

38、馈赠礼仪中礼物应如何选择?

答:

一是向受礼者较为接近的人打听来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另一是靠自己平日观察他的爱好,留心他说过需要什么,这样出其不意,让他收到一份渴望已久,非常适合的礼物。

文明礼仪知识题库

一、填空

1.礼仪是由礼仪的主体,礼仪的客体,礼仪的媒体,礼仪的环境等四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

2.礼仪依据其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的不同,大致上可被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等几大分支。

3.个人修饰仪容时,应当引起注意的通常有头发、面容、手臂、腿部、化妆等五方面

4.学习应用公共礼仪应当掌握好它的三条基本原则遵守公德、勿碍他人、以右为尊。

5.交往礼仪中的三a原则是接受对方重视对方赞同对方。

6.做客礼仪的核心之处在于客随主便礼待主人要遵循有约在先上门有礼为客有方的原则。

7.在保加利亚、印度、伊朗,当有人请你喝饮料,你如果点头,那就只能渴着,因为那儿的习惯是"点头不算,摇头算"。

8.礼貌是人和人之间在接触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9.在日本,如果对方是女医生、女议员、女律师,一般称为"先生"。

10.问候用语分为标准式和时效式两种。

11.记录电话有簿记、板书、录音三种主要方法。

12.在生活、工作中,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不一致时,切忌以势压人,最好的办

法是避免争论,求同存异。

13."tpo"原则要求人们的穿着、化妆和佩带首饰均应兼顾地点、时间、目的,而不能毫无章法。

14.馈赠是亲朋好友间不可缺少的一种非语言的交往形式,"礼轻情意重"是赠送礼品最基本的原则。

15.现代社会的一般交际活动要遵守:

女士优先、守时惜时以及在公共场合不妨碍他人等三大准则。

16.孔子在2500年以前,就主张入境问俗,欧美也有相似的古谚:

"在罗马行如罗马人"。

17.信访工作中,在对待来访者的态度上,既不能毫无热情,又不能无原则的同情。

18.在外交语言中,说双方"充分陈述了自己的观点","阐明了各自的立场",这是意味着双方会谈仅止于各谈各的,基本上没有共同点。

19.当今在正式场合中最受欢迎的演讲方式是"借助讲稿而又不照本宣科"。

20.西方人把拇指朝下表示"坏"或"差"的意思。

21.握手人与对方关系的"亲密度",在直接观察到右手相握又有左手上前时,左手拥肩表示最亲热的关系。

22.当我们接待外宾或出国访问时,我们给予别人的最初印象完全在我们的衣着和如何穿法上,别人其次才会注意到礼仪和言词,最后才了解性格。

23.欧美人在吃西餐时的饮食方式,往往与饮酒密切相关。

美食之国的法国,历来有"白酒配鱼,红酒配肉"的不成文的规矩。

24.中国人总认为吃饭的目的是联络感情,买卖不在仁义在,所以经常会把"良好关系"摆在谈判的利益之上。

25.在涉外交往中,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注意维护自身形象,特别是要注意维护自己在正式场合留给初次见面的外国友人的第一印象。

26.商务礼仪,它所指的主要是公司、企业的从业人员以及其他一切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士,在经济往来中所应当遵守的礼仪。

27.熟知西装穿着规范的人大都听说过一句行话:

"西装的韵味不是单靠西装本身穿出来的,而是用西装与其他衣饰一道搭配出来的。

28.穿西装时,衬衫的袖长长短要适度。

最美观的做法,是令衬衫的袖口恰好露出来1厘米左右。

29.正式的邀约,既讲究礼仪,又要设法使被邀请者备忘,故此它多采用书面的形式,其中档次最高,也最为商界人士所常用的当属请柬邀约。

30.商界人士所进行的洽谈,又称商务谈判,它是最重要的商务活动之一。

31.在商务洽谈中,正确的态度应当是:

既要讲谋略,又要讲礼仪。

32.举行双边洽谈时,应使用长桌子或椭圆形桌子。

宾主应分坐于桌子两侧。

若桌子横放,则面对正门的一方为上,应属于客方;背对正门的一方为下,应属主方。

若桌子竖放,则应以进门的方向为准,右侧为上,属于客方;左侧为下,属于主方。

33.有一位驰名世界的谈判大师说过:

"所谓洽谈,就是一连串的不断地要求和一个又一个不断地妥协。

"

34.在一般情况下,礼节性的拜访,尤其是初次登门拜访,应控制在一刻钟至半小时之内。

最长的拜访,通常也不宜超过两个小时。

35.商务招待的基本原则是,可以高消费,但是要反对浪费。

36.奉茶时应注意:

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

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37.与陌生人初次交谈,视线落在对方的鼻部是最令人舒服的。

38.剪彩仪式上所需使用某些特殊用具,诸如红色缎带、新剪刀、白色薄纱手套、托盘以及红色地毯。

39.中餐宴会上可以从餐巾的折放上,看出哪个是主位,哪个是客位。

40.一般情况下,敬酒应以年龄大小、职位高低、宾主身份为先后顺序,一定要充分考虑好敬酒的顺序,分明主次。

41.女士在商务交往中的首饰佩戴,原则是"符合身份,以少为佳",不能比顾客戴的多,不能喧宾夺主。

42.商务宴会通常还有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两种形式。

43.公文包被称为商界男士的"移动式办公桌",是商界男士必不可少的。

44.在所有适合于商界女士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裙式服装中,套裙是名列首位的选择。

45.接过名片后一定要认真通读一遍,一来表示重视对方;二来有助于了解对方身份。

46.男士穿西装时一定要注意"三色原则",即身上的颜色总体控制在三种之内。

47.毛料应为西装首选的布料;藏蓝色的西装往往是商界男士首选。

48.与来宾相见之初,迎宾人员一定要主动伸手与对方相握。

49.主人一方通常不宜以节假日、午间、夜间作为招待来宾的时间。

50.宾主双方共同面对房门并座时,以右侧为上,请来宾就座;以左侧为下,由主人自己就座。

51.宾主居于房内左右两侧之中的某一侧时,一般以距离房门较远的座位为上座,应该请来宾就座。

52.与来宾交谈时,要聚精会神,切不可一心二用,所答非所问,更不可忙于其他事务。

53.轿车前排副驾驶座又称为随员座,由陪同、秘书、警卫或助手就座。

54.基督教教徒忌讳的房间号是13号、666号。

55.一般应该让来宾住在餐厅附近的楼层,或距工作点较近,是非常善解人意的。

56.礼品礼仪是指在礼品的选择、赠送、接受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惯例与规范。

57.代表本单位为外单位选择礼品时,应该侧重于它的精神价值和纪念意义,不宜过分强调"含金量"。

58.为外国人选择礼品时要重点突出民族特色。

59.最常见的送别形式有道别、话别、饯别和送行。

60.公务员参加宴会时,最好男士着深色的西服或中山装,女士穿单色旗袍或西服套裙。

61.中餐上菜的顺序是:

先上冷盘,后上热菜,最后上甜食与水果。

62.宴会开始,中餐的湿毛巾只能用来擦手,不可擦脸和嘴。

63.用牙签剔牙时,应该用餐巾或手掌在前面遮挡一下,可能的话,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

64.西餐的刀可以用来切割食物,也可用以把食物拨到叉上。

65.上舞场是,由女方选择双方跳舞之处。

66.一曲结束,男士可在原处向女士告别,或是把对方送归原来的地方。

67.手指甲的长度通常不应长过手指指尖。

68.理发的间隔时间通常是半个月。

篇二:

文明礼仪培训活动内容4

机关文明礼仪知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礼仪是一个人、一个组织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的标志。

一、礼仪的概念

"礼":

表示敬意的通称。

如敬礼、礼貌等等。

"仪":

指法律、准则,典范、表率,程序、形式,容貌、风度,等等。

二、礼仪的原则

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六条原则如下:

(一)尊重原则

尊重是礼仪的基础和灵魂。

尊重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

自尊是人非常重要的需要,一个人有了自尊,才有上进心,才能自信、自强,进而才会有能力、有本领和有成就。

尊重他人主要是指尊重对方的人格,对人要诚心诚意,做到宽厚、宽容、大度。

(二)守信原则

真诚守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条件。

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要心口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三)平等原则

平等是礼仪的特征之一。

在礼仪面前人人平等,务必做到上下一致、长幼一致、男女一致。

(四)得体与适度原则

得体与适度是礼仪的基础和出发点。

过犹不及,过分的热情与礼貌会让人不舒服。

礼仪运用得过了头或不到位,都不能正确表达敬重之意。

要把握好分寸,做到自然得体,恰到好处,在不同场合下,对不同对象都要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落落大方。

(五)沟通与交流原则

沟通是礼仪的手段。

工作中,当我们遇到障碍和矛盾时,就应及时与对方交流,作好解释工作,在交流中达成共识和谅解,

(六)宽容原则

宽容是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手段,也是调解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三、机关文明礼仪的定义

机关文明礼仪是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能与人交往时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并向对方表达友好和善意的过程。

是单位形象和个人文明修养的表现形式。

我们强调机关文明礼仪的建设,其目的主要是改变工作人员已有的陋习,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作风问题无小事。

作风正,队伍强,事业兴。

工作作风不正,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

作风问题不解决,就会影响单位的整体形象,甚至会阻碍发展的步伐。

要转变工作作风,就要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牢记"一切为了市民乘客满意"的服务宗旨。

在工作中,增强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克服推诿扯皮、"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切实做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优质服务。

因此,作为机关工作人员,我们一定要多学习机关礼仪,反复琢磨修炼,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集体形象。

第二部分机关活动礼仪

一、会议礼仪

出席会议时,机关工作人员都应严格要求自己,不应出现以下几点失礼之举:

1、迟到早退;2、四处走动;3、交头接耳;4、接听手机;5、闭目养

神;

6、会场吸烟

二、办公礼仪

办公礼仪是工作人员在办公室内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礼仪应做到:

(一)精神饱满

1、工作人员在办公时间应保持旺盛的精力,以饱满的热情为群众服务,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

不可睡眼惺松,无精打采。

2、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的坐姿、步态要文雅,举手投足要符合职业身份。

迎来送往时要讲文明礼貌,见面时要打招呼问好。

进入别人办公室要先敲门,不可不打招呼就随便闯入。

3、要保持办公室窗明几净,整洁有序。

桌面要经常收拾,及时整理文件资料,办公用品、用具要摆放整齐。

(二)勤于工作

1、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不拖延,不推诿,不马虎应付,不得过且过。

2、要养成专心、细心的工作习惯,不应三心二意,左顾右盼,更不能粗枝大叶、丢三落四。

3、要自觉遵守作息时间和请销假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

4、不要在工作场所和工作时间办理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或利用工作之便处理个人私事。

(三)待人接物与同事间的关系

1、与同事的关系。

要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信任。

要以诚相待,尊重别人,不骄不躁,不分新疏。

应注意以下细节:

(1)对同事的困难应主动问询,表示关心,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力给予帮助。

(2)物质上的往来应一清二楚。

同事之间相互借钱、借物等,应记在备忘录上,提醒及时归还,以免引起误会。

(3)不在背后议论同事的隐私。

(4)对自己的失误或同事间的误会,应主动道歉说明。

2、与上级的关系。

要增强服从意识,下级服从上级,服从命令听指挥,应注意以下细节:

(1)尊重领导并注意维护领导的威信。

(2)服从领导在工作方面的安排。

(3)对领导的工作不能求全责备,应多出主意,帮助领导干好工作。

(4)在工作中给领导提建议时,要考虑场合,讲究方法,注意维护领导的威信。

(5)应通过自己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赢得领导的信任和认同。

3、与下属的关系。

领导要摆正与下级的关系,对下级要多关心、支持、体谅和爱护。

(1)要尊重下属。

(2)要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3)要宽待下属。

(4)要努力提高个人的人格魅力,使下属心服口服。

(5)要放手使用德才兼备的下属,多肯定、多鼓励。

4、与外来访客的关系

工作人员在接待外来访客时,要做到热情周到、真诚帮助,一视同仁、不厌其烦。

应注意以下细节:

(1)对待登门来访者,要以礼相待。

客人来访,应主动起身迎接,热情问候,不要不理不问。

称呼上要有礼貌,谈话中应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客人告辞时,应起身相送,握手作别,互道再见。

(2)遇到群众上门相求,要来者不拒,有求必应,真心实意地尽一切可能帮助来访者。

(3)对来访者要平等对待,一视同仁,不要分三六九等,亲疏有别,更不可凭个人好恶行事,让来访者感到"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

(4)接待来访者时,应端正工作态度,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为他们排忧解难。

5、引荐客人

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经常会遇到来访者要求与单位领导见面,通常需要引见和介绍。

因此要遵守引见礼仪规范。

应注意以下细节:

(1)在引导客人时,通常应走在客人左前方与客人保持一定距离,忌把背影留给客人。

(2)在引导客人的同时,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概况,不应只顾闷头走路。

(3)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应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贸然闯入。

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敲打。

(4)进入办公室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

介绍时需注意措辞,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

(5)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客人介绍给主人。

如果多位客人同时来访,应按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

(6)在领导起立或与客人告别后,再引导客人走出办公室。

出门后应轻轻把门带上,切忌关门用力过重。

6、接物规范

工作人员工作中递物与接物时要讲究礼仪规则。

应注意:

在递物时,应双手递,以示对对方的恭敬与尊重。

如果是文件、名片等,应将正面朝向对方;如果是尖利的物品,就将尖利一方朝向自己,而不应指向对方。

在接物时,应双手接,对接过来的物品要表示关注,同时要点头示意或道谢,不能漫不经心。

(四)电话礼仪

使用电话是工作人员用来同外界传递信息、维持联络的一种最常规的手

段。

工作人员需要掌握必要的通话常识,从而树立自己和本单位的良好的电话形象。

1、工作人员拨打公务电话,应尽量选择在办公时间内进行,不要拖到下班后;通话时间宜短,最好不要超过三分钟,贯彻"三分钟原则";通话过程中的措辞要讲究,表述要得体,证据要谦恭;打电话的过程要集中精神,不可做诸如与旁边的人聊天、吃东西、四处走动之类的事情。

2、工作人员接听电话,宜在铃声响过两声后再拿起话筒,不宜铃声一响

就接电话,也不应有意拖延;接到拨错了号的电话,不要责怪对方,而应耐心给以解释并尽可能给对方提供帮助;依据电话礼仪的规范,接听电话后受话人所讲的第一句话,应由向对方的问候和自我介绍这两项基本内容所构成,同样,作为发话者亦是如此;最后,通话完毕后一定不要忘了说声再见。

3、工作人员作电话记录,要注意的是平时务必要做好准备,记录簿和笔等都要放在最近的地方,用时方便拿取;另外,对于一些重要的内容,为避免出现错误,通话时不妨让对方重复一遍,以核实无误。

第三部分工作人员个人仪表礼仪

个人礼仪是社会个体的生活行为规范与待人处世的准则,是个人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个体规定,是个人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

其核心是尊重他人,与人友善,表里如一,内外一致。

(一)个人礼仪的内容

1、显性的内容:

如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

2、隐性的内容:

如知识、修养、品行等。

(二)容貌、容姿礼仪

1、工作人员的头发修饰。

头发整洁、发型得体是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

2、工作人员的面部清洁。

面部清洁除勤洗脸外,应注意保持面部美观整洁。

3、工作人员的手部清洁。

要保持双手的清洁,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4、工作人员的化妆。

应遵守和掌握有关的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